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云县

左云县

东经北纬 北纬39°44′─44°15′、东经112°34′─112°59′
中文名 左云县
车牌代码 晋B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北边缘
行政代码 140226
邮政编码 037100
行政区类别
国家/地区 中国山西大同
政府驻地 云兴镇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左云县地图左云县地图左云县历史悠久,据国内史学界对境内出土石器考证,早在1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商周时代属冀州北部地区。

春秋时为北狄牧地,名白羊地。战国时属赵国,置武州塞。

秦代属雁门郡。汉代始设县,改为武州县。

晋永嘉四年(310)归代国。

北魏时隶桓州(今大同),为京都平城畿内之地。北周时地属北朔州。

隋开皇元年(581)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地属马邑郡云内县。

唐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地属云州定襄县。五代时属后唐,隶河东道。清泰三年(936)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将燕云16州割让契丹,地属辽。

元朝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

明永乐元年(1403)置大同左卫。

清雍正三年(1725)九月,以北西路九堡并入,改称左云县。

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后,直属山西省。

抗战时期,先后组建大怀左、左右凉、大丰凉左联合抗日县政府,隶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

1940年,联合县撤消,复左云县建制,属晋西区第十一专署。1945年9月左云县解放,属晋绥五专署。

1949年10月,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属山西省雁北专区。

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左云县隶属于大同市。[3]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左云县城左云县城(2)1993年至2001年,左云县设管14个乡镇,276个行政村。

2001年撤并为9个乡镇233个行政村。 其中:撤销威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管家堡乡;撤销陈家窑乡、汉圪塔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三屯乡;撤销杨千堡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张家场乡;撤销酸茨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小京庄乡;将原城关镇更名为云兴镇。[3]

区划详情

截至2018年,左云县下辖3个镇、6个乡。左云县人民政府驻云兴镇西大街119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40226100000

云兴镇

140226101000

鹊儿山镇

140226102000

店湾镇

140226200000

管家堡乡

140226201000

张家场乡

140226205000

三屯乡

140226206000

马道头乡

140226207000

小京庄乡

140226209000

水窑乡

地理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40226100000

云兴镇

140226101000

鹊儿山镇

140226102000

店湾镇

140226200000

管家堡乡

140226201000

张家场乡

140226205000

三屯乡

140226206000

马道头乡

140226207000

小京庄乡

140226209000

水窑乡

位置境域

地貌

左云县位于山西最北部,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9°44′─44°15′,东经112°34′─112°59′之间。左云县地处塞北高原,东靠历史名城大同,西接晋北大门右玉,南邻煤电新都朔州,北眺草原明珠呼市。左云县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1]

气候

左云县地处黄士高原,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区。基本地形为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大体分为4个地貌类型区,石山区占总面积的11.3%,土质山区占总面积的28.8%,黄土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6%,河川阶地区占总面积的23.9%,海拔均在1200米以上。[1]

水文

左云县左云县左云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受季风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高压控制,冬季少雪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较热多雨,秋季温凉气爽。据历年气象记载,年平均气温6.1 ℃ ,极端低温为-29.5℃,极端高温为34.5℃,日交差13.0℃。全县年平均降雨量399mm。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63.8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24卡/平方厘米,土地积温2395.9度。无霜期仅为125天。封冻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4月初,130--145天左右。[1]

自然资源

左云县的河流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78平方公里和123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十里河、马营河、元子河、陈家河、大南河、大峪河、山井河、淤泥河等到8条,

十里河是左云县最主要的河流,《水经注》称武州川水,《山西通志》称肖画河,汇阴山、洪涛山系大小支流20余条,横贯县境东西,流经5个乡镇,在境内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931平方公里。[1]

土地资源

水资源

左云县地处黄土高原北沿土地十分广阔。全县总土地面积1961911.8亩,人均13.88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净耕地7.75亩,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平。[4]

植物资源

左云县地下水资源量为4226万立方米,人境水量为34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1786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630万立米,年可利用量为4600立方米。[4]

矿产资源

左云县左云县(2)

左云县植物可分木本、野生草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门,有松、柏、桦、榆、杨、柳等10科,28个树种,36个灌木种名。其中经济林有苹果、沙果、杏、李、梨、葡萄等。左云县野生植物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由蕨类、裸子、被子、菌类等多种植物成份组成。据普查,天然野草已定为64科,216属,300多种。其中:大黄、王不留、芍药、黄芪、甘草、狼毒、防风、益母、黄芩、车前子、党参、一技蒿、苍术、菊花、蒲公英、苍耳、苦苣、白茅、泽泻、秦艽等40多种有药用价值,且苦苣、大黄、甘草、狼毒等植物生长范围广,数量多。[4]

人口民族

左云境内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粘土、高岭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云母等,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广、煤层浅、煤质好,该县煤矿总储量约170亿吨,是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1]

人口

民族

2018年,年末全县总人口为138772人,比上年下降0.84%。其中,女性人口为68494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3%。年末城镇人口4083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9.4%;乡村人口97934人,占全县人口比重70.6%。据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92‰,死亡率为4.5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42‰。全县城镇化率为49.91%,抽样测算常住人口为162801人。[2]

经济概述

截至2012年,左云县有满族、蒙古族、畲族、回族、朝鲜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瑶族、锡伯族11个少数民族。[5]

综合

第一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061209万元,同比增长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46万元,增长0.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第二产业增加值624771万元,增长9.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8.9%;第三产业增加值406992万元,增长2.3%,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4%。

2020年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273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50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

第二产业

左云县左云县2020年全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28610.94公顷。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3003.58公顷,增加3008.58公顷;油料种植面积5607.36公顷,减少418.64公顷。

2020年全年粮食产量47644.65吨,增长22.6%;油料产量5590.94吨,增长7.9%。

2020年全年造林面积467公顷,四旁植树65万株,育苗500公顷。

2020年全年猪牛羊肉总产量3776吨,增长3.4%。其中,猪肉产量1632吨,增长4.9%;牛肉产量652吨,增长32.5%;羊肉产量1492吨,下降6.98%。年末生猪存栏12807头,出栏16398头;羊存栏94769只,出栏102266头。牛奶产量3033吨,下降16%。禽蛋产量803吨,下降7.7%。

2020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2万千瓦,增长3.8%;使用化肥4990.4吨,下降2.8%;地膜160.4吨,增长27.7%。

第三产业

2020年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  

2020年全县规模以上煤矿共产原煤4340.3万吨;规上企业发电量91754万千瓦时。

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4982.4万元,增长4.95%。其中,煤炭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06319万元,增长5.83%;电力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414.8万元,下降3.6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94954万元,增长0.83%;实现利税331954万元,增长0.6%。

2020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151万元,同比下降21.8%。

交通运输

左云县左云县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8.3亿元,增速同比下降6.7%。分产业看,一产投资额为6527万元,同比增长64.9%;二产投资额为19.4亿元,同比下降17.0%;三产投资额为8.3亿元,同比增长25.6%。

202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83个。其中,全部建成投产项目32个(不含房地产)。   

国内贸易

2020年全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051.2万元,同比下降3.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0412.2万元,同比下降3.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4639.0万元,同比下降3.2%。按消费形态统计,餐饮收入14543.6万元,同比下降2.1%;商品零售240507.6万元,同比下降3.4%。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0年全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8760万元,同比下降4.6%。税收收入67015万元,下降14.5%。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77443万元,增长6.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8454万元。其中,全县民生支出14035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32%。

2020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70827万元,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936285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22255万元。

交通

运输

2020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1316.33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29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100.2公里/百平方公里。

左云县境内大呼高速贯穿东西,高速里程32.64千米,设管家堡和左云两个高速出口。109国道东西穿过县域,S210省道贯穿左云县南北,形成纵横交错干路交通。新建的新陈线为北部旅游交通专线,贯穿县域北部。

社会事业

2020年末全县拥有二级汽车站1座,四级乡镇客运站3座,客运企业3家。全县共有省际线路11条,车辆11辆;市际线路6条,车辆11辆;县级线路7条,车辆30辆,共有线路24条,车辆50辆,座位数为1555座。村村通线路9条,车辆23辆,座位数为432座。通车行政村数为145个,全年客运量1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658万人公里;全县货运大型企业1家,登记在册货车1661辆,牵引车768辆,挂车796辆,货运量209万吨,货物周转量39710万吨公里。

科技事业

教育事业

2018年,全年全县科技方面组织申报市级项目11项,争取资金235万元,申请专利40项,其中发明专利申报完成12件。[2]

文化事业

2020年全年全县普通中小学校21所,专任教师1479人,在校学生数9404 人,其中,小学生4733人,初中生2767人,普通高中生1904人。幼儿园(不包括附属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2204人。

卫生事业

2020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综合公共体育场一处,公共图书馆1个,分馆111个,藏书14.3万册,农村阅览室145个。全县有报社1家,出版报纸48万份。完成“送戏下乡”演出100场、农村电影“2131”惠民工程2736场。完成旅游总收入10.06万元,同比下降53%;接待人数114.82万人次,同比下降57%。

邮电通信

2020年全年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村卫生室)232个,床位631张。其中,医院5个;卫生院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年末,年末,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7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12人;注册护士325人。

人民生活

2020年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087万元,增长1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12.32万元,增长18.11%;电信业务总量6375万元,增长1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4098户,计算机互联网络用户27452户。全县邮政局所10个,邮路总长度1113公里。订销报纸270.72万份;订销杂志6.78万份;国内函件2.1万件。快递业务量完成42.12万件,同比增长63.35%。

社会保障

2020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34元,增长5.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17元,增长8.4%。

旅游景点

2020年全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3386 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22 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268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196 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3385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737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5648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8876 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9709 人。

2020年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535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65.23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895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3522.4万元。[6]

北部景区

中部景区

五路山风景名胜区

矗立于左云西北的五路山,属阴山山脉,总面积16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014米,是左云的天然屏障。

五路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据考证北魏时期的神嘉王朝刘蠡升皇帝曾占据此山,向外扩充势力达十年之久,后被东魏丞相高欢用计所灭。此后,刘蠡升的孙子刘没铎又占据此山四十多年。山上有疑似北魏皇陵十余座;通往山下的红砂岩古栈道是著名的西口古道、商贸通道、军事要道、西巡官道与昭君出塞之道;啼哭岭因王昭君出塞时回首顾盼、马踏石痕而得名;扇庄因王昭君掉扇而得名;饮马泉因唐王李世民在此饮马而得名;镇门窑万年藏兵洞曾是第四纪冰川遗迹,可藏上万兵马,洞里锅台、灶炕、水井、拴马桩等设施一应俱全,也是山上百姓战时躲避兵灾的绝佳藏身之所;浮石山古崖居打凿奇特,悬于半崖,世所罕见。山上有十多个石头碉堡易守难攻,造型完备,是民国军阀冯玉祥军事防御系统。 

长城长城(6)

摩天岭风景名胜区

摩天岭风景名胜区是2010年11月24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以摩天岭长城为中心,东西沿明长城伸展,横跨三屯、张家场、管家堡三个乡镇,景区面积75.39平方千米。

景区内汉长城和北齐长城遗迹尚存,位于宁鲁村北的镇宁箭楼,石条砌基,青砖砌墙,空心楼梯贯通上下,巍峨雄峻,为居庸关以西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空心敌楼。位于威鲁村北的长城内侧的月华池集中了屯兵、瞭望、报警乃至战斗等多种军事功能,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建在长城上的袖珍小城。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堡有宁鲁堡、三屯堡、威鲁堡、管家堡、保安堡等。还有位于八台子村的大单巴圣母堂哥特式塔楼遗址。景区内古堡、烽火台、边墩林立,长城、教堂、禅寺、古塔交相辉映,军旅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相互融合。

管家堡旅游景区

管家堡乡位于左云县东北部,东邻大同市新荣区,南接鹊儿山镇,西连三屯乡,北隔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曹碾乡接壤,距县城35千米。管家堡旅游景区内主要景观有:二十多千米的长城、南禅寺、白羊口、月华池、避水塔、市场城、保安堡、管家堡、威鲁堡、幽州城、汉亭障、汉墓群、徐达窑......秧歌、挠阁等地方特色浓郁的社火是本乡特有的民间文化特产。

南部景区

左云县历史文化名城

2009年12月,左云县城被确定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古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北起北门街,南至东巷、西巷,西起榆树巷、西街、廖家巷,东至府街、东巷,面积约61.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约36.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约24.5公顷。

左云县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始于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大同左卫徙治所于新筑卫城即现左云县城,并形成一定街区格局。清顺治六年(1649年)因姜壤兵变惨遭屠城,部分建筑被毁,但主要街区及标志性建筑仍保存原状。雍正三年(1725年)左卫城更名为左云县,县城军事意义淡化而成为百姓聚集之所,县城主要街道两侧商铺林立,豪宅众多。左云县古县城历史文化街区县级保护单位有左卫城古城、生津桥。清代建筑留存众多,并有德厚泉、德茂功、天义和等4处清代作坊旧址,左云县邮政局旧址、贺龙经左云居住地、城关供销社旧址等多处近现代史迹。左云县古县城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清代建城时的格局,城墙南、西、北正中辟门,以门为端点设南、北、东、西街为主要干道,每个街区又设十字街,形成四大街、八小巷、五十四条绵绵巷的格局。南街、北街及榆树巷、廖家巷、灵神巷保存大量清代民居,以二进四合院、三进四合院、前店后宅等布局为主,屋脊、影壁砖雕、屋内木雕格局以传统吉祥图案为题材,做工精细,体现了独有的地方特色。古县城街区大量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长狭的院落,相对宽敞的天井和相对低矮的房屋构成左云因气候高寒而形成的地方特色,再现了左卫城600年前的历史风貌,并形成与左卫故城相同的人文风格与建筑特征,对于研究清代建市建置和布局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十里河湿地生态园区

十里河是左云县最主要的河流,古称武州川水,汇阴山、洪涛山系大小支流20余条,横贯县境东西,流经5个乡镇,在境内全长50千米,流域面积931平方千米,因风光秀美,辽代改称肖画河,建国后改称十里河。十里河湿地生态园区,从左云城西十里河水库始,到旧高山城止,东西长约20千米,南北宽约3千米,湿地面积60平方千米。

著名人物

以左云县城为中心,左云县南部景区有新建的南八里引黄入左工程、马道头村圆堡、金光洞、睡佛寺、位于店湾镇的老虎山森林公园、位于马道头乡和水窑乡交界处的尖口山森林公园、杜村恐龙化石遗址、小京庄乡生态农业示范基地、位于黄山村西的辽金鸡罩篓子墓、黄家店古堡、雨安庄全神庙、柴村民俗村。

老虎山森林公园

老虎山位于左云县店湾镇西沟村,总面积约1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50%,主要种植油松、樟子松等乔木,大多为人工林,区域内有废弃煤矿、西沟民俗村、老虎顶等众多资源。

睡佛寺旅游区

睡佛寺位于左云县城东南25千米马道头乡杨家窑村北睡佛寺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睡佛寺有大殿3间,依山凿石而成,高4米,宽7米,进深4米,正中石台上凿有侧身平卧的释迦牟尼石佛像,佛像雕凿粗犷,造型丰满。殿前地势较低,筑石碹窑洞4孔,顶部为殿前平台,建筑设计巧妙。大殿东侧凿有灵光洞,为佛寺住持禅房。寺庙东面有九龙山石景动物园,山石众多,巨石林立,自然风化,形似各种各样的动物,惟妙惟肖。佛寺东面有两条峡谷,植被茂盛,景色优美。

尖口山森林公园

尖口山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部,是左云县南部地势最高的区域,山高林密,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工程,形成了较为多样化的林相,乔木和灌木杂生,一到秋季,尖口山森林色彩斑斓,风景优美。

凤凰山公园

位于左云县城东南部的水窑乡,是理想的乡村游憩公园,已建有山顶观景亭3座。公园内植被覆盖率高,有油松、樟子松、杨树、松树等十几个树种。[7]

名优特产

廖宝,在祖父廖永忠影响下,性慈好施,乐善不倦。永乐十二年(1414),捐银八百两,将流经南关又滥流于西门外之河,疏通河漕,归于一处,便民行走。官府为旌表其热心公益精神,将此河命名为廖家河左云县左云县[8]

范瑾,成化十七年九月十一日,年过5旬的范瑾奉命回京师,任中军府管事,授特进荣禄大夫、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正一品。因瑾之功绩,明王朝追谥其前三代官职同瑾,树碑于左云县城西北8公里处范家祖坟内。[8]

李瑾,明代左卫人,嘉靖初年任大同左卫中路参将,官至大同总兵。

梁玉栋,明左卫人,为人乐善不倦,周穷济困,曾捐地25亩为义冢;捐雨安庄地10顷修县城西门外过河桥;捐地20顷为黄家店修河垫路之费,被后人传为美德。[8]

刘良佐,明左卫人,清顺治十八年(1661)授江南江安提督,加总官衔,寻政直隶提督,官至左都督。[8]

城市荣誉

左云胡麻

胡椒胡椒

胡麻,即油用亚麻。胡麻籽粒呈扁椭圆形,暗褐色,有光泽,可榨油。胡麻油就是采用土法或榨油机生产出的食用油。胡麻油香气浓郁,可炒菜,煎食品,也可用于生产油漆、油墨、肥皂等。

小京庄乡白灵菇

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富含蛋白质14.7%,脂肪4.31%,粗纤维15.4%,氨基酸总量为10.6%,并含多种有益健康的矿物质,特别是真菌多糖,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生理平衡的作用。

城市排名

左云县有“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先进县”、“全国农村电气化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县和全国体育先进县”等之称。[1]

词条图册

2018年4月,山西省2018年3月份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的前10个县市,左云县排名第2。[9]

2018年8月,煤炭工业网公布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千万吨以上县市名单,左云县原煤产量2847.94万吨,排第20名。[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