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3)赤水地处黔北,紧连川南,为黔川重要古镇,是贵州开发较早地区。历史受 巴蜀文化影响。远在新石器时期,赤水河中下游已有人类活动,已发现有石斧、石锛、石网坠和原始人类用火痕迹及至今仍无人释读的岩刻符号。
唐代为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在西南地区设置大量羁糜州,在今赤水地域内设置有 淅州、蔺州、能州等。到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赤水正式用行政建置,时属滋州 仁怀县,县城在今复兴镇。 宣和三年(1121年),撤滋州,降仁怀县为堡,改隶泸州 合江县。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仁怀堡改属播州宣慰司管理。
元代,播州宣慰司长官杨邦宪降元,并仁怀堡、武都城(今习水土城)为仁怀、古磁等处(等处为元代行政建制名称之一,派巡检驻原仁怀堡管辖。元末,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朝”,改仁怀、古磁等处为怀阳县。
明朝初年, 朱元璋灭夏,怀阳县废,其属归还播州宣慰使司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王朝在全国编造赋役黄册、整顿设置里甲,今赤水地区属播州五十四里之仁怀里、龙门里(亦称下赤水里)和上赤水里部分,万历二十九年平播后,实行“改土归流”,以仁怀里、龙门里、上赤水里、丁山里、小溪里等设仁怀县,隶四川行省之遵义军民府。因原仁怀县治所早年荒废,首任知县曹一科拟将新县城设于赤水河中游的土城,但因当地豪姓作梗,只得建成于赤水下游的留元坝(亦称犁辕坝,即今赤水市治所所在地),隔河与泸州合江县相邻。
清朝仍袭明朝建置,雍正六年(1728年),随遵义府改隶贵州。 雍正九年(1728年),知县杜诠以县城居仁怀县边界,“河以南天尺土”,“不便于官,不便于民”,请准移治所于仁怀县南的李博里,仁怀县城由留元坝迁生界,原县城改由遵义府通判驻守管理。乾隆三年(1738年),经吏部议奏,拨仁怀县之仁怀、河西、土城三里归旧城通判管领,亦称遵义分府。
乾隆十年(1745年)十月,贵州总督张广泗请准疏通赤水河,以便于铅铜入京和川盐入黔,次年竣工。从此赤水河成为川盐入黔重要通道,各地商贾营集赤水,大量流民涌入烧炭、种靛,以盐运、竹木为主的经济迅速发展。乾隆十三年(1748年),改遵义分府为遵义厅,亦称仁怀厅。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改遵义厅为仁怀直隶厅,归贵州粮储道管理。盐运的发展,吸引了四乡农民加入盐运工人行列,形成了赤水地区的最早无产者,他们深受船主剥削压迫,生活十分困难,为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提高待遇,嘉庆十七年(1812年),盐运工人自发组织起来,要求提高运输价格,给船主以沉重打击,清朝统治者以扰乱盐运秩序为由,诬蔑船工为无赖之徒闹事,将盐运工人的组织者抓捕入狱,将赤水地区第一次工人自发运动镇压下去,但以后的船主对工人工资也稍作提高。
清咸同贵州大起义时期,赤水虽地处起义中心较远,但仍有小股起义发生,均由人少力薄被镇压下去。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领太平军先后两次入境而过,在旺隆、七里坎、复兴、盐井溪、牛鼻擂、孔滩桥、元厚、石牛冈、官渡等地与地主武装团练和清军激战。同治二年至三年,号军数次进入赤水地区,先后在猿猴、小金驿、大金沙、崇盘、旺隆、石堡等地与清军团练展开激战。
光绪四年(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请准对川盐入黔四大口岸的航道进行整治,到光绪六年,赤水河茅台至合江段30多次险滩得以整治,上下船只载重量普遍增加。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随着贵州粮储道裁撤,又因仁怀直隶厅与仁怀县同名,改仁怀直隶厅为赤水厅,隶遵义府管辖。
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驻防厅城的新军返筑,赤水厅官员宣布下野,地方士绅筹建起大汉赤水军政府。次年,军政府权力再度交原赤水厅同知掌管,激起境内同志会的强烈反对,以姚成武为首的同志会聚众千余人开赴赤水厅城,要求满清官员交出政权,后因大军压境而失败,姚成武等人被杀害。
1914年,撤销赤水厅,建立 赤水县。
1916年,护国战争爆发,驻防赤水的和继圣团奉令到桐梓加入护国军北出綦江,城内防守空虚,仅省县保卫团担负防务。当北洋军先头部队抵达鲢鱼溪,赤水保卫团立即前往抗击,击溃北洋军进攻,迫使退回先市一带。同时,组织粮饷支援蔡锷将军领导的护国联军,为护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24年,周西城率黔军第三师由四川进驻赤水,并以赤水作为扩张势力的基地,先后在赤水创办崇武军官学校、兵工厂、造币厂、福国工厂、电灯厂等,为桐梓系军阀集团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25年,周西城由赤水赴贵阳任贵州省省长。
1929年,以共产党员梁业广为首的一批共产党员来到赤水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课学校,在广大青年和兵工厂工人中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起贵州省最早的中国共产党组织——中共赤合特别支部,梁业广任书记。中共赤合特支成立后,在赤水地区先后领导了兵工厂工人罢工、反对修建教堂、抵制日货、农民“吃大户”和破产分粮等影响较大活动,在广大劳苦大众中得到支持与爱护。1934年秋,赤水特支遭到破坏,大部分党员被捕,少数转移外地。
1935年1月,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赤水,揭开“四渡赤水”战役和序幕,在境内与数倍于己的川黔军进行浴血奋战,分别从土城、元厚等地第一次渡过赤水河,甩开敌人,进入川南,迎得了战役主动权。此后,中共泸县中心县委又在赤合边界的石顶山发动起义,建立起川滇区边工农红军 游击队,以侧应 中央红军的行动,起义在给予敌人沉重打击后,被镇压下去。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起抗敌后援会赤水分会,全县人民投入支援抗战洪流中,一大批血性男儿参军抗日,将热血洒在抗日战场。1938年,中共赤水特支成立,通过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以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1941年,中共赤水特支遭破坏,特支书记被敌人杀害,支部成员转移外地。
1947年,中共川南工委迁元厚陛诏。1948年因敌特破坏转移到四川荣县。
赤水(3)1949年,县内各级党组织发展到600余人,建立起两个区临委,7个支部。同年5月建立起临工委。
1949年12月1日,赤水解放,建立起县人民委员会和治安总队。1950年2月,赤水县人民政府成立,正式接管原赤水县政府权力。随即在中共赤水县委领导下,开展了征粮运动、剿匪及禁烟运动。匪风平定后,进行了减租退押,废除农民债务,开展查田评户,全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使全县无地少地农民分得土地15万多亩,基本满足了贫农、雇农对土地的要求。
1952年到1953年开展水上民主改革运动,清除了航运业中的反动封建势力,建立工人当家作主的新秩序。
1955年开始私营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990年12月,撤销赤水县建设赤水市。1991年7月,对县以下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调原六区一镇36个乡(镇),新建9镇5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
1997年6月,因撤 遵义地区设 遵义市,赤水市改为省直辖,后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遵义市代管。
截至2014年,赤水为省直辖县级市,由贵州省人民政府委托 遵义市代管。赤水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幅员面积1801平方公里,辖9镇5乡3个街道,100个行政村,22个社区。
2017年,赤水正式退出了贫困县序列。[9]
截至2021年,赤水下辖3个街道、11个镇、3个乡。[10]
3个街道:市中街道、文华街道、金华街道。
11个镇:天台镇、复兴镇、大同镇、旺隆镇、葫市镇、元厚镇、官渡镇、长期镇、长沙镇、两河口镇、丙安镇。
3个乡:宝源乡、石堡乡、白云乡。[10]
赤水市
赤水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11]赤水河中下游,东南与贵州 习水县接壤,西北与四川省的 古蔺、 叙永、合江三县交界。城区距 遵义300千米,距贵阳450千米,距重庆240千米,距成都350千米,距泸州70千米。
赤水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全境跨东经105°36′~106°15′,北纬28°16′~28°46′,东西轴线长61.85千米,南北轴线长55.35千米,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与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
赤水市属中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1℃(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年均降雨量1292.3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天左右,800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天。赤水7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年降水量在800~1700毫米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10月,约占全年的80%以上。夏季(6~8月)降水量最多,达383~681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0.12%~44.7%。冬季(12~2月)降水量最少,仅58.3~166毫米,占年雨量的6.5%~10.5%。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极端风速可达27米/秒,风力10级。平均风速1.6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月,7、8月最多。
赤水处于云贵高原向 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境内有1300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 赤水发育最壮观典型的 丹霞地貌。地形主要为高原峡谷型和山原峡谷型,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处海拔1730米,最低处221米,相对高差1500米以上。境内地层出露有中生代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分属3统6组,是贵州省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赤水土壤类型多,分布比较零散,有“数步不同土”之说,以紫色土壤为主,占赤水市土地总面积60.61%,耕作层含钾最高,但含磷低,保肥力较强。
赤水属 长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52条,总长度1255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 赤水20平方千米的河流26条,总长度335千米。赤水市河网密度达到0.7千米/平方千米, 赤水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是 长江一级支流。
生物资源(2)赤水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生林43万亩。另外,赤水市竹林面积已达129万亩(2013年4月),竹林总面积和人均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截至2012年,赤水市境内有高等植物2116种,其中维管植物1964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0种,特有植物27种,代表植物包括 小黄花茶、 赤水蕈树等。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残遗种——“ 桫椤”在赤水生长十分密集,仅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达4.7万株,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截至2012年,赤水市有野生动物1668种,其中脊椎动物404种,昆虫1264种, 云豹、长尾雉、 苏门羚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9种,长江上游特有鱼类25种。
赤水具有亚热带生物生存和活动的条件,其森林植被地带类型属贵州高原偏湿性常绿阔 赤水叶林地带的赤水河谷中山樟栎林、松杉林、毛竹林小区;植被类型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群纲。
截至2012年,赤水市森林覆盖率达76.17%,其中有我国罕见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原生林43万亩;有野生植物和野(脊椎)动物1000多种,其中有桫椤、小金花茶、赤水蕈树等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3种,有云豹、长尾雉、苏门羚等重点保护珍稀动物22种。赤水市竹林面积114万亩,有各类竹36种。年产木材4万立方米,楠竹400万根,杂竹40万吨,竹笋3万吨。赤水物产以南亚热带的荔枝、龙眼、香蕉、柚子等水果为主要品种,中草药种类达300多个。
截至2012年,赤水市拥有森林面积206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29万亩(楠竹51万亩、杂竹78万亩),竹类300余种(其中本土竹种36个),年产木材4万立方米、楠竹400万根、杂竹40万吨、竹笋4万吨以上。
赤水地层较新,矿产不富,出露地层全为陆相积成。主要矿藏资源有天然气、盐卤、硅砂、石灰石、煤、铜,并以天然气为主,截至2012年,据初步探测,地质储量达14.3亿立方米,远景储量193-778亿立方米,分布在文华、旺隆、官渡、两河口、宝源等乡、镇、办事处。 赤水(17)
截至2006年5月,天然气已探明天然气储量34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气田,年开采量最高达1.8亿立方米,已探明油气资源储量分别达到280万吨、3400亿立方米,是贵州省最大的气田,官9井开采出轻质石油,正在顺利推进官深1井、西门1井的钻探,已探明石油资源储量280万吨。另有煤矿贮量约2400万吨,为无烟优质煤,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市)之一。
截至2012年,赤水境内有大小河流352条,总长度125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公里的河流26条,总长度335公里。赤水市河网密度达到0.7公里/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10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95亿立方米。境内有各类水库、山塘800多处,蓄水总量达3000万立方米。2012年水力发电量24013千瓦小时。
截至2012年,赤水市水能资源蕴藏量达35.69万千瓦,可开发量达23.26万千瓦,是全国首批100个电气化县(市)之一。
人口
2019年末户籍总户数 104386 户,总人口 318944 人,其中:城 镇 141915 人,乡村 177029 人。年末常住半年人口 24.67 万人。[12]
民族
截至2012年,赤水市居住有汉、苗、土家、仡佬、布依等26个民族。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朱煜 |
常务副市长 | 张宇 |
副市长 | 李健明、程鳌、陈世彪、吕川、张新勇、古艳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汪能科 |
市委副书记 | 朱煜、旺卫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李锋 |
副主任 | 唐阳、罗金富、张军、张小平、何伟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吕平 |
副主席 | 穆文卫、袁晓春、郑玉兰、张子贵、廖朝林、陈锡莲 |
以上内容参考:赤水市人民政府[13][14][15]、贵州人大网[16]。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朱煜 |
常务副市长 | 张宇 |
副市长 | 李健明、程鳌、陈世彪、吕川、张新勇、古艳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汪能科 |
市委副书记 | 朱煜、旺卫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李锋 |
副主任 | 唐阳、罗金富、张军、张小平、何伟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吕平 |
副主席 | 穆文卫、袁晓春、郑玉兰、张子贵、廖朝林、陈锡莲 |
初步测算,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00.55 亿元,比上 年(下同)增长 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9.65 亿元, 增长 5.6%;第二产业增加值 37.05 亿元,增长 16.3%;第三产 业增加值 43.85 亿元,增长 10.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 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19.5∶36.9∶43.6;人均生产总值 40758 元。[12]
201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22989 万元,增长 5.4%,其中: 农业产值 115485 万元,增长 1.0%;林业产值 105035 万元,增 长 9.0%;畜牧业产值 81033 万元,增长 6.6%;渔业产值 10665 万元,增长 10.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10770 万元,增长 10.0%。
2019年粮食种植面积 258427 亩,下降 14.7%;油料种植面积 8244 亩,增长 32.0%;糖料种植面积 1350 亩,下降 4.9%;蔬菜、瓜 类种植面积 82369 亩,增长 6.1%。
2019年肉类产量 26739 吨,增长 20.0%;禽蛋产量 4300 吨, 增长 58.0;生猪存栏 49852 头,下降 54.0%;生猪出栏 94080 头,下降 27.0%。[12]
2019年工业增加值 22.73 亿元,增长 22.6%。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增长 18.7%,其中:纸制品类企业 7 家,下降 19.4%; 家具产业类企业 6 家,增长 225.4%;特色食品药品类企业 13 家,增长 40.6%;竹集成材类企业 8 家,增长 78.6%;新技术 新材料类企业 16 家,增长 19.5%。[12]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2019年 500 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 5.1%。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31.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 17.0%。 五、商业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57 亿元,增长 4.9%;社会消 费品销售总额 131.35 亿元,增长 11.2%。
2019年旅游总收入 231.67 亿元,旅游总人次 1925.7 万人次。 年末拥有星级宾馆(挂牌)5 家,旅行社 8 家。
交通和邮电通讯业
2019年末境内公路里程 5665 公里;拥有营运客车 273 辆 7594 座;拥有营运货车 266 辆 1785 吨。
2019年邮政业务总量 38798 万元;年末拥有固定电话 39117 户;拥有移动电话 312499 户;拥有国际互联网 79703 户。
财政、金融
2019年财政总收入 134266 万元,下降 5.9%,其中: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62155 万元,下降 2.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46394 万元,增长 12.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55.50 亿元,增长 3.0%;年末金 融机构贷款余额 160.66 亿元,增长 15.1%。[12]
赤水
赤水区是贵州最大的通江港口,“黄金水道”赤水河绕城而过,仅60公里汇入长江。 赤水港是贵州第一大港,客货船可达重 赤水港(6) 庆至上海等长江沿岸各大港口、码头,年货运吞吐量350万吨以上。公路连接黔川渝,距遵义300公里,距贵阳450公里,距重庆240公里,距成都340公里,距泸州78公里,距合江60公里,赤水至隆昌接成渝高速公路140公里,隆(昌)泸(州)铁路及高速公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泸州蓝田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贵阳、成都等大中城市的航线,是黔川渝毗邻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贵州实施“北上”战略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7年,境内公路里程 5022 公里;拥有营运客车 589 辆 11976座;拥有营运货车 260 辆 1441 吨。全年公路旅客周转量 485186万人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 196053 万吨公里;水运旅客周转量 35.26 万人公里,水运货物周转量 327600 万吨公里。[17]
2019年科技活动企业 116 家,申请专利 269 件,授权专利 105 件。 年末拥有各类学校数 182 所;教职工数 4018 人,其中: 专职教师 3452 人;在校学生数 51301 人;毕业生数 13407 人; 招生数 12828 人。[12]
赤水(20)
2019年组织文艺演出 113 余场次;举办体育活动、竞赛 29 次。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 97.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7.0%。 年末共有卫生机构 181 个,其中:医院 10 个、卫生院 14 个、卫生防疫站 1 个、妇幼保健站 1 个。
2019年拥有卫生机构床位 2544 张,其中:医院床位 2052 张、卫生院床位 435 张。卫生机构 人员数 2658 人,其中: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 1863 人。 全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17236 人,新型农村合作医 疗人口覆盖率达到 99.07%。[12]
2019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40812 人;城乡居民社会 指标名称 合计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高中 学校数(所) 182 98 63 17 4 在校生数(人) 51301 9303 22576 10864 8558 毕业生数(人) 13407 3740 3936 3209 2522 招生数(人) 12828 3401 3436 2925 3066 教职工数(人) 4018 1245 1443 826 504 其中:专职教师(人) 3452 751 1432 795 474 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125590 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69163 人(其 中:城镇职工参保 30370 人,城镇居民参保 38793 人)。
2019年年末拥有各类社会福利单位 16 所,拥有床位 1182 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850人;持证失业人员再就业1329 人;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84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05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2.73%。[12]
2019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 82.75%;全年空气优良天数 332 天;全 年空气优良率 94.3%;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0%。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425 元,增长 9.7%;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656 元,增长 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