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与百合区别】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科的香根鸢尾(fleur de lis),它体大花美,婀娜多姿,与百合花(lily)极为相似。鸢尾与百合分属两个截然不同的科类,虽然一眼看去,似乎两者都有六枚“花瓣”,殊不知鸢尾花只有三枚花瓣,其余外围的那三瓣乃是保护花蕾的萼片,只是由于这三枚瓣状萼片长得酷似花瓣,以致常常以假乱真,令人难于辨认。此外,鸢尾的“花瓣”一半向上翘起,一半向下翻卷,而百合花的花瓣却一律向上。另有一些鸢尾的花心深处还长有三枚由雌芯变成的长舌形瓣儿。由于欧洲人常把鸢尾花称作“百合花”,故不少人以为法国的国花是百合花。”近代汉语里经常把fleur-de-lis翻译成“金百合”,正确的翻法还应该是“鸢尾花”。香根鸢尾(fleur de lis)。
鸢尾花生产种植技术培训资料
香根鸢尾花图册(4) | 香根鸢尾花图册(5) |
香根鸢尾花图册(4) | 香根鸢尾花图册(5) |
1.1 起源
鸢尾属属于鸢尾科,该科还包括有唐菖蒲、番红花、小菖兰等,大约200个属,所以鸢尾科是个特别庞大的家族。这些花属中,在北半球发现了几千个品种。
“鸢尾”之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彩虹。它表明天上彩虹的颜色尽可在这个属的花朵颜色中看到。人们甚至在古代就已熟悉鸢尾了,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群中就有鸢尾形象的记录,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
鸢尾科植物的野生种的分布地点主要是在北非、西班牙、葡萄牙、高加索地区、黎巴嫩和以色列等。
1.2 分类
鸢尾属可分为宿根鸢尾和球根鸢尾。宿根鸢尾在许多花圃中作为多年生植物生长,德国鸢尾、西伯利亚鸢尾、黄鸢尾是其最常见的几种。德国鸢尾开花色彩纷呈:白色、蓝色、紫色、紫红色、黄色和复合色;西伯利亚鸢尾则几乎都为蓝色、蓝紫色,极少数的 是白色和黄色;而黄鸢尾则都是黄色的。
球根鸢尾包含的组群数量可谓非常少。然而,在商业化的花卉生产中,这些组群却是极为重要的。其中,网脉鸢尾组群由一些开花早,开花期短的栽培品种组成。例如蓝紫色的网脉鸢尾和黄色的丹佛鸢尾就是其中两种。西班牙组群包含了所有荷兰的鸢尾、西班牙鸢尾和英吉利鸢尾。然而荷兰鸢尾在这些花卉的生产中是最重要的。
荷兰鸢尾包括大量栽培品种,“Blue Magic”(兰魔)和“Prof. Blaauw”(布拉奥)就广为种植。利用颜色将鸢尾进行分类,其方法是简单而实用的。可分为紫色类、蓝色类、白色类、黄白色类、黄色与其它诸色相混的混合色类,及多色类。
1.3 生产条件
在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和生产试验之后,其结果使我们可通过运用专门的储藏和处理技术,周年种植和提供切花。为了获得品质优良的鲜切花,气候、管理水平等相关因素必须得符合要求。
以下章节将详细介绍荷兰鸢尾切花生产情况。
2.1 温室
所有温室都可用来进行鸢尾切花生产。作物对温室的专门需要,视气候情况而定。
鸢尾是光敏植物,故应在室外光照每天最低为200-300焦耳/平方厘米的阶段种植。在温带地区的冬季种植,温室内的植株对玻璃或塑料膜的遮光率要求较高。脏玻璃、老化且脏的塑料膜,或者温室内外的一些遮光物会大大地削弱照在植株上的光线。
在夏季和初秋时节,温室必须要有个好的通风条件,使温度急剧上升的可能性降至最低的程度。
2.2 供热系统
有许多地方温度低于5-8℃,所以供能系统是保证花期的基本条件。同时,供能系统和通风设备的应用可使植株免受荫冷、潮湿天气的不良影响。加热系统同时可保证植株如期生长。
温室中适宜种植鸢尾的供热系统应每小时向每平方米的土表提供200瓦的热量。管道供热系统是较理想的,因为它不仅可以均匀地分配热能,而且还能控制气候。热气供热系统同样也可采用。当然,采用这些设备先必须确保热能分配适量,燃气燃烧充分,而且还要保证燃气无排出,未经调节好的供能系统能释放乙烯气。而温室中如混入乙烯气会导致花芽枯黄。在苗床上可使用管道加热系统(胶管亦可)。建议为了避免灰霉菌的侵害,使植株保持适当干燥时而采用,应注意勿使植株接触热气管道,否则会叶片焦枯,花朵枯萎。
2.3 土壤加热和低温加热
在室外温度低的地区,冬季给土壤加温是行之有效的节能方法。在每个苗床下约40公分处布置4条塑胶管,通过热水的流动来供热。水温控制在35℃,并且在苗床上覆盖塑料薄膜。14-16℃土温能维持4周左右。在这段时期,空气加热可省略。
能够代替土壤供能的另一方法是低温加热。这种方法是种植后在走道上排放塑胶管,土壤表面同样覆盖地膜,管道水温维持在35℃,土温可保持在17℃。4周后撤掉地膜再对整个温室供热。如果种植较早的鸢尾是在温室内进行的,那么,室温在12-13℃是可以接受的。
地膜的采用不仅可以节能,而且还能减少植株水分丧失,同时不会破坏土壤结构,根系也发育良好。如果栽种的是已经长出新芽的种球,为了预防灰霉菌,在覆盖之前,应对作物喷施杀菌剂。
2.4 土壤冷却
从鸢尾栽种后到根系生长这段时期,如果土温过高,应使温度维持在17-18℃。土壤供热系统的设备一样可以用于土壤冷却。
2.5 遮荫设备
在冬季,为了气候的控制和节约能量,建议使用遮荫设备。最好是那种可移动的,在打开时又不会抵消太多阳光的遮荫网。
在夏季,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移动遮荫网可使土温不会过高,而且荫天还能充分利用光能。固定式遮荫网,例如:光线充分充足时,可以在温室的室外屋顶上覆盖一层白灰或遮荫网。此举可在阳光条件超过设计标准时的任何时间应用,但秋季一定要撤掉。
植株开始生长的3-4周内,不需要光照,此时,可用固定式遮荫设备,或将移动遮荫网打开,遮荫物尤以透水透气性强的为佳。在使用遮荫设备时,最好留有一些空隙进行通气。
2.6 灌溉系统
灌溉系统重要的是灌溉均匀。
种植前,有必要检测浇灌管道。供水不足或过剩会导致植株生长不一致、延迟植株的发芽和发育,会导致植株高度变矮以及花的败育,并容易引起腐霉菌的感染。顶部灌溉系统可向植株提供均匀的水分,而且在必要时对叶片进行冲洗。因此,这种类型是较好的灌溉系统。
以后在叶片长密后,可使用低位喷灌系统。这样,可避免叶片着水,甚至滴水不沾,这样灰霉菌的危害大大降低。灰霉菌是种植时的主要问题,特别是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或季节。
顶部喷淋系统必须具备如下技术要求:
- 管道间距1.6-2.15m。
- 相邻管道出水口的间距不超过1m。
- 每个喷头出水量约4升/分钟。
- 水压为1.5-2巴。
- 使用的过滤网为1-400微米。
由于对土质结构有破坏,所以特别强调不要使用漫灌法。
3.1 栽植地点
鸢尾不但可以种于玻璃温室或塑料膜温室,而且在露地也可种植。户外种植配合以临时覆盖物,或使用活动房屋,特别是春秋两季是可行的。
为了种植而要选择最合适的地点。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如下:适宜的种植阶段以及理想的栽植气候和温室类型。
例如,如果在生产阶段周围的温度在5℃以下,种球必须种植在温室中。这是因为鸢尾较易受到冻害,使植株生长停止。在一年的其它时间,当温度不高于25℃时,可在温室中种植。当周围的温度不低于5℃,土壤温度不高于20℃时,可在室外种植。在温室中种植的好处在于可在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可通过通风、遮荫等方法来尽量维持较均衡的白天和夜间温度和相对湿度。通过加热设备,可提高作物的质量。温带地区,在夏季种植在室外比种植的通风差的温室中产品的质量要好。
3.2 土壤
对于鸢尾切花的生产,实际上在任何类型的土壤中都可以进行,只要它排水良好,保湿性强,且不板结者(否则会限制植株生长)。土壤结构好是基本的条件,因为这对经常大量种植生长期短的鸢尾是非常必要的。
在重壤土中,建议加入诸如泥炭、蛭石或粗沙,与25厘米左右深的土壤进行混合,以对土壤进行改良。
易板结的土壤,种植后可在土壤表层覆盖一层诸如稻壳、稻草、松针、黑色泥炭或类似的材料来防止土壤板结。也可用次方法来防止土壤很快变干。
3.3 排水系统
为了使过多的水分应快速排除,应配置功能良好的排水系统。这样也使用水对温室土壤进行淋洗成为了可能。该处理可防止在种植喜肥作物或某种植阶段使用水分较少而引起盐分的积累问题。
3.4 盐敏性
鸢尾是盐敏性植物。盐分过高的土壤中,根系生长缓慢,甚至受损伤,并且限制植株吸收水分,导致花朵脱水。
为了降低过高的盐浓度,在种植前需要将土壤彻底淋洗(每平方米土表用200-400毫米水淋洗)。
在种植施肥较多的如菊花、玫瑰、康乃馨、西红柿等作物或某阶段浇水较少后,会引起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土壤盐分含量高还有可能是在种植如小菖兰等收获晚的作物后引起。因此,建议在种植前或刚种植后不宜大量使用合成肥料。为此,至少在开始种植6周前做一次土壤抽样调查,这样可以得到土壤中各种盐含量的数值。
土壤样本中以下各元素勿必不能超过所推荐的水平:
全盐(导电值) 1.0-1.5 毫摩尔 25℃土壤中
氯盐(食用盐) 1.5-2.0 毫当量
钾盐 0.8-1.5 毫当量
氮盐 1.0-2.0 毫当量
镁盐 2.0 毫当量
磷盐 每升不超过5.0毫克
灌溉水的电解电导水平一定不能超过0.5毫西门子/厘米。在温室中使用氯盐浓度不超过50毫克/升;在露地中使用氯盐浓度则不能超过450毫克/升。如果灌溉水不能达到标准,则不能进行鸢尾生产。
但是,由于各种情况使灌溉水中盐分浓度超标,土壤应尽量保持湿润,这样可防止因土壤干燥而引起盐浓度的上升。
3.5 施肥
一般来说,种植前施基肥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这会提高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而延缓鸢尾的根系生长。种植前对土壤的抽样调查以确保土壤含有正确的营养成分。抽样一定要在对土壤处理和淋洗后进行。这样,所缺的养分可通过以后直接给土壤中补充肥料来得到。鸢尾对氟元素敏感,因此,含氟的肥料(磷肥)和三磷酸盐肥料禁止使用。反之,如二磷酸盐肥料则应使用。
3.6 杂草控制
鸢尾的生长过程只需8-12周,在这么短的生长时间里,如果对土壤进行过蒸、淹、犁等处理后,那么在植株生长过程中不必考虑除草问题。植株种植后,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杂草。但施用时注意不能对植株造成伤害。
如果植株种植后,地里开始生长杂草,那么只有在种球被埋得足够深的时候才可以施用除草剂。种球新萌生的幼芽至少在土壤以下2厘米处才不会受到除草剂的危害。
在植株展叶之前,温室或露地中的小草可通过喷施适宜的除草剂来控制其生长。如果普通除草剂不能有效地控制一些一年生的牧草杂草,就应改用复合除草剂。施用的时候是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喷施在植株上,再喷足够的水。次日清晨,从植株顶部彻底冲洗。由于除草剂有残留性,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每片地一年中施用的除草剂都要限量,以不超过2次为宜;只在十分必要时再使用除草剂;不要种植对除草剂敏感的品种。
4.1 定货
在市场计划和植株种植计划确定后,按品种和种球规格向卖方定货。尤其是在涉及处理鸢尾时,要提前向供货方提供必要的信息,以使供方能对种球进行适合的处理并准时出口。为了对种球进行处理,供货方需了解的内容有:
- 期望的种植期,开花期;
- 选择的栽培地点(供热温室、不供热温室、露地);
- 种植地点的纬度;
- 当地的气候条件。
这些信息应与订单一起交给供货方,以便他们对种球进行处理以符合当地的栽培条件。
4.2 种球规格
鸢尾种球的规格是指其周长,通常用厘米来表示。当有人提出9/10这个标准时,这就意味着这批种球的周径在9-10厘米之间。
鸢尾与其他球茎类植物相似,其特点主要也在球茎规格的不同性:即有的规格是适合于切花生产,而有的规格仅适于作为种球养护的种植材料。这两种种球的区别并没有象郁金香那样明显。这是因为:一些鸢尾结出大球茎,而另一些鸢尾则结出小球茎。这就是说某个品种种球的可销售规格比另一个可销售种球的规格可能小的多。其区别如下:
- 小规格的可销售种球,其周径在6-7、7-8、8厘米以上。
- 大规格的可销售种球,其周径在8-9、9-10、10厘米以上。
在切花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是:来自供方的可销售的种球在生长季尚未开过花。这些未开花的种球与已开过花的种球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卵圆形的外表和3-4层表皮;后者外表呈扁形且只有一层表皮。开过花的种球很容易受损伤并极快枯萎。
4.3 到货和贮藏
到货后,种球贮藏的温度必须是30℃!
用于切花生产的种球应在到货后马上种植,因此,在种球到达之前对土壤彻底处理是很重要的。
如果在收到种球后不能马上种植,在这段过渡期间里,种球一定要在适宜的温度中贮藏。期间,温度一定要符合种球生长的要求,一定要经常调温,要和供方磋商,以保证种球的生长。使温度维持在2℃,而且不要超过2-3周,这是最好的选择。高于2℃的贮温会延长处理期,并对开花起负作用。
接收后立即拆包取出球茎,小心地将其置于底部有空格的容器中。贮温在2℃,并保证有良好的透气性。
接收或采收后的种球不适于长期贮藏,因为贮藏过久会对将来茎叶所生长不利,而且也会增加根尖受到青霉菌感染的机率。
4.4 种植前的浇水
用于切花生产的鸢尾在种植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是特别重要的。种植前几天的土壤要足够湿润,以确保早期根系快速而健康地生长,而且根系不易在种植时受到损伤。
使用冷水浇灌尤其是在土壤温度较高时较为合适。土温高,种球生长过快,使切花品质下降。种植应选择在土温较低处。此外还可以在夏季来临前在地上铺盖一层隔热的覆盖材料,阻止土壤受过多的太阳辐射。
4.5 种植时期
秋-春季种植(新收获的种球)
一些品种如“Blue Diamond(蓝宝石)”、“Blue Sail(蓝帆)”、“Ideal(理想之花)”、“Lovely Blue(爱蓝)”、“WhiteWedgewood”等从10月中旬起即可种植。“Apollo(阿波罗)”、“Blue Magic(蓝魔)”、“Prof. Blaauw(布拉奥)”从11月初起可以种植。种植过程中和种植后,土温均应低于20℃。
关于球茎的大小,最大球茎(周径10厘米以上)质量相对较高。周径在9-10厘米的种球一般于12月1日种植。由于比前者略小,质量要稍微差些。
无论在无供热的温室还是在露地,都可以在11月开始栽种。因为鸢尾易受霜害,所以土壤应适当用稻草覆盖(每100平方米100公斤)。从5月15日起,一些品种如“Royal Yellow(皇家黄)”、“Yellow Queen(黄皇后)”已不能再贮藏下去,而且也不能再使
用了。在5月15日前,所有种球都可使用。在温带地区,所有的种球(大规格或小规格)都可以在1月1日在加热温室中栽种。
夏季种植
夏季种植鸢尾有一定风险。因为鸢尾产量直接依赖于生长期的温度。如果预计平均温度高于25℃,那么种植计划将不得不取消。此时,种植只能提前或延期。
秋季种植(延迟种植的种球)
根据土壤温度(最好低于20℃),可在9月1日开始栽培,或者在温带地区使用“ Blue Magic(蓝魔)”、“ Ideal(理想之花)”和“ Prof. Blaauw(布拉奥)”这些品种提前栽种。
在此期间,只有种球规格在9-10厘米和10厘米以上的才合适种植。
表1中总结了不同品种所推荐的种植时期。如果该品种被推荐,表中还同时列出了相应的种植密度。
4.6 种植方法
鸢尾通常用大拇指压入土中。种植前土壤需打松并使其稍微湿润。接着,用拇指轻轻压每一个球茎,直到球茎大部分都没入土中。这种方法称作“指压法”。上述一系列操作均是为了保护球茎根冠和萌发的根免受损伤。
在温室和露地,如果预计植株生长前出现霜降,最好将种球种植在苗床上。种植后,在苗床上盖土,直到球尖刚好被盖住。这种处理方法同样适于在暖气候条件,以防止球根处土温高于20℃。
4.7 种植深度和密度
鸢尾种球种植时需格外注意。特别在根系开始生长时,尽量避免损伤根系。采用指压法,要小心地将球茎的3/4部分按入土中。苗床种植深度在7-10厘米,然后用土覆盖至球尖处。与浅植相比,深植防止冻害并使球基部的土温维持理想的温度。种植浅的球茎会因土壤干燥而受损。在狂风大作时,植株会倒伏。在一年中的高温期上面土壤易变干,根系湿度不够。基于这种原因,在土壤变干前覆盖土壤(使用稻草、稻壳或遮荫网)。
种植密度依不同品种、球茎大小、种植期、种植地点的不同而不同。以下表格就根据以上因素,给出种植密度。如果是品种归属的问题。
为使种植间距合适,通常采用每平方米有64个网格的种植网。表中的种植密度,是每一个品种均采用规格最大的球茎时应保持的种植密度
4.8 植株的支撑
根据种植期、气候和品种的不同,在植株生长期内都应为植株设置支撑物。例如:秋季温带地区种植相对较长,应提供支撑物。其他月份尤其在夏季,当植株高度超过80厘米时,支撑物很重要。采收时切花被摘除而非切除,保护物可使植株避免倒伏。通常作为支撑物的是菊花网。它在确定种植密度时也起到作用。随着植株的生长,支撑网也相应升高。
5.1 温室中的生长温度
种植后,土壤温度是最重要的因素,最低温为5-8℃,最高温为20℃。土温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出苗率。土温过低会造成开花能力降低,故最适土温控制在16-18℃之间。
温室内生产鸢尾,最适温度为15℃。为了缩短生长期,种植时可使用新采收的种球,前4-3周温室温度保持在18℃。此温度可维持到1月1日,但会造成植株弱小。13℃或更低的温度会延长生长期,同时增加植株重量,但花朵枯萎的机率增加。为了促进开花,如“ Blue Magic(蓝魔)”,如果温室高温已经被保持着,那么把温度降低是明智之举。
秋季,植株生长时,特别在温带地区,当光照不足时,温室温度必须下调以防止花朵枯萎。一般控制在10-13℃,以“Blue Magic (蓝魔)”为例,温度降低到10-8-5℃,尽量保证植株生长。如果在所有阶段叶片显得过多,那么得考虑修剪掉部分叶片。
生产的日夜平均温度可在20-23℃,最低温度为5℃。在高温和光线较弱的温室中,缺少光照是造成花朵枯萎的主要原因。
在霜害经常发生的地区,生产只能在温室中进行。其适合的生长温度应安排在夜间。因此,不加热的温室应提早封闭,以尽可能使夜温适宜。白天,则要提早通风,以避免出现温度升至18℃以上而造成危害。遮荫也可以达到控温的目的,但合适的光照水平仍需保持。
5.2 露地生长温度
露地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17℃,白天持续的高温可用遮荫网遮去。它不仅能减少直接的太阳辐射,而且还能提高温度。
露天栽培最低和最高温度为5℃和25℃。对于土壤温度,应保持和温室生长时相同。
5.3 湿度
较理想的相对湿度在75-80%之间。重要的是注意避免湿度大幅度变动或湿度逐步变化。在温暖的晴天、荫天或潮湿的天气里,相对湿度往往较高。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需要通过同时加热和通风来降低湿度。
5.4 通风
就控温和降低湿度而言,通风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风时,要注意湿度不能降得过快,否则会使叶片枯萎,从而导致切花品质的下降。
5.5 遮荫
遮荫设备可以控制温室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在光照强的月份中,通风的温室和露地温度都过高(高于25℃),在这种情况下,遮荫同时通风可抑制切花品质的下降。参见第II章(遮荫设备)。
5.6 二氧化碳
与百合截然不同的是,二氧化碳对鸢尾开花和生长无任何影响。
5.7 浇灌
如前所述,种植前土壤必须浇水,种植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以促进快速生根。
种球种植后,土壤也要保持湿润。此后,整个生长期内,土壤都必须长时期地充分湿润。适合的湿度对鸢尾生长十分重要,因为湿度不够会表现出植株的生长高度不够,而且花朵易枯萎。
灌溉量不能精确地计算出来,因为它受天气、温室内的气候、土壤类型、作物生长周期、生长阶段等诸多因素有关。一个最简单的确定土壤湿度是否合适的方法就是,取少量土攥在手中,松开时土块不松散而仍保持原状,这时湿度便适中。
空气不流通,又伴随着荫天或潮湿或暖湿的天气,水分过多则病害严重。此时,特别容易引起细菌和真菌病害的发生。
同一原因,早晨浇水为好。早晨浇水,植株不同凉干,在收获期间采摘花朵后方可浇水,否则花朵会出现灰霉斑点。
灌溉时最好采用出水均匀的顶喷。
5.8 栽培周期
鸢尾的生长周期长短取决于品种、种球的处理、生产地点(温室或露地)和生长温度。因此,不同的品种很难确定确切的栽培周期。在可加热的温室中,温度调整后不同鸢尾品系的栽培周期顺序如下:
Ideal 类 : 50-60天
Prof. Blaauw类 : 60-80天
Blue Magic 类 :
Tingitana 类 : 70-90天
小球类 : 65-85天
其他类 : 55-75天
不同的品种属于那类群可参见第VIII章表3。
在不供热温室中和露地栽培,其周期取决于当地温度,因此无法预见。
5.9 植株检测
定期的检查包括土壤和其他生长状况的检测。注意事项如下:
土壤:土温、干湿度、电导值、土壤结构、杂草生长情况、
植株:生长状况、根据光照叶片的长度、叶色、蚜虫、灰霉病、腐
霉病、细菌性腐烂;
种植地点:气候、支撑物。
6.1 采收阶段和加工
鸢尾栽培管理的最后阶段便是采收和售前加工。采收后适当处理可得到高品质的切花。适宜的采收期可以保证鲜花质量。秋天,当花顶以下3厘米着色时便可采收。在春夏两季,花顶以下1厘米着色便可采收。这意味着每天不得不采收2次,有时要3次,以保证采收阶段的整齐。采收时要连根拔起。采收后,将花朵立即扎成捆。如果不能扎捆,则应马上放入冷藏室内。
6.2 分级和捆扎
采收后或放入冷藏室后,首先将种球从植株上切除,可使用梳状去球机器或修剪机器。栽培方法和土壤类型决定了种球是否与花一并拔出。
随后,便是分级和捆扎。鸢尾茎长不足70厘米的植株,5厘米一个等级;超过70厘米的,10厘米一个等级。捆扎在一束中的鸢尾,最长枝与最短枝不超过3厘米。
十枝一捆,花顶部对齐,用带子或皮筋扎紧。成束打捆可采用流水作业。
6.3 除叶
除叶包括去除过长的叶尖和影响美观的黄叶。
捆扎后再除叶较容易。一般用刀子,也可用机械进行。在商业性生产中,已采用机器除叶。
6.4 贮藏
在种植鸢尾时,绝不可缺少冷藏室。一般来说,10立方米的冷藏室可贮藏面积1000平方米生产面积的产品。冷藏室的温度控制的2-5℃,2℃最合适。
采收后立即送入预先调温到2℃的冷藏室。如果花束捆扎不紧,花朵温度下降很快。这样可减缓花朵的成熟过程,保持品质。冷藏室中也要保持干燥,以防灰霉病。
冷藏室中的湿度以不使花发干为准。取出花扎捆。
捆扎后,秋冬采收的花柔软易弯曲,应浸入2℃的冷水中并放入室温为2℃的冷藏室中至少2小时。当觉得花柔软的时候也可进行相同的处理。
花朵贮藏时期仅可能要短,但是时间太短,花的品质会降低。
在鲜花销售过程中,秋冬光照少,将鸢尾浸入水中运输有利于促进开花。
主要病虫害
常见的病害有白绢病、鸢尾锈病和鸢尾叶斑病。白绢病用5O%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锈病及叶斑病用1:16O波尔多液喷洒2次。
7.1 一般土壤处理
土壤应不含病原体。可进行以下处理(1)换新土或充分地在野外轮作。(2)加强管理,保证良好的生长条件。如需进行土壤处理,一年一次。主要采取蒸气消毒、浸泡或使用化学方法对土壤消毒。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视温度、使用持续时间和精力而定。
7.2 蒸气消毒
对25-30厘米深的土壤用80℃的蒸气消毒至少1小时,低压蒸气效果好于高压蒸气。蒸气消毒可防治除腐霉病外的其他病害。蒸气消毒再辅以施加特殊的杀菌剂除菌效果更好。但对pH较低的淤泥土,蒸气消毒会导致锰害。使用蒸气短时间消毒,并在土壤中提前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pH值,可使锰含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7.3 浸泡
在温室中采用此方法消毒土壤,第一步,在五月播种两色蜀黍等作物;第二步,大约六月中旬,当植株约50厘米高时,将土层深犁至20厘米处,随后每1000平方米土壤中施放100公斤硝酸钙。七月底,将土表作成宽60-70厘米的畦后,灌水并覆盖薄膜。2-3周后,用旋耕机处理土壤并检查pH值和电导值。
7.4 化学方法处理土壤
如果条件允许,可用杀菌剂和化学药剂来消毒土壤。采用这种方法,应在土壤温度不低于10-12℃时进行,随后覆盖薄膜。温暖的天气3天(荫凉的天气7-10天)后将薄膜除去。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施用方法的信息,我们建议您到当地咨询部门询问。
7.5 土壤处理的其他方法
由于腐霉菌再生能力很快,因此一年进行一次普通处理是不够的。为控制真菌的生长,每次种植前还要使用杀菌剂进行防侵染处理。为散布均匀,将可湿性粉剂与沙子混合,然后用手撒播,或加温水用粗喷咀喷壶喷洒,其作用效果可至土表下15-20厘米处。人工或使用旋耕机使杀菌剂与土壤混合均匀非常必要。
7.6 种球处理
在鸢尾切花生产中,必须在种植前将种球在杀菌剂中浸一下。杀菌剂不同浓度决定处理方法不同。
表2 不同的处理方法以及相应的杀菌剂浓度
特别强调,应重视真菌等病害。杀菌剂处理种球还应配以良好的栽培管理措施。
对于种球消毒处理方面更多的信息,请与当地咨询部门或供货商联系。
7.7 种球腐烂病
它严重危害种球,地表看不出来或很晚才能显现。而地下根系生长很少或根本不生根。受害轻的植株低矮而呈弯曲状(见镰刀菌病)。由根冠发病,组织变黑或蓝褐色,被覆孢子团。与受镰刀菌侵染不同,感染根腐病的植株不向内收缩,所以健康的植株与感病植株外观上不易分辨。
此病不易传播,不会长期污染土壤。
病因
疣孢青霉的孢子通过侵染球根的微小伤口而使植株染病。而易受伤处恰是生根的根冠。这就是为什么这种病通常在长途运输和拖延种植后发生。此外,土壤过干也会引起植株发病。
防治
- 空气湿度小于70%,贮藏时保持空气流通。
- 种植前对球根进行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 收获后的种球提早种植在潮湿的土壤中,提高生根率。
7.8 冠腐
染病的植株一般来说早期发育正常,随后,会出现枯萎、倒伏。病害很快传播到相邻植株上。在发病植株周围的地下或地上的土壤中存在许多1-2毫米粗的白色菌丝。这些菌丝聚成块状,先呈白色后转为黑褐色。最后,球根完全变软,植株披满白色织物。
病因
冠腐病由整齐小核菌引致。这种病只发生在亚热带和气候温暖的地区。低于13℃时,此病不侵染植株,当温度高于20℃时发病最厉害。它的寄生植物种类相当多,主要靠加强管理来防治。土壤一旦被侵染,持续时间很长。
防治
- 不要在已被整齐小核菌侵染的土壤中种植种球,否则一定进行土壤处理和球根处理。
- 仔细清除受病植株及其周围土壤。
7.9 镰孢性基腐病
这种病最初发生在球根基部,随后向上侵染至鳞茎。受伤与健康组织区别明显。受病部位组织变软,灰褐色,向内抽,有时被覆白色织状物。受病种球种植后,不能开花。在温室中如植株早期受侵染,地上部分变软,杆弱,叶子从叶尖开始变黄。不久植株死亡。若后期染病,则生长停滞,花芽干枯。当收获时,花色仍显苍白。深入球根内部的花茎基部长期不发育,表皮皱折。
病因
镰孢病侵染途径一个是通过孢子侵染健康种球;另一个是健康植株接触感病种球。此病可能通过土壤传播。因此,在已消毒的土壤中种植有病种球十分危险。土温达到16℃时,易发病,高温使病菌传播更快。
防治
- 广泛采用唐菖蒲、小苍兰交替轮作,或一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
-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7.10 灰霉病
受葡萄孢属侵染的植株整个或局部可见斑块。植株生长受阻,鞘叶受湿腐影响,从地面部分起向上被覆着灰色的孢子网。结果,叶尖虽不黄,但植株仍倒伏。
受病的种球潮湿,开始腐烂、变褐,但无异味。当去除表皮后,球根顶部可见灰色织物伴有黑色菌丝块。根部和基盘未受侵染。
除了受损叶或干叶外,叶片一般不受危害,在潮湿环境下,无规则斑点会在花朵上出现。
病因
灰色葡萄孢属真菌引发灰霉病,通常在潮湿环境下发病。真菌还危害许多作物和植物。
防治
- 避免叶片受损。
- 新芽长于5厘米的球根不再种植,特别不能使用地膜。这样避免阳光灼伤。
- 球根种植不要过密,在生长期内保持土壤无杂草。
- 温室中相对湿度保持80%左右,如必要,可打开风机并加热,保持植株干燥。
- 上午浇水以保证植株干燥。
- 叶面受损后,根据需要喷洒杀菌剂
7.11 丝核菌
染病与否取决于种植深度,因为最严重的侵害在土表。
感染不严重时,叶鞘上呈现出不规则状黑褐斑,中间的组织坏死(形成空洞)。
感染严重时,叶鞘(晚些时候在叶基和花茎处)变软呈灰色。大部分外围的叶片先枯萎,晚期,植株死亡。
严重侵染时,(种植深的种球)茎芽在萌发前就腐烂。
种植深的种球因为它们的芽在地面下生长时间长,所以容易受感染。
在受侵染的球根中,受病组织变软,先期变灰,有时变紫,晚期则呈现灰褐色。
许多浅褐色菌丝看上去象蜘蛛网,有的还逐渐形成壳。球茎鳞片间和表皮均可见菌丝。
根系生长完好,受病球根无异味。
病因
侵染球茎和芽的丝核菌主要来自土壤。许多植株(如郁金香)都会被它侵染,即使在从未栽种过产花种球的土壤中。不管土温如何,它均可发病,温度升高时,发病机率增大。
防治
- 对已被侵染或可能已被侵染的土壤中进行常规土壤处理(见本章“土壤处理”)。高温下,土壤再侵染仍有可能发生。保持清洁环境,可防再侵染发生。其他土壤处理方法如下:
- 未采用常规土壤处理,据以往经验,土壤会被丝核菌侵染。因此,种植前要适当施用杀菌剂。考虑到种植深度,一般用旋耕机在土下5-10厘米处施用杀菌剂。通常在夏天土温超过16℃时采用此法。
- 球根浅植。
7.12 根腐病
侵染早,植株生长受阻或是根系短或是带有不易看清的黑头。根上存着黑点,看起来象根系被灼烧过的样子。后来生长的根系表现良好,可能是植物抗病的结果。
病因
终极腐霉菌通过土壤侵染根系,这种真菌可在任何土壤中发现并很难控制。品种不同,侵染程度不同。土壤蒸气消毒后立即种植,早期侵染的危害甚大,因为此时,土壤中的竞争性生物尚未复原。
防治
- 与其他多种作物轮作或一年一次常规土壤处理。
- 常规处理后或不进行常规处理而配以辅助处理。
- 种植前进行种球处理(见本章“球根处理”)。
- 确定适合的土壤结构。
- 采用适宜的灌溉系统以保持良好土壤结构,但防止积水。
7.13 软腐病
种植后不久受感染的嫩芽生长受阻。叶鞘总是水汪汪的,呈现黑绿色,不久变黑。嫩芽极易被拽掉。受感染的组织会变软呈现暗黄色并且很快腐烂呈软团状带异味。
根系起先正常生长,而后变透明,呈黄绿色。
病因
这种病是由胡萝卜欧文氏杆菌引起的,并经常发生在“Prof. Blaauw”品种中。在高温高湿时感染机率加大。鸢尾和其他作物的残体诱发病菌生长,而种植时根尖受损也会导致此病发生。水滴的溅射会传播土壤中的细菌。
防治
- 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残体
- 在已提前处理好的土壤中种植种球(温度适宜)。
- 种植时避免碰伤根尖。
- 温室内种植时温度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2-15℃),避免高温。
- 清晨适量浇水。
- 防治土壤熟化。
7.14 根线虫
植物生长局部受阻,花芽干枯,根系短,呈黑色条状,这些症状于腐霉病菌引起的根腐病区别在于根系不会腐烂。
病因
穿刺短体线虫侵染植株诱发此病。一些不知名的真菌或细菌聚集在线虫引致的伤口附近,可危害多种植物(包括菊花、玫瑰、草坪)。
防治
- 每年进行一次土壤处理。
- 在鸢尾种植前种一茬万寿菊。
7.15 根结线虫病
生长早期,局部生长较弱。受害严重时,根系全部受损。在少数的重病例中,根系肿胀弯曲,分叉,只有球茎保持良好。
病因
主要是土壤中的根线虫病根结线虫破坏了根系。在暖和的气温下,还会危害多种植物(如西红柿、黄瓜)。
防治
- 一年一次土壤处理。
7.16 西红柿斑萎病毒
该病毒在鸢尾中有两种形式的表现。一种是全部或部分叶片为浅绿色至黄色。通常叶尖仍保持绿色。外围叶片宽、发黄颜色变浅,并有时可看到棕色坏死条纹。
另一种为在叶片是有黄色斑点和条纹,有时有椭圆形斑点并带有棕色条纹。在两种情况下,种植生长停滞,不开花。
病因
该病害由西红柿斑萎病毒或凤仙坏死病毒引起。通过蓟马特别是加利弗利亚蓟马传播。该病毒有多种寄主,如菊花、西红柿、土豆、和多种杂草。该病毒不通过种球传播,只在地中海气候下发生。花色浅;花不开放或颜色浅。
防治
- 不要在以前种植过对此病毒敏感作物的温室中种植鸢尾。
- 不要在附近种植有易感染该病毒作物的室外种植。
- 在温室中或室外防止杂草生长。
- 控制蓟马的生长,对前茬作物也是如此。
7.17 白花病
花色与正常植株的不同,着色浅,花不干枯但品质明显下降。
病因
在温室中由于蒸腾弱引起相对湿度较高。
防治
- 若在整个生长期内温室内相对湿度较高,维持室温高于外界温度2-3℃。
- 如外界温度较高(15-16℃),而不能采用此方法时,应在早晨向温室加热,并打开通风扇。
7.18 芽裂病
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花芽枯萎,然后花苞顶端变黄,花芽腐烂死亡。花芽总是在生长阶段最后几周形成。这种病可在整个生长期内出现,主要在花茎生长时,若早期发生,几乎看不出对植物有什么危害。一旦出现花芽,很容易看见花芽是否正常,如果发育不饱满,说明此植物已染此病,晚期芽裂病花朵不着色。芽裂病可在整个花期内发生。
病因
由光照不足、湿度过高、生长规律被打乱引起的。总是在冬季发生。也可能由于种植过密,或者霜冻引起的温度骤降。球根受镰刀菌轻度感染,生根少;温度低,蒸腾作用不够,都能引起芽裂的发生。
防治
- 种植前挑选球茎,在种植期内对种植地点进行处理(种植间距和光照)。
- 冬季不用小球茎种植。
- 光照要充分,北半球最好在温室内种植鸢尾。因为鸢尾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开花。
- 水分供应要充足,尤其是对根系。
- 荫天要降低温室温度,特别是在茎生长时以便减缓生长速度。生长过快要大量的营养,易导致芽裂。特别在高温的情况下,通过加热适当通风,保持作物充满活力。
- 避免温度骤变,因为此种情况下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快,植株生长不平衡,会导致芽裂的机率增多。
- 预防霜冻。
8.1 栽培品种的选择
尽管鸢尾的品种不是很多,但对于花卉生产者来说,选择一个好品种并不容易。此外,最近几年来,有一些不被人们所熟悉的新品种出现。因此下表包括了每一个品种的许多特征。
除颜色外,最大的球茎尺寸用以区分是大球根还是小球根的品种。下表还会提供茎的长度,这是在春天一般条件下温室内种植的开花品种测得的平均值,指标中还含有直径、叶量和生长速率。
二、相关文化
法国人把鸢尾作为国花,其意有三种说法。一说“是象征古代法国王室的权力”。相传,在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任国王克洛维(481-511年)洗礼的时候,五帝赐给了他一件礼物――鸢尾花。此后法国人纪念自己的始祖,便把鸢尾花作为的标志。从公元12世纪起,法国的国徽上便出现了鸢尾花的图案。二说“是宗教上的象征”。根据基督教的教义,上帝虽然只有一个,但却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公元1376年,法国国王查理五世(1364-1380年)把原有国徽图案上的鸢尾花改为三枚花瓣,代表着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三说“法国人民用鸢尾花表示光明和自由,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
基督教与鸢尾花
远在古埃及时代,鸢尾花就和莲花,百合花,棕榈叶一起组成“生命之树”的图案。所以鸢尾花的第一个含义是“复活,生命”。基督教兴起之后,认为它是伊甸园之花(Lily of Vally, 山谷百合就是鸢尾花了),同时又因其三片花瓣的形象,被认为是三位一体(Trinity)的象征。更多的说法比如它是圣母玛丽甚至夏娃的眼泪生成的,是上天给法兰克王克洛维受洗礼时的礼物等等,对基督教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考察。
花历之5月12日
君士坦丁堡的圣赫尔玛鲁斯之花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鸢尾花是菖蒲的花卉,就是被选来供奉反对8世纪发生在东地中海地区的“破坏圣像”狂信者,君士坦丁堡的圣赫尔玛鲁斯的花朵
鸢尾花是菖蒲的花卉,就是被选来供奉反对8世纪发生在东地中海地区的“破坏圣像”狂信者,君士坦丁堡的圣赫尔玛鲁斯的花朵。
花语:优美
鸢尾花虽然具有粗大的根,宽阔如刀的叶,非常强韧的生命力,但是由于它是制造香水的原料,因此相当受尊重,也广被使用,所以它的花语是“优美”。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具有柔美娇媚的气质,擅于社交,但却不是游戏人间的人。他对于鱼来有一番规画;会玩、会读书、会工作,可以说是这种人的生活形态,这样的人生不是很优美吗?
同时也是一月三日的生日花:
生日花:波斯鸢尾花
巴黎的守护圣人,圣朱威之花
自古以来,基督教里就有将圣人与特定花朵连结在一起的习惯,这因循于教会在纪念圣人时,常以盛开的花朵点缀祭坛所致!而在中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内,更是有如园艺中心般的种植着各式各样的花朵,久而久之,教会便将366天的圣人分别和不同的花朵合在一起,形成所谓的花历。当时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欧地区,而南欧属地中海型气候,极适合栽种花草。波斯鸢尾花属于菖蒲科,波斯鸢尾花是被选来祭祀巴黎的守护圣人--圣朱威的花朵。它除了自然生长于土耳其的东南部、叙利亚北部、伊拉克北部等险峻的山地外,阿尔卑斯高原也可以见到它的踪迹。
花语:华丽
一月三日的诞生花--波斯鸢尾花,它的花色有白、黄、绿、蓝等颜色,真是多采多姿。远征波斯的古希腊人,一看到这种花,脑海中便立刻浮现出虹之女神--爱丽丝。因此波斯鸢尾花的花语是“华丽”。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多才多艺,具备了闪亮、辉煌的个性。不过也有见异思迁的倾向,要特别注意啊!
同名油画作品
中文名称 鸢尾花
英文名称 Irises
创作时间 1889年 5月
创作地点 圣雷米 Saint-Rémy
类型 画布油画 Oil on canvas
尺寸 71x93cm
现存 洛杉矶
Los Angeles,Getty Center
编号 F 608, JH 1691
现存于美国马利布·保罗—盖提博物馆。
本幅画是梵高到圣雷米之后最早完成的作品之一。画中色彩丰富,线条细致而多变,左边的白花与最左方的浅蓝花相呼应。画家细心安排花朵位置,引导观者视线。整个画面充满律动及和谐之感。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震惊了世界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有人在报上呼吁:“文化和商业要保持道义上的距离”。
鸢尾花是一月三日的诞生花,它的花语:华丽;它的花色有白、黄、绿、蓝等颜色,真是多采多姿。远征波斯的古希腊人,一看到这种花,脑海中便立刻浮现出虹之女神--爱丽丝。因此波斯鸢尾花的花语是“华丽”。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多才多艺,具备了闪亮、辉煌的个性。
鸢尾:好消息的使者、想念你、优雅的心、使命、爱的使者。
鸢尾花在我国常用以象征爱情和友谊,鹏程万里,前途无量明察秋毫。
欧洲人钟爱鸢尾花,认为它象征光明和自由。
在古代埃及,鸢尾花是力量与雄辩的象征。
鸢尾爱丽斯(紫蓝色):好消息、使者、想念你
德国鸢尾(深宝蓝色):神圣
小鸢尾(明黄色):协力抵挡、同心
白色鸢尾代表纯真;
黄色鸢尾表示友谊永固、热情开朗;
蓝色鸢尾是赞赏对方素雅大方或暗中仰慕;也有人认为是代表着宿命中的游离和破碎的激情,精致的美丽,可是易碎且易逝...
紫色鸢尾则寓意爱意与吉祥
神话中
是一种开在通往天堂路上的花,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