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海的绿荫》,中篇小说。描写国防科研战线上3个青年女军人在事业、爱情上的不同追求,获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和1983年第一届解放军文艺奖。作品人物形象鲜活,富有哲理意味,并具有崇高的理想。
《沙海的绿荫》讴歌了普通军人崇高品德,虽然反映的是和平环境里的军内生活和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但作品同样注重揭示军内军外相关联的社会矛盾、心理冲突,着眼于写人。总之,新时期军事题材的中篇小说,突破了过去军事题材小说只追求“战壕真实”,把小说写成“战斗文学”的老框子,标志着军事题材文学在现实主义道路上的新开拓。
朱春雨,1939 年3 月生于辽南。1959 年进长春电影制片厂做场记。1965 年参加中国作家协会读书会。“文化大革命”前后十余年一直下放在长白山林区。
1979 年2 月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政治部创作组任专业创作员。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52 年开始写短诗和散文,60 年代初开始在《人民文学》等刊物上发表小说,后来便以写小说为主。先后发表过《大业千秋》、《在人海里》、《沧桑小户》等长篇小说,《大桅》、《报到》、《深深的井》、《听那创造的声音》等中短篇小说,以及若干诗歌与小说的翻译作品。散文《请看那盏灯》获《解放军文艺》1981 年优秀作品奖。中篇小说《沙海的绿荫》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届文艺奖。《在人海里》获《当代》文学奖。
朱春雨的中篇小说《沙海的绿荫》展示的是一幅令人激动的画面,为读者描绘的正是那些无私奉献者的美丽心灵。尽管历史与现实的战争生活为军事题材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是,文学所面对的是和平时期的军人,是一支要把作战技术和军事科学技术搞上去的军队。因此,创作无法回避一些新的生活,新的人物。特别是如何表现那些埋头于数据与仪表的军事科研人员的生活,就成了艺术描写的一大难点。
《沙海的绿荫》在努力探索这一艺术难点时,大胆地把笔触延伸到以往的作品中几乎没有表现过的尖端科研部门,反映了研制导弹的中青年科学家的生活。作者不落俗套,不去纠缠复杂的技术过程和两种试验方案的论争,而是在十年内乱和长夜破晓的历史背景下,有声有色地展示了沈巧、唐天虚等科学家的命运。围绕着他们的工作、友谊和爱情,揭开了形形色色人物的道德情操和灵魂的奥秘。由于这部作品写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求和曲折的命运,写出了人物的爱与恨,从而使穿着同样军装的各种人物呈现出各自独特的色调,为描写当代军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灵美探求了一条新的艺术途径。
在小说中,作者着笔最多的便是沈巧。然而,当故事的帷幕刚刚拉开时,当作者把小说中仅有的三个女性一一亮相时,谁也不会相信沈巧这只“丑小鸭”会在作品中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与头号美人欧阳美怡相比,她没有动人的外表。与贤惠的黄金桃相比,她缺少那种强烈的家庭观念。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逐步展开,她的正直、她的坚强、她的智慧、她的善良,荡除了她面容上的“丑”的迷雾,令人惊讶地展现出了她纯美的心灵。在事业上,她有着极高的业务水平。她的数据,为导弹试验填补了空白。在友谊上,她有一颗善良的心。
她先是为欧阳美怡选中了美男子顾时雨。然后又为黄金桃选中了书呆子唐天虚。黄金桃不幸早逝,她勇敢地一面工作、一面承担着抚养黄金桃孩子的重任。欧阳美怡离婚,她又极力促使她同唐天虚相爱。在爱情上,她似乎很冷漠。但是,当黄金桃去世以后,当她把爱的权利让给欧阳美怡以后,尤其是当欧阳美怡被灾难吓得逃离沙漠以后,她才真正表露了她的爱,同身患绝症的唐天虚组成了一个幸福而短暂的家庭。她主持正义,嫉恶如仇。唐天虚挨整,她仗义直言。顾时雨劝阻她别同唐天虚合作,她严辞拒绝。诚然,她不是妖艳的水仙。但她却是苍劲的仙人掌,默默地、一无所求地在沙海中培植着绿荫。
唐天虚是我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爱祖国、爱人民。为导弹事业,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挨整、挨批、代人受过,他无一怨言。条件的艰苦、生活的艰辛,他一无所顾。爱事业胜于自己的生命,身患绝症,仍拼搏不已。直至倾洒出了他的全部心血,长眠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沙海中。他倒在了不应该倒下的时候,他的死,是时代的悲剧。然而,在对唐天虚形象的塑造中,作者并没有忽视他作为正常人的有血有肉的一面。
在小说中,作者现实主义地描写了他对爱情的追求、失望、迷惘和痛苦。尤其是描写了他对妻子黄金桃的一往情深和深切思念,对欧阳美怡追求的反感以及对沈巧的坚定不移的爱。这样,就摆脱了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公式化”描写,使这个人物具有很强的真实感。从而对整部小说的思想和艺术上的深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