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弗莱石(Tsavorite):它的化学名称为钙铝榴石,因含有微量的铬和钒元素,娇艳翠绿,赏心悦目。产自肯尼亚的沙弗国家公园,在上个世纪中叶才被发现,它清新美丽的颜色使得它很快被市场所接受,目前价格逐渐向产量日渐减少的翠榴石靠拢,预计今后价格已经会逐步攀升。
沙弗莱石是一种绿色含有铬或钒的钙铝石榴石,作为一种较新才发现的矿物,它从被发现的那天起就和一名叫做坎贝尔布里奇斯的苏格兰宝石学家的命运连在了一起。
1967年,布里奇斯在坦桑尼亚东北部的Lelatema山Komolo村附近勘探时首次发现了这种绿色的宝石。但是由于坦桑尼亚政府的限制,在该地发展商业采矿的希望破灭了。
布里奇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继续在周边地质情况相似的区域勘探,他的坚毅最终获得了回报——他在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边境,靠近肯尼亚Tsavo国家公园的位置发现了第二个具有开采价值的矿床。肯尼亚政府对外来资本的接纳使得布里奇斯很快开始走向成功。布里奇斯是个让你意想不到的人,在勘探和普及这个新型宝石的过程中,他住树屋(防狮群),用一条蟒蛇守护宝石(当地人害怕蟒蛇),处处可见他的鬼主意颇多。在探寻这种翠绿宝石的过程中他并不孤单,不久,皮特-摩根(南非人)和他的肯尼亚搭档W.基曼尼便加入了他的采矿队伍中,于1973年探明于离布里奇斯矿区北部不远处的沃伊储矿区,它的发现者便是W.基曼尼。一场淘宝热潮就此掀起,附近的沃伊小城也迅速转变为一个活跃的宝石交易中心。[1]
随着产量的加速上升,这种光彩夺目的绿色宝石开始步入国际舞台。1974年,纽约著名的蒂凡尼珠宝公司将这种绿色钙铝榴石推向全美市场,并精心冠名为沙弗莱石,以唤起人们对肯尼亚沙弗自然保护区的视觉感受。虽然这个品种名仍未被国际矿物学联合会承认,但是在宝石交易中已经完全采纳了这个有灵性的名称,沙弗也因非洲食人狮而成名,同时也激发了电影《非洲历险记》(1952)和《黑暗幽灵》(1996)独特的灵感。
把宝石的名字和非洲最大的国家野生动物公园联系起来的想法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商业行为,今天,沙弗莱石依旧是珠宝市场里“最狂野并最具原始气息”的宝石,因为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任何针对它的处理手段出现。如今,它是除祖母绿以外全球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绿色宝石,凭借自身的美丽和合理的宣传,它日渐获得珠宝商的认同和消费者的喜爱。
近段时间,砗磲珠宝的爆红让珠宝界炸开锅了,而进入2015年,彩宝沙弗莱更被国际顶级珠宝商主推。到底沙弗莱石有着何德何能可以一步登天?
看颜色
彩色宝石收藏家们哪个不是“好色”之徒?决定价格高低最重要因素就是颜色,沙弗莱石的绿色容易泛黄,而偏蓝色的则少之又少。颜色浓度也是重要的指标之一,淡浓度顶多能叫绿色钙铝榴石,浓度太深就会变成暗绿色,价值系数也会下跌。
看个头
不管什么宝石大克拉的都值钱,但是为什么大颗粒的沙弗莱石价格却如此这般之高呢?奥秘就在于这种宝石结晶颗粒普遍不大,基因影响个头,而市场上85%的沙弗莱石都在1克拉以下,物以稀为贵一直是珠宝界亘古不变的定律。
看净度
“十宝九裂”的俗语大家都听说过,对彩色宝石的净度要求自然不会像对钻石要求的那么严苛。一般挑选时,只要是肉眼无法从内部观察到杂质和裂隙,并且杂质不处在宝石的中央地带,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整体来说,沙弗莱石的杂质非常少。
看切工
沙弗莱石之所以那么明亮耀眼,主要在于它的高折射率,而它的内部又十分纯净,所以它一般采取圆形明亮式切割,通常在57或58个刻面,这就是为什么它从外观上较祖母绿要光亮得多。人靠衣服马靠鞍,沙弗莱石想要大放异彩就要靠好切工。
这珍贵的宝藏注定不会被埋藏,它的光芒不仅不会被掩盖还横扫近几年的拍卖市场。2008年苏富比以80万港元成交了1枚10.30克拉的沙弗莱石戒指;2009年5月一枚梨形的沙弗莱吊坠便以170500瑞士法郎成交。可以说沙弗莱石是彩色宝石中的“潜力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