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

盐湖区

中文名 盐湖区
车牌代码 晋M
外文名 YanhuDistrict
火车站 运城站、运城北站
下辖地区 8个街道、7个镇、6个乡
行政代码 140802
机场 运城关公机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著名景点 运城盐湖、解州关帝庙、池神庙、九龙山、舜帝陵等
地区生产总值 359.84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359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秦置郡县,安邑为河东郡治所,解梁属之。

西汉安邑为河东郡首县,始置解县。

魏、晋因之。北魏太和十一年,安邑南北分设,是境为北安邑。

隋开皇十六年(569年),安邑县兼置虞州,隋大业初(605年),罢州为县。义宁元年(617年),置安邑郡,领安邑、虞乡、夏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罢郡复置虞州,解县复名而属。唐武德三年(620年),析安邑县地置兴乐县,故治今北相镇西北,属秦州。贞观元年(627年),复入安邑。贞观十七年(643年),解县并入虞乡县,同属蒲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复置解县,属河中府。唐乾元元年(758年),更安邑名为虞邑,属陕州。唐大历四年(769年),复名安邑县,隶河中府。

后汉乾元年(948年)九月,始置解州,治解县,辖安邑、解县、闻喜。

宋,安邑县属解州,隶陕西路河中府。

金初置解梁郡军,隶河东南路。贞裕二年(1214年),为节镇宝昌军,安邑属之。

元复名解州,安邑仍属之,隶平阳路。元贞初(1295年),改隶晋宁路总管府。

明,安邑县隶平阳府解州。清依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九月,解州升为直隶州,隶平阳府,领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垣曲五县。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河东道移驻安邑县运城,辖平阳府、蒲州府及解州、绛州、隰州、霍州二府四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日,运城建立河东晋军政分府,改解州为解县。

民国2年(1913年)3月,复置河东道,辖安邑、解县等35县。

民国26年(1937年)10月,安邑为第七行政主任公署治所。

民国28年(1939年)4月,日军在运城置河东道,领安邑、解县等23县。

民国31年(1942年)5月,抗日政权稷麓县政府在上王乡牛庄成立。

民国33年(1944年)6月安邑成立抗日县政府,政权属太岳第五专署。

民国34年(1945年)8月20日,阎锡山设第七专员公署于解州,辖芮城、永济等六县,同年9月建立安北县民主县政府,隶太岳五专署,同年12月改隶太岳三专署。

民国35年(1946年)3月,更名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

民国36年(1947年)3月,撤销安北民主县政府、安夏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安邑县民主政府。

民国36年(1947年)4月26日解县解放,同年12月29日安邑解放,成立安邑县政府。

关帝庙关帝庙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辖运城、安邑、解县等1镇17县。

1954年7月解县与虞乡合并为解虞县,县政府驻解州。

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县治运城。

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别析出临猗、永济县,原解县、安邑仍称运城县。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运城县为县级运城市。

2000年6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68号)批复同意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运城市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6]

行政区划

盐湖区辖8个街道、7个镇、6个乡:东城街道、西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中城街道、安邑街道、大渠街道、姚孟街道、解州镇、龙居镇、北相镇、泓芝驿镇、三路里镇、陶村镇、东郭镇、席张乡、金井乡、王范乡、冯村乡、上郭乡、上王乡。

自然环境

位置境域

盐湖区位于北纬34°48′-35°30′,东经110°12′-111°41′,地处运城盆地中部,东连夏县,西临永济、临猗,南依中条山与平陆、芮城为界,北傍稷王山,同万荣、稷山、闻喜相接。盐湖区境域东西距41公里,南北长62公里,总面积1237平方千米。

地形特征

辖区地势呈东北向西南倾斜,南靠中条山,最高海拔1357米;北依稷王山,最高海拔1279米,两山横亘市南市北。中部地势开阔平坦,海拔300至400米,是运城盆地腹地。沿中条山北麓,地势低凹,为盐池地带。地势除南(中条)北(稷王)两山外,呈东北至西南倾斜,海拔300至600米。中条山西连华岳,东接太行,连绵300余里,最高点刀山海拔高达1494.7 米,由于居中若带,故名;稷王山由棒槌山、柏王山及余支峨嵋岭组成,海拔600至1000米。

地貌特征

境内自南向北,有中条山、四十里岗、七里岗、鸣条岗,峨嵋岭、稷王山等东西走向的条带高地与平原相间。由于境内山地、平原、岗岭、阶地交替,形成了多样化的土质,可分为4个土类、10个亚类、22个土属,82个土种。

水文特征

境内有硝池、汤里滩、鸭子池、北门滩等天然湖泊,此外还有上马水库和苦池水池,库容分别为4485万立方米和1310万立方米。主要河流有涑水河和姚暹渠,均为季节性河流。中部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土地盐渍化较为严重。

气候特征

盐湖区地处华北高原,属大陆温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季集中,年平均降雨量559.3mm,年平均日照时数2247.4小时,年平均气温13.6°C,全年无霜期208天左右,历年总积温平均为513.8°C。

人口

截至2011年年底,盐湖区常住人口为684220人,比上年增长3611人;人口出生率为9.95‰,死亡率为5.03‰,自然增长率为4.92‰;城镇人口444639人,比重为64.98%;男性人口为342060人,女性人口为342160人,总人口性别比为99.97。盐湖区居住着汉、回、满、苗、朝鲜等14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回族占总人口的0.27%,其它少数民族人口数均不足百人。

经济

综合

城区建设城区建设2021年,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359.8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1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0%;第二产业增加值9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第三产业增加值2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4%。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5.86亿元,比上年增长7.3%;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3.64亿元,比上年增长3.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9%;金融业增加值4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6%;房地产业增加值1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8.68亿元,比上年增长8.7%。[3]

第一产业

盐湖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商品粮棉生产基地,豆类、油料、蔬菜、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广泛,生产效益高。苹果、酥梨、红枣、百合、柿饼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

2020年1月2日,盐湖区入选全国第四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7]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1.53千公顷,比上年增产1.58%。其中,夏收粮食种植面积17.42千公顷,比上年减产0.80%;秋收粮食种植面积14.10千公顷,比上年增产4.60%。油料作物种植面积0.91千公顷,比上年减产53.33%。棉花种植面积0.13千公顷,比上年减产65.79%。蔬菜种植面积1.17千公顷,比上年减产30.77%。瓜类种植面积0.75千公顷,比上年增产27.12%。在粮食种植面积中小麦种植面积17.42千公顷,比上年减产0.80%;玉米种植面积12.84千公顷,比上年增产3.55%。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38787.25吨,比上年减少733.64吨,减产0.53%。其中夏收粮食产量68811.03吨,比上年增加1377.79吨,增产2.04%;秋收粮食产量69976.22吨,比上年减少2111.43吨,减产2.93%。油料作物产量1659吨,比上年减少2425.4吨,减产59.38%。棉花产量138.6吨,比上年减少378.9吨,减产73.22%。在粮食作物中,小麦产量68811.03吨,比上年增加1377.79吨,增产2.04%;玉米产量67278.05吨,比上年减少2224.99吨,减产3.20%。[3]

第二产业

盐湖区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是全国最大的无机盐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化工、轻纺、食品、机械、冶金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主要产品有元明粉、硫化碱、电解铝、电解铜、电器、化肥、拖拉机、水泵、水泥、矿用防爆风机等。

2021年,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家,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1%。在总计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6%;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0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11%。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11.95亿元,比上年增长22.65%。在总计中,轻工业销售产值31.42亿元,比上年增长9.99%;重工业销售产值80.52亿元,比上年增长28.41%;国有控股企业销售产值12.95亿元,比上年下降0.85%;非公有工业销售产值95.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16%。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6.4 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9 亿元,比上年减少1.2%;集体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 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私人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2021年,全年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13.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7%。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12.32亿元,比上年增长22.3%。[3]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年末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7.8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65.47亿元,比上年下降2.4%。

2021年,全年房地产投资65.47亿元,比上年减少2.4%。其中,住宅投资53亿元,比上年增长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3亿元,比上年下降4.9%。

国内贸易                                                   

2021年,年末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5.8%。按行业统计,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9.1%;零售业实现销售额308.6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住宿业实现消费品营业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7%;餐饮业实现消费品营业额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8.6%。

交通、邮政和旅游

2021年,运城机场2021年开通航线30条,通达35个城市。全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91.93万人次,同比增长17.17%;货邮吞吐量达到7306.46吨,同比增长35.99%。

2021年,全区境内公路里程1471.82公里(不含国省道) 。其中县道239.12公里,乡道485.16公里,村道747.54公里。

2021年,全年全区完成邮政业务总量6852.21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全年盐湖区各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482.86万人次,同比增长18.66%;旅游收入9201.48万元,同比增长20.31%。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370773万元,比上年增加48614万元,增长15.0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1013万元,比上年增加14062万元,比上年增长11.08%。其中税收收入120095万元,比上年增加11956万元,比上年增长11.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7588万元,比上年减少14494万元,比上年降低4.12%。其中,教育支出63167万元,比上年减少3770万元,比上年降低5.6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676万元,比上年减少3529万元,比上年降低21.78%;科学技术支出5201万元,比上年增加450万元,比上年增长9.47%;卫生健康支出32262万元,比上年增加5463万元,比上年增长20.39%;住房保障支出13239万元,比上年增加5916万元,比上年增长80.79%;农林水支出49873万元,比上年增加2314万元,比上年增长4.87%。

2021年,全年全区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052.21亿元,比年初增加107.17亿元。其中,境内住户存款余额646.75亿元,比年初增加72.50亿元。全区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780.76亿元,比年初增加114.79亿元。其中,境内住户贷款余额338.87亿元,比年初增加72.13亿元;境内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41.89亿元,比年初增加42.66亿元。[3]

交通

道路建设道路建设盐湖区交通运输方便,南同蒲铁路横贯区境;公路网密度每平方公里70.2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全区有七条主干线公路;运风、运三、侯运、大运、运临等高速交错辖区;城区道路建设形成了五纵五横道路骨架,开辟了20多条公交线路;位于辖区内的关公机场已开通22条航线。

社会

民生改善

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41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03元,比上年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6元,比上年增长10.9%。[3]

社会保障

2021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21户,929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903户,3536人;特困供养对象969人。2021年,全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4585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2113人;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54157人,其中,企业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44510人;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7956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11069人;参加失业保险26140人,参加工伤保险55800人。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升。[3]

科教文卫

2021年,年末全区拥有中等职业学校25所 ,在校学生数22685人,教职工数1712人。普通中学学校56所 ,在校学生数66666人,教职工数7480人。小学学校81所,在校学生82200人,教职工数4644人。幼儿园数223所,在园幼儿41956人,教职工数5610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数543人,教职工数86人。

2021年,截止12月底全区专利总数2710项,其中发明有效数据236项,实用新型有效数据2128项,外观设计有效数据346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8家。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948个(含诊所)。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3个,乡镇卫生医院14个、其他医院96个、门诊部(所)450个。卫生事业技术人员7176人,其中医生3070人。全区卫生事业床位总数4351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床位510张;乡镇卫生医院床位454张;其他医院床位3022张。[3]

2020年6月2日,盐湖区入选第五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体育事业

2021年,在“奔跑吧·少年”2021年运城市青少年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套路系列比赛中,盐湖区乒乓球比赛获得金牌15枚,团体总分第一名;羽毛球比赛获得金牌10枚,团体总分第一名;武术套路比赛获得金牌15枚,团体总分第一名。全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36场,激发全民健身热情。[3]

资源安全

2021年全区总用水量2114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4%。其中,城镇生活用水量2601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3.1%;工业用水量734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农业用水量15869万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3%;生态用水量609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

2021年全区生产安全事故2起,死亡2人。[3]

旅游

盐湖

运城盐湖运城盐湖运城盐湖位于中国山西晋南盆地,形成于新生纪第四代,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封建社会,运城盐湖的盐税曾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过重大贡献。运城盐湖同闻名于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所以运城盐湖被誉为——中国死海。

九龙山

九龙山自然风景区九龙山自然风景区九龙山自然风景区位于盐湖区东郭镇中条山腹地,盐湖南畔,运三高速与南环城高速交汇处,距市区十五公里。原名九黎山,为苗黎族先祖蚩尤故里而命名,山前有“磨河村新石器遗址”石碑,记载此地为七千年前人类集居地;被称为天下第一路的“虞坂古盐道”,被列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蚩尤墓冢 ,北魏摩崖石刻、宋代城墙、古烽火台、元、明、清古庙等遗迹遍布景区。

舜帝陵

舜帝陵舜帝陵在蜿蜒百里的鸣条岗西端,座落着舜帝陵庙。明人相宗皋曾写道:“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右缠黄河玉带,妫油厘降之风犹存;左拱香山瑶台,历山耕稼之迹如故”。舜是传说中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以孝悌而闻名天下。舜举荐“八恺”、“八元”著称的苍舒等十六人辅佐尧帝,除去鲧、共工、颧兜、三苗等恶人,使天下大治。

关帝庙

解州关帝庙解州关帝庙据有关碑刻记载,解州关帝庙于陈隋之际开始修建,宋元到明清之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和扩建,清朝末叶时曾数次失火,民国年间予以修复和重建。2003年时的解州关帝庙总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为海内外众多关帝庙占地面积之最。庙宇内的众多建筑坐北向南,沿南北向中轴线,分四大部分有序展开:中轴线的南端为“结义园”,为纪念刘、关、张桃园结义而建;中轴线北端的主庙是进行关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主庙内的主体建筑雕梁画栋而又庄严肃穆;中轴线南端的东侧建有“万代瞻仰”的石牌坊一座,中轴线南端的西侧建有“威震华夏”木牌坊一座;中轴线北端东西两侧为基本对称的主庙附属建筑——追风伯祠、长寿宫、崇圣祠等。

地方特产

福同惠

福同惠福同惠福同惠糕点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始创于1795年,名称寓意“同福同惠”,曾获“中华老字号”、“中国特色糕点”、“中当代名商”、“山西省历史名产”等称号。主要糕点有八大系列(538个品种)、食品馅料加工(3000余种)。

羊肉胡卜

羊肉胡卜羊肉胡卜北相羊肉胡卜的诞生,与著名的戏剧“二进宫”有关:明穆宗朱载厚死后李良企图篡位,皇后密召徐、杨二人把太子带出宫,杨派人去蒲州搬兵却不幸走漏风声。当时北相镇的路老汉在泓芝驿卖炊饼,一位年轻后生冲进他的席棚连喊救命。路老汉见后生病倒了,心急无招,顺手抓起一块羊油放进锅中,趁热放进大料,投入一把潞盐,把炊饼加入烹好,趁热喂下。后生食后高烧渐退,慌忙赶往蒲州搬兵救驾。事后,这位后生找见路老汉,见面就拜,唱道:“你让我吃的真是护国良肴啊!”路老汉听不清后生的南方话,把“护国”听为“胡卜”了。

相枣

相枣因分布于北相镇一带,故名,已有3000余年栽培历史,远在二千多年前已为朝廷贡物。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