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彝族乡是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的两个彝族乡之一,距县城70余公里。位于墨江县西南部,东部隔阿墨江与雅邑为邻,西部隔把边江与普洱相望,南部与龙潭相连,北部与通关接壤。全乡国土面积290Km(耕地面积46147亩,人均 亩;干水田面积9039亩),最高海拔为2209.8米,最低海拔为631米,属于山区立体气候。以种植水稻、玉米、黄豆、花生、等作物为主,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稳步发展烤烟、畜牧两个重点产业,培育茶叶、橡胶、米辣、紫胶四个优势产业。
2007年,全乡完成农村经济总收1356万元,比上年增86万元,增6.7%;完成乡镇企业总收入154万元,与年同期持平;完成粮食总产量6145吨,比上年增43吨,增0.7%;完成大牲畜存栏8750头,比上年增-7头,增-0.08%,出栏823头,比上年增51头,增6.6%;生猪存栏13540头,比上年增252头,1.9%,出栏5580头,比上年增276头,增5.2%;完成肉类总产量509吨,比上年增16吨,增3.2%;完成畜牧业总产值315万元,比上年增40万元,增14.5%;实现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717元,比上年增51元,增7.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1‰。全乡上下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截止2008年底,鱼塘乡下辖花山、丙礼、和平、大山、树林、坝老、玉鲁、景平、挖鲁9个村委会,175个村民小组,2783户12788人,主要居住着彝、哈尼、汉、拉祜等6种民族,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36.7%。森林覆盖率为43.7%。最高海拔为2209.8米,最低海拔为631米,属于山区立体气候。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51‰以下。
全乡共有10个医疗机构,其中乡级卫生院1所,有职工13人,医师3人,医士4人;村卫生室9个,村医16人,皆取得了中专学历。有计划生育服务站1个。在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卫生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认真做好了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的管理。尤其是2008年,全院的作重心放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上,通过多方努力,全乡现有人口中有11987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达97%。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鱼塘乡卫生院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生指导为一体的综合型的乡级卫生院。
学校
乡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要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全乡文化产业发展,生产更多的文化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为着力提高全乡文化体育水平,在体育方面,乡党委、政府在全乡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成功举办了全乡首届民族民间体育运动会,并在“五一”、国庆等节日组织篮球比赛等体育活动,以此促进全乡体育进步;在民族文化方面,着力挖掘各民族的风土人情,组织有特色的民间陀螺队,被省民间组织誉为“陀螺之乡”并积极组织相关文艺晚会,以此形成全乡多姿多彩、独特奇异的民族风情。为满足全乡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乡党委、政府于2007年将建成了集宣传、文化、图书阅览、娱乐为一体的乡宣传文化中心,为干部职工和集镇群众提供了一个文化娱乐的平台,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及大的拉动了全乡文化建设的发展,一个独特的,别具一格的民族山区乡的文化风格正在逐步形成。
鱼塘乡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并把教育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强加落实,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树立了墨江县山区教育的一面旗帜。
鱼塘乡初级中学
始建设于1994年9月,1996年9月正式成立初级中学,因学校山体滑坡,于2006搬迁至现在所在地。现有教职工 40人,专职教师336人,其中本科学历36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100 %。截止2008年,有在校学生572人。为把农村孩子和青少年培养成具备长期持续自我学习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之能在社会上谋求更好的生存发展,更好的巩固“两基”成果。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力度,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以人育人,以德育德,结合实际开展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全乡初中毛入学率 105.1 %,完学率 90 %,中考升学率位居全县 4名。
鱼塘小学
鱼塘小学有中心完小1所,村小6所,共7个校点。截止2008年,有教师 68人,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734 人。全校教师中,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31人,初级职称37人。鱼塘小学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基础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加大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建设、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力度,积极探讨教学规律,以人育人,以德育德,结合实际开展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于2003年试点进行了学校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的集中办学。通过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了学生留得住、学得好,学生放心、家长安心、社会满意的优秀小学校,为提高全乡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