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乡图册(3)连城街原有貂桥岗,地处上城吴村与下城,上顿渡之间,民国时期上城建起了一条新街,貂桥岗成为上城与下城必经之地,连上城、下城为一线,“连城”地名,由此而来。
宋绍兴十九年,临川县之惠安、颖秀两乡入崇仁。其中今连城所属之地均在颖秀乡。是时,崇仁属抚州郡。[2]
元,改郡为路,连城乡境地属抚州路崇仁县管辖。[2]
明,改路为府,连城乡境地属抚州路崇仁县管辖。[2]
清代,乡境属崇仁县颖秀乡三十二、五十四都。民国时期归崇仁县第二区秋溪乡管辖。建国前夕属崇仁县二区连城乡(候昌等6个自然村属秋溪乡)。建国后属崇仁县二区连城、下城、舍头3个乡(部分自然村属圆石乡和马岭乡)。合作化时期建有大升、下庄、黄湾、连城、下城、舍头、大桥、候昌8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秋溪公社。1961年成立连城公社和大桥公社,1968年并入秋溪公社。
1969年随秋溪公社划入临川县管辖,1973年由秋溪人民公社划出,成立连城人民公社。1984年5月更名为连城乡。[2]
1997年,面积39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大升、下庄、黄湾、后坊、连城、邹家、下城、下舍、舍头、金房、大桥、侯昌12个行政村。
连城乡(图2)
境内多黄土岗地,整个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境为丘岗地带,西境地势平坦,南端山峦起伏,仙盖山和佛岭的海拔均在百米以上。佛岭主峰海拔186.8米,为全乡最高点。属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深冬有霜冻和冰冻,初春往往出现寒潮低温,春夏初高降暴雨或冰雹,并伴有7—8级大风,深夏秋初积温共6003。C≥10。C积温共5483。C。无霜期275天,年降水量1703.7毫米。境内无河流(宜黄河从西北边缘流过),仅有徐坊、沙巷、许坊三条小港,水源较差,水体聚集主要依靠水库和灌渠。[2]
近几年,连城乡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先后引进了上海恒达绿色园林有限公司在下舍村建成的700亩花卉苗木基地和浙江客商2000亩萧山萝卜种植基地。借助花卉苗木基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不断扩大规模;借助萝卜种植基地,建成产品品种上形成特色,无公害农药使用上形成特色,旅游观赏上形成特色的连城蔬菜长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城乡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巨大的,但仍需要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继续前进,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产区,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不断扩大优化常规农业,实行山、水、田综合治理,促进农、林、果、牧、渔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头昌村的自然资源,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巧打“仙盖山”牌,突出个性、走休闲,观赏旅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停产关闭企业留下大面积的厂房和用地,进行招租和拍卖,引进企业,使全乡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连城乡气候上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5摄氏度,一年中七、八两个月最热,平均气温达29.5摄氏度;一、二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2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177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降雨量1500-2000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连城乡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产、生活的好地方。
境内多黄土岗地,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北部为平原,南部多山丘岗地,山丘占总面积50%。佛岭主峰海拔186.8米,为全乡最高点。宜惠渠流经境内。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为临川主要产棉区之一。有公路东接临(川)南(城)公路。
连城乡辖12个行政村,其中64个自然村、94个村小组。连城乡下辖村:大升村 下城村 下庄村 大桥村 金房村 后坊村 黄湾村 邹家村 舍头村 连城村 头昌村 下舍村。
辖区代码:[邮编]344119 [代码]361002201:~200连城村 ~201大升村 ~202下庄村 ~203黄湾村 ~204后坊村 ~205邹家村 ~206下城村 ~207下舍村 ~208舍头村 ~209金房村 ~210大桥村 ~211头昌村。
连城乡农业总人口18242人,总户数5027户,非农业人口620人、380户。全乡有农村劳动力8786人。外出务工以建筑业为主,2005年劳务输出2450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8524
男 9899
女 8625
家庭户户数 4585
家庭户总人口(总) 18487
家庭户男 9874
家庭户女 8613
0-14岁(总) 5559
0-14岁男 3231
0-14岁女 2328
15-64岁(总) 11780
15-64岁男 6140
15-64岁女 5640
65岁及以上(总) 1185
65岁及以上男 528
65岁及以上女 65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7561
连城是一个农业乡,农作物以种植水稻、棉花为主,西瓜、甘蔗、蔬菜次之。随着改革开放,连城乡按照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全乡农业生产连年丰收。
2002年粮食总产量6568吨,棉花面积发展到4000亩,总产量370吨,西瓜面积达1532亩,总产量3581吨,水果面积540亩,总产量220吨,甘蔗面积496亩,此外,蔬菜面积不断扩大,林、牧、渔业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为4477万元。同时工业企业如红砖制造,电动机配件厂、榨油厂、轧花厂、加工厂、机械厂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全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2005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31998亩,粮食总产量14246吨;棉花面积2500亩。私营企业有棉花轧花厂、榨油厂、木俱厂、砖瓦厂等10余家。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16元。
2006年财税任务115万元,其中国税11万元,地税54万元,财政50万元。连城乡农业支柱产业为优质水稻、棉花。2005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31998亩,粮食总产量14246吨;棉花面积2500亩。连城乡下舍村有一个面积700亩的大型花卉苗木基地,属招商引资项目。私营企业有棉花轧花厂、榨油厂、木俱厂、砖瓦厂等10余家。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16元。
2017年粮食总产量13242吨,棉花面积发展到2500亩,总产量263吨,西瓜面积达到1688亩,总产量3562吨,水果面积1505亩,总产量225吨,甘蔗面积120亩,此外蔬菜面积不断扩大,林、牧、渔业得到快速发展。2017年全乡农业总产值10224万元。同时工业企业如红砖制造、榨油厂、轧花厂、加工厂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全乡财政收入逐年增加,社会长期稳定,人民安居乐业。[1]
连城乡先后引进了实际进资达500多万的上海恒达绿色园林有限公司和4000多亩的萝卜、豆子、酱菜种植特色农业,还进一步优化各种招商引资环境,拓宽领域,以良好的气质和风度,城信、高效的形象吸引广大客商投资兴业。
连城乡还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在下舍村建成的700亩花卉苗木基地和浙江客商2000亩萧山萝卜种植基地。借助花卉苗木基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地,不断扩大规模;借助萝卜种植基地,建成产品品种上形成特色,无公害农药使用上形成特色,旅游观赏上形成特色的连城蔬菜长廊。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连城乡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业产区,大力发展“三高”农业,不断扩大优化常规农业,实行山、水、田综合治理,促进农、林、果、牧、渔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头昌村的自然资源,大力宣传旅游资源,巧打“仙盖山”牌,突出个性、走休闲,观赏旅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停产关闭企业留下大面积的厂房和用地,进行招租和拍卖,引进企业,使全乡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农作物以水稻,棉花为主,为临川主要产棉区之一。建国前,春涝夏干,耕作落后,农业生产日益衰退。建国后,大修水利,先后修建了宜惠渠、上游水库灌渠及连城排涝港、黄湾电排站,从而解除了旱涝灾害。目前全乡共有大小型水库44座,其中小二型水库两座钟坑水库、禾花殿水库,水闸18座,水陂16座,电灌站19个,排涝站1个,装机36台,机灌面积占应灌面积的56%。经流境内的宜惠渠灌溉7个村农田。加之改进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发展很快,2005年全乡粮食播种面积31998亩,粮食总产量14246吨,棉花播种面积2500亩,并在连城下舍村引进了上海绿色园林有限公司花卉苗木基地,面积达70亩,实际进资达2000多万。[2]
乡村企业也发展迅速,私营企业有棉花轧花厂、榨油厂,木俱厂、砖瓦厂等10余家。1013年全乡财政总收入29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8616元。[2]
连城乡境内有一条张秋公路干线,抚吉高速穿境而过设一互通临川南出口,另外一条高速公路连接线至区政府《一级公路》。境内有一条宜惠渠,负责7个村灌溉。全乡有2座小二型水库,即钟坑水库,禾花殿水库。有36座山塘水库,有一座装机容量为850千瓦排涝站。全乡100%村通车,电话装机达90%,通电村达100%,通有线电视30%。
乡治所在地连城街建有机关,商店、信用社、学校、医院、粮站、工厂等。[3]
境内交通便利,信息畅通。上顿渡至秋溪公路穿过境内,每日有多次班车往返。还建有一条连城街到大桥4.35公里的小泥路。全乡100%村通车,电话装机达90%,通电村达100%,通有线电视的村达70%。[2]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教师81人,学生910人。小学12所,教师182人,学生1207人。卫生院1所,医务人员29人(含农村12人)。[2]
临川区连城乡下城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下庄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中心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初级中学
临川区连城乡后场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大升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大桥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头昌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舍头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邹家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金房小学
临川区连城乡黄湾小学
沽源县九连城乡中学
沽源县九连城乡教育总校
沽源县九连城乡新路中心小学
沽源县九连城乡河子中心校
沽源县九连城乡海源小学
连城乡(图3)
临川贡酒:临川贡酒历史悠久。历史名人、北宋宰相王安石曾以此酒敬献神宗皇帝,深得神宗皇帝厚爱,由此而得临川贡酒美名。该酒采用优质原料、传统工艺精酿而成,清亮透明,闻香幽雅,甘绵爽净,低而不淡,回味悠长,先后获江西省名酒及中国食品名牌产品奖。
连城西瓜:连城西瓜历史悠久,闻名遐迩。远在宋代,便因其瓜瓤脆沙爽口,汁甜纤维少,个大高产耐贮,并具有消顽止渴、解暑清热、疗喉痹、治血痢等独特药用保健价值,被宋诗誉为“冷比霜雪甜比密,一片加口沉疴痊”。该乡主要品种为无籽西瓜和礼品西瓜。
花木载培:花木载培历史悠久。闻名于世的玉茗花(即山茶花),就是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亲自命名的。改革开放以来连城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花木产业,充分挖掘连城文化内涵,注重科技投入,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