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继发于其他化脓性感染病灶,如疖、足癣等。临床早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疼痛或压痛,初期尚可推动可推动,后期多个淋巴结粘成连硬块,不易推动,表面皮肤常有发红和水肿,压痛明显,严重时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病变常见于颈、腋窝、旗股沟部。头、面、口腔、颈部和肩部的感染可引起颌下及颈部淋巴结炎;上肢、乳腺、胸壁、背部和脐以上腹壁的感染引起腋窝淋巴结炎;下肢、脐以下腹壁、会阴和臀部的感染会引起腹股沟部淋巴结炎。患者可使用抗生素,已形成脓肿者应及时切开引流。处理原发病灶。
本病当于中医学“疗疮”、“胯腹痈”等范畴。其病是因素有脏腑积热,复经外伤感染风邪,致气滞血瘀、火毒凝结为患;或因饮食不节,脾运化失职,水湿停于肌腠,郁而化热,热伤脉络而发病。如处理不及时可形成脓肿,因此需要早期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本病的关键。
1.早期淋巴结肿大,疼痛和压痛,可活动;
2.后期往往多个淋巴结粘连成硬块,不易推动此时表现皮肤常红、肿、压痛明显,并合有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控制,可形成脓肿。
3.以颈、腋窝和腹股沟等部位多见。
风热袭表型耳后或颈侧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色不变或微红推之可移压痛明显有恶寒发热头痛肢楚等症舌淡苔 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热毒炽甚型局部红肿掀热疼痛剧烈肿块固定推之不移或按之波动应指伴高热面赤口渴胸闷纳呆溲赤便秘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滑数。
余邪胶滞型局部掀痛已退肿块僵硬不消按之稍有痛感全身症状多不明显舌红苔薄脉虚数。
1.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化脓后可出现波动感。
2.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3.相关化验检查结果。
需要和急性淋巴管炎鉴别。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正常值为4~10g/L),中性多核细胞比例增加,有核左移现象。
(2)细胞学穿刺镜检淋巴细胞呈感染性改变。
及时治疗原发病源。局部热敷,理疗或外敷消炎药膏。形成脓肿时,及时切开引流。有全身症状者,可给以抗生素。影响美容部位的脓肿,可选穿刺吸脓,局部注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