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的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都称为羊水异常。
凡妊娠的任何时期内,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症,大多数羊水的增加是缓慢的,称慢性羊水过多症,极少数羊水量在数天内急剧增多,称为急性羊水过多症。羊水量少于300ml称为羊水过少症。羊水过多占分娩,总数的0.5%~1%,其中约有25%~30%合并胎儿畸形,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少。羊水过少除因妊娠过期所致的羊水过少外常被忽视,发生率约占分娩数的0.1‰。但两者均可引起妊娠和分娩的异常。
(一)在妊娠过程中,子宫增大迅速,出现压迫症状和呼吸困难,心慌气急,不能平卧,腹部胀痛,下肢肿等。
(二)腹部检查,腹部膨大特别显著,腹壁紧张,而皮肤光亮,妊娠纹阔大,腹部有波动感胎体不易摸清,胎体大小而浮沉感很明显,胎心隐约不清。
(三)特殊检查
1.超声检查,羊水平段大干7cm时可助诊,并可同时了解胎儿有无畸形或双胎。
2.羊膜腔内胎儿造影,可进一步了解胎儿畸形,可了解胎儿消化道,胎头,躯干及四肢有无畸形。
3.羊水甲胎蛋白(AFP)含量测定,可助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的诊断,含量可比正常高4一10倍。
4.应与双胎、腹水、巨大卵囊相鉴别。
羊水过少:
(一)检查发现腹围及子宫底高度均比同期妊娠者为小。
(二)正式临产前已有胎心变化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羊水过少的可能性。宜及时进行人工破膜,观察羊水量及其性状。
(一)急性羊水过多并发胎儿畸形,当孕妇压迫症状明显或确诊胎儿畸形时,应及时高位破膜引产,破膜前应配备血,破膜时应使羊水缓慢流出,可于腹部放置砂袋,以兔腹压骤降,防止发生胎盘早剥。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血压,脉搏及自觉症状,(如头晕、心悸等)破膜后一般能在数小时内引起宫缩及自然分娩,如12小时仍末分娩应给予抗菌素及催产素,胎儿娩出后应立即给予宫缩剂,防止产后出血。
(二)慢性羊水过多 如有胎儿畸形,按急性羊水过多的处理,无胎儿畸形可保胎治疗,镇静、利尿等,可加服中药:黄芩 15克、白术15克,茯苓皮30克,泽泻12克,桂枝6克,兔丝子15克,如症状逐渐明显,无胎儿畸形,也可行人工破膜引产。
羊水过少
妊娠足月如已确诊羊水过少,应终止妊娠。产程中须严密观察胎儿情况,如出现宫内窘迫,应及时结束分娩。除外胎儿畸形亦可选用剖宫产术。
羊水过多常因糖尿病引起
照一般人的想法,怀孕的时候肚子越大宝宝长得越重,可临床上羊水过多的孕妇也通常会顶着大肚子,BB的重量却不见得有多沉。孕后期羊水过多主要是由糖尿病引起,孕妇血糖高则胎儿血糖也高,高血糖促使胎儿不断排尿,而后期羊水主要来自胎儿的尿液,所以羊水会越来越多。
羊水过多是一种病,它会引起胎位异常、子宫收缩不好,导致早产、难产、产后出血等严重后果,威胁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如果是糖尿病伴发的羊水过多,其不利影响更多,比如:巨大胎娩出不顺,出了头出不了肩,造成锁骨骨折、臂丛神经受损遗留后遗症;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低血糖,救治不及时可能致命; 产妇伤口难以长好;小孩成年后患各种代谢性疾病的可能性升高。
孕期糖尿病的发生,和喜吃甜食、主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有很大的关系。有的人猛喝孕妇奶粉或糖水,有的人把水果、糕点当饭吃,有的人天天喝几大碗汤,还把肉渣吃得干干净净,这些都可能导致孕妇体重骤增,提高患糖尿病的风险。
羊水过多称作“胎水肿满”,又称“子满”,在《胎产心法》等中医古书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这种症状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水分,或气机不通畅,打破了羊水产生和吸收的平衡,造成羊水的产生大于吸收,因此越积越多。治疗上主要是健脾去湿,以达到减少羊水的目的。
出现这种症状的孕妇,越早期发现和治疗,效果越好。中医在临床上常用源自《千金要方》的经典方药“鲤鱼汤”来调治,具体用法是:鲤鱼1条,去内脏,加白术15g,陈皮6g、茯苓15g、当归12g、白芍12g,生姜6g,煎浓汤,去药材,饮汤吃鱼,通常服用3~5剂即有明显的效果。因鲤鱼肉具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的功能,而白术、茯苓、生姜、陈皮具有健脾理气的功用,配合当归、白芍养血安胎,可达到去水而不伤胎的双重功效。另外,冬瓜皮汤、白扁豆,赤小豆煎水代茶饮也可用于利水以减少羊水量。
羊水过少与中医所论述的“妊娠胎萎燥”表现类似,是由于气血虚弱、阴虚以致胎水匮乏、胎萎不长。中医的治疗重在养气血、补脾胃及滋阴,使孕妇精血充足、胎有所养,常用的食疗方是“胎元饮”加生地和麦冬,具体用法是:人参15g,白术15g,炙甘草6g,当归10g,白芍15g,熟地黄15g,杜仲20g,陈皮6g,生地黄15g,麦冬15g。此方有助补气、养血、滋阴,能够增加羊水的产生,从而增加羊水量,通常服用5~7剂即有明显效果。
1、孕期性生活不慎引起羊膜-绒毛膜感染,特别是精液中的前列腺素可以诱发子宫收缩,导致羊膜腔压力不均匀,引发羊水早破。
2、一些其他因素也可以引起羊水早破,如孕期剧烈咳嗽、猛然大笑或暴怒以及做重体力活等,都可以使腹腔压力急剧增高,致使胎膜破裂,羊水从阴道流出。
3、孕妇的子宫颈口松弛,使胎膜受到刺激而引发羊水早破。
4、胎膜发育不良,如存在羊膜-绒毛膜炎等,造成羊膜腔里压力过大,引起羊水早破。
5、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头盆不相称、羊水过多、多胎妊娠等,均可以使羊膜腔里压力增大,发生羊水早破。
一旦发生羊水早破,产妇及家人不要过于慌张,不知所措的情况下反而容易做出不当举止。为了防止胎儿的脐带脱垂,立即让产妇躺下,并且采取把臀位抬高的体位。
1.孕期子宫增大迅速,超过孕月,胎位不清、胎心音难听到。
2.随着腹部过度膨胀而出现心慌、气短、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
3.常并发妊高症及胎位异常等。
4.超声波检查示羊水过多,及发现胎儿畸形,并可与多胎鉴别。
5.羊膜囊造影及胎儿造影:为了解胎儿有无消化道畸形,先将76%泛影葡胺20~40ml注入羊膜腔内,3小时后摄片,羊水中的造影剂减少,胎儿肠道内出现造影剂。接着再将40%碘化油20~40ml(应视羊水多少而定)注入羊膜腔,左右翻身数次,因脂溶性造影剂与胎脂有高度亲合力,注药后半小时、1小时、 24小时分别摄片,胎儿的体表包括头、躯干、四肢及外生殖器均可显影。羊膜囊造影可能引起早产、宫腔内感染,且造影剂、放射线对胎儿有一定损害,应慎用。[1]
1 赤豆米仁粥
赤小豆、米仁各15克,同煮成粥,加红糖1匙,食用。此法治脾虚水肿有效。
2 赤豆鲤鱼汤
鲜鲤鱼1条,约重500克,除去内脏后洗净加赤小豆500克,加水适量。炖至鱼熟豆烂,即可食用。食时吃鱼吃豆粥,喝汤。忌盐。
3 羊肉氽冬瓜
羊肉切片或做成肉丸,加水煮开,下调料与冬瓜同煮。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
冬瓜利于消肿,二者相合,可收益血、补气、安胎、消肿之功效。
4 三豆饮
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黑豆100克,洗净后入水同煮,煮至烂透,加入适量白糖,即可饮用。夏季饮用尤佳。
赤小豆利水除湿,清热益脾;绿豆消肿解毒,调和五脏;黑豆祛风逐水,消胀通淋。三豆合煮,清热利水,相得益彰,效益尤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