[邮编]365116 [代码]350426105:~201管前村 ~202东上村 ~203南华村 ~204真地村 ~205东坑村 ~206皇山村 ~207村尾村 ~208林源村 ~209鸭墓村 ~210西溪口村 ~211建设村 ~212马坪村 ~213后垄村 ~214洪村村 ~215洪坑村 ~216柳塘村 ~217绿柳村 ~218九曲村 ~219双山村 ~220浯溪村
1949年后设县第八区,1959年建管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改镇。1985年,辖20个村、209个村民小组,乡政府驻管前村。1997年,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2.5万,辖管前、皇山、村尾、林源、东坑、真地、南华、柳塘、洪坑、东上、绿柳、九曲、双山、浯溪、洪村、西溪口、马坪、鸭墓、建设、后垄20个村委会。
自撤乡建镇以来,不断加大集镇开发和改造力度,镇区规模日益扩大。2000年集镇面积达40万平方米,共建成4个小区和三路一街,其中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占集镇面积的52.5%。镇区常住人口4800多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建成日处理3000吨的自来水厂和35千伏变电站各1座,铺设水泥路面5000多平方米,建成河边公园1个。与此同时,集市逐步繁荣,建成综合农贸市场1个,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24家,从业人员达412人,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专业市场也得到发展。
全镇设有一所中学,十七所小学,在学学生共5959人。304省道穿境而过,东可至尤溪县治,西行可通往沙县。
1986~2000年,管前镇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随着奔小康步伐加快,从1990年起,新村建设逐步铺开,1998年进入高潮。至2000年,全镇共开发、改造24个新村小区,新建住宅面积近40万平方米,有1800多户农户住上新居。以“全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和“科技进农家”活动为载体,推进农村科技发展。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及配套系列专用调节剂在国内外各种博览会上获三个金奖,亚种间重穗型杂交水稻培育研究取得成功并立项推广;电化厂工业硅吹氧精炼技术和水汽碰撞除尘装置两项成果获国家专利,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农业科技知识得到广泛普及和推广,全镇培育了100户科技示范户,90%以上农民掌握2~3项农业实用技术,农民素质普遍提高。“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五爱三德”已成为广大群众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全镇有1所中学、17所完小、1所幼儿园、16个学前班,在校生5959人,适龄少年儿童100%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学条件逐步改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巩固提高了“两基”成果,第九个五个计划末期全镇师生共获得全国、全省性大奖25人次。农村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取得明显进步。建有1个多功能文化站图书室、20个村级阅览室、图书室,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广泛开展,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全面进步。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所(室)28个,计生服务所(室)21个,医疗保健体系健全,医技水平显著提高,中心卫生院成为一级甲等医院。农村改水、改厕工程积极推进,脏、乱、差得到根本整治,镇村卫生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建立依法管理机制,完善利益导向机制,低生育水平得到稳定,出生人口质量普遍提高,1999年以来连续两年在全县单项考核评比中名列第一。
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随着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管前镇先后被授予“省级卫生乡镇”、“福建省科技示范乡镇”、“市级文明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金桔金柑:又称金桔,早在宋朝已为皇宫贡品。韩彦直桔谱云:金柑因“(温成)皇后嗜之,价遂贵重。”被誉为水果族中之“皇妃”。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金桔能“下气快膈,止渴解醒”。据现代科学量化分析,金桔富含20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开胃消食、生津健脾、理气祛寒、化痰止咳等效用,特别是金桔皮里含有甙物质,对防治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减肥、美容、醒酒有特效。管前金柑因色泽澄黄、皮薄核少、汁鲜味甜、芳香悦人、回味绵长,营养丰而深消费者青睐。全镇共有金柑2.3万亩,产量6000多吨,素有“金柑之乡”美称,1997年管前金柑荣获福建省名优特又产品,优质水果柑橘类金奖。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名牌农副产品; 2001年8月15日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尤溪金柑技术标准,同年10月,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金柑之乡”称号,标志着金柑生产走向标准化、产业化的道路。2002年管前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 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管前金柑地理标志已获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审批通过。
1997年,管前注册了金柑鲜果“秀峰”(管前镇境内的一座知名山峰,曾有马氏三仙祠,仿金銮殿规格建筑,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牌商标,制定统一的销售等级标准,打响品牌。管前金柑现今畅销上海、杭州、广州、福州、昆明等大中城市。2004年,还通过广交会走出向了东南亚国家。尤溪县罐头厂和金柑制品厂,已将其制成罐头、果酱出售。几十年来厦门、漳州缸头厂生产的出口水果缸头,配上管前金柑打浆的桔香水吃起来桔香回味绵长,独具风味而闻名全国各地。厦门、福州等地厂家,以管前金柑为原料,加工成的金柑罐头和蜜饯,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国。
1986年以来,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确立,管前镇社会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1986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286.91万元;1994年12月30日撤乡建镇时,达9459万元,比1986年增长6.4倍;1995年以后6年间,随着青印溪二级电站35千伏变电站、自来水厂、中学教学楼、移动通讯基站等“五大工程”相继建成,全镇经济呈飞跃式发展,到200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15934万元,比1986年增长11.4倍。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2元,2000年,达到3432元,比1986年增加3000元,是1986年的8倍,2000年全镇年末储蓄余额突破3000万元。
1990年以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支柱。到2000年,全镇共有企业3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家,福建省300家最大乡镇企业1家(尤溪电化厂,年产工业硅2500吨,年缴税金100多万元),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管前食品冷冻厂,拥有4条生产线,从业人员260多人),全省最大的乡镇自建电站1个(青印溪二级站,总投资3400万元,装机6400千瓦),全年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2006万元,比1986年增长23.4倍。行业分布水电、冶炼、特种养殖、食品加工、竹木加工等各个领域。全镇年发电量8000万千瓦时,年生产“2.202”、“1.101”特级工业硅2500吨,速冻蔬菜、清水笋罐头、软包装蔬菜计6500吨,成鳗110吨,水泥模板4000立方米。速冻食品、工业硅、水泥模板、鳗鱼等产品大部分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地,全年出口交货值达2974万元,创历史最高。
1986年以来,管前镇始终坚持以稳粮增收为农业的指导思想,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两高一优”(高户、高效、优质)农业。1986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794万元,其中种植业436万元,占总产值的54.9%,粮食总产量达10422吨,亩产431公斤。1986以后,逐步培育壮大金柑、制种、养鸭、蔬菜等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金柑自1986年以来,以平均每年1000亩的速度递增,2000年,全镇金柑总面积达21850亩,产量首次突破4000吨,销售收入达800多万元,居全国四大金柑主产区之首,产品畅销上海、南京等华东、东南各大中城市。制种产业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到2000年,全镇制种面积稳定在3000亩左右,年产良种75万公斤,成为省种子公司的良种繁制基地。养鸭成为该镇农村经济的一大特色,20世纪90年代初,就被评为全省第三大养鸭乡镇,2000年,全镇养鸭28万只,年产蛋750吨。1996年,蔬菜产业开始兴起,以食品冷冻厂为龙头,大面积发展蔬菜种植,2000年,春、秋、冬三季全镇共种植3200亩。尽管农业多种经营呈现多样化发展,但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13306吨,亩产474公斤,分别比1986年增加2884吨和43公斤。当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5651万元,比1986年增长6.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