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浕司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一个村庄,位于鄂西南边陲,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全境皆为山区。地处美丽的天池河畔。这里青山绿水,密林重重,溶洞幽深,素有“长江三峡后花园”之称。五峰水浕司是宜昌市乃至湖北省知名的主要产茶区之一,是闻名世界的“宜红茶”和“水仙茶”的故乡,这里山高谷深,林木茂盛,植被好,温差大,湿度高,云雾多。加之土地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酸碱度适中而且无工业污染,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茶叶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是长江中下游南岸主要支流---清江流域极好的茶叶生产基地。
水浕司以土家族人为主。
土家酷爱饮茶。他们把茶视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把对茶的爱演义为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爱世间万物的博爱精神。
五峰土家人拥有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这里有一棵根深叶茂、枝繁花红的艺术之树;优美动听的民歌民谣、涉题广泛的故事传说,粗犷豪放的民间舞蹈、别致珍奇的吹打乐曲,寓意深刻的谚语谜语,琳琅满目的西兰卡普和遍布县境的名胜古迹,真实地记录了土家先民在这里开垦住种、繁衍生息的历史,生动地表现了土家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个性,闪现着土家先民勤劳与智慧的光泽,留下了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土家先民数千年来住在这里创造并上演了无数恢宏刚烈、可歌可泣的故事:抗倭抗英、抵卸外侮、英勇不屈、自强不息、塑造了一股永驻天地间的浩然正气。当贺龙、萧克、王震、张才千、李人林等元帅、将军们在这里磨砺战刀,饮马天池,浴血奋战,出生入死的时候,土地革命的暴风骤雨,抗日战争的熊熊烽火,解放战争的滚滚硝烟唤起数万土家、汉族儿女投身革命,数千先烈英勇捐躯,忠骨垒成座座青山,碧血化作涓涓长流,忠魂铸就巍巍丰碑。
1958年大跃进中,水浕司从采茶姑娘中选出七名采茶能手,组成七仙女采茶能手小组。她们在劳动竞赛中,创下个人日采鲜叶超全国的记录。那年8月,“七仙女”采制的“仙女茶”寄给了毛主席,不久就受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寄来的回信和茶叶款。七仙女中的五姐谢承珍还作为七仙女的代表,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五峰七仙女的故事,一度被编成现代京剧,走上舞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