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性空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上的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一人一物,乃至微麈沙砾等,都是因缘和合而生,也都又将随着因缘分散而灭。因此,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现象“有”,都是缘起而有;因为缘起而有,因此它的本性是“空”。
缘起法说明,世间上所有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没有因缘关系,一切皆不能成就。比方说,一个人生活在世间上,因为有农夫种田,我们才有饭吃;有工人织布,我们才有衣服穿;乃至出门,由于有公共汽车司机为我们的开车,我们才能到达目的地。假如没有这许多因缘,我们就不能生存了。甚至于晚上在家里,只要打开电视,就有精彩的节目可看,如果没有众多演艺人员表演,如何能有电视节目可看?所以,每个人能够生存,都要感谢因缘,感谢世间的成就。[2]
缘起的定义就是:有“因”有“缘”,因缘和合而有“果”。世间上的一切者因缘生起,都离不开因果法则。因和果之间有一个缘,因所以能成果,一定要有缘。例如,花的种子种下去,它在能够开花结果,必定要有土壤、阳光、空气、水份、肥料等很多的因缘,才能开花结果。所以,我们能够生而为人,在过去生中,有宿世的因、宿世的业,现在到了人间来,还要有现世的缘,因缘聚合了,才能产生果。
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缘起法虽然深奥难懂,不过从因果法则的六条定律,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缘起性空”。
果从因生
缘起的先决条件是“因”,有“因”再加上“缘”,条件具足,才能生“果”。“因”是生起万事万物主要的、内在的条件,是生果的直接力;“缘”是外在的条件,能助因生果,是生果的间接力。所以,万有诸法之所以存在,必定有其生成的因缘,这就是“果从因生”的理则。
相由缘现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这个“境”就是因缘,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所产生的假相,本身并无自性,所以说“缘起性空”;由于无自主性,所以能随著缘生而现,缘灭而散,因此说“相由缘现”。
事待理成
宇宙万法的生起,因然是要有因有缘,但是在因缘果报的生起上,还有著普遍的理则,也就是因果的法则。譬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能得豆,种豆不能得瓜。“如是因感如是果”,违背了这个“理”则,便不能成其“事”,所以说“事待理成”。
多从一有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一”就是只有一个,“多”就是有很多个;但是在佛教看来,一就是多,多就是一,甚至“多从一有”。譬如把一粒水果种籽埋到泥土里,经过灌溉施肥,而后长大开花,结出一树累累的果实,这都是由一粒种籽而来。因此,佛教譬喻布施如播种,“一文施舍万文收”,其道理和“一粒落土百粒收”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多从一有”的理论根据。
有依空立
世间上的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以为空是没有。在佛教里面,空才能有,例如房子不空,就不能住人;耳朵、鼻子、口腔、肠胃不空,我们怎么能生存?我们口袋不空,东西放到那里?世界虚空不空,森罗万象如何安放?因为空,才有一切,有是依空而立的,所以《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龙树菩萨在《中论.观四谛品》中提出“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这就是“有依空立”的理论根据。
佛是人成
佛陀悟道之初,曾经宣示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但因烦恼无明覆盖,因此不能证得;只要断除无明,拂尘去垢,开发佛性,自能证悟成佛,因此有所谓“佛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悟的佛”。《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卷一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这就是“佛是人成”的最佳佐证。
缘起性空正如拳头与手掌,五个指头合起来成为一个拳头,这叫缘起;放下来变成手掌,这叫性空。因为性空,所以才能缘起;因为缘起,故知本性是空。缘起性空的道理不容易懂,但是人生各种关系的存在,却都离开不了缘起性空的道理。
有人认为:佛家的“缘起性空”与道家“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的内涵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佛家是讲究境由心生的,所谓“缘起性空”是指人的一切机遇与得失乃至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缘起),都是人类自己主观意志的结果,而非真实存在的(性空)。而道家的“无为”是指世界上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在客观事物的变化运动中并不是刻意为之的。同样,人类的行为不要刻意去干扰事物的进程,这也是“无为”思想从应用角度的解释。可见,从本质上来说,佛家思想的“空”是指客观事物本身就不存在,只不过是人类主观思想意识的结果;而道家的“无”并不否认客观事物客观存在性,而是指影响客观事物运行变化的客观规律不象客观事物一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种“无”只是客观规律相对于客观事物的特征属性。
以下内容的作者为仁德上人:
宇宙法界的事实真相,也可以说人生宇宙的事实真理,就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十方三世诸佛共同宣说的唯一真理,又叫实相,三世一切诸佛就靠这一句话、这一条真理而成就无上的佛道。所有的一切万类众生要想成就无上的佛道,必须也要依靠这一条万古不变的真理。人生宇宙的真理实相就是一句话,这一句话就是大乘佛法的法印,又叫实相印,又叫事实真理,又叫人生宇宙的真相实相,这是十方三世诸佛成佛的印证,更是一切诸佛救度众生成佛的法印。这个真理法印只有四个字,这四个字就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
缘起性空,只有四个字,但这四个字却非常重要。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缘,缘的根本是什么?我们经常会说缘到或者缘不到,经常说随缘随缘,缘分好或者缘分不好。这个缘字是什么意义呢?什么是缘呢?很多人对缘字非常不了解,只是人云亦云,随口说一说。随缘随缘,并不知道随什么缘,随到什么地方去。缘是什么,并不了解,把缘字理解成很神秘,解不开的迷信。认为缘是人生无法把握的天意,或者是一种神秘力量支配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势力,自己只有服从而没法把握,更没有办法改变,不明白缘的本义是什么。
现在就要明确地告诉你们,缘就是自己当下的心,心到缘到。心善即是善缘,心恶即是恶缘。一心一意为了自己就是生死烦恼缘;自己起心动念为了法界一切众生,即是清净平等解脱的缘。明白缘是心,心是缘,缘由自心生。明白心与缘,缘与自心无二无别。心生一切法生,心灭一切法灭。有心就有法,有法即有心,心生缘起,心灭缘灭,心缘不二。明白了自己当下的心,就明白了缘起的真实义。明白了缘起心生的道理,就明白了一切事相都是由自己当下心显现的幻影、水泡泡。
缘起与性空是两层意义,明白缘起的人既会处理世间的一切事务,又会妙用自己的心,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自己明白一切事相、一切所有都是由自己的心而显现,离开了自己的心什么东西也没有。只有自己的心生,一切事相才会出现。自己的心空寂,一切法一切事情皆空幻不可得。明白缘起是有为法、是人天道、是方便法。只有真正通达性空不可得,证到空性不着相的人,才能真正达到清净自在解脱。
缘起,一般人很容易悟到,因为自己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思维,而明确的知道一切法从心想生。有心才有事相,无心即无法更无事相,这是每一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的事实真理。让自己明确的认识到眼前的一切事相、钱财物质,都是由于自己心动而产生的一切幻相。世间法只有自己心动,才会有自己心想的成果,心不动自己就无法达成自己的心愿。这是人天道、世间法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并能亲身体验的现实境相,有心就有事相,无心即无事相。体会一切法从心想生。
解脱道除了体会落实缘起,更重要的要体悟空性,也就是一切法相的本质是空性不可得。深刻地明了通达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明白一切事相的当体即空,没有一点能得到,没有一点能长久保持的东西。世间所有的一切一切事相,都是一时的幻相假有,都是一时的幻生幻灭的水泡,没有一点永恒不变的东西。一切幻相都是水中月、镜中花,都是一时的幻影假相,没有一点是不变的。明白一切幻相幻境不可得,即是证到空性,空性并不是没有,这个有是假有、是妙有,有的当下即是空不可得;明白有的当体即空,有的当下即不有,也就是不着眼前的一切幻有;明白一切的有只是一时的空花水月,是幻生幻灭的水泡泡,不再执着这些虚幻的假相,当下见到空性。明白不可得,即是悟到诸法的本质空性。悟空性的人不再着相,不动自我的执着心,随缘妙用,无私无我、无爱憎心,即是真正悟到缘起性空。悟空性的人即无私无我,不再着相,更不会执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