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桥

梅江桥

中文名 梅江桥
重要性 沟通南北两岸的咽喉要道
目录导航

大桥简介

  梅江桥原桥长278.5米,宽阔6.65米,分十三孔,为连拱弧形钢筋水泥大桥。当时的桥面,中间只铺木板,桥的两端,砌筑石阶梯行,行人拾级而上,车辆不能通行。1950年和1965年,梅县人民政府两次斥资改铺水泥桥面和扩建人行道,并加筑立体交叉引桥,使它能通行车辆。修葺一新的梅江桥全长289米,宽12米,更加显得巍峨壮观。现在人们看到的是1965年时扩建的。1965年,郭沫若先生来到梅州时,称赞梅州是“文物由来第一流”。

修缮原因

  梅江桥是梅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连接梅城南北的主要桥梁,尤其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东山大桥建成以前,更是贯穿南北的大动脉。1986年,经有关方面鉴定,梅江桥使用年限已到,禁止通行机动车辆。

  梅江桥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该桥建桥时间较长、损伤和病害较多,2007年10月被省质监总站检测定为危桥并全面封闭。市委、市政府在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研究论证,并广泛征求包括广大市民、外出乡贤、海外侨胞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意见后,本着科学、严谨的精神和对历史、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决定对梅江桥进行加固大修。

加固工程

梅江桥新貌梅江桥新貌  据了解,梅江桥加固大修工程始终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结构特色和建筑风格,延续了梅江桥的历史性和文化性。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于2008年11月正式动工,至昨日历时13个月。市委、市政府把梅江桥加固大修列入“十大民生重点工程”,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长办公会上研究部署工程建设的相关工作,刘日知、李嘉等市领导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为工程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视察或开展专题调研,专门听取工程建设情况报告,为工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广大市民、外出乡贤、海外侨胞纷纷通过来访、来电、网络等各种形式,为梅江桥加固大修工程建设建言献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广大工程建设者精心组织、科学施工、抢抓进度,为工程的顺利完工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固大修后的梅江桥消除了病害,结构安全稳定,重新恢复了桥梁的使用功能,能够满足12座以下(含12座)客运车辆、两轮摩托车和自行车、行人通行的要求,并解决了管线架空悬挂等问题。这将进一步改善梅州城区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梅江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是梅州第一座梁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