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

定西

中文名 定西
外文名 DingxiCity
别名 中国马铃薯之乡、陇中
气候类型 中温带半干旱区
下辖地区 1个区、6个县、122个乡镇(街道办)
方言 中原官话-陇中片-定西话
市委书记 汪尚学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9915元(2021年)
地理坐标 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
政府驻地 安定区安定路1号
著名景点 秦长城、仁寿山、李氏龙宫、贵清山森林公园、灞陵桥公园
地区生产总值 500.76亿元(2021年)
电话区号 0932
目录导航

建制沿革

定西取“安定西边”之意而得名,通称“陇中”。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前279年)置陇西郡,郡治狄道(今临洮),辖今定西全境,因其郡治位于陇水之西,故名“陇西”。此后定西长时间属陇西、秦州。五胡十六国时期战事频繁,今定西地先后属前凉、后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等政权。南北朝定西分属秦州、河州二州。北魏建明元年(530年)置渭州,后屡有更迭。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改临洮郡置岷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岷州为和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岷州。上元二年(761年),吐蕃攻陷岷州,后临州、渭州相继陷于吐蕃。吐蕃统治今定西地区长达300多年。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收复西夏故地,宋神宗赐名“定相城”(今定西城区),为“定西”得名之始。金贞祐四年(1216年),升定西县为定西州。元代定西属陕西行省。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地震,改定西州为安定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明清定西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巩昌府。

民国3年(1914年),改安定县为定西县,属甘肃省兰山道。民国25年(1936年)属甘肃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3年(1944年)改属第九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9月,原会宁分区更名定西分区,专署由会宁移驻定西。

解放后,1949年设定西专区,专署驻定西县,辖定西、会宁、榆中、静宁、靖远、海原、西吉等7县。1950年,将静宁、海原、西吉3县划归平凉专区;原属临夏专区的临洮、洮沙2县和原岷县专区所属会川、渭源2县划入定西专区,撤销洮沙县并入临洮县;定西专区辖7县。

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皋兰县及原属张掖专区的永登、景泰2县,原属天水专区的陇西、通渭2县划入定西专区。

1958年由皋兰、靖远2县部分地区合并设白银市,原由省直辖,后委托定西专区代管。撤销景泰、皋兰、永登3县,先将景泰县并入皋兰县,又将皋兰县并入兰州、白银2市;将永登县并入兰州市。撤销会川、渭源2县,将会川县并入武山、渭源2县,渭源县并入陇西、临洮2县。原属天水专区的岷县划入定西专区。辖1市、8县。

1960年靖远县划归白银市领导。1961年,白银市改由省直辖;恢复皋兰、景泰2县,由白银市领导;将临洮、岷县2县划归临洮专区;定西专区辖5县。1963年原属白银市领导的靖远、皋兰2县和原临洮专区所属临洮、渭源2县划入定西专区;定西专区辖9县。

1970年,定西专区改称定西地区;将榆中、皋兰2县划归兰州市领导;定西地区辖定西、靖远、会宁、通渭、陇西、渭源、临洮等7县。

2003年4月4日,撤销定西地区,设立地级定西市,定西市辖原定西地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和新设立的安定区。

图册图册(3)2004年撤并乡镇后,乡镇数量由原来的168个缩减为119个,其中镇建制为60个,乡建制为59个。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截至2021年,定西市下辖1个区、6个县。[9]

区划详情

1个区:安定区。

6个县: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9]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东经103°52′-105°13′、北纬34°26′-35°35′[10]。北与兰州、白银市相连,东与平凉、天水市毗邻、南与陇南市接壤、西与甘南州、临夏州交界。总面积20330平方千米。地处黄土高原、甘南高原、陇南山地的交汇地带,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地形地貌

定西市受秦岭、祁连褶皱、六盘山支脉及黄土高原等影响,地貌比较复杂,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山、岭、梁、峰、岘、墩、嘴、顶、尖、坡、坪、台、崖、埂、塄、沟、岔、湾、屲、滩、坑、川、河谷等多类地形交错。定西地处黄土高原和西秦岭山地交汇区,地势起伏较大,山脉纵横,形态各异。在北部的定西、陇西、通渭、临洮、渭源5县,由于自然地域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其间穿插分布有石质、半石质低、中山山带。岭、梁为较大的山脉,山脊高低起伏,坡度时陡时缓。定西河谷川地、台地包括其境内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各级阶地。

地势特点

定西市区定西市区定西市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势最高处为西南部高峰乡城门寨,海拔2577.3米;最低处为北部关川河谷地,海拔1671.3米。城区所在地海拔为1898.7米。全境处祖厉河支流关川河流域,在关川河与渭河流域分水岭之北、关川河与秦祁河、苑川河流域分水岭之东西、巩河与厉河分水岭及祖厉河之西。大地构造属祁连山加里东褶皱带东部、陇西旋卷体的一部分。海拔在1930-3941米之间,平均海拔2080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气候类型

定西气候属于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年均气温5.7~7.7℃,无霜期122~160天,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而蒸发量高达1400毫米以上。以渭河为界大致分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区两种自然类型。前者包括安定区和通渭、陇西、临洮三县和渭源。北部占全区总面积的60%,为中温带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日照充足温差较大;后者包括漳县、岷县两县和渭源南部,占全市总面积的40%,为暖温带半湿润区海拔高气温低。

自然资源

淡水资源

定西市水资源贫乏,人均年占有量600多立方米,每亩耕地平均每年占有量140立方米,北部极缺,水质差,含泥量大,农耕地多,所需水量大。南部水资源相对较丰,水质较好,含泥沙量小,农耕地少,所需水量较少,水的供需矛盾不大。定西地区降水量的分布,其水平分布特征是南多北少,垂直变化上山区多于河谷。河流按其归宿,分属黄河、长江两个流域,4个水系。黄河流域境内集水面积20106.37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98.9%,共分洮河、渭河、黄河干流3个水系。长江流域片境内集水面积223.63平方千米,位于嘉陵江水系西汉水支流湫山河上游。

中药药材

定西是地道的中药材主产地,中药材资源丰富。有中药材有300多种,尤以岷归、党参驰名中外,党归、党参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0%和40%。处于洮河上游的岷县自古就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归世称“岷归”,被列为国家原产地认证保护产品。渭源县被称为“党参故里”,种植的党参体胖梢长,皮肉坚实,质量优良,功能与人参近似。由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花卉色泽艳丽香气宜人。

水能资源

水电资源很丰富,黄河上游第一大支流洮河流经定西市200多公里,水能蕴藏量达87万千瓦以上,可供开发利用45万千瓦。定西市2011年有5座330KV、15个110KV、63个35KV变电站电网,承载能力大电力供应充裕。漳县的贵清山、遮阳山渭源的莲峰山、首阳山等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通渭温泉等都极具开发价值。甘肃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引洮工程已正式开工建设,定西电网的承载能力强大电力供应充裕。

动物资源

定西市境内有300余种。其中,两栖类有2目4科10种,爬行类有3目7科12种,鸟类有17目47科272种,哺乳类有6目19科70种。两栖动物如小鲵科的西藏山溪鲵、大蟾蜍华西亚种、中华亚种、岷山亚种、中国林蛙黑斑蛙等。爬行动物中,蜥蜴目壁虎科有多庞壁虎,石龙子科有康定滑蜥,蜥蜴科有蜥蜴,蛇科有丽斑麻蜥,游蛇科有黄青游蛇、王锦蛇、白条锦蛇,蛙科有蝮蛇短尾亚种、烙铁头。鸟类240种,主要有大白鹭、苍鹭、草鹭、大麻鸭、鸢苍鹰、红腹角雉、淡腹雪鸡、暗复雪鸡、蓝马鸡、大杜鹃、啄木鸟、百灵鸟、岩燕、家燕、棕背伯劳、灰喜鹊、红嘴山鸡、白颈鸦、麻雀、山麻雀、燕雀、普通夜鹰、岩鸽、灰斑鸠等。哺乳动物有刺猬、北方蝙蝠、巨耳蝠、蒙古兔、达乌里鼠兔、岩松鼠、旱獭、黄鼠、小飞鼠、大仓鼠、中华鼢鼠、小家鼠、狼、狐、豺、黑熊、石貂、艾虎、猪獾、水獭、猞猁、云豹、野猪、林麝、马麝、梅花鹿、苏门羚、青羊。珍贵动物主要有林麝、马麝、斑羚、鼠羚、梅花鹿、跑獐、猞猁、石貂、水獭、穿山甲、苏门羚、毛冠鹿、云豹、野山羊、蓝马鸡、红腹角雉、红腹锦鸡、暗腹雪鸡、淡腹雪鸡等。洮河、渭河水系经过鉴定查明的鱼类有34种,隶属5目7科。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鱼有18种,分布在西秦岭山脉西端的交汇地带和过滤地带的漳县、渭源县、岷县的南部。

植物资源

定西市共有大田栽培粮食作物、野生植物、饲草、林木、果树、药材等几大类型,107个科,500多个属。粮食作物有3个类型、4个科、18个栽培种、210个品种。全区植物较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有药材、油料、淀粉、纤维、芳香、食用等作物300多种。其中药材植物大多分布在南部,有人工栽培和野生两种类型,共77科289种,其中人工栽培的有30多种。蔬菜类作物分属12种类型、50个种、120个品种,栽培较普遍的32个种。林木可分为天然林、人工栽培林和果树3个类型,有39科73属270个种。花卉植物共有47种、200多个品种。

矿产资源

定西全市已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有50多种,其中黄金、红柱石、大理石、岩盐、花岗岩、石灰石、硅石、汉白玉等储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漳县红柱石储量1亿多吨是世界第四、国内第一大型矿床;岷县寨上金矿资源量108.6吨,是甘肃境内探获的第二座超大型黄金矿床;花岗岩、大理石及盐岩储量分别为10亿立方米、1.5亿立方米和3.5亿吨。

定西市境内金矿主要集中在岷县鹿耳坎、锁龙一带,分别为大、中型矿产地,其外围和深部找矿潜力很大,已探明总资源量40吨左右。锑矿主要分布于岷县甘寨、大沟寨一带,为中小型矿,总资源量为3万吨。铁矿主要分布于岷县、陇西县,均为小型矿床,总资源量为88万吨,金铁含量一般低于40%,个别可达54%。铜矿主要分布在临洮县何家山——柳沟,为一矿点,其余均为矿化点,总资源量为1000吨(金属量);铅锌矿主要分布于岷县半沟一带,为一小型矿床,资源量为6000多吨。岩盐矿主要产地在漳县盐井镇一带。该矿地质储量(D级)1200余万吨。红柱石矿产分布于漳县与岷县交界处,漳县韩川乡马路里一带。该矿储量可观。水泥灰岩资源除临洮县康家峡为一大型矿外,其余为中小型,总资源量15390多万吨。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通渭县的何家山一带,资源量350多万吨。泥炭主要分布于岷县麻子川一带,属中型矿,资源量为70多万吨。白云岩,主要分布于陇西县、通渭县,总资源量为1800多万吨;大理岩主要分布于漳县宝珠寺一带,资源量为300多万吨;萤石主要分布于漳县东泉乡胭脂沟一带,资源储量约为60万吨。花岗岩、大理岩,主要分布于通渭县锦鸡峡等地。已发现地热水资源点4处,其中天然露头11孔,人工露头2孔。

人口

人口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9.0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5%,比上年提高1.12个百分点;乡村人口151.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5%。全年出生人口2.51万人,出生率为9.97‰;死亡人口2.24万人,死亡率为8.92‰;自然增长率为1.05‰,比上年下降1.19个千分点。[6]

民族

定西市居住有汉、回、藏、满、蒙、东乡、撒拉、裕固、壮、哈萨克、土等31个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8.93%。

政治

市委领导

市委书记:汪尚学[8]

市委副书记:温卫东

人大领导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世林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成文、吉秀、刘志杰、刘静

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爱平[11]

政府领导

市政府市长:汪尚学

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吕鹏举[12]

市政府副市长:李公民、张应钦、王社宁[13]、李进强、张强、王宝林[14]、范红梅[15][16]、陈建荣[12]、陈冲[17]

市政府秘书长:董明涛[18]

政协领导

市政协主席:高永平[19]

市政协副主席:陈学俭、党建中、梁德铭、曹慧民、马小兵、盛淑兰(女)、姚明东、刘永维[20]、徐景义、张子恒[21]

市政协秘书长:王振中[22]

经济概况

综述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76亿元,比上年增长8.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8.35、82.65、319.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4%、5.8%、8.3%。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6:16.5:6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4%、11.1%、63.5%。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15元,比上年增长9.1%。

2021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0%。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1.2%,居住上涨0.5%,交通和通信上涨3.9%,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0.2%,医疗保健上涨0.4%,衣着下降1.0%,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0.2%,其他用品和服务下降0.7%。[6]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种植各类农作物827.4万亩,比上年增长1.6%。其中,粮食作物601.04万亩,增长2.1%;经济作物218.6万亩,增长2.9%。粮食作物中夏粮147万亩,秋粮454.04万亩。马铃薯、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分别达到273.23、135.79、48.56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3.8%、3.4%、4.9%。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58.94万吨,比上年减少0.51万吨,下降0.3%。其中,夏粮29.35万吨,秋粮129.59万吨。

2021年,年末大牲畜存栏53.24万头,比上年增长13.7%。猪、牛、羊、家禽存栏分别为86.24万头、45.88万头、137.03万只和554.22万只,出栏分别为62.8万头、12.01万头、97.25万只和450万只。鲜蛋产量2.06万吨,增长15.9%;牛奶产量1.48万吨,增长18%。[6]

第二产业

定西定西定西工业已步入依托现有企业孵化新产业、沿着产业链条上项目、围绕资源搞开发的发展阶段,铝冶炼及深加工、现代制药、优势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精盐化工、装备制造、矿产电能开发、现代物流等八大产业集群依托开发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1%。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股份制企业增长18.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5%;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5.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36.3%;制造业增长1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7%。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四大重点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27.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6.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7.1%。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05.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增长94.4%;营业成本181.9 亿元,增长24.5%;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8.48元,比上年增加1.65元。

2021年,全年发电量23.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2.5%;生产铝材35.4万吨,增长24.9%;水泥433.7万吨,下降4.7%;中成药0.21万吨,下降3.5%。

2021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7.2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7家,比上年末增加12 家。[6]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42.65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87亿元,增长12.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0.72亿元,增长11.7%;金融保险业增加值47.01亿元,增长1.5%;房地产业增加值30.25亿元,增长8.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74.33亿元,增长8.9%。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9.2%,营业利润增长68%。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92个,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7.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为2.7%、21.8%、75.5%。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3.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4.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24.2%;办公楼投资下降76.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3.9%。商品房销售面积213.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7%。房屋施工面积826.3万平方米,增长17.7%。

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5%。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7.34亿元,增长16.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17亿元,增长17.5%。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159.69亿元,增长16.6 %;餐饮收入25.81亿元,增长16.2%。

2021年,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额95.39、146.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1%、23.8%;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62、24.07亿元,分别增长22.2%、21.9%。

202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2亿元,比上年增长0.4%。其中,出口额0.97亿元,增长17.8%;进口额1.03亿元,下降11.9%。

财政金融和保险

2021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61亿元,比上年增收4.95亿元,增长19.2%。其中,税收收入18.32亿元,增长20.7%;非税收入12.29亿元,增长17.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1.24亿元,比上年增支12.48亿元,同口径增长4.6%。其中,民生领域支出234.85亿元,增长5.2%。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159.6亿元,增长8.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56.63亿元,增长10.8%;企业存款余额123.01亿元,下降9.7%。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904.96亿元,增长7.6%。其中,住户贷款余额436.16亿元,增长2.7%;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468.8亿元,增长12.6%。

2021年,全年保费收入29.93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3.0亿元,增长5.0%;人身险保费收入16.93亿元,增长12.7%。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0.38亿元,增长12.0%。其中,财产险赔付8.39亿元,人身险赔付1.99亿元。[6]

文化

文化概况

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岷县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临洮貂蝉传说、渭源县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陇西民歌、陇西云阳板、渭源羌蕃鼓舞、通渭皮影戏、临洮皮影戏、渭源皮影戏、安定区陇中小曲、通渭木雕技艺、通渭砖雕技艺、岷县点心加工技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岷县铜铝铸造技艺、岷县传统织麻布技艺、临洮脊兽制作技艺、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定西剪纸、通渭剪纸、岷县宝卷、临洮花儿、临洮傩舞、岷县巴当舞、马营小曲、临洮水陆画、木板窗花年画、通渭马营脊兽、通渭草编技艺、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岷县二郎山庙会花儿会、岷县青苗会、岷县九宫八卦灯会、临洮拉扎节等。

截至2018年8月,定西有国家级名录4项(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省级名录34项、市级名录192项、县级名录205项;特别是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评审,刘郭成、李茂棣等2人被命名为国家级名录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全市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40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17名,各县区文化局也已陆续公布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除此之外,定西人民在劳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生产习俗。

文化遗产

二郎山花儿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渭小曲戏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方特产

二郎山花儿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通渭小曲戏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交通

陇西的金钱肉、口条、火腿被誉为“陇原三绝”,腊羊肉、腌驴肉、荞粉、烧鸡粉被列为甘肃省“名特小吃”。“清吉”牌洋芋、“雪川”牌精淀粉、“效灵”牌和“星月”牌中药材、“足赤”牌肉制品和“陇原岁月”牌白酒等11个名优产品提高了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 岷县当归、洮河绿石 砚中瑰宝、通渭荞圈圈、雪山驼掌、临洮干甜醅等。

通渭荞圈圈

通渭荞圈圈以开水烫荞麦面,拌小苏打,调成糊状,旋入特制的木勺,再浸入沸油锅炸制而成。其形如镯环,色如蟹肉,味带天然之香甜,清香可口,让人垂涎,咀嚼时别有风味。

陇西烧鸡粉

烧鸡粉是陇西具有传统特色的地方冈味吃食,以鸡肉、鸡蛋、淀粉、菠菜汁及多种调料加工而成,褐汤绿粉、肉蛋兼备,具有老少咸宜、四季皆佳的特点。盛夏酷暑,可以凉食,清爽可口,消暑解热,为上乘清凉饮食;隆冬寒天,则可热食,鲜香味厚;春秋之季

洮砚

洮砚以产于中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1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结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

社会事业

定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必经之地也是兰州市的东大门,素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距兰州市仅98公里,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兰白都市经济圈毗邻。随着城市建设、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定西会完全融入兰白都市经济圈。陇海铁路、宝兰复线312、310、212、316国道及馋柳高速、兰临高速平定、天定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已开工建设的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均途经定西。定西已成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2021年,全年公路客运量921.04万人,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2.1%;公路货运量5560.07万吨,比上年增长15.9%。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28万公里(包括村路),与上年持平。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03.66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9987.43公里(包括专用公路)。

2021年,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2.71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下降0.8%。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9.78万辆,下降0.9%。民用轿车保有量24.06万辆,增长11.3%。其中,私人轿车22.32万辆,增长9.5%。[6]

科学技术

文化旅游

2021年,全年科学技术支出15386万元,比上年增长41.7%。登记备案科技成果216项,认定登记技术服务合同282份,交易额8.8亿元,比上年增长25.7%。专利授权1333件,增长63.2%。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20件,增长100%。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件,增长10.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0.83件。[6]

医疗卫生

定西文化馆定西文化馆2021年,年末共有国有转企改制演艺企业6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22个,农家书屋1861个,城市智慧书屋4座,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舞台)1886个,城市数字影院14个。全市有广播电视台8个,有线电视用户9.18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

2021年,全年实施文化旅游产业项目32个,完成投资14.39亿元,比上年增长39.7%。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163.4万人次,增长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4亿元,增长3.2%。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7个,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创建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6]

体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610个。其中,医院54个,乡镇卫生院1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2个,村卫生室1991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340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采供血机构4个,健康教育所2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其他卫生计生机构3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0186张。其中,医院15552张,乡镇卫生院3808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含站)458张,妇幼保健院(所、站)365张。卫生技术人员16766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319人,注册护士7092人。截至年末,累计报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466.38万剂次。共有27家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服务,总检测能力达到97.96万份/天。[6]

邮政通信

2021年,年末全市公共体育场地面积为492.21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9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27平方米。全年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奖牌57枚,其中金牌13枚、银牌17枚、铜牌27枚。[6]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2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其中,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2522.39万件,下降4%;快递服务业务量1159.45万件,增长31.5%。快递业务收入2.18亿元,增长38.6%。

2021年,全年电信行业业务总量277.1亿元,比上年增长31.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9.59万户,比上年增长9.6%;移动电话用户234.75万户,增长2.0%。年末移动电话基站数21253个。其中,4G基站12392个,5G基站4377个。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3.43万户,比上年增长13.7%。[6]

劳动就业

202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11元,比上年增长7.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208元,增长5.2%;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9.6%,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98元,比上年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73元,增长9.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6]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4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全市共输转城乡劳动力63.7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9.93亿元,比上年增加12.43亿元,增长8%;人均劳务收入25083元,增长11%。[6]

资源环境

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3万人,比上年增长3.8%;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38万人,增长2.2%;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5.95万人,下降0.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10万人,增长5.2%;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3.82万人,下降0.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75万人,增长8.8%。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18万人,增长4.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3.21万人,增长5.0%。

2021年,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23万人,共发放城市低保金1.5亿元;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9.42万人,共发放农村低保金6.17亿元。全市城乡特困供养1.47万人,发放特困供养金1.22亿元。发放临时救助金2.62亿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9.23万人。综合养老服务机构54个,服务床位2986张。全年发行福利彩票10842万元,比上年增长8.8%,筹集公益金3360万元。[6]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总用水量3.8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3%。其中,生活用水量0.7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0.2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2.07亿立方米,生态环境补水量0.86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154.70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3%。

2021年,年内完成造林封育34934公顷,比上年增长19.2%。其中,人工造林19747公顷,封山育林3867公顷,退化林分修复11320公顷。青岛生态林313公顷。全民义务植树1569.52万株。全市林地总面积401880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1.1%,森林面积230933公顷,森林蓄积量669.51万立方米,天然草原面积721927公顷,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79.8%。各类湿地资源1519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2.1%。全市有漳县贵清山、岷县双燕、陇西仁寿山、岷县水生生物四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漳县珍稀水生生物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1年,全年剔除输入性沙尘天气后,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浓度为52ug/m3,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22ug/m3,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12u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24ug/m3;区域噪声昼间平均值52.5分贝,交通噪声昼间平均值63.6分贝。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6]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0起,死亡27 人,受伤22人,直接经济损失817.56万元。未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亿元GDP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54;十二类营运车辆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3.047。[6]

旅游

2021年,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990所。其中,成人高校1所,高级中学23所,完全中学10所,初中107所,九年制学校111所,小学554所,幼儿园1166所,职业学校12所,特教学校6所。

2021年,在校(册)学生48.35万人。其中,成人高校在校生0.68万人,高中在校生5.05万人,初中在校生8.48万人,小学在校生21.2万人,在园幼儿11.18万人,中职在校生1.69万人,特殊教育在校生0.07万人。全市共有教职工40053人,其中专任教师37505人。

2021年,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99.4%,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9%,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7.8%。向全国各类高等院校输送新生23402人,高考录取率达到84.0%,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5.52亿元。其中,公用经费3.06亿元,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6733万元,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79亿元。为4.98万人(次)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生活补助,为29.13万名学生发放了免费教科书,为18.47万名农村中小学生提供了营养餐。落实学前教育免(补)保教费资金1.1亿元,下达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资金287万元。[6]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定西市卫生学校 定西一中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定西市电大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安定区内官营中学

概况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定西市卫生学校 定西一中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安定区东方红中学 定西市电大
定西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安定区内官营中学

风景名胜

荣誉

定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贵清山、遮阳山、莲峰山等享誉国内外。新石器时代著名的马家窑、齐家、寺洼等文化遗址,西起临洮绵延300公里的战国秦长城遗址,海内外李氏寻根敬祖的“李氏堂”和通渭温泉等极具开发价值。境内还有汉代新莽权衡、唐明皇御笔“哥舒翰记功碑”、元代墓葬群、明代铜钟等国家重点文物,同时还有独具风格的渭源灞陵桥、气势雄伟的陇西威远楼。

词条图册

贵清山

贵清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南72公里处,是陇中黄土高原最为奇秀的自然风景区,现为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被誉为陇中的“小华山”、“贵清仙境”。因其绵延长达18个村社,故有“贵清十八村”之说。贵清山为石灰岩地带,群峰林立,怪石如云,森林公园林地面积3.2万亩,原始森林遍布,有药用植物和观赏植物500余种,被誉为天然植物园。

红军长征三十里铺纪念馆

红军长征三十里铺纪念馆座北朝南,原为三十里铺村村民葛生德家的"四合院",有北主房五间,东厢房三间木楼,西厢房三间瓦房,南面为大门和三间瓦房。随着年代的推移,除朱德、张国焘、何长工、刘伯承住过的北房完整地保存下来外,西厢房与南面大门房屋在五十年代倒塌,东厢房小楼在六十年代改为一檐水瓦房。

李家龙宫遗址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毁于唐末,明朝万历年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以后数度遭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 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马家窑遗址

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城西南10公里洮河西岸马家窑村南面的麻峪沟口,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遗址。遗址地处洮河西岸的一级阶地上。1924年首次发现并进行考古挖掘,遗址南北宽280米、东西长350米,约9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马厂类型和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寺洼文化等,其中以马家窑类型最为丰富,马家窑文化或马家窑类型由此得名。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