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

泡菜

中文名 泡菜
副作用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易致癌
古称
口味 微辣、酸、脆
主要营养成分 活性乳酸菌
目录导航

发展历程

泡菜泡菜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商书.说明》记载有“欲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渍梅烹饪用。由此可见,中国的盐渍菜应早于《诗经》,应起源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在清朝,川南、川北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足见泡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地位。

泡菜的制作工艺,是中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4]

风味特征

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5]

做法介绍

食材原料

中国泡菜

各种应季的蔬菜,如白菜、甘蓝、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质地坚硬的根、茎、叶、果均可做为制作泡菜的原料。

盐、姜片、花椒、茴香、黄酒、辣椒、白糖

制作方法

泡菜泡菜制作泡菜必不可少的自然是泡菜坛。在中国,人们用的是一种坛口突起,坛口周围有一圈凹形托盘(即水槽,可盛水),扣上扣碗可以密封的坛子,在水槽加上水后,它就可以完全隔绝外面的空气进来,而且发酵产生的气泡也可以通过水槽排出去。它可以使泡菜在缺氧的情况下加速发酵,产生大量乳酸,有些泡菜坛还有一个内盖,用于阻挡水槽里的水蒸气进入。如没有泡菜坛,也可用别的容器代替,但要求容器口大而密封严密,不能透气,但是做出来的味道没有专业泡菜坛的好。

陶做的专门的泡菜坛子,外面没上釉的叫瓦坛,上釉的就比较好看一些。坛口突起,坛口周围有一圈凹形托盘(即水槽,可盛水),扣上扣碗可以密封的坛子,它可以使泡菜在缺氧的情况下加速发酵,产生大量乳酸。做泡菜时要在旁边托盘内装满水密封坛子,可防止空气进入。

泡菜母水:

泡菜泡菜母水即老盐水。以前中国的闺女出嫁,当母亲一定要准备一坛老盐水作嫁妆的,所以一坛老盐水可以传好几代的,并且是传女不传子。

将清水烧开,加食盐(每1公斤水加80克盐)水量在坛子容量的10%-20%左右,不要太多。盐比平时做菜时多放一点,感觉很咸即止。待盐完全溶解后,放人适量配料,倒入泡菜坛中(以卤水淹到坛子的3/5为宜)。待卤水完全冷却后,再放入菜块。

配料可以根据各自不同的口味适当添加,如果喜欢荤味,可加些花椒放大约20到30粒左右、大蒜和姜;喜辣,可稍加些辣椒;爱吃甜食,可加点糖。

泡制前将各种蔬菜的老根、黄叶剥除,洗净晾干,切成条(块),入坛腌制。7~10天后即成。做好的泡菜如食用时不适口味,还可以作些调整:不脆可以加点酒;太酸可以加些盐;发霉变味,则是坛中热气太高,或取用工具不洁所引起,此时应将霉点去掉,加入食盐和少量白酒最好是高粱酒其它酒不行,泡菜菌其实就是从高粱酒麹来的,酒也是经常要添加的,移放阴凉处,每天敞口10分钟左右,约3~5天霉味自然消失。如发现泡菜软烂发臭,说明泡菜已变质,不能食用,菜卤也不能再用。

在初次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些醋或糖,以加速发酵,增加乳酸,缩短泡菜制作时间。如用 陈汤制作泡菜,2~3天后即可食用。泡菜卤用的次数越多,泡出的菜越是清香鲜美。但每次泡菜时,视菜的数量,适当补充些盐、花椒、姜片、白酒。

取食泡菜要使用专筷,切不可带油,避免油与生水进入坛中。泡菜不能长期存放,要随泡随吃。坛口水槽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换水注满。如果喜欢辣味,可以将泡菜捞出后切成适当大小的丁,加辣椒油、 味精拌匀盛在盘中上桌,就是在中国餐馆里常有的“泡菜”了。

做法:

选一干净腌菜坛,置清净冷水于其中。首先是制作母水。在坛中放入大块生姜,去皮蒜瓣几十粒,新鲜小红辣椒(要特辣的)。然后放入洗净的芥菜(或以卷心菜等)并放入半玻璃杯食盐(其量视口味而定,但不宜少)。将坛盖盖严,在室温下静待十天左右。这时母水应已发酵变酸(酸菜可不是放醋的结果哦),此时即可取出所泡的菜食用。但此时的母水还不够到味,还需历炼若次,方能成为味醇的酸水。有条件者,可放入中国大红花椒若干粒以增添香味,最好是汉源产的,切忌用泰国产。第一次所泡之菜成功后,可续加入新菜。此时须将部分坛中母水放入 冰箱内备用。

制作关键

1.作泡菜诀窍并不在第一次做母水,而在以后随时保持盐水酸度的动态平衡。如果感到盐水不够酸,可从冰箱中取出备用水加入部分于坛中令其促进发酵。若盐水过酸,则宜倒掉一部份盐水并适当加入清水和盐。

2.有时会见瓶中出现白花,可倒入白酒几滴。一般说来,可采用芥菜,萝卜(最好是它的皮),卷心菜, 豇豆,芹菜等。

3.若想追求高精尖,可用洋姜,窝笋,嫩姜。还需再加上一道工序:先用淡盐水将食材浸泡寝泡一夜,然后再放入泡菜坛中,一日即可食用。好的标准是色鲜,味醇(不宜太酸),微辣且脆。

4.黄瓜也可入泡,但须使用另一瓶。因黄瓜易坏盐水。泡入后,在室温下一夜可食。

5.久泡后的泡菜可放入骨头汤内作酸菜汤,其味甚美。也可再在其中加入鲜鱼片,即所谓酸菜鱼--一种流行的新式川菜。

6.倒掉的盐水可作别家的母水之用。

7.泡菜的关键是忌沾油、忌细菌。所以,泡菜坛要先清洗凉干后再用;泡菜坛盖的周围要用水密封,切忌进入空气,滋生细菌;每次从坛中取泡菜的工具一定要专用,不能有油污。

跳水泡菜:

1.将要泡的菜洗净风干。切成大块或条(不要太小)。

2.将清水烧开,为什么不能有生水呢?道理很简单,自来水(生水)含有杂菌,而且里面的氯气会杀死泡菜菌。放入适量盐(每1公斤水约80克盐)放在旁边备用。

3.起坛水:用以前的泡菜坛子里的“母水”,或者可以向家里已有泡菜坛子的朋友要一些,放在新鲜坛水里,会有更好的味道,里面有大量的乳酸菌。如果找不到就只好自己重新制作了。将已经冷却的清水倒入母水之中。

4.加入佐料,花椒,茴香,白酒,坛水就制成了。

5.将准备好的蔬菜入坛腌制。菜要装满,尽量少留空隙,以液面靠近坛口,盐水淹没蔬菜为宜。在坛口周围水槽中注入凉开水,扣上扣碗,放在阴凉处。

6.泡菜放的地方注意阴凉,注意保持坛口始终有水以保证坛中不进空气和细菌。如发现坛中有生花的现象,加入少许白酒即可。

7.泡辣椒和青菜的时候可以用很少的母水,放入辣椒,再放入盐,一层辣椒一层盐,卤水不必淹过泡菜。

泡菜泡菜

韩国泡菜

食材:

大白菜1棵(3斤左右)

大蒜2头、生姜50克

胡萝卜半根

白萝卜1/2个

韭菜20根

糯米粉3大匙(约50克)

食品调料:

苹果1个(或者梨1个)

辣椒粉100克

鱼露3大匙

糖3大匙

盐1大匙

制作方法:

1.大白菜洗干净后,完整剥除外面最大的叶子共四张待用。然后对半切成四等份,泡入盐水中约3分钟,捞出后稍微沥干水,在表面及叶片抹上适量的盐,放入容器中用重物压上,静置4个小时,至叶片变软,并以清水清洗2次后挤干水分。

2.萝卜、苹果切丝,韭菜切段。糯米粉加入适当的水调开,并入微波炉中高火30秒成糊状,放凉即可。大蒜和姜去皮,用磨蒜器磨成蓉待用。

3.容器中放入萝卜丝、苹果丝、韭菜段、糯米糊、蒜蓉、姜蓉,以及所有调味拌匀。

4.将拌匀的调料和配料均匀填入白菜的叶片中并抹匀,从根部向叶尾卷住,并用最早留出的大叶包裹好,码入容器中,盖上盖子在室温下腌制半天至发酵后,入冰箱冷藏,2—3天后有酸味就可以食用了。

特点:

韩国泡菜所取的原料都是新鲜的各种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钙、磷等无机物,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等疾病,所以自古以来,泡菜成了韩国上自国宴,下至千家万户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菜肴。到韩国家庭中做客,每家餐馆或家庭的泡菜,味道都不尽相同,都有一手叫人品尝之后回味良久的绝活。

食用功效

营养价值

泡菜泡菜 泡菜的主要原料是各种蔬菜,泡菜中维生素及钙、铁、磷等矿物质含量丰富,其中豆类还含有丰富的全价蛋白质。在泡制过程中,蔬菜的温度一直保持在常温下,蔬菜中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不会受到破坏,因此,泡菜比起炒菜来营养价值更高。

泡菜富含乳酸,可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帮助食物的消化吸收。常吃泡菜可以增加肠胃中的有益菌,抑制肠道中的致病菌,降低患胃肠道疾病的概率,增加身体抵抗力。

食物名称 泡菜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蛋白质 2.2 g
碳水化合物 5.6 g
不溶性膳食纤维 0.5 g
880 mg
21 mg
38 mg
104 mg
48 mg
0.07 mg
1.6 mg
0.04 mg
0.36 mg
1.3 μg
维生素A 5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02 mg
烟酸(烟酰胺) 0.6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 2 mg
维生素E 0.86 mg

药用价值

食物名称 泡菜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蛋白质 2.2 g
碳水化合物 5.6 g
不溶性膳食纤维 0.5 g
880 mg
21 mg
38 mg
104 mg
48 mg
0.07 mg
1.6 mg
0.04 mg
0.36 mg
1.3 μg
维生素A 5 μg
维生素B1(硫胺素) 0.02 mg
维生素B2(核黄素) 0.02 mg
烟酸(烟酰胺) 0.6 mg
维生素C(抗坏血酸) 2 mg
维生素E 0.86 mg

种类区分

低热量和高效抗菌作用

泡菜的热量非常低,却又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矿物质。泡菜在发酵过程中因乳酸菌的作用抑制了坏菌滋长,还能促进胃肠中的蛋白质分解酶素--胃蛋白酶素的分泌,使肠内微生物分布正常化,帮助维持肠道健康环境。肠道健康,便秘引起的肥胖自然迎刃而解。

活化身体机能

泡菜的主要材料--辣椒能促进分泌胃液,进而帮助肠胃消化;此外丰富的维生素亦具有抗酸化作用,并能帮助生理代谢,增进食欲及促进血液循环。泡菜中的辣椒、蒜以及葱姜等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汗。

维持身体健康

作为泡菜主材料的白菜热量极低,大蒜具有燃烧脂肪的效果,此外更有大量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及肠炎,防止脂肪囤积并有效燃烧已经形成的脂肪,让身体更加轻盈。

减肥瘦身

泡菜可以入汤,可以炒饭,可以凉拌,夏日冷藏之后当消瘦零食,坚持食用泡菜,达到瘦身效果。

另外,

1.泡菜中有丰富的活性乳酸菌,它可抑制肠道中腐败菌的生长,减弱腐败菌在肠道的产毒作用,并有帮助消化、防止便秘、防止细胞老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等作用。

2.泡菜中的辣椒,蒜,姜,葱等刺激性作料可起到杀菌,促进消化酶分泌的作用。

3.泡菜还可以促进人体对铁元素的吸收。

中国泡菜

韩国泡菜

泡菜泡菜(3)泡菜的制作工艺,是中国悠久而精湛的烹饪技术遗产之一。

各种应季的蔬菜,如白菜、甘蓝(卷心菜)、胡萝卜、辣椒、芹菜、黄瓜、菜豆、莴笋等质地坚硬的根、茎、叶、果均可做为制作中国泡菜的原料。泡菜是中国民间最喜爱、最广泛的蔬菜加工品之一,其厂家遍及全国各地,品种繁多。四川泡菜是中国泡菜的典型代表,其味道咸酸、口感脆嫩、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盐量为4%-8%,其制作流程如下:鲜菜→整理→洗涤→切分→晾干明水→入坛→加盐水泡制→密闭发酵→成品。

四川泡菜从制作上讲究浸泡,真正意义上的“泡菜”,它的精华在于各类蔬菜通过密闭环境内的浸泡起到乳酸发酵的作用,从而生成泡菜独有的风味和口感。为乳酸发酵提供密闭环境的容器就是泡菜坛。在四川,几乎家家都会做泡菜,家家都有一个或几个泡菜坛,泡菜坛的选择对于泡菜的品质好坏尤其重要。泡菜坛一般以陶土为原料两面上釉烧制而成,亦可以用玻璃钢、涂料铁制作,但要求这些材料不与盐水或蔬菜起化学反应。另外泡菜坛子还要求釉质好、无裂缝、无沙眼、坛沿水封性能好,且钢音要清脆等。

中国泡菜常用的泡渍液有酸咸味和酸甜味之分,前者口感酸、咸、鲜、辣,主要用的辅料有食盐、花椒、白酒、干辣椒、红糖,加水熬制而成。口味酸、甜,主要辅料有白糖、白醋、食盐、香叶加水熬制而成。

调料是配制泡菜盐水不可缺少的物料,它既是形成泡菜独特风味的关键,又能起到防腐、杀菌、抑制异味等功效。四川泡菜所用调料包括佐料和香料,佐料有酒类、糖类、辣椒等,香料有八角、草果、花椒等。目前四川大多泡菜生产厂家仍沿用老泡渍盐水的传统工艺进行生产,即先在泡菜坛里加入陈盐水(泡菜卤),最后再加入辅料及原料进行发酵生产,当然若陈盐水不足时就补加新盐水。泡菜卤用的时间越久,泡出的菜就越清香鲜美,如今在四川还能发现沿用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泡菜卤。

饮食文化

泡菜泡菜韩国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为配料的发酵食品。主要成分为乳酸菌,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钙、磷等无机物和矿物质以及人体所需的十余种氨基酸。韩国泡菜食后五味俱全,可佐饭,可佐酒,易消化,爽胃口,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又能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消除多余脂肪等多种疾病,泡菜代表着韩国烹调文化。

由于韩国所处地理位置冬季寒冷、漫长,不长果蔬,所以韩国人用盐来腌制蔬菜以备过冬。到了16世纪,传进辣椒被广泛用于腌制泡菜。韩式泡菜有200多种,各种蔬菜均可腌制泡菜,甚至连水果、鱼、肉等均可腌渍制作成各种款式的泡菜,可谓林林总总,蔚为大观,风味独特,别具一格,引起人们的喜爱。

相关争议

泡菜泡菜(3)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和瓜是蔬菜,“剥”和“菹”是腌渍加工的意思。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菹菜者,酸菜也”。《商书.说明》记载有“欲作和羹,尔惟盐梅”,这说明至迟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就能用盐来渍梅烹饪用。由此可见,中国的盐渍菜应早于《诗经》,应起源于3100年前的商周时期。泡菜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几乎家家会做,人人吃,甚至在筵席上也要上几碟泡菜。据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就有制作泡菜的叙述,可见至少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就有制作泡菜的历史。在清朝,川南、川北民间还将泡菜作为嫁奁之一,足见泡菜在人民生活中所占地位。

申遗

2011年7月2日,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报道,韩国计划申请把“泡菜和泡菜文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此,韩国文化遗产厅成立相关委员会,并于1日下午举行首次会议,做出了上述决定。

据报道,在当天的会议上,拌饭、年糕汤、供桌也被列为候选,但由于拌饭等食物可能不符合保持反商业化立场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宗旨,因此暂时被排除在外。

韩国文化遗产厅文化遗产活用局局长朴英根表示:“大家一致认为,除了泡菜以外,还要申请腌好后食用的‘泡菜文化’。这样才能向全世界宣扬韩国传统饮食文化。”

但是,要申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首先被列入本国的文化遗产名录,而泡菜并未被列入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文化遗产等韩国文化遗产名录。为此,文化遗产厅计划修改相关法律,使没有保有者的项目也能被指定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年底之前选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代表名录”,尽快将泡菜、《阿里郎》等列入“文化遗产目录”。

韩国政府成立委员会,准备为“韩餐”申遗,是因为法国、墨西哥、地中海的“饮食文化”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各国之间的“饮食文化”竞争日趋激烈。韩国拥有11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其中还没有有关饮食文化的。

2013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的腌制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韩国共拥有16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宗庙祭礼与宗庙祭礼乐、江陵端午祭等。

注意事项

2013年10月26日,有媒体报道显示: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韩国泡菜,有着深厚的中国儒家文化痕迹。在中国的《诗经》里,出现了“菹”字,它在中国的字典里被解释为酸菜,正是这种腌制的酸菜传入了韩国。韩国的泡菜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三国时代由中国传入。2020年12月8日,有媒体报道称:韩国教授抗议韩国泡菜源于中国说,抗议“韩国泡菜源于中国”的表述。[6]

韩国农水产物流通公社北京农业贸易馆馆长郑云溶曾在《泡菜(Kimchi)——韩国代表性的传统发酵食品》文章中表示:在1300年前的韩半岛三国时代中国酱菜传到了韩国,并结合韩民族的饮食习惯不断发展演变成了今日的韩国泡菜。郑恒光,陈君琛等人的文章《中外蔬菜发酵加工技术的对比研究》中,也有“中国的盐渍菜制作方法大约在1300年前传到了韩国,与韩民族的饮食文化结合,发展成为今天家喻户晓的韩国泡菜(Kimchi)”这样的描述。李冰的《中国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由韩国泡菜申遗引起的反思》写道:泡菜对于韩国人来讲,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种文化力量。事实上,在韩国泡菜文化里有着深厚的中国文化身影。中国《诗经》里就出现过“菹”字,意为酸菜。而后,中国的酸菜传入韩国,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韩国泡菜。

健康贴士

泡菜泡菜泡菜不一定要泡在专用的坛子里,用罐头瓶泡过泡菜,味道也相当不错。

1.泡好泡菜的第一关键是要找一个密封很好的瓶子或坛子,这样才有助于泡菜水发酵,泡出来的菜香脆可口而又不会酸得倒牙。坛子内壁必须洗干净,然后把生水擦干,或干脆用开水烫一下也行。

2.泡菜的周转速度要快。餐馆的泡菜为什么好吃,就因为他们的泡菜是“洗澡泡菜”(晚上泡早上吃,一天内吃完),在味道最好的时候就被干掉了。所以,如果家里的人不多,建议用小坛子或大瓶子泡。如果用瓶子,要检查瓶盖的密封胶是否完好,盖盖时,还要在瓶口蒙二层塑料纸或油纸再把瓶盖拧紧,越紧越好。

3.最好用泡菜盐,即不含碘的盐,否则泡菜容易变软也酸得快。要不就要加足盐,但缺点是太咸,我不喜欢这样做。

4.最好用生水制卤,这样的卤水不娇气,不易生霉花。

5.花椒、干辣椒、姜、少许黄酒是必不可少的(我以为最好不用茴香什么的),加点冰糖或麻糖,味道会更好(用白糖也行)。

6.什么都可以泡,除了泡萝卜外,还可泡甜椒、小黄瓜、莴笋、西芹、萝卜茵、豇豆、嫩姜、西瓜皮、萝卜皮、花菜杆、卷心菜的叶和杆、大白菜帮、青菜帮(中国人说瓢儿白的那种)……比韩国人更有发挥哦。建议把材料丢入开泡前晒掉一点水份(甜椒和叶子类的不要晒得过久),自我感觉比没晒过的灵多了!

7.最后就是红萝卜,红萝卜养泡菜水的关键,泡了红萝卜的水不易生霉花,味道也比不泡红萝卜的好。力荐中国南充地区的“胭脂萝卜”,这种里外皆红的萝卜有特别的养水功效。以前有人说,上海的水不适合泡泡菜,但这是可以改变的嘛。胡萝卜和黄瓜最好即泡即吃,过一晚上就拿出来,不然会引起坛子里生花(泡菜汤里出现泡沫,表面出现灰皮)。

8.原汁的维护:每泡制3到4次后最好补充一次高梁酒(半两左右)、冰糖。用过的原汁可反复使用,越老越好,不放菜的时候注意在里面加上盐,注意坛子上沿的水不要干了,放在凉爽的地方,只要保管的好,泡菜原汁用5年没问题。用过半年以后的原汁发酵能力十分强大,一般的蔬菜只需浸泡一天左右就能食用。

基本简介

由于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这是公认的致癌物质;并且亚硝酸盐的含量与盐浓度、温度、腌制时间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家庭、小作坊或无严格安全检测厂商生产的泡菜更容易出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因而泡菜不宜多食。

泡菜标准

泡菜泡菜  泡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原料多样,制作简便,成本低廉,食用方便,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和适宜的口味等优点。但是,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食用安全陛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通常表现为3种类型: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亚硝酸盐将人体血液中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的载氧能力降低,从而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在体内合成亚硝胺而诱发癌症;导致肾小腺肾小球肥大。但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通过对泡菜的研究揭示了泡菜中亚硝酸盐形成的原因及其消长规律。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在采摘后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蔬菜在腌制和贮藏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较低,但由于发酵初期杂菌(肠杆菌科细菌和真菌等)的硝酸盐还原酶作用,蔬菜中大量硝酸盐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使亚硝酸盐含量急剧增加。随着发酵体系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的生长导致pH值降低,杂菌的繁殖受限甚至死亡,乳酸菌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及乳酸菌自身的酶系统,使相当一部分亚硝酸盐被降解,也削弱了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至发酵结束时,亚硝酸盐含量降至最低点,甚至消失。所以从整个泡菜的乳酸发酵过程看,发酵过程亚硝酸盐含量变化会出现一个亚硝峰,这是不可避免的。

制作和食用泡菜,除了关注亚硝酸盐之外,还需要关注所用添加剂是否存在超标使用的问题。在生产中,常会出现防腐剂超标、糖精超标、亚硫酸盐超标等。相比于亚硝酸盐,虽然这些添加剂毒性都很小,但毕竟超过国家标准,应属于不合格产品。

另外,泡菜中也存在着生物胺。泡菜中主要存在的生物胺有酪胺、组胺、腐胺、尸胺、苯乙胺、色胺、精胺和亚精胺。泡菜发酵过程涉及的微生物如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属、霉菌及乳酸菌等均有产生生物胺的报道。但采取乳酸菌接种发酵、增加食盐用量等措施能降低发酵蔬菜中生物胺的积累。

词条图册

2020年11月24日,一项由中国主导制定、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负责的泡菜行业国际标准正式诞生,这是中国泡菜产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在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个食品标准。[7]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