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

中文名 雨水花园
别名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
原因 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
目录导航

通用结构

通用建造结构通用建造结构

由内而外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

同时设有穿孔管收集雨水,溢流管以排除超过设计蓄水量的积水。

背景

真正意义上的雨水花园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一名地产开发商在建住宅区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希望用一个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MPs)。在该郡环境资源部的协助下,最终使雨水花园在萨默塞特地区被广泛地建造使用。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m2的雨水花园。它的建造被证明是高效而又节约的。建成后对其进行了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此后,在世界各地都开始广泛地建造各种形式的雨水花园。

功能

雨水花园除了能够有效地进行雨水渗透之外,还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能够有效地去除径流中的悬浮颗粒、有机污染物以及重金属离子、病原体等有害物质;

(2)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雨水花园能够为昆虫与鸟类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

(3)雨水花园中通过其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环境中空气的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4)雨水花园的建造成本较低,且维护与管理比草坪简单;

(5)与传统的草坪景观相比,雨水花园能够给人以新的景观感知与视觉感受。

使用限制

设计雨水花园时应当因地制宜,考虑当地污染源选取适当的植物和结构。在接近道路等易有尘土,油污,化学物质的位置应使用高耐受性的植物并添加过滤带防止污染物进入雨水花园。应充分考虑当地降水量设计水路和排水能力,做好坡度设计和维护防止雨水淤积和溢出。

雨水花园会造成雨水集中渗透,影响地下水位。在浅表喀斯特地貌,雨水花园渗透的雨水会进入地下,冲刷表土进入地下溶洞,造成地陷,破坏地表建筑。在有浅表喀斯特发育的地区应做好严格的地质勘探,防渗透或不使用雨水花园[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