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

蚌埠

中文名 蚌埠
市歌 美丽珠城
车牌代码 皖C
历史名人 启、桓温、年羹尧、汤和等
外文名 Bengbu
别名 珠城
火车站 蚌埠站、蚌埠东站、蚌埠南站
市委书记 黄晓武
机场 蚌埠滕湖机场、蚌埠军用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60117元(2021年)
著名景点 淮河文化广场、龙子湖、张公山
地区生产总值 1988.97亿元(2021年)
城市排名 “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第91名
高等学府 安财、蚌医、蚌院、安科
电话区号 0552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大禹大禹史前时期,今蚌埠(含市区及所辖怀远、五河、固镇三县,下同)地域为淮夷族聚居区。传说大禹治水南下淮泗,路过今禹会区境内涂山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生启(公元前21世纪,启建立夏朝,为华夏第一代帝王)。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秦朝时期,秦王朝建立后实行郡县制,今淮河南岸地域属九江郡曲阳、钟离等县分领;今淮河北岸怀远、蚌埠、固镇、五河地域为泗水郡蕲、徐等县分领。

南宋时期,至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分钟离县(今凤阳县)置怀远军和荆山县,辖今怀远县及蚌埠市区西部、固镇县一部,今蚌埠市区东部属濠州钟离县;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始置淮安军及五河县。南宋、金对峙时期,今固镇县先为宿州蕲县、灵璧县及泗州虹县分领,后为宿州、灵璧、荆山、五河等县分领。

蚌埠蚌埠(6)元朝时期,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撤销怀远军,改荆山县为怀远县属濠州(治今凤阳),今蚌埠市区西属濠州怀远县,东属濠州钟离县;今固镇县为宿州及宿州灵璧县、泗州五河、濠州怀远县分领。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时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废凤阳府,怀远县、五河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蚌埠蚌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沦陷时期,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49年1月20日,蚌埠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怀远县、五河县属皖北行署,今固镇县分属宿县、五河、灵璧、怀远4个县。1952年4月,蚌埠市直属安徽省;上述4县改属安徽省宿县专区,1956年1月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4月仍属宿县专区。

1964年10月,析宿县、怀远县、五河县、灵璧县各一部分地区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改为地区。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属蚌埠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蚌埠市下辖4个市辖区、3个县、2个经济开发区。[11]

4个市辖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

3个县: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

2个经济开发区:蚌埠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市经济开发区。[1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至33°30′,东经116°45′至118°04′,北与宿州市、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西南与淮南市相携,西北与濉溪、蒙城县接壤。城市东西最长距离32.3公里,南北最大跨度23.5公里。津浦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

地形地貌

蚌埠市幅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除市中心有孤立蚌山(小南山)一座外,市的东、南、西部有大小20余座山环绕,在市区445.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丘陵山地50平方公里,水面15.3平方公里。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另有河间浅洼地平原、含有丘陵的河流低阶地及傍河的河滩地。台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由戚嘴组黄土所构成,分平岗地和倾斜岗地两种。蚌埠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的北缘。山丘基岩大都经过风化剥蚀而出露,间或有残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具粗骨性。按地面高度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地质特征

在大地构造上,蚌埠幅地位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和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属中朝准地台中淮河台坳的次级构造单位,称“蚌埠台拱”。它早在震旦纪已具明显的抬升作用,至寒武纪晚期形成陆地,嗣后一直呈古陆状态。蚌埠地质历经5次构造运动急剧时期,即蚌埠期、凤阳期、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不仅沉积岩层发生褶皱、断裂,也发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活动。地层系华北地层区淮河分区,缺失了中、晚古生界。早古生界以前地层,以变质岩和海相地层为主,而中生界、新生界则以陆相和火山岩为主。蚌埠地层可分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它地层缺失。蚌埠地质构造、沉积作用较复杂,多次构造旋回作用形成的褶皱广泛出露,蚌埠一带台穹成为淮北、淮南含煤区的天然分界。

气候特征

蚌埠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蚌埠市日照丰富,辐射热量充足,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全年日照可照时数,按天文台测算为4429.2小时,闰年可达4440.1小时。但因阴雨、雾障等因素,实际年日照时数平均仅为2167.5小时,日照率为49%。实际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很大,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1956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461.5小时;1985年日照时数最少,仅1675.1小时。蚌埠年气温变化和月气温变化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年平均气温15.1℃,高于淮北和皖西山区。气温年内变化,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C;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1℃。气温年比较差27.1℃。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智慧之光智慧之光蚌埠地表水以淮河为主,另北部有北淝河,西南有天河,西有八里沟,东有龙子河、鲍家沟等小水系。小水系除北淝河外,均为河湖结合类型,河短,水流量小,干旱年份常见断流。蚌埠地下水基本上属入渗蒸发型,周围地形产生的侧面补给量很小,地下水静储量约3.2亿立方米。淮河南岸属贫水区,北岸属富水区。地下水蕴藏类型可分为第四系全新世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

矿产资源

蚌埠市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主要矿产资源为煤矿、铁矿、金矿和水泥用灰岩矿。市已发现矿产地276处,矿产23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7种(铁、岩金、砂金、铜、铅、锌、银),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矿床规模表现为小矿多,大矿少。大型矿床4处(煤矿3处,地下水水源地1处),中型8处(含矿泉水),小型62处,小型矿床以下的矿产地占已发现矿产地的73.19%。非金属矿产地占矿产地总数的91.64%。砖瓦用粘土矿产地179处,占矿产地总数的65.09%;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6处,占矿产地总数的9.45%。

植物资源

蚌埠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及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过渡的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称为夏绿林。蚌埠植被除耕耘的农作物外,在市郊张公山、燕山、曹山、老山、芦山、黄山、锥子山等山场有近20年内营造的人工林,属幼龄林区,也伴有少量的老龄人工林木。人工林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一般为黑松、马尾松与刺槐、麻栎的混交。在沿淮滩河堤岸边,营造有防护林带;村庄周围多林木茂密。市区道路两旁以杨树、梧桐、雪松、中槐为主;市郊公路边已普遍绿化,除杨树外,还有柳树、泡桐、刺槐等树种。郊区园艺场及林果专业村种有苹果、梨、葡萄和石榴等经济林木。蚌埠常见乔木有140余种,常见灌木有70多种,常见藤本有10多种,中草药有600多种,常见栽培植物有200多种。

动物资源

蚌埠市境内野生的动物、昆虫主要有:野兔、野鸡、獾、刺猬、黄鼬、豹猫、夜鹰、蝙蝠、鼠、蛇、蟮、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大雁、小燕、喜鹊、乌鸦、麻雀、野鸭、斑鸠、鹭、布谷鸟、啄木鸟、鸬鹚、鹌鹑、龟、鳖、蟹、黑鱼、泥鳅、田螺、蚌等。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9%,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8]

民族

蚌埠是多民族聚居城市,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主,尚有人口数量极少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瑶族、白族、畲族。

政治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黄晓武
副书记 马军[12][13]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马军[10]
副市长

葛锐、吴永彬、张铭、潘君齐[14][15]

秘书长 刘宗文[16]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杨森[17]
副主席 陈忠卫、张焕明、周景飞、冯中元、乌兰其其格、储昭节[17][18]
秘书长 汤林军[17]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19][20][21][17]

经济概况

党委领导
职务 姓名
书记 黄晓武
副书记 马军[12][13]

综合

政府领导
职务 姓名
市长
马军[10]
副市长

葛锐、吴永彬、张铭、潘君齐[14][15]

秘书长 刘宗文[16]

第一产业

政协领导
职务 姓名
主席 杨森[17]
副主席 陈忠卫、张焕明、周景飞、冯中元、乌兰其其格、储昭节[17][18]
秘书长 汤林军[17]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蚌埠蚌埠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1988.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2.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72.41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673.56亿元,下降13.5%;第三产业增加值1043亿元,增长4.5%。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2:40.1:47.7调整为13.7:33.9:52.4。人均GDP60117元(折合9318美元)。

2021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5%。[8]

社会事业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1.47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25.12万公顷,稻谷面积10.56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4.97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37.5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52万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产量283.4万吨,增长1%。油料产量31.8万吨,下降5%。棉花产量34吨,下降53%。蔬菜产量264万吨,增长3.4%。水果产量59.71万吨,增长3.6%。

2021年年末全市生猪存栏102.8万头,比上年增长5.4%;全年生猪出栏183万头,增长30.2%。肉类总产量41.4万吨,增长12.9%。禽蛋产量9.1万吨,增长1.1%。水产品产量12.8万吨,增长2.9%。

2021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6.62万吨,下降3.8%。农用薄膜使用量0.87万吨,下降2.2%。农药使用量0.42万吨,下降6.6%。[8]

教育科技

蚌埠蚌埠

2021年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达109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5.1%,其中,国有企业增长43.9%,集体企业增长33.8%。

2021年全市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有增有降,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8.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4%,烟草制品业增长33.0%,医药制造业增长3.3%,汽车制造业下降6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6.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51.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49.9%,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下降23.9%。

202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液晶显示模组、起重机、中空玻璃、液压元件分别增长344.0%、27.6%、18.3%、17.0%,乳制品、气体压缩机、饲料分别下降68.7%、39.3%、36.7%。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314.3亿元,下降40.1%;实现利润总额58.9亿元,下降32.6%。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36.2亿元,比上年下降13.9%。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完成产值553.5亿元,下降14.9%。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23.2万平方米,下降16%;房屋竣工面积578.8万平方米,下降46.9%。[8]

文卫体育

固定资产投资

蚌埠蚌埠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20.4%,其中,技术改造投资下降18.9%,民间投资下降21.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5.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8.6%。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30.2亿元,比上年下降31.6%;房屋销售面积648万平方米,下降26.4%;房屋销售额414.8亿元,下降23.4%。

2021年全年新增谋划储备项目1.59万亿元。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MEMS微系统集成工程建设项目、五河县可牛了液体奶等201个项目开工建设;水蚌线外迁工程项目、五河县众兴菌业项目、禹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118个项目竣工。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7.5亿元,比上年增长7.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49.3亿元,增长7.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38.1亿元,增长4.8%。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48.8亿元,增长6.3%;餐饮收入138.6亿元,增长13.5%。

2021年,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174.5亿元,下降21.2%,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大行业零售额比上年分别下降3.4%、下降25.1%、增长5.4%、增长5.7%。粮油、食品类下降2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7.1%,书报杂志类增长27.8%,汽车类下降36%,金银珠宝类增长13.6%,日用品类下降16.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22%,化妆品类下降15.4%,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0.2%。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5%。其中,出口13.1亿美元,增长48%;进口14.2亿美元,增长41.4%。

2021年全年外商直接投资12.4亿美元,增长2.9%。实际到位内资1323.4亿元,增长10.3%,其中省外资金1251.4亿元,增长9.9%。

2021年全市星级饭店(宾馆)8个。旅行社65家,分社19家。A级旅游景区34个,其中,4A级旅游景区5个,3A级旅游景区18个,2A级旅游景区11个。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市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3亿元,增长3.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增值税增长6.4%,企业所得税增长6.9%,个人所得税增长28.6%。全市33项民生工程计划投入资金86.2亿元,比上年增加5.8亿元,增长7.2%;实际到位资金86.4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3%。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680.72亿元,比年初增加222.04亿元,增长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1589.03亿元,增长15.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578.67亿元,比年初增加229.8亿元,增长9.8%。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75.96亿元,增长26.1%;中长期贷款余额986.29亿元,增长11%。

2021年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7.32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1.56亿元,增长6.3%;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76亿元,增长12.5%0。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已达50家。[8]

民生保障

邮电通信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

2021年全市共有高等院校"6所;中等职业学校17所,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3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基础教育学校1542所,其中,普通中学186所(高中41所,初中145所),小学570所,幼儿园780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专门学校1所。

202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056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4346人,其中,高中4364人,初中9982人

2021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89万人;基础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6.83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60万人(高中在校学生6.29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4.3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2.36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59万人,特殊教育学生280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91人)。

2021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102.8%(含技工学校在校生数)。

2021年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26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2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9.9%。全市有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家,其中国家级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

2021年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555件。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38项。技术合同成交额57亿元,比上年下降5.4%。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7件。全年共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家。[8]

基础教育

省示范小学
蚌埠第一实验小学 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蚌埠新城实验学校 蚌埠慕远学校
蚌埠铁路第三小学 蚌埠师范附属小学 蚌埠蚌山小学 固镇县实验小学 五河县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一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二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三实验小学 怀远县城关小学
省示范中学
蚌埠一中 蚌埠二中 蚌埠三中 蚌埠四中 蚌埠五中
蚌埠六中 蚌埠九中 蚌埠实验学校 蚌埠三十一中 五河一中
怀远一中 怀远二中 怀远县第三中学 怀远县包集中学 固镇一中
中等职业院校
院校名称 类别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 综合 1978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综合 1958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综合 1979
安徽怀远高等师范学校 师范 1952 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高等教育

普通 本科院校
院校名称 创办时间 学校类型 学校类别 主管部门
安徽财经大学 1959 财经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医学院 1958 医药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科技学院 1950 理工类综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学院 1976 理工 公立本科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2003 财经 独立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高职高专院校
院校名称 类别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 2001 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经济 2007 民办专科
安徽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 筹建
蚌埠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 筹建
安徽工业工程职业学院 工科 筹建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 级别 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蚌埠校区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蚌埠校区[22]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 正师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城建环保

省示范小学
蚌埠第一实验小学 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蚌埠第三实验小学 蚌埠新城实验学校 蚌埠慕远学校
蚌埠铁路第三小学 蚌埠师范附属小学 蚌埠蚌山小学 固镇县实验小学 五河县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一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二实验小学 怀远县第三实验小学 怀远县城关小学

安全生产

省示范中学
蚌埠一中 蚌埠二中 蚌埠三中 蚌埠四中 蚌埠五中
蚌埠六中 蚌埠九中 蚌埠实验学校 蚌埠三十一中 五河一中
怀远一中 怀远二中 怀远县第三中学 怀远县包集中学 固镇一中

交通运输

中等职业院校
院校名称 类别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徽蚌埠机电技师学院 综合 1978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 综合 1958
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 综合 1979
安徽怀远高等师范学校 师范 1952 省级示范中职学校

综述

普通 本科院校
院校名称 创办时间 学校类型 学校类别 主管部门
安徽财经大学 1959 财经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医学院 1958 医药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科技学院 1950 理工类综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民政府
蚌埠学院 1976 理工 公立本科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2003 财经 独立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

水路

高职高专院校
院校名称 类别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 2001 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经济 2007 民办专科
安徽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 筹建
蚌埠职业技术学院 工科 筹建
安徽工业工程职业学院 工科 筹建

铁路

军事院校
院校名称 级别 主管部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蚌埠校区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蚌埠校区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蚌埠校区[22] 院本部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士官学校 正师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公路

2021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年送戏下乡4045场,完成公益电影有效放映12279场。全市建成19个共享书屋和21个共享阅读点;开展“我们的节日”“温馨蚌埠,欢乐珠城”系列群众文化展演、建党百年庆祝活动等2300多场。6件少儿文艺作品分获全省一、二、三等奖。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开通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场馆无线网覆盖率达100%。

2021年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645个,其中医院10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0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7个,社会办一级以上医疗机构30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63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404人,注册护士12582人。

2021年全年建成社区全民健身体育设施182个,完成计划113.8%,新建小区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全覆盖,建成市体育场智慧健身步道,新增体育场地面积近60万平方米。蚌埠籍赛艇运动员巨蕊冲进东京奥运会并喜获女子赛艇8人单桨铜牌蚌埠市17名运动员取得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决赛资格,为历届参赛人数最多。其中,体操、网球、赛艇、射击等项目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较好位次。体育彩票销售创历史新高。全年体彩销售3.88亿元,销量创历史新高、增幅列省辖市第一。[8]

蚌埠医院一览表
医院名称 级别 所在地 备注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省级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特色(肿瘤)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解放军123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医学院附属安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特色(精神疾病)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特色(传染病、职业病)
蚌埠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怀远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怀远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固镇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五河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五河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航空

蚌埠医院一览表
医院名称 级别 所在地 备注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省级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特色(肿瘤)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解放军123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三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医学院附属安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特色(精神疾病)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乙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综合
蚌埠市第五人民医院 二级乙等 蚌埠 公立/特色(传染病、职业病)
蚌埠市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怀远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怀远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固镇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五河县人民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五河县中医院 二级甲等 蚌埠 公立/综合

历史文化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91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4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68万人。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6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23662元,增长1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0%,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0.5%,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3.3%,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30.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12平方米。

2021年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8元,比上年增长8.5%。人均消费支出10359元,增长15%。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0.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1.1%,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15.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3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9%。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5.86平方米。

2021年年末全市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8.22万人.28.44万人.57.04万人.30.06万人、36.74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02.4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4.73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8]

地方特产

2021年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0.75亿元,比上年增长46.7%。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2亿件,增长58.5%。电信业务总量(收入)2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34.22万户,下降1.9%;移动电话用户数341.14万户,增长3.1%。[8]

旅游资源

2021年,扎实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改造棚户区(城中村)43个,竣工安置房1.9万套,回迁安置1.56万户。

2021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天数81.9%,区域噪声平均值53分贝。[8]

著名人物

2021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4起,死亡73人,同比分别下降10.8%和3.9%。其中:道路运输事故44起、死亡41人,工矿商贸事故30起、死亡3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燃气、烟花爆竹、农机、水上运输等重点领域未发生列统事故。[8]

城市荣誉

友好城市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结合全国城镇体系布局,加快建设蚌埠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完善集疏运条件,提升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23]

2021年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9.2亿元,比上年增长7.3%。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829万人,比上年下降23.8%;公路货运量24816万吨,增长9.2%。

2021年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55.48万辆,比上年增长10.5%,其中个人汽车46.15万辆,增长14.2%。小型、徵型载客汽车拥有量43.34万辆,增长10.5%,其中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41.73万辆,增长10.8%。[8]

词条图册

蚌埠蚌埠(6)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