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之一。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环境科技指导方针,水专项从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集成创新出发,立足中国水污染控制和治理关键科技问题的解决与突破,遵循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原则,选择典型流域开展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保护的综合示范。针对解决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水污染科技瓶颈问题,重点突破工业污染源控制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治理、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修复、饮用水安全保障以及水环境监控预警与管理等水污染控制与治理等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将通过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综合示范、河流水污染控制综合整治技术示范、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示范、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综合示范、流域水环境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管理示范、水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及示范,实现示范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和饮用水安全的目标,有效提高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和管理技术水平。
水专项精心设计,循序渐进,将分三个阶段进行组织实施,第一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控源减排"关键技术,第二阶段目标主要突破水体"减负修复"关键技术,第三阶段目标主要是突破流域水环境"综合调控"成套关键技术。水专项是建国以来投资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项目,总经费概算三百多亿元。
目前水专项目已顺利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进入全面启动实施阶段。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协调指导下,水专项领导小组将充分发挥牵头组织部门环境保护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作用,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行政资源,发挥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作用,精心组织,合力推进,共同做好水专项。
湖泊主题
1、主题目标
全面掌握流域污染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其与湖泊水质变化、富营养化之间的响应关系,初步提出解决我国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治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研发不同类型湖泊水污染治理和富营养化控制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形成湖泊水污染和富营养化控制的总体方案。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关键技术;选择太湖流域作为综合示范区,其他不同类型典型湖泊和水库作为本专项技术示范区,有效控制示范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实现研究示范区水质显著改善,同时形成符合国情的湖泊流域综合管理体系,为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全面控制、水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奠定技术基础。 到2020年,为确保湖泊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提供成套技术与成功经验。
2、主要研究内容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及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湖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与饮用水安全,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虑我国湖泊类型众多,且位于不同地理区域并处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处在不同的富营养化发展过程并具有各自生态特征的特点,选择富营养化类型、营养水平、湖泊规模、形成机理和所处地区不同的典型湖泊,开展综合诊断,制定与湖泊营养水平、类型、阶段和地区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整治方案,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湖泊水域及流域重点集水区开展工程示范。逐步实现由湖泊及其集水区的重点控源与局部湖区水质改善向湖泊整体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转变的国家水专项的战略目标。为我国当前与今后大规模开展不同类型湖泊富富营养化治理提供成套技术与管理经验。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按照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选择太湖流域开展湖泊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湖泊富营养化治理综合示范。
选择云贵高原湖区的湖泊-滇池,发展中地区大型湖泊-巢湖,开展重污染湖泊的研究、治理与工程示范。
选择大型水库-三峡水库,开展水污染与水华控制技术示范。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国家,富营养化类型多,营养水平差异大,选择湖泊水污染与富营养化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与示范。
河流主题
1、主题目标
针对我国河流水污染严峻的现状,选择不同地域、类型、污染成因和经济发展阶段分异特征的典型河流,创立符合不同水质目标和功能目标的河流管理支撑技术体系,制定与我国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和基本水质需求相适应的污染河流(段)水污染综合整治方案;重点突破一批清洁生产、水循环利用和点、面源污染负荷削减关键技术及集成技术,污染河流(段)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集成技术,以及河流污染预防、控制、治理与修复的技术系统;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河流开展工程示范。 到2020年,通过分阶段、分重点实施,实现由河流水质功能达标向河流生态系统完整性过渡的国家河流污染防治战略目标。
2、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主要流域水系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影响我国河流水功能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污染物耗氧有机物、氮磷营养物、重金属、有机有毒污染物为控制与治理目标,选择不同污染程度、不同污染源类型、不同主要污染物种类、不同水体功能和河流生态功能各不相同的河流水系或典型河流河段,综合分析河流点、面污染负荷,河流水质演变过程,水体功能和水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建立围绕水质功能和水生态保护目标的河流水质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开发重点行业和不同类型农业面源污染物削减关键技术;研发河流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的工程技术系统;通过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达到大幅度削减入河污染物负荷、显著改善河流水质、初步恢复水生态系统功能结构的目标;总结形成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我国不同地域河流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的技术体系。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选择松花江作为高风险污染源较多、跨国界、跨省界污染的河流水污染防治技术示范区;
选择辽河流域作为工业密集、污染负荷高的河流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示范区;
选择海河流域作为水量紧缺、水源补给复杂、水环境严重恶化的河流、草型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示范区;
选择淮河作为闸坝控制、水污染事件多发、防洪防污矛盾突出的河流污染控制示范区和南水被调东线输水湖泊生态保育示范区。
形成在不同发展阶段条件下我国不同地域河流污染防治和综合治理的技术体系,为我国河流水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城市水环境主题
1、主题目标
通过实施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识别我国城市水污染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规律,建立不同使用功能的城市水环境和水排放的标准与安全准则。在水环境保护的国家重点流域,选择若干个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特点、不同污染成因与特征的城市与城市集群,以削减城市整体水污染负荷和保障城市水环境质量与安全为核心目标,重点攻克城市和工业园区的清洁生产、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关键技术,突破城市水污染控制系统整体设计、全过程运行控制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结合城市水体综合整治和生态景观建设,开展综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初步建立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技术体系、运营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推动关键技术的标准化、设备化和产业化发展,建立相应的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监管与绩效评估管理平台,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新一代城市水环境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工具。
2、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不足、水循环系统脆弱、水环境质量下降、水功能退化等问题,在水环境保护的国家重点流域,选择若干个在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特点、不同污染成因与特征的城市与城镇群,结合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示范城镇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发展目标,以降低COD、氨氮、总氮和总磷排放总量为核心指标,系统分析研究影响城镇水环境质量的突出因素、控制途径和系统解决方案,开展城市水环境系统决策规划与管理、城镇污水收集与处理、地表径流污染控制、工业园区污染源控制、城市水功能恢复与生态景观建设、城市水环境设施监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突破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系统的整体设计、全过程运行控制和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形成一系列基于城市水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理念的综合整治技术方案,初步建立我国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技术体系、运营与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立相应的研发基地、产业化基地和管理平台,为实现跨越发展,构建新一代城市水环境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工具。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结合上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选择环太湖河网地区、海河流域典型城市、三峡库区城市和巢湖流域城市4类综合示范区,开展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综合示范,并开展城市水环境整治的共性技术和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饮用水主题
1、主题目标
针对我国饮用水水源普遍污染、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饮用水监管体系不健全、饮用水安全保障存在严重缺陷等突出问题,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工程"十一五"规划》、《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的实施,以新的国家饮用水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为依据,结合典型区域的水源污染和供水系统的特征,通过关键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构建针对水源保护-净化处理-输配全过程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集水质监控、风险评估、运行管理、应急处置于一体的标准和监管管理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平、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以及强化政府监管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到2020年,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持续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2、主要研究内容
基于我国水体普遍遭受污染的现实状况,针对不同水源类型、不同水质特征和不同供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构建集水源保护、净化处理、安全输配、水质监测、风险评估、应急处置于一体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和监管体系,通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综合示范,持续提升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选择山东、浙江、济南、杭州、东莞等省市,开展国家、省、市三级饮用水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示范。
选择无锡作为代表太湖饮用水源的示范区,选择上海作为黄浦江、长江等河流饮用水源的示范区,选择嘉兴作为河网饮用水源的示范区。
针对引黄水库饮用水源的污染问题和当地水源的水质特性,选择济南、青岛、东营三个城市作为综合示范区。
针对珠江下游地区饮用水源污染的季节性变化特征,选择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城市作为综合示范区。
围绕"三河、三湖、一江、一库"地区,选择部分典型城市和村镇,开展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和适用技术示范。
流域监控主题
1、主题目标
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通过实施"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研究,促进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流域水质保障与水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强化流域水质系统管理、形成监控、预警能力为重点,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水环境监测、水环境风险评估、水环境预警和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决策等技术研究,构建适合我国水污染特征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综合管理体系,建立水污染控制技术评估系统和评估技术平台,支撑流域水环境管理和决策,从而保障国家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实现面向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的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形成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污染控制、水环境监测、水环境质量预警、水环境监察与监管的水质目标管理成套技术方法与规范。
2、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当前我国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不健全的紧迫问题,结合国家污染物总量控制预监控需要的"三大体系"建设的技术需求,系统地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建立水生态功能区划分指标体系,建立全国水生态功能分区技术框架,完成重点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区划,完成示范流域三级区划和污染控制单元划定方案。建立具有分区差异性的水质基准与标准制订技术框架,结合示范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目标,制定特征污染物的基准与标准。通过对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质目标管理、水环境监控预警和水污染治理综合决策等技术综合集成,构建我国流域水环境管理技术体系,到2020年,在全国7大流域形成确保水生态系统安全的流域水环境监控管理模式。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按照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选择太湖、滇池、巢湖、辽河、淮河、海河、松花江、三峡库区流域等选择开展综合示范。
战略与政策主题
1、主题目标
本主题研究以提高水环境管理效能和水专项示范区域水质改善目标为导向,围绕构建水环境管理决策技术平台、理顺水环境管理"生产关系"、提高水环境管理政策"生产力"等三大支撑,明确国家中长期水污染控制路线图,提出水环境管理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主要方向,改进和完善水污染控制管理机制,增强市场经济手段在水污染控制中的作用,明确政府、企业在水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提高水污染控制的投入和效率,强化监督管理和政策执行能力,提高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和执行效率,为实现水专项"示范区"水质改善和国家水污染防治目标提供长效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
到2020年,全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体系,构建完整的国家环境管理基础平台、水环境综合管理体制、水环境长效政策手段,全面提升流域水污染管理和政策执行能力,确保示范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削减、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不同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涌现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水环境管理和政策研究专家。
2、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水污染防治工作中涉及的决策支持、体制机制、环境政策问题,从流域、河流、城市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以及水资源配置、污水处理到环境资源配置等各个环节,研究适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特点的财政、税收、价格、投资、处罚、补偿和信息公开等水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为流域水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提供经济技术保障。主要开展水环境保护战略决策、水环境管理制度设计、流域水污染防治投融资政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价格与税费政策、排污许可证制度、跨界污染协同管理、流域水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设计、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制度、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法规体系、城市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政策、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政策体系等研究。
3、研究示范区的选择
选择太湖流域、辽河流域和苏州市研究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