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棘针

水棘针

植物界
管状花目Tubiflorae
中文学名 水棘针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分布区域 蒙古,朝鲜,日本,俄罗斯及伊朗,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等
亚科 筋骨草亚科Ajugoideae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所属卷:Amethystea Linn.

  所属科:Labiatae

  中文名:水棘针

  其它中文名:土荆芥(昭通)。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基部有时木质化,高0.3—1米,多分枝;茎四棱形,紫色、灰紫黑色或紫绿色,被疏柔毛或微柔毛,以节上较多。叶纸质或近膜质,三角形或近卵形,3深裂,罕不裂或5裂;裂片披针形,边缘具粗锯齿或重锯齿,中间的裂片长2.5-4.7厘米,宽0.8—1.5厘米,无柄,两侧裂片长1—3.5厘米,宽0.7—1.2厘米,基部不对称,下延,无柄或近无柄,叶面绿色或紫绿色,被疏微柔毛或几无毛,背面无毛;叶柄长0.7-2厘米,紫色或紫绿色,有沟,具狭翅,被疏长硬毛。松散的二歧腋生聚伞花序,复组成总状圆锥花序,被疏腺毛;萼钟状,长约2毫米,具10脉,其中5脉高起,外面被乳头状突起及腺毛,里面无毛;齿三角形,渐尖,长约1毫米或略短;花冠蓝色或紫蓝色,花冠管内藏或略长于花萼,无毛;檐部二唇形,外面被腺毛,上唇2裂,裂片与下唇侧裂片同形,为长圆状卵形或卵形,下唇3裂,中裂片扇形;能育雄蕊2,着生于下唇中裂片近基部,向后伸长,自上唇裂片间伸出,退化雄蕊2,着生于上唇裂片下,花冠筒中部,线形或几无;子房无毛;花丝略长于雄蕊,无毛。小坚果倒卵状三棱形,背部具网状皱纹,合生面占腹面达2/3以上。花期8—9月,果期8-10月。

分布及生境:

产滇西北为主,滇东北亦有少数,习见于田边、旷野、路边及河岸沙地等开阔和略湿润的地方;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新疆、西北均有。此外,蒙古,朝鲜,日本,苏联及伊朗亦有分布。

用途及功能

昭通地区药用,作荆芥代用品。疏风解表;宣肺平喘。主治感冒;咳嗽气喘。

采集信息

中文种名

水棘针 [2] 

拉丁学名 Amethystea,caerulea,Linn
科名 唇形科
采集时间 2009年10月21日
采集地点 吉林省辉南县,金川镇
采集人 郑宝江,李康
引种材料类型 果实
生活型 草本,落叶,阳性
生态环境 路旁
土壤 火山土
地形 山地
群落及主要伴生植物 次生林,月见草,蒿属,野大豆,等
花颜色 紫蓝色
果实颜色 黑褐色
叶子颜色 单叶三裂
花期 8-9月
果期 10月
分布 少见
地区蕴藏量评估 较少
当地利用情况
标本鉴定人 郑宝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