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黄河大桥

利津黄河大桥

中文名 利津黄河大桥
全桥长 1350米
目录导航

桥梁结构

该桥采取国内“BOT”(建设-经营-移交)及股份制方式筹资,为全国首例,28年后移交地方管理。这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配置资源,解决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一次有益尝试。利津黄河大桥的通车,改善了黄河尾闾两岸的交通条件,为东营和滨州开辟了最佳通道,完善了山东省“三纵、三横、一环”框架中的“一环”,对山东省实施“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开发”两大跨世纪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附近公园

在黄河大桥与利津黄河大堤交汇处,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小型公园,南侧公园有五根“五龙浮雕柱”和一座铜质“凤凰腾飞”的雕塑,北侧公园取泰山之石建有一小型假山,上面雕刻着“泰山石敢当”(泰山石敢当的由来,详见第五部分)字样。南北两侧的公园造型奇特、曲廊回旋、假山凉亭,花池错落,奇花异草,十里飘香。特别是花草隐约形成的“欢迎您来利津”的凸型字样,象征着利津人民的热情好客。

公园文字

南侧公园上方可看到一大型宣传牌,上面写着“龙腾铁门关,凤舞利津城”。这句话的含义是:“龙”代表黄河,“龙腾铁门关”代表了铁门关同黄河的关系,也代表了“铁门关”文化同“黄河文化”的渊源。“利津城”既代表“凤凰古城”,又代表现代文明的利津新城,“凤舞利津城”体现了凤凰古城的文化底蕴,体现了利津新城的现代文明,是利津县历史、文化的根脉所在,更象征着“团结战斗、艰苦创业、求实创新、奋力争先”的利津精神。

利津黄河大桥利津黄河大桥(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