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瘅

心瘅

需做检查 肥达氏反应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尿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常规便常规
就诊科室 中医科中医综合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常用药物 参麦注射液辅酶Q10胶囊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地高辛片环磷腺苷注射液注射用环磷腺苷注射用转移因子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
目录导航

病因

心瘅指因外感温热病邪,或因手术等创伤,温毒之邪乘虚侵入,内舍于心,损伤心之肌肉、内膜。以发热,心悸,胸闷等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瘅(热)病类疾病。

症状

1.起病前1~3周有发热、因痛或腹泻病史;或原有心痹、先天性心脏病史,复患感冒、热淋,或因手术、器械检查后发病。

2.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多汗,或持续发热,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严重者可有唇甲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

3.体检可有心脏扩大,心尖区收缩期杂音,心音减弱,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等;或见皮肤粘膜瘀点,杵状指(趾),脾肿大,原有心脏杂音性质改变,甚至出现新的杂音。

4.心电图有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超声心动图有心脏扩大,甚至心包积液表现,或发现心脏赘生物。

饮食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

3、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急性期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后3~4周。注意防止反复感冒。

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治疗

[辨证论治]

1.风热外袭证:发热恶风,或低热不退,胸闷心悸,或咳嗽,汗出口微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结代。解表清热。治疗秘方:A-766号。

2.气分(热盛)证:身壮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欲饮,汗多,心悸心烦,气粗,大便秘结,小便短黄,面赤,舌红,苔黄少津,脉洪数。辛寒清热

3.热入心营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甚或神识模糊,渴不多饮,斑疹隐隐,或见出血,尿黄便结,舌绛无苔,脉细数。清心凉营。

4.正虚邪恋证:发热之后,余热尚存,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燥,尿少便结,舌瘦而红,苔少或有裂纹,脉细弱而数。益气养阴、清泄虚热。

检查

肥达氏反应,心电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尿常规,血常规,便常规。

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胸痹: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多具有发作性心胸疼痛,胸闷症状,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改变,血脂多增高。

2.湿温[瘟]:有持续发热,脘痞腹胀,苔腻脉缓,神情淡漠,蔷薇疹,脾肿大,白细胞减少,肥达氏反应效价增高等表现。

3.心痹:常有关节肌肉酸胀疼痛,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抗O增高等。

并发症

并发症表现为胸闷,乏力,心悸,气短,多汗,或持续发热,消瘦,面色苍白,头晕,严重者可有唇甲青紫,烦躁不安等症状。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