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标准是中国国内市场服装产品标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之一。《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自200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对中国国内市场上水洗整理服装产品的质量管控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但随着服装产品种类的增多、消费者对服装质量要求的提高、中国国内外法规标准的更新,企业在执行《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时,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实际操作的疑难问题。结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国家标准委员会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提出了修订要求。
2014年1月24日,国家标准计划《水洗整理服装》(20132494-T-608)下达,项目周期24个月,由TC219(全国服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该计划已完成网上公示、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工作。[2]
2016年12月13日,国家标准《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16)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7年7月1日,国家标准《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16)实施,全部代替标准《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1]
国家标准《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16)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9)规则起草。
《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16)与《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市服装研究所、福建省纤维检验局、九牧王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柒牌集团有限公司、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利郎(中国)有限公司、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天祥(天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
主要起草人:王宜满、沈燕、杨秀月、施琴、林荣宗、施丽贞、徐京云、叶谋锦、郭亚莉、赵国华、黄琳、秦威。[1]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分类 | 1 |
5要求 | 2 |
6试验方法 | 4 |
7检验规则 | 7 |
8包装、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9 |
参考资料:
前言 | Ⅰ |
---|---|
1范围 | 1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
3术语和定义 | 1 |
4分类 | 1 |
5要求 | 2 |
6试验方法 | 4 |
7检验规则 | 7 |
8包装、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 9 |
《水洗整理服装》(GB/T 22700-2016)规定了水洗整理服装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分类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适用于以纺织机织物为主要面料,经水洗整理生产的服装。该标准不适用于牛仔服装和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服装。[2]
GB/T 250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T 251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GB/T 1335 (所有部分)服装号型GB/T 3917.2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2部分:裤形试样(单缝)撕破强力的测定GB/T 3921-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GB/T 4841.3 染料染色标准深度色卡2/1、1/3、1/6、1/12、1/25GB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GB/T 8427-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GB/T 14801 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GB/T 15557 服装术语GB 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 21294 服装理化性能的检验方法GB/T 21295 服装理化性能的技术要求GB/T 29862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T 31907 服装测量方法FZ/T 80002 服装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FZ/T 80004 服装成品出厂检验规则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