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溪区

濂溪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中文名 濂溪区
所属地区 江西省九江市
方言 赣语
机场 九江庐山机场
人均生产总值 110821元(2019年)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政府驻地 十里大道1388号
著名景点 东林寺、南山公园
区委书记 赵和平
面积 369.8平方千米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濂溪区地域历史渊源久远。新石器晚期,已有先民繁衍生息。

夏、商、周为荆州和扬州域。春秋为吴之境西、楚之境东,俗称“吴头楚尾”。战国初属吴,继属越,后属南楚。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分全国三十六郡,隶九江郡。

汉高祖元年(前206),隶九江国 九江郡。四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六年,置淮南国豫章郡柴桑县,地属柴桑县。始建国元年(9),新莽改制,以豫章为九江郡, 柴桑为九江亭,隶九江郡 九江亭。迄东汉复旧称。

三国魏黄初二年(221),东吴孙权置武昌郡,柴桑为之属。濂溪区濂溪区

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7郡,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3郡而置江州,隶江州武昌郡柴桑县。晋永兴元年(304),分庐江之寻阳、武昌之柴桑2县合立寻阳郡,隶江州寻阳郡柴桑县。晋义熙八年(412),省寻阳县入柴桑县。

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分柴桑县置 汝南县,同属江州寻阳郡。

隋开皇九年(589),废寻阳郡及柴桑、汝南县,复立寻阳县,隶江州寻阳县。十八年,易名彭蠡县,直隶江州。大业三年(607),废江州改置九江郡,彭蠡县易名湓城县,隶九江郡湓城县。

唐武德四年(621),废郡复州,分湓城复置浔阳县,隶江州浔阳县。八年,湓城县并入浔阳县。天宝元年(742),改江州为浔阳郡,隶浔阳郡浔阳县。乾元 (758),复改郡为州。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浔阳县易名 德化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分德化县立星子县。地属德化、星子二县。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据江州,改称九江府,德化县属之;南康路改为西宁府,星子县属之。境分隶九江府德化县,西宁府星子县。

明洪武九年(1376),西宁府改称南康府。濂溪区濂溪区

中华民国3年(1914),国民政府内务部改定重复县名。因避福建、四川辖县之名同,改德化县为九江县。是年,地方行政分省、道、县三级建置,隶江西省浔阳道九江县、星子县。民国15年废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分九江县浔阳镇置九江市(地辖市)、庐山置庐山管理局,地先属九江县、星子县,后属地辖九江市、庐山管理局。

1980年3月,原地辖九江市升格为省辖市。5月,市内置 浔阳区,市郊置郊区,庐山置庐山区。时属地辖九江市的工农兵、前进、新港、大桥、周岭、水产6各公社和时属庐山管理局的红旗、向阳、登庐、东风、高垅5各公社划归郊区管辖。1983年7月,撤地并市,实行市管县体制。1984年5月,为理顺庐山管理体制,撤销庐山区,另置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8月,郊区更名为 庐山区。

2016年4月8日,为避免与庐山市重名,更名为濂溪区。

行政区划

濂溪区濂溪区

截至2018年,濂溪区下辖3个街道,5个镇,2个乡,1个林科所,1个新城。濂溪区人民政府驻十里大道1388号。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60402001000

十里街道办事处

360402002000

五里街道办事处

360402090000

七里湖街道办事处(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360402100000

姑塘镇

360402101000

威家镇

360402102000

新港镇

360402103000

莲花镇

360402105000

赛阳镇

360402200000

虞家河乡

360402201000

高垅乡

360402471000

庐山林科所

360402472000

庐山生态文化新城

地理环境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360402001000

十里街道办事处

360402002000

五里街道办事处

360402090000

七里湖街道办事处(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360402100000

姑塘镇

360402101000

威家镇

360402102000

新港镇

360402103000

莲花镇

360402105000

赛阳镇

360402200000

虞家河乡

360402201000

高垅乡

360402471000

庐山林科所

360402472000

庐山生态文化新城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濂溪区,隶属于江西省 九江市,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紧靠九江市中心,东临鄱阳湖,北襟长江相望湖北、安徽,西接昌九工业走廊,南依庐山,北有九江长江码头,西有九江庐山机场,京九、武九、九合等铁路; 昌九高速、景九高速、105国道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总面积369.8平方千米。

气候

濂溪区南部为鄱阳湖盆地,在地质史上经历岩浆侵袭,冰川活跃,因而地貌千姿百态。

自然资源

濂溪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湿润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极端最高温度不超过32℃,庐山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左右。春迟、夏短、秋早、冬长一大特点。濂溪区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0天以上。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濂溪区境内较大水系20条总长182千米,均发源于庐山及其支脉,河网密度0.29千米/平方千米,地表迳流量年均3.7亿立方米。地下水总贮量6562万立方米,水质良好。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为1.4万千瓦。

生物资源

濂溪区高岭土储量1000万立方米,石灰石储量3000万立方米,绿肉石储量1500万立方米,黄沙、河沙储量3500万立方米,此外用于建筑业的卵石、片石、砂碴等储量在1亿立方米以上。

人口民族

濂溪区农作物栽培品种223个,森林覆盖率33.2%,主要植被有常绿阔叶林及落叶常绿混交林,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拥有104个品种,其中中华鲟是世界上最珍稀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土特产品有“庐山三石”(石鱼、石鸡、石耳)、九江早椒、罗汉豆、莴笋、笋用竹等。

人口

民族

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382787人,比上年末增加4278人。其中,城镇人口317525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82.95%,比上年末提高1.7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882人,出生率4.92‰;死亡人口1387人,死亡率3.62‰;自然增长率1.29‰。年末户籍人口245000人,城镇化率为66.7%,比上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7]

政府领导

濂溪区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 蒙古族、 苗族、 壮族、回族、满族、 侗族、彝族等23个。

经济概况

区委书记:赵和平[9]

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代理区长:陶宇俊[9][10]

综述

第一产业

濂溪区濂溪区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442144万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259万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493789万元,增长6.7%;第三产业增加值1888096万元,增长10.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43.2:54.8调整为1.8:43.4:54.8,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32.2%和66.3%,分别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13、2.88和5.95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财政总收入324462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825万元,增长0.1%。税务部门收入269506万元,增长1.6%,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3.06%;财政部门收入54956万元,增长56.7%,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6.94%。

2021年,全区税收收入1188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6.2%,同比增长-14.2%;非税收入完成54956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74.5%,同比增长56.7%。全区乡镇街道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23358万元,同比增长10.4%,其中超亿元的乡镇街道7个,超4亿元的2个。

2021年,全区共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702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561万元;国防支出17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813万元;教育支出4425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817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006万元;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439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9353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98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3518万元;农林水支出1947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546万元;资源勘探工业信息等支出499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3420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24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80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475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2343万元;其他支出6156万元;债务利息支出5498万元;债务发行费用支出151万元。[7]

第二产业

2021年,濂溪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4139万元,增长6.5%。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5380万元,增长2.3%。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总产值37012万元、30450万元、11016万元、9882万元和7020万元,分别增长11.5%、7.9%、-36.2%、7.4%、31.5%。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309公顷,比上年增加2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0237吨,比上年增加317吨,增产1.6%。

2021年全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975公顷,减少506公顷。其中:油料种植面积1386公顷,减少20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105公顷,减少407公顷。蔬菜及食用菌类种植面积2048公顷,增加133公顷。瓜果类种植面积132公顷,减少5公顷;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304公顷,减少27公顷。

2021年全年经济作物产量33287吨,减产0.03%。其中:油料产量2889吨,减产12.0%;棉花产量160吨,减产87.0%;蔬菜及食用菌类产量28443吨,增产5.5%;瓜果类产量1795吨,减产1.8%。

2021年年末实有茶园543公顷,比上年末增加28公顷。全年茶叶产量311吨,增产21.0%。年末果园面积635公顷,比上年末增加1公顷。园林水果产量5293吨,增产1.4%。

2021年全年生猪存栏2000头,比上年减少7.2%;家禽存栏1328百只,比上年增加1.4%。生猪出栏3570头,比上年减少36.5%;活家禽出栏2719百只,比上年减少46.5%。全年肉类总产量679吨,比上年减少44.5%,其中:猪肉249吨,比上年减少40.7%;禽肉426吨,比上年减少46.7%。禽蛋129吨,比上年减少89.5%。[7]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99582万元,同比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2021年,濂溪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87388万元,同比增长19.7%。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89093.37万元,增长11.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2801.14万元,增长45.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308.2万元,增长2.3%。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实现总产值2027826.25万元,增长30.6%;重工业实现总产值2959562.36万元,增长13.3%。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62974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总额551228万元,增长109.9%。

2021年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58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6.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2.8%;其中新开工面积59.4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17.1%。房屋竣工面积49.7万平方米,增长29.5%。[7]

社会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增长7.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6%,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

2021年全年全区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0套,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5019套。全年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4户,其中新建1户,维修3户。

2021年全年商品房竣工面积923000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995333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820827万元。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954726平方米。

贸易

2021年,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77家,全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9559 万元,比上年增长17.2%。分地域看,限上城区零售额243376万元,增长19.3%;限上乡村市场零售额113357万元,增长18.1%。

2021年全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76家,实现营业收入217411万元,同比增长20.4%。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额2272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8%。进出口总额64亿元,比上年增长41%。[7]

教科文体

医疗卫生

2021年全年全区学校40所(含6个教学点),其中小学25所(含6个教学点),九年一贯制11所,初中2所,完全中学2所。全区共有班级数705个,其中小学495个,初中146个,高中64个。普通高中招生1126人,在校生3367人,毕业生1132人。初中招生2234人,在校生6579人,毕业生2103人。普通小学招生3774人,在校生21022人,毕业生2910人。专任教师1728人,其中小学970人,初中486人,高中272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2244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6.2%。

2021年度共发放贫困学生教育资助金283.65万元,惠及学生2380人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实现全程零学费学习,教育扶贫政策覆盖率达100%。

2021年全区授权专利972件,其中发明专利90件,实用新型专利831件,外观设计51件;全区有效发明专利241件。全年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金额23705万元,比上年增长67.91%。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流通2.78万人次,共有图书22.8万册(张),人均图书拥有量0.6册(张);文化馆1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0536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100%。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全民健身中心2个,少儿体校0所。[7]

民生保障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74个,其中医院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2个,其中乡镇卫生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1个,村卫生室56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778人,其中执业医师305人,执业助理医师22人,注册护士374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54张,其中医院353张,乡镇卫生院201张。全年总诊疗人次53.47万人次,出院人数1.73万人。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17个,养老服务床位1415张。年末全区共有社区服务中心56个,社区服务站55个。[7]

环境安全

2021年年末全区就业人员207910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137224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40人,比上年增加21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比上年末下降了0.16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70686人,比上年下降1.25%。其中,外出农民工42411人,比上年下降1.66%;本地农民工28275人,比上年上升0.43%。

2021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8元,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5元,同比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8︰1。

2021年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0655人,比上年末增加2405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8550人,比上年末增加9591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133人,比上年末增加3619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02417人,比上年末增加597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602人,比上年末增加30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1200人,比上年末增加120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13739人,与上年末持平。年末全区共有2018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73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5人享受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7]

邮电旅游

2021年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128.7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7%;万元GDP能耗0.3978吨标准煤,上升2.5%。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82.02万吨标准煤,上升1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8599吨标准煤/万元,上升0.1%。

2021年全年道路交通事故59起,死亡5人。工矿商贸事故4起,死亡5人。[7]

交通运输

2021年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407万元,比上年增长1.7%。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快递业务收入2108万元。全年濂溪区收发快递602万件。

2021年全年国内游客691.95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3.61亿元。[7]

交通

运输

2021年全区完成农村公路体质改造项目20个共23.3公里,总投资3084.3万元,完成危桥改造项目0个。全年全区下拨养护资金127.03万元,完成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45个,大中修项目0个,涉及养护资金0万元。

2021年全年全区共有旅游客运公司2家,客车94辆;货运企业130家、货运车辆3180辆,其中危货运输企业7家、危货运输车120辆。全年客运量1.5万人、旅客周转量226万人公里;货运量530万吨、货物周转量2600万吨公里。[7]

水运: 九江港是江西省唯一临江开放的外贸码头, 濂溪区濂溪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口岸,具有国际货运直航功能,年设计吞吐量30万标箱。现已由上海港控股,与上海实现“无缝对接”。九江港的集装箱可直接出口,也可抵达上海洋山港配载出口,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铁路:(北)京九(龙)线、合(肥)九(江)线、武(汉)九(江)线、铜(陵)九(江)线四条铁路在九江交汇。

公路:福(州)银(川)高速、杭(州)瑞(丽)高速、沿(长)江高速三条公路在九江交汇。

空运:距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100千米,拥有国内外航线23条,到全国各大城市均实现每日一班或多班;距九江机场仅25千米,已开通上海、广州、北京航线。

著名人物

截至2018年末,濂溪区共有旅游客运公司1家,客车84辆;货运企业112家、货运车辆4066辆,其中危货运输企业6家、危货运输车41辆。全年客运量29.9万人、旅客周转量1996万人千米;货运量453.7万吨、货物周转量4053.6万吨千米。全年区内水路运输新增船舶运力3565吨,全区水路运输总运力规模达23878吨;水路货运量16.4万吨,货运周转量3758万吨/千米。

风景名胜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 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蔡公时(1881-1928),别号痴公,江西九江人。他自幼勤奋好学,1902年与同乡 张世膺、 徐秀钧在九江创办反清革命组织“慎所染斋”,不久被追辑而东渡日本,入弘文书院求学。后参加同盟会,1905年学成回国,便投身反清革命。

李盛铎(1859-1934),字樵,又字椒微。号木斋,别号师子庵旧主人,师庵居士等。晚号麂嘉居士。德化县(今江西九江)东乡谭家田人。

景区

寺观

濂溪区濂溪区    

石门涧位于庐山之西,上依锦绣谷、龙首崖、九奇峰,下邻东西林寺、岳氏名园故址,面积7950亩。距九江市区15千米。景区“山水含清晖”、“雄、秀、险、奇”浑然一体,有“山水绝胜”、“庐山第一景”之誉。

《后汉书地理志》载:“庐山西南有双阙,壁立千余仞,有瀑布焉”。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极富典型性,冰川盘谷、冰川条痕、冰川擦槽等各成其形;铁船、天池、桅杆、千佛等18峰联襟,叠嶂争峻雄;69座人物、动物等物体石像,浑朴天成,形态逼真;“石门衔日”、“龙虎争胜”等天然壁画,灵气浩然,堪称“神仙同化物”。景区植被覆盖率90%,空气湿度大,易生云雾,为庐山最著名的“云雾窟”,东晋即有“虎溪桥边月,石门涧中云”之颂;又因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时而出现奇妙的“佛灯”、“佛光”景观。

濂溪区濂溪区    

剪刀峡位于庐山之北,牯牛岭北邃谷中,卧云垅旁。因小天池山与橄榄山夹峙,形态呈弯曲状槽谷,宛如剪刀。起自东、西林寺,终于牯岭街街心公园。面积4800亩,距九江市区14千米。峡谷成阶梯状上升,是庐山断崖陡壁、深峡幽谷的典型区域之一,泉瀑交替,万石横肱,以“断崖、怪石、飞瀑”名冠庐山山北。谷内是观庐山瀑布云的最佳点,在牯牛岭夜眺,亦有幸可见谷内佛灯若隐若现。此谷原为从莲花洞登山旧路之所由,民国26年(1937)拟建庐山吊车,择定谷顶为山上车站终点。今乃徒步登山的最好路线。

谷内虎溪,传为天下第36福地,匡俗在此修炼成仙。自晋以来,有寺院、道观、草堂20余处,多名隐士密修,晋柴桑县令刘程之曾隐居卧云垅,陶渊明筑“西庐”与刘为邻,唐白居易,宋苏轼、范成大,明唐寅等到此游历,留下诗作和题刻。

濂溪区濂溪区    

莲花洞位于庐山之北,处于莲花、圭壁、锦绣三峰之间的谷地,东依马尾水、高垅大寨,西邻剪刀峡、庐山云雾茶场,南傍月弓堑、小天池,北接莲花镇彭家河。面积24000亩。距九江市区9千米。景区层 峦 叠 嶂,深涧大壑,溪瀑潺喧,原始地貌、自然植被完好,古树奇柯,景物众多。相传刘越在此学道求仙,董奉“杏熟易谷以济贫民”,宋周敦颐设濂溪书院,明万嗣达置讲学处,黄云师筑谷口草堂,清末为江西首条公路终点,法国人建教学和别墅,30年代,高官云集,车轿过往,极一时之盛。

濂溪区濂溪区    

马尾水景区亦称马尾水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庐山北山公路9-12千米处,东连吴障岭,西邻莲花洞,面积9900亩。距九江市区25千米。景区处U型峡谷,四周由登庐公路、天花井山、九峰山和大山背山环峙,山势雄伟,谷深泉幽,森林覆盖率95%。秦、西汉即建圣宫。唐建九峰寺,刘长卿在此建亭,煮酒赋诗。九江至牯岭街古驿道及民国15年(1926)勘测的汽车公路,都经此处。

主要景点有马尾水瀑布、九峰寺、天花井山、狮子崖、后天宫、巨蟒汲水、思楚亭、玉女泉、神仙椅、三圣宫、清俸桥、因缘碑、茶山草堂、龙门大壑、竹楼群、将军护、观音潭等。

濂溪区濂溪区    

吴障岭景区位于庐山北山公路南侧6千米处,清康熙《庐山志》载:“吴障者,吴所保障也。或曰,山卑不足以言障,昔有吴障者,家此山下,既死,葬此山,故名”。东北有塔尖山,其下有龙泉寺,北傍洞林山,西为虎山,虎山西北为天花井山,西南为鹰嘴崖,东南望马祖山,面积6000亩,距九江市区20千米。吴障岭岭峻峡隘,林泉瀑石,一应俱全。岭南为星子县域,岭北为庐山区域。山巅古有官亭,山间有驿道,即为洪都(南昌)至江州(九江)官道,亦称一线天古道。岭东小山小香炉峰,唐孟浩然留下“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末蓬”的佳句。李白因“附逆永王”罪,坐系浔阳狱,题诗“穆陵吴北悉爱子,豫章天南隔老妻”。

濂溪区濂溪区    

马祖山景区位于吴障山东南,介于姑塘、威家两镇间。据民国《庐山续志稿》载,山名皆系“乙常寓此山,故山与寺等俱以马祖名”,东北望姑塘、大孤山、蛤蟆石,近香积寺,西接九江至星子公路,面积10020亩。距九江市区16千米。马祖山有二水,一级夏家桥、女儿港,一经广信桥、黄婆嘴,2水同注鄱阳湖。唐禅宗六祖慧能徒弟道乙弘法所至;北宋赵与周敦颐同游,留下《同周敦颐国博游马祖山》诗;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水军大战;清督关使者白全德撰写《重建畅观亭记》;清石达开与曾国藩争夺九江;日军侵占江南,都曾在此占山头筑垒布防,屯水师扼鄱湖。新中国建立后,马祖山林木资源得到保护,层峦叠翠。

濂溪区濂溪区    

碧龙潭景区位于庐山小天池东南,南邻五老峰、三叠泉,北傍吴障山,东望姑塘、鞋山,面积3750亩。距九江市区24千米。景区奇幽绝胜,举目成趣,集自然风光、冰川遗迹、文化遗存于一体。碧龙潭绚丽多姿,享庐山“第一潭”、“北山绝胜”殊荣。晚清学者陈三立寻径踏蹬,慕名游览,怡情于山水之中,写下《王家坡观瀑》、《听瀑亭记》。20-30年代,国民政府及欧美达官贵人来此休憩观赏。地质学家李四光通过考察,确认冰谷第庐山第四纪冰川最具代表的“U”形谷,典型的冰川地貌。电影《李四光》中的许多镜头就拍摄于冰谷。

古迹

濂溪区濂溪区    

东林寺,位于庐山北麓,西林之东500米,南面香炉、经右、天池诸峰,北倚分水岭、东林山、“寺前临溪、入门为虎溪桥”。面积300亩,距九江市区12千米。东晋太元十一年(386)由江州刺史桓伊资助,慧远兴建。慧远创设莲社,大兴净土宗风,讲学、著述30余年,影响深远,名震中外。唐太宗敕赐增修,并号“太平兴龙寺”,列为中国佛教八大道场之一。

元延祜七年(1320),寺尽毁于兵祸。明初又重修。清咸丰年间,旋又毁于兵燹。清末复修。至解放前夕,仅剩破屋几间。“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毁。

濂溪区濂溪区    

定慧寺,原名定慧庵,土名城墙沟,位于庐山北麓莲花洞景区内,背倚双剑锋,面对城南山,距市区9千米。元末明初始建。据九江旧志记载,元末明初,一佛者明心觉显的赤脚僧人曾在此清修,因荐药治好明太祖之疾,圆寂后赐葬庐山。明末清初,僧人九百,香火极盛。清顺治十七年(1660),刑部主事送“定慧禅林”匾额。清末,寺宇、佛像毁于兵火。民国五年(1916),福山和尚重修佛殿、寮房,维持香火。“文化大革命”间,僧人再度被逐出山门,经书、法器等皆被损毁,祖师墓塔亦被推倒。1971年始,住持释观行、释从阳,复(拓)建佛殿,寮房等寺宇建筑,修复历任住持墓塔,定慧寺法事复兴。

濂溪区濂溪区    

铁佛寺,俗称铁姑庵,喻铁心修行的僧尼,位于庐山北,莲花峰下。东邻竹泉山庄、莲花洞,西望太平宫、东西林寺,面积79.5亩,距九江市区10千米。唐贞观年间(627-649)僧昆仲始建。宋重修,改为尼众丛林,称铁骨寺,以谐“姑”音。明嘉靖时(1522-1566)大水,将丰云庵冲决,但“唯佛座岿然,因众倡重,旁有铁骨庵”。民国初年,有过1次修复,据残碑载:“养源别墅创于乾隆年间,乃我三十二姓祖辈捐资建设……民国初建,同人乃乘庐山铁佛寺修葺……”。此次修复,规模甚大,有殿13重,佛像600尊,其中一铁佛高2米余,远近闻名,香火旺盛。然经历代战火摧残,尤以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扫荡,寺殿凋零破败,仅存配殿、寮房各1间,当地林场作护林之临时工棚。

濂溪区濂溪区    

西林寺,号称庐山北山第一寺。位于庐山北香炉峰下,东林寺之西,香谷之南,佛教人文和古建筑历史遗迹兼有。面积60亩,距九江市区12千米。东晋太和二年(367),江州刺史陶范久幕慧永佛学精深,留其在庐山结宇讲学、弘扬佛道,在此“指景瞻星,鸠徒揆目,剃草开林,增卑架山献,夷峻筑台,疏峦抗殿”,筑建一“长廊绕涧,科砌环池”寺院。隋开皇间重修。唐宋尤盛,与东林、大林并称“庐山三大名寺”,宋太宗赐“太平兴国乾明禅寺”额。元壬辰兵毁。明洪武十四年(1381)复建。清顺治十一年(1654)古嶷开法西林;遂为禅寺。清至民国,几度沉沦。“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客堂、斋堂被拆,庙基被辟为菜圃。

词条图册

濂溪区濂溪区    

九江海关姑塘分关亦称“新关”或“洋关”,在姑塘镇姑塘村。

清雍正元年(1723)始建,民国27年(1938)闭关。分关原为清政府所设税收关卡。后据《辛丑条约》第六款划归九江税务司,由英国人管辖收税,以抵巨额赔偿。分关背倚姑塘山,面临鄱阳湖,由前、后、左3栋西式洋房组成,面积2028平方米,左侧有监督税收的炮台1座,现仅存台基。

1987年,列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濂溪区濂溪区    

周濂溪墓为北宋理学家,熙宁六年(1073)病逝于九江濂溪书院,葬于离书院五、六里的栗树岭(今莲花镇谭畈村),享年57岁。周原配夫人陆氏、继配夫人蒲氏墓亦葬周两侧。明代宏治三年(1490),九江知府童潮在墓前建祠、立肖像、置田地供祭祀,墓地时为“江州十景”之一。嘉靖三十八年(1559)巡抚何迁檄知府朱日藩将墓修葺一新,清咸丰五年(1855)彭玉麟、罗泽南、李续宾出资主修,又将墓顶结为龟形约6尺,径1丈5尺。墓前碑碣有明万历李得阳诗碑,彭玉麟修墓碑,罗泽南重修周子墓碑,周生前所作太极图碑等。墓冢“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今墓为1992年重修。

濂溪区濂溪区    

白居易草堂位于庐山北慧远古道之东侧。东连剪刀峡,西接东林头、化城茶场,南依北香炉峰、慧远讲经台,北邻东林寺、西林寺、卧云垅、李拙翁墓。面积3000亩,距九江市区13千米。

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忠耿直言,得罪权贵被贬江州任司马,次年秋即于此筑草堂,并隐逸山居近三年。草堂唐五代被毁。历史上虽有两次再兴,皆为移址而建。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在东林寺兰墙之外;1987年在庐山花径。此草堂湮没千余年内,仅留故址。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