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珠印

连珠印

目录导航

简介

印章的一种。起于周秦之际,当时仅三连冻、四连珠印两种。二连珠印,始于唐代,取长方印界为二,分刻姓名表字,亦有作椭圆式的。

连珠印印文的表现形式分为三种:

1.上下皆为朱文印;

2.上为白文,下为朱文;

3.上为朱文,下为白文。

相关新闻

“福寿”连珠印的境界

图片所展示的这枚连珠印,印材为寿山善伯洞白芙蓉。印面刻“福”、“寿”二字。边款刻“宣统二年,静斋主人”。钮为如意云纹,造型别致,比较少见。

古称富贵寿考为福。还有“五福”的说法: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福与寿是紧密相连的,有寿则有福。

“福寿印”的“福”、“寿”二字的笔道都是中空的,这需要相当的工力。作者把字的笔道镂空,是有其用意的,可以说是刻意为之。笔道镂空之后就成了“口”字,于是形成了许多变形的“口”。“福”字形成12个“口”。12是6的倍数,寓意“六六大顺”。“寿”字有9个“口”,“九”——“久”,九字寓意寿命绵长。

有意无意之间,这是一种境界。“福寿印”刻成这样的形制,我想雕刻家是有意为之。作者的审美情趣,创造的意象,表现的境界,都是苦心经营的。作者有意而观者有心,能够读懂作者的意图,岂不是一件美事。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