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壳菜壳顶位于壳的前端,背缘弯曲,与后缘连成大弧形,腹缘平直,在足丝处内陷,由壳顶向后的部分壳面极凸出,形成一条龙骨。壳面棕褐色、黄绿色或深棕色,壳顶至两侧龙骨凸起间呈黄褐色,壳顶后补呈棕褐色。贝壳内面,自壳顶斜向腹缘末端呈紫罗兰色,其他部分淡蓝色,有光泽。无铰合齿。无隔板。前闭壳肌退化,后闭壳肌和足丝收缩肌发达。足小,棒状。足丝发达。
生态、利用及地理分布:本种一般分布在常年最低水线下,在水深10余米处也有分布。生活在水流较缓的流水环境,以足丝固着在水中物体上,如在湖泊、河流、工厂的沉淀池及工业冷却水管管道内,它们固着在水下砖石,船舶、码头的木桩、堤坝、管道上。雌、雄同体或异体,生殖腺界限不明显。在湖北地区繁殖季节9-11月,适宜温度16-21℃,在繁殖期,雄体外套膜肥厚,特别是外套膜边缘部分,膜里呈现乳白色颗粒,至使外套膜呈乳白色脏囊的梨形突起也呈乳白色,每一乳白色的颗粒内含有大量精母细胞和成熟的精子,这时鳃瓣薄而透明;雌体的4个鳃瓣呈土黄色,由于鳃间腔内充满黄色胶质团块,而使鳃瓣膨大肥厚,此团块包裹着大量的幼体,有时一个雌体有1300个幼体,这时雌体的外套膜较薄,外套膜及内脏囊的梨形突起皆呈蓝灰色或橘黄色,内含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母细胞和成熟卵子;雌、雄同体的个体,鳃瓣里有黄色胶质团块,外套膜有多处乳白色的雄性区域和蓝灰色或橘黄色雌性区域相连,内脏囊的梨形突起呈乳白色,杂有较透明的橘黄色小的区域,彼此形成镶嵌的雌、雄同体。幼体随着胶质团块由母体的出水孔排出,幼体产出后,即可在成体壳上爬行,1-2天行固着生活。幼体生长1年可达8-10.5mm,此时性发育成熟。寿命可能为10年以上。自河北、天津以南、至广东、广西、以及四川、云南等省都有分布。
由于它的繁殖方法及固着的生活方式,经常是许多个体稠密地群聚在一起,簇生在沿江、河、湖泊、工厂的冷水管的管道内,可使管道有效径缩减,甚至可把管道完全堵塞,或者由于它们的正常死亡,脱落下来的贝壳,在管道的转折处或分支处大量沉积,因而引起管道堵塞,水流不通,而影响生产;若大量固着在船底下,则影响船只的航速。为了防止堵塞管道,可建造过滤池,使流入管道的天然河水经过砂过滤处理,以便河水内孳生的幼体不能通过砂滤,则可防止簇生堵塞。如果管内已出现堵塞,可利用工业废水、药物或加热处理等方法进行杀灭。杀灭药物以五氯酚钠效果好,成本低,使用方便,浓度较低(5ppm),水温20℃以上,处理20h,杀灭效果可达90%以上。
在我国南方地区人们有食用此贝的习惯;产量大,为禽类、鱼类的优良天然饵料,及家畜、家禽的饲料。亦为鱼类寄生吸虫的中间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