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涌村

沙涌村

中文名 沙涌村
村民小组 6
目录导航

基本概况

马公纪念公园马公纪念公园原沙涌村: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马南宝先祖驿、驳从新会县城金紫街迁居于此。因树旁河涌多沙,故名。

原上塘村:明代,唐、欧两姓人迁此建村,名上堂。又因村中少水塘多,村民填塘建房,民国初年改称今名。

两条村于2002年合并为新的行政村,办公地点设在沙涌,新行政村亦取名为:沙涌村。

历史古迹

文笔塔文笔塔沙涌村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其中有宋帝遗迹牌坊、镇龙阁、文笔、南源堂、金花庙、华光庙、真君庙等。

沙涌先施学校沙涌先施学校

文笔塔位于中山市南区沙涌村,建于清代,1988年重修,是沙涌村民为纪念马南宝抗元扶宋有功,为壮乡声,多出文人,在山巅建成此塔,故此山称为文笔山。

文笔塔用花岗石作塔基,青砖砌塔身,以六条麻石横支承成空心圆体,由下而上收小,外形是笔尖状。塔高约11米,底周长13米,砖厚0.7米。塔身镶嵌有石碑一块,用楷书阴刻"彩笔生花"四字,现塔身有部分损坏。

其他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道下辖村

沙涌村距离市桥街8公里,离大龙街1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874人,流动人口10313人。沙涌村委会利用本地的特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入多家服装厂、鞋厂等企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12年全村集体收入1241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3601元。沙涌村是广东省首批进入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村,并且名列榜首。1997年被广东省评为“民间民族艺术之乡”,2000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更使该村闻名遐迩的《鳌鱼舞》在全国民间艺术的大舞台上奠定了地位。《鳌鱼舞》历史悠久,有记载的是沙涌村开村的明朝洪武8年,已有600多年历史。近几年来,在广州市文化馆、番禺区文广局、区文化馆等上级单位支持和帮助下,沙涌鳌鱼舞继承人对传统鳌鱼舞的一系列革新,《鳌鱼舞》焕发新的生机,加入广东音乐伴舞、小鳌鱼、新造型、新编排,新编鳌鱼舞《独占鳌头》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使之更具观赏性与娱乐性,表现广东人奋发向上,番禺人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下辖村

沙涌村位于里水镇东南部,东邻广州、黄岐,南接大沥、盐步,广佛高速、佛山一环横穿而过。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沙涌村辖下包括下沙、上沙、湖洲、上亨田、下亨田五个村民小组,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现存耕地500多亩;户籍人口4400多人,外来人员1.5万多人。各个村民小组均被评为“和谐文明村”,其中下沙村小组的“锦绣花园”、“锦雅花园”农民公寓建设模式,湖州村小组的别墅式农民新村均得到省、市等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推广。

村办工业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当时以化工业、五金业藤业为主,1991年村办企业增加了加油站、纸箱厂、彩印厂、液化石油气站等。现时村中经济以二、三产业为主。辖区内有企业300多家,主要是以五金、化工、家具、制鞋、制药等行业,农业以经济作物种植为主,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是土地及厂房出租。2008年我村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 3938万元,人均年收入11639元,人均股份分红5000多元。村民从事的主要行业是制造,商业为主,村民主要收入是务工、经商,次要收入是出租房屋、股红分配。

多年来我村紧紧围绕上级各时期的中心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得到上级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多次获得省、市、区镇颁发的文明村,卫生村、计生合格村、民主法制示范村等各种光荣称号。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