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名砚是宁夏著名工艺品,相传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俗称贺兰端砚贺兰石质地细密,古雅莹润,呈绿紫二色,交错辉映,具有呵气出水,发墨快而细存墨不干不臭,不损笔毫等优点1963年董必武副主席到宁夏视察,特为贺兰石砚
题诗: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入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贺兰石雕艺人根据石料质地色彩纹理走向大小厚薄形状等特点,设计不同题材的内容著名艺人阎子江祖传三代技艺,他创作了百鸟图长方砚,充分发挥贺兰石紫中嵌绿,绿中夹紫的特点,着重强调俏色施克俭创作的福寿套砚,曾在1983年北京国际旅游会议上获奖
宁夏贺兰石砚因其石料产于贺兰山而得名贺兰山在银川西三十公里处群峰迭翠南北绵延数百里贺兰石产在贺兰山小口子又名小滚钟口分前山石后山石两种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撰写的宁夏府志卷三有这样的记载笔架山在贺兰山小滚钟口三峰矗立宛如笔架下出紫石可为砚俗呼贺兰端此处是记载前山石后来清末湖南人谢威风当宁夏府台时他擅长书画喜贺兰石砚便令人开采后山石后山石产于大寺沟转角楼的山峰背面石质比前山石细润彩色石也较多所以人们一般用后山石制砚
据地质部门测定贺兰石在距今约十三亿年前就形成属水成岩它质地均匀细密清雅莹润绿紫两色天然交错刚柔相宜叩之有声是一种很好的工艺品原料用它制作的砚台图案清新色彩对比强烈呵之可出水具有发墨快发墨细不干不臭不拔笔毫等特点一九六三年董必武同志视察宁夏时题诗赞誉曰色如端石微深紫纹似金星细如肌配在文房成四宝磨而不磷性相宜给贺兰石砚以高度评价贺兰石砚在艺术风格上主要讲究相石俏彩相石就是看石料的质地是否细润彩石的走向和纹理以及石料的大小厚薄和自然形状等先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根据石料的不同色彩和形状决定砚台的尺寸和形状一般形状有方圆椭圆长方也有荷叶葫芦金瓜钟琴和其他一些自然形状俏彩就是根据绿紫两色石料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可以制出几层彩色不同的东西使整个画面绿紫分明互相衬托突出主题如在紫底上可利用上面的绿色作出人物又用绿色上的紫色作出人物的头发眉眼以及衣着首饰等这样就一层衬托一层美观大方俏彩一定要俏得恰到好处多一点不要少一点不行根据这个要求可制作出色彩清雅的山水华美的花鸟形象逼真的动物等图案
贺兰石除制作砚台外还可用来雕刻各种图章制作笔架笔筒印泥盒墨水盒等文房用具和鼻烟壶挂屏立体圆雕等北京人民大会堂宁夏厅悬挂的清平乐·六盘山词的大挂屏和红军长征过六盘山的大插屏就是用贺兰石雕成的另外还可以制作大型碑记如银川市的海宝塔碑记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