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古渡

黄沙古渡

地理位置 宁夏银川市
中文名称 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 成人票50元起(成人套票150元)
占地面积 32.3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景区简介

黄沙古渡是古代宁夏八景之一,为明清时期最负盛名的渡口,相传康熙微服私访及亲征噶尔丹、昭君出塞和亲、蒙恬北击匈奴皆由此西进。朱元璋第十六子庆靖王朱梅曾作《黄沙古渡》,“黄沙漠漠浩无垠,古渡年来客问津。万里边夷朝帝阙,一方冠盖接咸秦。风生滩渚波光渺,雨打汀洲草色新。西望河源天际远,浊流滚滚自昆仑。”以次描述黄沙古渡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2009

2月13日,黄沙古渡人家农家乐被银川市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评为2008年度银川市级青年文明号。

2月13日,黄沙古渡人家被银川市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评为银川市三星级农家乐。

2月13日,黄沙古渡旅游景区副总经理邬俐被银川市旅游局评为银川市旅游系统2008年度先进个人。

2月13日,黄沙古渡旅游景区被银川市旅游局评为银川市旅游系统2008年度先进集体。

1月23日,黄沙古渡旅游景区被自治区评为2008年度宣传促销先进单位。

1月23日,黄沙古渡景区经理助理刘国中被自治区旅游局评为全区旅游行业"思想道德建设之星"。

12月2日,黄沙古渡农家乐被共青团银川市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银川市级青年文明号。

5月20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市委书记崔波一行到黄沙古渡对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产业进行调研。

5月4日,黄沙古渡总经理赵斌荣获第四届“银川市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

4月24日,经2008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评定,宁夏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胜地”的称号。

1月31日,黄沙古渡旅游景区被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局评为二00七年度宁夏旅游A级景区创建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

2007

12月27日,黄沙古渡景区经过自治区旅游局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宁夏藏獒保护协会”正式成立 落户在黄沙古渡。

2006

8月28日兴庆区区委书记贺满明考察黄沙古渡工作

8月19日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市委书记崔波、副市长马银秋等一行领导观摩黄沙古渡运营情况

7月22日原宁夏军区政委杨锦岭等游览黄沙古渡

4月24日兴庆区区委书记毛宏业现场调研黄沙古渡的发展

3月银川市月牙湖湿地保护管理站正式挂牌

2月16日亚行贷款项目专家组考察黄沙古渡

2005

8月银川市市长刘学军一行考察黄沙古渡工作

8月9日银川市政协领导调研黄沙古渡工作

7月14日银川市人大的领导调研黄沙古渡的工作

6月18日兴庆区副区长陈志文来黄沙古渡指导工作

6月自治区政府副主席郑小明在黄沙古渡考察调研银川市东线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

5月30日兴庆区区委书记毛宏业一行考察黄沙古渡工作

5月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市委书记崔波、市长刘学军一行考察黄沙古渡工作

2003-2004

大漠体育运动会在宁夏黄沙古渡举行

黄沙古渡商标得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受理

2004年12月自治区党委常委、银川市市委书记崔波一行到黄沙古渡调研前期开发工作

2004年黄沙古渡划归银川市管辖

2003年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景区文化

交通枢纽

黄沙古渡在明代时期更加繁盛。明代翰林玉家屏,曾把这里的盛况写进他的《中路宁河台记》一文中。宁河台是明代为了保护这个渡口畅通无阻而修筑的戍台。台高5.5丈,上面建亭3楹,四面建成厢房。台外有一道城墙, 周长90余丈,高2.4丈。城墙四面各有重门。管理渡口的官员和保卫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宁河台上。当时宁夏地处边防前沿,属明代“九边”之一,《中路宁河台记》指出:“横城之津危,则灵州之道梗。灵州之道梗,则内郡之输挽不得方轨而北上,而宁夏急矣!”这说明了黄沙古渡在军事、交通上的重要性。前人曾对黄沙古渡繁忙有所描述:“河流东下自昆仑,浊流排山晓拍津。来往行人喧渡口,只因名利少闲身。”黄沙古渡周围的黄沙与绿野,烽火台与万里长城,黄河与渡船,滩渚与芳草,戍卒与渡客,构成了一幅独特景色的塞外风光。

重要港口

黄沙古渡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把它当作黄河水运的重要港口。自北魏开辟黄河水运以后,历史兴盛不衰,唐代的朔方军镇设在灵州,所需军粮经常由北都(山西太原)购买,然后溯河而上,运到灵州。唐高祖李渊为防御突厥,曾下令在灵州置水师,派大将于筠到江南召募船匠来灵州造船,在黄河上建立起我国第一支舰队,黄沙古渡一时又变成了军港。唐朝还建立六城水运匣,专门管理今宁夏、内蒙古一带的黄河水运业。元代科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建议宁夏黄河通漕运,元世祖忽必烈,采纳他的建议,同时还下令建立应理州(中卫县)到内蒙古东胜的水驿,沿河设立驿站10个,有驿船66艘。清代康熙皇帝于1688年亲征噶尔丹,派左都御史于成龙在宁夏调运军粮,征集船只103艘。康熙及随从陆路来宁夏,返京时则从黄沙古渡乘船走水路,共用船只101艘,其中还有一艘“楼船”,康熙途中作诗一首:历尽边山再渡河,沙平岸阔水无波。汤汤南去劳疏筑,唯此分渠利赖多。以此描述黄沙古渡的繁忙景象以及在交通上的重要地位。黄沙古渡自古以来是宁夏水运的重要港口。

商贸港口

到了近代,随着对外贸易的开展,制草,毛纺等轻工业的兴起,给宁夏水运事业带来了生机。公元1880年以后,英、德商人陆续在宁夏石嘴山设“洋行”,最多时达10家。这些洋行在宁夏全境及甘肃,青海设有分行,专门收购羊毛皮张。以皮筏、木船、骆驼运到石嘴山打包,然后再装船运到包头转口。民国初年,宁夏成为西北贸易门户,水运业很发达,有船只1000多只,宁夏出口物资70%以上水运,主要口岸是黄沙古渡、中卫、宁安堡、石嘴山,其中黄沙古渡一处,每年输入布匹、百货、杂货约13000 担,输出甘草、羊皮1000担,羊毛1000万斤,是宁夏最繁忙的港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宁夏黄河水运一度发展到最盛时期,在50年代“一五”计划时期,宁夏拥有木船近1000只,有木船、机帆船、拖轮等大小船队。修建包兰铁路时,主要靠木船发挥了作用,许多建材、石料、笨重设备,大都用木船运输。青铜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未设计船闸,宁夏水运事业才逐步衰落下去,黄沙古渡逐渐失去昔日的繁荣。

2003年,陶乐县人民政府批准在月牙湖设立黄沙古渡生态建设公司,重新恢复黄沙古渡盛名,建设月牙湖生态保护区。2004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撤县并镇,把陶乐县以月牙湖乡为界,划归银川市管辖,黄沙古渡生活建设用地也得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2005年银川市人民政府为保护黄沙古渡月牙湖的自然生态环境,批复成立了月牙湖湿地保护区。黄沙古渡按规划分三期投资建设,总投资为7700万元。2005年以来,已投资900多万元,完成了供电、供水、道路、绿化等基础建设,规划建设了生活区、沙漠运动区、生态观光区、湿地保护区、黄河码头等。

2006年4月28日黄沙古渡正式接待游客,在27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内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大漠黄河、塞北江南”的壮观雄奇。相传康熙微服私访及亲征噶尔丹、昭君出塞和亲、蒙恬北击匈奴皆由此渡河西进。黄沙古渡生态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主题思路是通过旅游规划,逐步形成黄沙古渡落日观光、湿地保护、治沙示范、生态农业、民族民俗风情、大漠挑战、黄河漂流、沙浴康体、休闲娱乐、黄龙祭祀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景区。

代表景点

月牙湖

公元前33年,昭君出塞和亲,行至黄河渡口处,望着滚滚而去的黄河水,心中不胜凄凉--渡过黄河,离长安便又远了一步。临行前,昭君下定决心,一路上绝不回头,可刚一渡过黄河,心中对远方父母的思念猛然涌上心头。于是,她情不自禁的回头望着家乡的方向痴痴发呆,不知不觉泪水滑过脸宠,滴落在河岸的沙地上。昭君走后,她的泪水化作一汪湖水,形似月牙,人们称之为"月牙湖"。还有一种传说,月牙湖是月老的化身。宁夏月牙湖乡的地名由此而来。

月牙湖湿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依黄河东岸,距市区约30公里。区域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为一体的自然景观,面积3586.7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为866.7公顷,缓冲区面积为1453.3公顷,试验区面积为1266.7公顷。月牙湖湿地区由湖泊、浅滩、灌丛、草甸、沙丘构成,主要包括月牙湖及周边的河滩湿地,黄河在此流速变缓,形成了1.3万亩滩涂湿地,生长着茂密的芦苇等自然植物,栖息着40余种野生鸟类;滩涂内有一形似月牙的湖泊,俗称月牙湖,也是当地月牙湖乡名称的由来。这里生长着茂密的天然芦苇、蒲草。修建了鸟类观测台,栖息着河鸥、大雁、山鸭、山燕、沙燕、灰鹤、白鹤、沙鸡等40余种珍禽候鸟。沙丘种植了花棒、沙蒿、杨柴等种籽3000多亩,栽种花棒、沙柳、新疆杨、沙枣树、刺槐等树苗500余万棵,成为保护最好的一片沙漠植物群。

望娘亭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匈奴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决心跟汉朝和好,亲自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宣帝像招待贵宾一样招待他,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有个宫女叫王昭君,她自愿到匈奴去和亲。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她骑着马,冒着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黄沙古渡,过了黄河,望着前来接她的呼韩邪单于,回过身去向送她的汉朝官员们挥手作别。王昭君远离自己的家乡,长期定居在匈奴。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人们为了纪念她,便在昭君挥手告别家乡的地方建了这个“望娘亭”。听说当时在恢复这个亭子时,七彩祥云映红了黄河大漠,据说凡是在望娘亭上许愿的人都能鸿运当头、事事如意。

奇石博物馆

       斗战胜佛是佛教里面著名的“三十五佛”中的一位。《西游记》中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的孙悟空最后被封为斗战胜佛。所谓“佛”,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是属于佛家的说法,那么孙悟空的受封应当是属于西方极乐世界。然而,在佛家并没有职位的高低,在道家也一样。不过从佛家的观点来看,“佛”是最高的悟道者,其次是“菩萨”,再者“罗汉”,因而从悟道的程度上,孙悟空应当是要超过五百罗汉的。

原生藏獒展示基地

中国原生藏獒展示基地坐落于宁夏新兴的原生态王牌景区--黄沙古渡,距银川市56公里,距银川河东机场20公里;距银青高速公路、银古高速公路15公里与203省道相邻,汇集了黄河、大漠、湿地、湖泊、田园等原生态景观,曾是明清宁夏八景之一,是康熙皇帝两次渡河的古渡口,是昭君出塞和亲的汉古渡口,是西藏獒、青藏獒从高原转向内陆沿海的缓冲地,是绝佳的养獒和观光的好地方。目前,獒园拥有原生藏獒(毛色有铁包金、纯白、红棕、黑色、黄色)、专业养殖基地六十多万平方米,场内设施完备、环境秀美。本园獒主痴迷藏獒数十载,曾亲临玉树、南山、那曲等藏獒圣地进行寻访,并在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建立了千亩藏獒观赏基地。

旅游信息

名称由来

黄沙古渡的名称源于黄沙嘴。

滔滔万里黄河在宁夏腰部穿过,流程390多公里,在宁夏有许多古老的渡口。据一些地方志记载,明清时期的官渡有横城、高崖、李祥、马头、临河、永康、常乐、新墩、宁安堡、广武、老鼠嘴、张义、青铜峡、冰沟、泉眼山和田家滩南等16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横城渡口。横城渡口是一处古老的黄河渡口,早在西夏时期就已有了,是西夏国重要交通咽喉。横城位于银川市东30余里的黄河东岸,这里登高东望,是浩瀚无垠的黄沙,隔河西眺,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滔滔的黄河水,从这里向北奔腾而去;蜿蜒的明代长城向东南伸延。由于横城之北有个地名叫黄沙嘴,所以明代又把横城渡称为“黄沙古渡”。

当地美食

银川是回族聚居区,餐饮以浓郁的穆斯林风味为主,您可以品尝到正宗清真菜或清真食品,以及颇具特色的回族风味小吃,如糖醋黄河鲤鱼、中卫鸽子鱼、扒驼掌、清蒸羊羔肉、羊杂碎、牛羊肉酥、手抓羊肉、羊肉泡馍、油香、清真奶油糕点、马三白水鸡等风味菜肴,以及金钱发菜、涮羊肉等风味小吃。 银川邻近的沙湖盛产鲤、鲢、鳙、鲩、鲫鱼,以及北方罕见的武昌鱼等,在沙湖的餐馆里,专门设有沙湖鱼宴。每有嘉宾,这些餐馆便以刚刚出水、重达二、三十斤的鳙鱼上席,令人既饱口福、又饱眼福。

住宿信息

老城地区高级宾馆较多且宾馆设施齐全,但是价格过高。新城新市区虽然价格便宜但是高级宾馆的数量很少。南门楼附近最好不要居住,因为其处于新汽车站附近且是大多数私人小巴的终点站。

娱乐活动

惊险的沙漠欢乐谷、古老的羊皮筏子、现代的黄河飞梭、舒适的古渡人家,是宁夏最好玩的地方。[1] 

交通指南

乘车路线

1、13路中巴:银川市博爱医院门口,途经大团结广场,到黄沙古渡(月牙湖)下车即可。

2、银川南门车站:银川到陶乐的快客首班9点发车。

3、沙古渡距离银川市区大概50公里,打的约需要100元。

自驾路线

1、银川出发——大团结广场——石油城——掌政镇——鸣翠湖——黄河二桥——203省道向北——龙泉山庄——兵沟汉墓——黄沙古渡(月牙湖)

2、银川出发——银古高速路——黄河大桥——金水园——203省道向北——龙泉山庄——兵沟汉墓——黄沙古渡(月牙湖)

3、大武口——平罗——平陶黄河大桥——203省道向南——高仁镇——黄沙古渡(月牙湖)

4、 石嘴山市惠农区——石嘴山黄河大桥——203省道向南——陶乐镇——高仁镇——黄沙古渡(月牙湖)

5、 吴忠市——灵武市——望远镇——永宁县——银川市——银古高速路——黄河大桥——金水园——203省道向北——龙泉山庄——兵沟汉墓——黄沙古渡(月牙湖)

所获荣誉

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2]

景区新闻

2018年7月,宁夏公布参加“三群体”重点优抚对象优惠卡活动的景区名单,黄沙古渡在列。[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