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

地级市

中文名 地级市
行政区类型 地级行政区
上级 省、自治区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地级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州",和明清时期的"府",下领县和散州(相当于今县级市)。它是一种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单位,由一级行政单位的省(元明清时期称省,唐宋时期称道或路)所直领。

民国初期,废府存县,各省置道,原府所辖各县划归于道,改省、府、县三级制为省、道、县三级制,1927年废道,改为省、县(市)二级制,并在原府治所在县,分出县城设市,地位与县平级。

截至2017年10月地级市(粉色)截至2017年10月地级市(粉色)1932年,中华民国开始于省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属于准行政区划单位,其管理机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是省政府派出机构。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改行政督察区为专区,1971年又改专区为地区,1980年代,地区与市合并,实行市管县体制改革,为当今地级市之肇始。

市管县体制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1950年,旅大行署区改为直辖市旅大市(1981年改名大连市),管辖金县(1984年改名金州区)、长山县(1953年改名长海县),改制为辽宁省辖市后,继续管辖金县和长海县。

1951年,浙江省将省直辖的杭县(1958年撤销)划归杭州市管辖。

1958年,河北省撤销“天津地区”,将武清、静海等12个县划归省辖天津市领导。

1959年9月17日,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可以领导县、自治县的决定》,对市管县体制作出了法律上的规定,直接推动了市管县体制的发展。

1960年,全国已有52个市领导243个县,约占全国县建制总数的八分之一。这次市管县体制产生的契机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缺乏客观的经济文化基础,随之很快降温。

1961年以后随着经济调整和整顿的开始,大量市管县县恢复原有体制,河北省恢复了全部专区和专员公署。至1966年全国管辖县的市降至25个,管辖的县数量不到1960年的三分之一,至此市管县体制经历了第一次大起大落。直到此时,省辖市的辖区范围内,仍以非农业人口为主,且多为省会城市或重要工业城市。

1979年,国务院财经委员会派一批专家调研四川省产业结构问题,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所所长刘明夫明确提出了“中心城市”的概念。

1982年,中共中央第51号文发出了“改革地区体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通知,首先在江苏试点1983年在全国试行。随后中央又发出《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积极试行地、市合并”,并把此作为1983年地方政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至此市管县体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且在国家的[1]行政区划序列里,正式将市分为地级市和县级市。

2011年8月22日,安徽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并对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行政区划进行相应调整,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2]

2019年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其行政区划并入济南市。[3] 

名单

河北省

数量(11个)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山西省

数量(11个)
石家庄市 唐山市 秦皇岛市 邯郸市 邢台市
保定市 张家口市 承德市 沧州市 廊坊市
衡水市

内蒙古自治区

数量(11个)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忻州市 吕梁市 晋中市 临汾市
运城市

辽宁省

数量(11个)
太原市 大同市 阳泉市 长治市 晋城市
朔州市 忻州市 吕梁市 晋中市 临汾市
运城市

吉林省

数量(9个)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呼伦贝尔市
通辽市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黑龙江省

数量(9个)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乌海市 赤峰市 呼伦贝尔市
通辽市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江苏省

数量(14个)
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锦州市 营口市 阜新市 辽阳市
盘锦市 铁岭市 朝阳市 葫芦岛市

浙江省

数量(14个)
沈阳市 大连市 鞍山市 抚顺市 本溪市
丹东市 锦州市 营口市 阜新市 辽阳市
盘锦市 铁岭市 朝阳市 葫芦岛市

安徽省

数量(8个)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白城市 松原市

福建省

数量(8个)
长春市 吉林市 四平市 辽源市 通化市
白山市 白城市 松原市

江西省

数量(12个)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大庆市
伊春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七台河市
绥化市 黑河市

山东省

数量(12个)
哈尔滨市 齐齐哈尔市 牡丹江市 佳木斯市 大庆市
伊春市 鸡西市 鹤岗市 双鸭山市 七台河市
绥化市 黑河市

河南省

数量(13个)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湖北省

数量(13个)
南京市 无锡市 徐州市 常州市 苏州市
南通市 连云港市 淮安市 盐城市 扬州市
镇江市 泰州市 宿迁市

湖南省

数量(11个)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绍兴市 湖州市
嘉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台州市 丽水市
舟山市

广东省

数量(11个)
杭州市 宁波市 温州市 绍兴市 湖州市
嘉兴市 金华市 衢州市 台州市 丽水市
舟山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

数量(16个)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海南省

数量(16个)
合肥市 芜湖市 蚌埠市 淮南市 马鞍山市
淮北市 铜陵市 安庆市 黄山市 阜阳市
宿州市 滁州市 六安市 宣城市 池州市
亳州市

四川省

数量(9个)
福州市 莆田市 泉州市 厦门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宁德市

贵州省

数量(9个)
福州市 莆田市 泉州市 厦门市 漳州市
龙岩市 三明市 南平市 宁德市

云南省

数量(11个)
南昌市 赣州市 宜春市 吉安市 上饶市
抚州市 九江市 景德镇市 萍乡市 新余市
鹰潭市

西藏自治区

数量(11个)
南昌市 赣州市 宜春市 吉安市 上饶市
抚州市 九江市 景德镇市 萍乡市 新余市
鹰潭市

陕西省

数量(17个)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甘肃省

数量(17个)
济南市 青岛市 淄博市 枣庄市 东营市
烟台市 潍坊市 济宁市 泰安市 威海市
日照市 滨州市 德州市 聊城市 临沂市
菏泽市 莱芜市

青海省

数量(17个)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南阳市 信阳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

数量(17个)
郑州市 开封市 洛阳市 平顶山市 安阳市
鹤壁市 新乡市 焦作市 濮阳市 许昌市
漯河市 三门峡市 商丘市 周口市 驻马店市
南阳市 信阳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数量(12个)
武汉市 黄石市 十堰市 荆州市 宜昌市
襄阳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已撤销地级市

数量(12个)
武汉市 黄石市 十堰市 荆州市 宜昌市
襄阳市 鄂州市 荆门市 黄冈市 孝感市
咸宁市 随州市

补充说明

数量(13个)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主要分类

数量(13个)
长沙市 株洲市 湘潭市 衡阳市 邵阳市
岳阳市 张家界市 益阳市 常德市 娄底市
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

设立标准

数量(21个)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湛江市 肇庆市 江门市 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设立类型

数量(21个)
广州市 深圳市 珠海市 汕头市 佛山市
韶关市 湛江市 肇庆市 江门市 茂名市
惠州市 梅州市 汕尾市 河源市 阳江市
清远市 东莞市 中山市 潮州市 揭阳市
云浮市

特别说明

数量(14个)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崇左市 来宾市 贺州市 玉林市 百色市
河池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贵港市

概念辨析

数量(14个)
南宁市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崇左市 来宾市 贺州市 玉林市 百色市
河池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贵港市

法律争议

数量(4个)
海口市 三亚市 三沙市 儋州市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