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沙坪坝属 巴国地。秦汉时期,属 巴郡。 西晋,成汉玉衡元年(311年)置荆州。
南北朝时期,梁大宝元年(550年)置 楚州。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改楚州为 渝州。唐朝循隋制。
宋代,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为 恭州;淳熙十六年(1189沙坪坝区(6) 年),升为 重庆府;淳祐二年(1242年),四川制置司移驻重庆府。
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 重庆路。明代,先后属重庆府、夔州府、重庆卫、瞿塘卫。清代循明制。
中华民国时期,沙坪坝隶属于四川 巴县第一区,治所设于古镇磁器口(龙隐镇)。1939年,划入重庆市沙磁区,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文化区和重庆主要工业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重庆市第三区,功能定位于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
2016年7月18日,重庆市政府就沙区政府,同意调整陈家桥街道管辖范围、虎溪街道管辖范围和街道办事处驻地,增设丰文街道、香炉山街道。
沙坪坝区(3)截至2021年,沙坪坝区下辖21个街道、5个镇。[7]
沙坪坝区(3)21个街道:小龙坎街道、沙坪坝街道、渝碚路街道、磁器口街道、童家桥街道、石井坡街道、双碑街道、井口街道、歌乐山街道、山洞街道、新桥街道、天星桥街道、土湾街道、覃家岗街道、陈家桥街道、虎溪街道、西永街道、联芳街道、丰文街道、香炉山街道、土主街道。
5个镇:青木关镇、凤凰镇、回龙坝镇、曾家镇、中梁镇。[7]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的西部,东隔嘉陵江与江北区、渝北区相望,东南紧邻渝中区,南接九龙坡区,西依缙云山与壁山县毗邻,北与北碚区相连。幅员面积约395.8平方千米,约占重庆市总面积的0.48%。沙坪坝区最北端在中梁镇新发村,位于北纬29°46′36″;最南端在歌乐山镇山洞村,位于北纬29°27′13″,南北相距29.0千米。最东端在滴水岩,位于东经106°31′35″,最西端在曾家镇西部的青木关林区,位于东经106°14′36″,东西相距24.3千米。
沙坪坝区处于 四川盆地东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使地壳急剧强烈褶皱,形成四川盆地,在盆地内也形成一些山脉,其中华蓥山从北东方向巍巍而来,在合川三汇坝、分为三个支脉呈扫帚状再向南西方向延伸,形成中梁山、缙云山和沥鼻峡山,从而构成沙坪坝区地貌格局。
沙坪坝区地貌属于 川东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的一部分,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组合的地貌结构。中部 歌乐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间,最高峰歌乐山云顶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东南流经沙坪坝区19.3公里。海拔最高点位于中梁山北端的白杨湾,为705.0米,海拔最低点位于区东南滴水岩濒临嘉陵江处,为175米。相差530米,平均海拔263米。
沙坪坝区沙坪坝区气候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最冷月平均气温7.8℃,最热月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气温18.3℃,[8]无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热和春秋多变的特点。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乐山森林区年平均气温比山下低2℃左右。
沙坪坝区河流均属 长江水系,嘉陵江、 梁滩河、虎溪河、清水溪、 凤凰溪、詹家溪、南溪口溪是较大的溪河。
2021年,全区年末户籍总人口93.42万人,较上年增加30280 人。其中城镇人口84.26万人,比上年增加31608人,乡村人口9.16万 人,较上年减少1328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45.65万人,女性人口 47.77万人。
2021年,按常住人口统计,全区年末常住人口148.3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143.8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97.0%。[4]
沙坪坝区(2)
唐小平区委书记:唐小平[9]
区委副书记:肖庆华、李鹏[10]
党组书记、区长:肖庆华[11]
副区长:陈英、户邑、赵祺、林易乾、田盈、凌健、钟文、黄可欣[12]
主任:赖明才
副主任:陈登烈、崔杰、张磊、邓朝霞、边维慧[12]
主席:杨邦维
副主席:郭文荫、曾忠、王林、吴大君、文刚、颜春龙、曾康、钟代笛
秘书长:马英莉[13]
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8.3亿元,按可比 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2亿元,比上年 增长6.6%;第二产业增加值3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 值723.8亿元,比上年增长8.1%。三次产业结构比为:0.5:31.1:68.4。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9324人。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市场主体113166户,较去年下降6.01%,其中内资企业 44643户,外商投资企业302户,个体工商户6809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124户。[4]
沙坪坝区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1946万元,比上年增长6.6%。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96.6公顷,比上年增长4.38%;粮食作物总 产量1.1万吨,比上年增长6.1%;蔬菜总产量4.1万吨,比上年增长7.2%; 生猪出槽数3859头,比上年增长20.6%;家禽出栏数12.2万只,比上年增 长12.4%。[4]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全年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共21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662.8亿元,比上年增 长6.9%。分行业看,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产值2320.8亿元,比上年增长5.7%;传统行业完成产值342.0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区域看, 高新区部分完成产值2388.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他区域完成产值 274.0亿元,比上年增长14.9%。
沙坪坝区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657.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完成 出口交货值2284.9亿元,比上年增长5.4%;利润总额49.9亿元,比上年 增长29.2%。
2021年,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95.0亿元,比上年下降2.5%。全区拥有资质等 级建筑企业176家,完成产值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一级资质 建筑企业完成产值2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施工面积1397.6万平 方米,比上年增长2.6%;竣工面积32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8%。[4]
商贸服务业
2021年,全年实现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86.8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实现住宿 和餐饮业增加值2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批发业商品 销售额116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95.7亿元, 比上年增长14.1%;住宿业营业收入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7%,餐饮业 营业收入106.3亿元,比上年增长35.8%。
2021年,全年实现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8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其 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163.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文 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6.4亿元,比上年增长50.6%。
沙坪坝区(10)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建筑安装工程 完成投资300.9亿元,同比增长7.1%。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9 亿元,比上年增长20.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93.4亿元,比上年增长 16.6%。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325.5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3516.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其中,出口 24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2.6%;进口1026.0亿元,比上年增长6.5%。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
2021年,中欧班列新开芬兰等国际线路7条,陆海新通道中老铁路(成渝—万 象)国际货运班列通车,开行国际班列4200班,比上年增长16.0%,货值 110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比上年增长13.0%。整车进口6700辆,居全国 内陆口岸第一。铁路货物提单凭证改革经验全国推广。保障中国—东盟特别 外长会议顺利在区召开。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荣获国家物流枢纽标杆运营 企业和首批欧洲重庆中心基地。
财政和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2亿元,比上年下降3.8%。其中税收收入 31.2亿元,比上年下降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1亿元,比上年下降 1.9%。
2021年,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14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年末金融机构 人民币存贷款余额3988.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 余额1906.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6%。
2021年,全区拥有银行分支机构36家,证券机构8家,保险机构13家,累计注册 新型金融机构12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1家,担保公司1家。[4]
沙坪坝区是西南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重要集散地。也是重庆主城区和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通往渝西地区的重要通道所在地;形成了铁路、水运、高速公路、城市快速干道、国省干线、城市轨道等路网体系。
2021年,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 8.2%。
2021年,全社会公路客运量360.7万人,比上年下降1.0%;旅客运输周转量 20822.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5%;货物运输量3474.3万吨,比上年增 长21.9%;货物周转量476645.8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7%。[4]
全区公路里程1300余公里,有成渝、渝遂、渝碚、上界、成渝复线等5条高速公路和319、212、210国道、107省道等8条高等级公路,到2015年,沙坪坝区将形成由5条高速公路、5座穿山隧道、5座嘉陵江桥梁、“六横九纵”骨架路网、“两横三纵四联络”城市快速干道构成的道路交通网络。
沙坪坝区有中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国家二级火车站等7个火车客货站棋布沙坪坝区, 拥有约19.3公里的嘉陵江水道。其中,正在建设中的重庆西站、沙坪坝站铁路综合枢纽均为立体交通综合换乘枢纽,规划分别于2020年、2015年建成投用。
沙坪坝区共建成通车轨道一号线,在建有轨道环线,区内轨道交通全长将达到28公里,规划主城区城市铁路“一环三线”均经过沙坪坝区,公交化城市列车线路里程达71公里。
2021年,“清水绿岸”示范段建成投用,完成井口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和沙田污 水处理厂2万吨主体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5天。治理修复污染地块4 个,提供净地31万平方米。[4]
2021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点名的歌乐山487 家“散乱污”企业整治。 完成城市征收25万平方米,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30万平方米,拆除违 法建筑200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建成磁器口游客服务中 心、青瓷坊。中井路、二横线等21条33公里道路通车。建成五云湖等山城 步道35公里。
2021年,打造丰文三河村等乡村振兴示范片,6个村入选“美丽巴蜀宜居乡村示 范村”。开展“一化两改三不见”行动,改造农房1098栋,栽种花卉果木 15.7万平方米,提档升级颐麓欢歌等产业项目20个。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盘活土地资源4.1万亩,提档升级颐麓欢歌等20个产业项目,打造乡村 旅游线路8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3.7亿元。[4]
2021年,新增强耦合体系微观物理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10家高校研发机构, 环大学创新生态圈累计建成创新平台58个、入驻项目团队941个。黄金湾·智谷、中电光谷·智创园入驻创新主体72家,12万平方米青凤高科孵 化中心(二期)主体完工;金沙星座·科创园、重大设计创意产业园建成投 用,入驻企业80家。“荟萃金沙·磁聚英才”品牌引才515人,成功举办中 国高校(成渝)校友经济高峰论坛、科学城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2021年,组建创投基金2支,200余家科技型企业获贷款4.6亿元。组建西部(重 庆)地质科技创新研究院、金康动力等企业创新联合体5家,引进小康新能 源全球研发总部、西部区块链研究院等研发机构31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 企业38家、科技型企业680家。
2021年,全年授权专利数6585件,比上年增长26.8%,其中,授权发明专利数 1640件,比上年增长5.5%。
2021年,全区共有各类教育事业单位269所。其中,普通高中11所,中职学校 4所,普通初中17所,普通小学54所,幼儿园183所。共有专任教师10041 人。其中,普通中学教师3292人,中职学校教师787人,小学教师3470 人,幼儿园教师2492人。[4]
沙坪坝区(6)
沙平坝区中西结合医院2021年,全年广播覆盖率、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 率达100%。年末公共图书馆总藏书量99.7万册,年读者流通量80.0万人 次,年书刊借阅数55万册次,开展《星期日讲座》特色服务14次。全区举 办大型群众文化活动93场次,街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550场次,广场故事 活动28次,参与群众文化活动观众达98万人次,群众文化创作荣获全国级 奖10个,群众文化创作荣获省(市)级奖53个。
2021年,全年举办区以上运动会5次。新增全民健身场地45万平方米。
2021年,年末全区共有各级卫生机构612个,其中医院3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站)23个,乡镇卫生院4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9468张。其中,医 院床位8642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床位632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 162张。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8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130 人,注册护士5191人。[4]
2021年,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06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 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800元,比上年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5595元,比上年增长10.6%。
2021年,全年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4567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 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35228元,比上年增长8.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824元,比上年增长10.5%。
2021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6.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5.3万 人,工伤保险参保24.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0万人,城乡居民 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5万人。[4]
2021年,全年共接待旅游者3252.3万人,比上年增长37.3%;实现旅游营业收 入1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5.0%。[4]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沙坪坝区中部沙坪坝区,面积3000亩,主峰海拔728米,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重庆市体育主题公园、国家森林公园。
磁器口古镇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沙坪坝区,面积为1.5平方公里,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保护历史街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曾经是嘉陵江下游著名的商业码头,于2008年列入“新巴渝十二景”。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因此被美誉为“小重庆”。沙坪坝区
三峡广场
三峡广场位于沙坪坝主城区中心地段,呈十字形。始建于1997年,由三峡景观园、名人雕塑园、绿色艺术园、商业文化街四个部分组成。
重庆抗战名人旧居
冯玉祥旧居重庆沙坪坝抗战名人旧居景区位于沙坪坝区大学城,包括重庆郭沫若旧居、重庆冯玉祥旧居、重庆张治中旧居三处景点。
沙坪公园
沙坪公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心。始建于1957年,占地18万多平方米,以园林景观为主。属城市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景区。
平顶山公园
平顶山公园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公园依平顶山而建,以山地园林景观为主要特色,占地16万平方米。属城市公园类自然风景旅游景区。
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安徽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系军阀首领。沙坪坝区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同时还是一位儿童文学大师。
(以上是曾在沙坪坝区生活过的代表性人物)
沙坪坝区2006年12月,沙坪坝区文广新局代表“捧着”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荣誉奖牌从北京载誉归来。
2007年8月,沙坪坝区委、区政府获得了重庆市抗洪救灾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012年2月,沙坪坝区被重庆市绿化委员会、市林业局、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授予“重庆市级森林城市”称号。
2017年6月,沙坪坝区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8年6月,沙坪坝区入选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4]
2018年11月,沙坪坝区“建渣管理”实践入选“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管理创新范例”。[15]
2018年12月,沙坪坝区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6]
2019年1月,重庆市沙坪坝区在“第六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2018旅游业最美中国榜”上获“首批全国文化旅游胜地”荣誉。[17]
2020年1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公布的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