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公司名称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成立时间 1978年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建于 1978 年, 1980年成立了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是一家集水产科研、示范、培训、推广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为一体的事业法人单位。所(站)拥有从事水产养殖、饲料配制、鱼病防治、水产加工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5 人,其中正高级 4人,副高级24 人、中级 42人、初级 35 人,技术力量雄厚。

奖项荣誉

自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建立以来,共获得国家、部、市等各项成果研究奖约四十余项。 2000 年以后,由上海市水产研究所承担的上海市科委下达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陆基水产养殖技术研究》,获得 2001 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取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此外,所(站)近年来还承担的课题有:国家 “948 ”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达的《罗氏沼虾的引进》及《美国斑点叉尾 鮰 养殖示范、推广项目》,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陆基水产养殖技术及设备产业化孵化》和《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中试》,农业部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上海市科委下达的《名贵水产动物活体运输技术的研究》等,其中《罗氏沼虾的引进》项目获得 2002 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三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名贵水产动物活体运输技术的研究》获得 2003 年度全国商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业务体系

随着依法治国的方针逐步推进和实施,结合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的实际情况,经数年的改革、调整和实践,逐渐形成如下业务工作框架:

水产养殖技术

近年来,上海市水产研究所开展的水产研究主要内容有:

1 、名优新品种的引种繁育研究

包括漠斑牙鲆、美国鲥鱼、中华倒刺鲅、尖吻鲈、金鲈、银鲈、鳎鱼等新品种的亲本引进、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自 2000 年起,我所(站)为市郊及江、浙等省的农渔民提供的尼加拉瓜丽体鱼(淡水石斑鱼)、暗纹东方 鲀 的苗种已超过 5000 万尾。

2 、水产主要品种的遗传育种研究

由农业部、市水产办投资 350 万元在我所(站)建设中华绒螯蟹国家级良种场;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命名的罗氏沼虾良种基地已在我所(站)建设完成;开展的异育银鲫雌核发育(异源雄性诱导)技术获得突破,为在金山区建立市级水产良种场提供了技术支撑。

3 、渔业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研究

承担了由市科委下达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九段沙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及其效应 —— 水生经济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的关键技术》

4 、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的研究

承担了由市科委下达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产重大病害预警预报及扑灭技术研究》;及由市水产办下达的《水产养殖病害远程诊断技术》项目

5 、水产检测检验技术的研究

开展了氯霉素、呋喃唑酮、孔雀石绿、甲醛等药残检测

6 、水产养殖设施技术的研究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下达的《实用型水产大棚温室中试》、《陆基水产养殖设施产业化开发》项目

7 、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承担了农业部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课题

8 、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

承担了农业部国家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下达的《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的研究》课题

9 、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

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从鱼体加工废弃物中制取胶原蛋白及生物培养基技术的研究》、《鱼鳞胶原蛋白提取设备的研究》及市水产办下达的《鱼鳞及废弃物精深加工中试》项目。

水产行政执法

1 、实施上海市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农业部 31 令、 40 文和上海市政府第 105 号令,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上海市渔业档案(水产养殖)建设,协助市农委开展无公害水产养殖产地认定、上海市优质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养殖水产品认证。

2 、上海市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

设立在我所(站)的上海市水产良种审定委员会,负责市级水产良种场的技术管理、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管理以及外来(水产)物种管理。

3 、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

设立在我所(站)的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防治中心,实施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预测报制度、建立监管网络,规范养殖户使用渔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的行为。计划自 2006 年起每年发布 “ 上海市水产养殖病害情况报告 ” 。

4 、上海市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站(筹)

正在筹建中的上海市水生动物检验检疫站,是一个具有执法职能行政管理部门,但目前因上级领导尚未下文正式成立,仅对其中一部分工作进行了授权。如:对出上海市辖区的水产种苗(场)实施检疫并签发健康证明。

5 、上海市渔业环境监测站

上海市渔业环境监测站成立至今已有 20 余年,其主要职能是开展上海市养殖用水的常年监测、上海市水产养殖面源污染评估、死鱼(虾蟹)事故取证调查、长江口渔业资源监测及三峡截流后长江口渔业资源评估,计划明年起每年发表 “ 上海市渔业水质环境质量公报 ” 。

6 、 上海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由农业部和上海市政府共同投资 780 万元建设的上海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已通过扩项认证,并获得国家对我实验室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的授权。目前主要业务是配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农委等行政主管部门对市场和生产源头的水产品进行抽查检测。

7 、农业部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上海工作站

2003 年成立的农业部渔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上海工作站,于2005年12月28日被批准成立鉴定站(机构编号:农业47003342号),承担对区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管理者、水质检测员、病害防治员、技术培训人员以及水产养殖、加工企业业务领导和技术员、拆船转产转岗渔民的水产养殖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颁发上岗证书。

8 、上海市水生野生动物鉴定站

正在筹建中的上海市水生野生动物鉴定站,将负责对运输、养殖、销售、餐饮中有争议水生野生动物进行种类鉴定、指导,为渔业行政执法提供证据。

水产技术推广

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为主,汇同区(县)十个水产技术推广站,是组成上海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单位。

市站的主要职能:

1 、在技术上支持、帮助区(县)级站建立渔业环境监测系统、病害防治系统;

2 、市、区(县)两级联合,建立农渔民培训系统;

3 、支持区(县)站制订各区(县)渔业发展规划;

4 、支持区(县)站开展科技兴农项目;

5 、培训和提高区(县)站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水产信息服务

1 、《水产科技情报》水产专业期刊,国内外发行(双月刊)

2 、《上海水产》水产行政性刊物,内部发行(双月刊)

3 、筹建上海所、站网站,宣传、交流各类水产信息,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养殖水产品病害防治的远程诊断系统;重大水产疫病的应急预警预报系统;上海市渔业(水产养殖)档案信息终端;上海市水产养殖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上海市渔业环境水质检测数据库;上海市渔业增殖放流技术指导站;上海市渔业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中心;上海市水产品质量抽检资料库。

产学研合作

1 、由上海水产大学牵头,建立中华绒螯蟹产业链,包括种质、育苗、蟹种养殖、成蟹养殖和商品蟹销售。为此,市水产办确定在我所、站建立国家级中华绒螯蟹良种基地,在整个产业链中间承担良种选育和一部分的蟹种培育任务。

2 、由东海水产研究所牵头,在上海建立南美白对虾 SPF (无病毒)育苗中心。目前正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

3 、启动科研基地的建设:由于上海在海水鱼类养殖的种苗供应上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2008年底竣工的启东科研基地总投资9000多万元,匡围 700多亩土地,将以长江口的一些洄游性鱼类如:银鲳、鳎鱼、刀鱼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科研攻关,并通过种苗繁育,为江、浙、沪的农渔民提供急需的优质水产种苗,支撑 “ 三农 ” 工作。

组织机构

所(站)长室党委 水产养殖科研基地 苗种技术中心
淡水养殖试验场
启东科研基地
市推广站办公室
渔业检验监测中心 上海市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上海市渔业环境监测站
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中心上海市监测站
上海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筹)
病害防治科
信息技术室 图书馆
水产品加工研究室
杂志社 《水产科技 情报》编辑部
《上海水产》编辑部
新技术推广室
科技管理办公室
财务科
行政科 工勤
安保
物业
组织人事科(办公室) 档案室
裕 佳 公 司
工会
纪委
第一、二、三党支部
苗种技术中心党支部
淡水养殖试验场党支部
检验中心党支部
离休退休党支部
团支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