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

雨湖区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车牌代码 湘C
火车站 湘潭站
行政代码 430302
政府驻地 雨湖路292号
著名景点 雨湖公园、白石纪念馆、关圣殿、海会寺
外文名称 YuhuDistrict
邮政区码 411100
地区生产总值 702.06亿元(2021年)
面积 451.39平方公里
目录导航

概况

湘潭市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滨,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全区辖6个乡、3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总人口56.02万人,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和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6]

历史悠久

雨湖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晋时初成江南小镇,宋代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湘江,水陆交通发达,客商过往非常频繁,商业氛围浓厚,至明清时期最为鼎盛,人称工商十万,中南八省物资均在此集散,是全国有名的药都,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也曾是全国三大布市之一。人文底蕴深厚,区内有万楼、文庙、关圣殿、鲁班殿、唐兴寺、秋瑾故居等文物景点56处,其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都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往今来湘潭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交通优越

雨湖地处湖南省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水、陆、空交通极为发达。上瑞高速、京珠高速这两条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潭衡高速正在加紧建设,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将长沙市岳麓区与全区连成一片。320、107国道在这里会合,湘黔铁路横穿全境,湘江千吨级码头四季通航,距长沙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特别是“百年地标”工程——湘潭火车站,改扩建后有9股道3个站台2个广场,并配备规模始发列车,与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株潭城际轻轨对接,将成为集火车、城铁、公交为一体的长株潭交通枢纽中心。

科教资源丰富

区内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17家科研机构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是全省仅次于长沙市岳麓区的科教中心区域,各类科技人员占职工人数比例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校区交流合作紧密,区人民政府与湘潭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区内众多企业也与各院校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以北二环为主干线,以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为依托,积极对接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园,着力打造大学科技走廊,重点建设湘潭大学城科技园,将其建成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商贸繁荣兴旺

雨湖是湘潭的商贸物流中心,区内现有各类市场45个、商业网点5000多个,孕育了上市公司步步高等一批知名商贸企业,吸引了大洋百货、国美电器、苏宁电器等知名品牌进驻。现代商贸业发展迅速,相继建成了白石商业广场、金都商业广场、金海民生大市场、中南农机机电大市场等一批商贸重点项目。现代服务业蓬勃兴起,以湘潭西商贸物流园建设为龙头,依托湘潭义乌小商品城、湘潭大学城科技园综合服务区、先锋生产性物流园,将逐步形成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工业基础雄厚

锰矿资源丰富,鹤岭镇锰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锰都”之称。区内有江南机器厂、江麓机械厂等中央直属企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发展特色鲜明,区内有先锋工业园、湘潭大学城科技园、鹤岭工业园和楠竹山工业区,形成了机电制造、冶金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培育了平安电气、一格制药、恒盾科技、凌天科技、鑫湘锰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全区规模企业总数达128家。

历史沿革

商周时期,区境为荆楚之地,越文化的影响较大。

战国后期,楚从黔中郡划出长沙郡,雨湖区全境属长沙郡。

秦统一中国,郡属仍旧。

西汉,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继而刘发为长沙王,雨湖区全境属长沙国。

东汉初,建湘乡县,划入零陵郡,境内余地属长沙郡。建安二十年(216年),蜀、吴划势力范围,零陵郡属   蜀,长沙郡属吴;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吴袭荆州,区境遂均属吴衡阳郡,郡治在今湘潭县古城乡。

晋,区境属衡阳郡,郡治仍在今湘潭县古城乡。当东晋从荆州析出湘州时,境属湘州。[2] 

南北朝时期,区境属南朝管辖,属湘州衡阳郡。

隋,区境属潭州长沙郡。唐天宝八年(749年), 从隋代的湘潭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并将县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镇)。

五代时期,区境为南方马氏所建楚国属地,隶潭州长沙府。

宋朝,区境属荆湖南路潭州。南宋,湘潭县城迁至今湘潭市城正街,境内经济、文化有所发展。

明,区境属潭州。

清代,区境属长沙府。

民国三年(1915年)境属湘江道。

1949年8月9、10日,湘潭、湘乡和平解放,8月22日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

1950年7月,湘潭县城关区改为县级湘潭市,隶属从岳阳迁至湘潭的长沙专署。

1983年6月,湘潭地、市机构合并,湘潭市辖湘潭、湘乡2县和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区。

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

1992年6月2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2]64号),同意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雨湖区辖原湘江区(窑湾办事处、羊牯塘办事处、广场办事处、楠竹山办事处、中山办事处),原雨湖区(云塘办事处、鹤岭办事处、城正街办事处、雨湖路办事处、平政路办事处),原郊区的长城、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1个农场。区人民政府驻原雨湖区人民政府驻地。

2000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

2009年,根据湘潭市政府决议,将面积138平方千米的响水乡成建制划归雨湖区,有九华示范区托管,雨湖区面积由74平方千米扩大为212平方千米。

2010年又将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雨湖区的面积增加到451.39平方公里,由全省35个行政区中的第32位提升到11位,两年时间面积扩大5倍多。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2年6月25日, 雨湖区辖原 湘江区的窑湾、羊牯塘、广场、 楠竹山、中山5个街道,原雨湖区的云塘、 鹤岭、城正街、雨湖路、平政路5个街道,原郊区的长城、 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4个乡、1个农场。

2000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广场街道、云塘街道、中山街道、平政路街道、羊牯塘街道、雨湖街道、城正街街道、窑湾街道、楠竹山镇、鹤岭镇、长城乡、先锋乡、护潭乡、昭潭乡。

2010年,将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管辖。响塘乡、姜畲镇所辖村(居)委会个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政府驻地均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雨湖区辖8个街道、3个镇、6个乡。[3] 

2013年,撤销雨湖区响塘乡,设立响塘镇,以原响塘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响塘镇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响塘镇辖农科、响塘、杨梅、长安、柴山、大屋、沙林、益草、小泉、稠泉、金盘、双湖、荷花、匣锦、仁兴、石泉、日新、司马、白冲、侯田、虎形、栲木、良山、尧家、长龙、南谷、益佳、金侨、云岫、水井、金湖、谷湖、芳石、山界、陈蒲、小荆、燕山、白鹤、公和、碑头、方竹41个建制村和龟头镇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黄蜂寺(原响塘乡人民政府驻地)。[4] 

2013年,撤销雨湖区昭潭、先锋、护潭3个乡,设立昭潭、先锋、万楼3个街道,以原昭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昭潭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先锋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先锋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护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万楼街道的管辖范围。行政区划调整后,昭潭街道辖广场、措树园、高标、烟竹、许家铺、建成6个建制村以及宝丰街、富民城2个社区,办事处驻南岭南路(原昭潭乡人民政府驻地);先锋街道辖中心、建新、先锋、桐梓、金塘5个建制村,办事处驻高岭路(原先锋乡人民政府驻地);万楼街道辖繁城、红星、富强、永红、悦星、文昌、湘竹、渔业8个建制村,办事处驻繁湖路(原护潭乡人民政府驻地)。[5]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雨湖区辖12个街道、4个镇、2个乡;分别为:城正街街道、平政路街道、云塘街道、雨湖路街道、中山路街道、窑湾街道、广场街道、羊牯塘街道、和平街道、昭潭街道、先锋街道、护潭街道12个街道;鹤岭镇、楠竹山镇、姜畲镇、响塘镇4个镇;长城乡、响水乡2个乡。[6] 

人口民族

雨湖区主体民族为汉族,2021年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76473户,总人口为492046人,比上年下降2.2%,其中男性人口244744人,女性人口247302人,男女性别比为100:10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 湘江之滨,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雨湖区位于 湘潭市区西北部。总面积451.39平方公里。[1] 

地貌

雨湖区位于湘中盆地,地表微倾略有起伏。[7] 

气候

雨湖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2℃,年均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73天。[7] 

水文

雨湖区境内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渠道纵横,河塘密布。[7]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雨湖区矿产资源主要有锰、煤、矽砂、石灰石等,其中鹤岭镇的锰矿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7-9] 

动植物资源

截至2005年,雨湖区主要林木有62科266种,常见树种有樟树、杉树、枫树,珍贵树有银杏等。全区动物资源216种,其中禽畜有猪、牛、兔、鸡、鸭、鹅等16种,野生动物80种,鱼类资源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等,贝壳类有螺、蚌等。

交通运输

雨湖区地处湖南省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水、陆、空交通极为发达。杭瑞高速、京珠高速两条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潭衡高速正在加紧建设,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将长沙市岳麓区与雨湖区连成一片。320国道、107国道在这里会合,湘黔铁路横穿全境,湘江千吨级码头四季通航,距长沙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特别是“百年地标”工程——湘潭火车站,改扩建后有9股道3个站台2个广场。

政治

党委领导

区委书记:段伟长[5]

经济概述

综述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702.06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00亿元,增长9.3%;第二产业增加值322.01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362.05亿元,增长7.0%。

2021年全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6:45.9:51.5。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上升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5%,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57.0%、42.7%。其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6%。

2021年全年(区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 亿元,比上年增长19.91%。其中,税收收入8.02亿元,增长23.38%;非税收入2.1亿元,增长8.25%。上划中央收入8.05亿元,增长30.05%。上划省级收入2.17亿元,增长40%。上划市级收入1.78亿元,下降17.59%。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2亿元。[3]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农业产值12.02亿元,增长2.2%;林业产值0.88亿元,增长4.8%;牧业产值17.64亿元,增长20.4%;渔业产值1.17亿元,增长6.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4亿元,增长8.2%。

2021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4.08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1%。粮食产量9.48万吨,比上年下降1.5%。

2021年全年油料种植面积2.93千公顷,比上年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7.10千公顷,增长0.2%。油料产量0.52万吨,增长2.3%;蔬菜产量24.95万吨,增长0.3%。

2021年全年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32万吨,比上年增长16.1%。其中,猪肉产量3.04万吨,增长17.8%;牛肉产量0.05万吨,与上年持平;羊肉产量0.02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21万吨,与上年持平。年末生猪存栏25.10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3.0%;全年生猪出栏42.89万头,比上年增长21.0%。禽蛋产量0.07万吨,与上年持平。

2021年全年区级开展各类水利工程5处,投入资金4600余万元。[3]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4%。其中,区级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8%;湘潭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比上年增长10.1%;在区级中,雨湖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

2021年全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39.5亿元,比上年下降2.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2.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区级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63.78万平方米,增长240.5%。房屋建筑竣工面积87.3万平方米,增长191.2%。[3]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8.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81亿元,增长19.2%;金融业增加值26.18亿元,增长1.7%;房地产业增加值72.42亿元,下降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17.13亿元,增长20.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2.9亿元,增长8.8%。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8.0%。

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6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0.4%,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8.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6%,中西药品类增长18.7%,通讯器材类增长15.7%,汽车类增长25.0%。

2021年全年区级进出口总额65827万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出口额65243万元,比上年增长6.3%;进口额584万元,比上年下降7.7%。全年实际到位内资78.94亿元,比上年增长30.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8%,其中区级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5%。区级民间投资增长8.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增长2.7%;非国有投资增长18.5%。分投资方向看,民生投资增长6.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1.5%;工业投资增长20.9%。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13.7%,商品房销售面积196.4万平方米,下降13.1%。其中,区级销售面积28.2万平方米,下降2.4%。[3]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年末全区有中小学76所,在校学生48920人,在职教师3105人。区级有公办幼儿园 44 所,在园幼儿 6896 名;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6所,在园幼儿 4461名;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为 89.9%。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今年我区范围内初三毕业生3476人,中职招生1879人。举办全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创建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压减校外培训机构,停办17所学科类培训机构,转型为非学科类机构22所,压缩比例72.2%。投入300万元对10所乡村学校建设进行改造提质。[3]

文体事业

2021年年末全区有图书馆3个,纪念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市级6项、区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市级6名,区级6名。

2021年年末全区有体育场地2116个。其中,体育馆13座,田径场地65个(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馆、田径跑廊),游泳场地11个(含游泳池、游泳馆)。健身房262个,全民健身路径409套。[3]

医疗卫生

2021年年末辖区范围内有各类医疗机构471家,其中医院30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家,民营诊所295家,其他类型54家(包括非行政村卫生室、姜畲镇、鹤岭镇移交的医疗点)。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716人,执业(助理)医师2673人;注册护士4000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250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6983张,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210张。全年3-11岁人群第一剂新冠疫苗接种率97.3%,第二剂接种率82.2%,12岁及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94.2%,60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60.1%,加强针接种率34.9%。全年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2349例,贫困孕产妇产前诊断补助33例。救治救助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0例免费为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完成2000例。[3]

科学技术

2021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7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2.66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34.6%,比上年上升1.2个百分点。27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年高企存量达71家;65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评入库。成功申报“国家级小巨人”1家,“省级小巨人”3家。[3]

社会保障

2021年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46万人。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8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4万人,其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5万人。

2021年全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6256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3077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3737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787万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床位1961张。[3]

人民生活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32元,比上年增长7.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78元,增长7.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6元,增长10.4%。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7:1。

2021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208元,比上年增长5.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177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774元,比上年增长12.8%。[3]

安全生产

2021年全年全区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9起,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9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人。[3]

资源环境

2021年全年达到或优于III类标准的水质断面比例为92.9%。全年空气质量达到优良以上标准30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4.4%。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3]

旅游名胜

雨湖公园

雨湖位于湘潭市中心,湘江一大桥西侧 。桥头鸟瞰,含湖临江,柳荫环抱,莺飞燕舞。雨湖,其实可以叫“柳湖”。世界上似乎再难找出一座公园有这么多的垂柳,有这么美的垂柳。她的特别美,在初春的柳烟,也在盛夏的柳荫。雨湖历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以来许多著名诗人在此留下佳作,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一直流传至今。现在雨湖里面亭台楼阁,曲槛回栏,竹树浓荫,假山矗立,备极幽雅。湖中修筑了风格迥异的七星、八仙两座桥梁,桥拱宽大,游船畅通;新建了儿童乐园、水榭、风车、花圃、温室,还修复了原有的发源殿、岸花亭、夕照亭、双璧坊等名景。其中“又璧坊”的来历是这样:清嘉庆年间,有民女二人,时称“艳慧双绝”,被骗入湘潭妓院。二人坚贞不屈,夜投雨湖而死。邑人乃为二女立坊于雨湖旁,由当地探花石承藻题墓为“双璧冢”,署坊曰“双璧无瑕”, 一时诗人盛为吟咏。

和平公园

和平公园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湘潭市人民政府为发展城市公用事业而兴建的,位于市区北面,湘黔铁路以西,占36公顷,其中水面23公顷,陆地13公顷。

和平公园主要以独特的森林气候、优雅的自然环境为景观的公共憩地,园内已植梓、樟、楠与玉兰、银杏等乔木100多种,地栽盆景、花卉、丝竹600余种,4万多株。陆地覆盖率已达80%以上,占总面积70%以上为林地,突出了公园以“绿”为主的特点与功能。园内的主要景点有:盆景园、动物园、旱冰场、百花台、儿童游乐园。儿童游乐园别具特色,大型电动飞机、秋千、吊环、座栏、溜溜板、碰碰车等设施于绿树丛中,环境优雅,空气清新。

和平公园培植、制作的花卉、盆景,已在全国初露头角。全国花卉、中国盆景协会于1982年在上海举行首届菊花展览,和平公园送展的扎菊“二龙戏珠”荣获一等奖。1985、1986年湖南省两届盆景展览,和平公园送展的各类盆景多数获奖。

白石公园

白石公园位于湖南湘潭市河西地区中心地带,2001年,公园建设正式启动。白石公园东起齐白石纪念馆,西至南岭路,长约900米,北临高标路,南靠中山街道旧城区,宽约350米。该公园面积约393亩,其中湖面100亩,开发面积137亩,公共建筑、绿化用地156亩。工程计划投资9488万元,在2005年底全部完工。

白石纪念馆

白石纪念馆位于白石公园侧,系两层楼仿木砖瓦庭院式建筑群,具典型的湖湘名居风格。硬山飞檐,白墙青瓦;回廊曲院,抱水依林。虾姿戏藻,抚格扇之雕花;竹影摇风,窥漏窗之新月。馆名为沙孟海先生所题。馆内陈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极其珍贵的绘画、木雕、印章、诗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当代名家作品;有白石老人使用过的绘画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有复制的白石老人居住过的星塘老屋及北京的跨车胡同故宅;还放映着白石老人当年接受国际和平奖的情景以及真实生活片段的录像。通过这些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图版全方位地展示了白石老人漫长而丰富的艺术人生。

关圣殿

湘潭关圣殿,位于市十一总正街,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066平方米,清 康熙时山西众商公建。当时既为祭祀关羽的场所,又为山西、河南、甘肃、山东、陕西北方五省旅潭商人的会馆,称北五省会馆。又因明末本邑张嘉言进士捐金在九总兴建了大“关圣殿”,清初广东商人在十二总兴建了广东“关圣殿”,此殿后起,所以人们称它为新“关圣殿”。后来,前两殿俱废,此殿独存。

关圣殿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前进自成一个院落,前栋为山门和戏台,可惜后被拆毁,现在的牌楼为1986年所重建。牌楼正门楷书“关圣殿”,两侧门分别楷书“河岳”、“日星”二字,牌楼上浮雕有“二龙戏珠”、“童子望月”和“刘海戏金蟾”等人物故事。中进为大殿春秋阁及钟鼓楼等附属建筑,南北与前后进相接,东西为高耸的封火墙所阻。大殿为宫殿式建筑,高16米,长24米,宽14米,盖黄绿两色琉璃瓦,全部花岗岩台基。殿内供奉关圣帝,亭柱上刻有对联三副,分别为:“天地一完人,文武才情忠义胆;古今几夫子,英雄面目圣贤心。”“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叫悬日月;威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扶汉仰侯功,一心一德,浩气直吞吴魏;伏魔崇帝号,乃神乃圣,明威尚震华夷。”

望衡亭

望衡亭位于十八总石嘴脑。建于民国21年(1932年),亭为方形,三层,每层高约3.5米。一、二层7.7米见方,上层4.7米见方。全为花岗石砌成,矗立于湘江畔,晴日可见南岳衡山,故名。内藏碑刻多块。其楹联云:“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现为湘潭市文物保护单位。

唐兴桥

为湘潭城区最古老的桥,原名壶山桥,因东侧的唐兴寺(现已不存在)而改名。唐兴桥最初修建于清朝,后来历经多次维修,现在保存尚好,可以行人通车,生活在湘潭窑湾街区的居民每天都由此进出。唐兴桥为单孔石拱桥,长13米,宽6米,净跨度12米,桥身与桥面均由花岗岩石砌成。桥两边有34根花岗石围栏,每根栏柱头上立有狮、象、鹿、猴、兔等动物石雕。

文庙

湘潭文庙位于湘潭市城正街。始建于南宋绍兴初年,原址小东门侧。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毁于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于现址,为祭祀孔子之专门场所。

庙宇为封闭式院落建筑,由棂星门、泮池、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四贤祠、崇圣殿、钟鼓亭等组成。大成殿为主殿。是为重檐歇山顶,九脊,鸱吻,四周回廊由16根圆古柱支撑,黄色琉璃瓦,内外坊、藻井、斗拱等均用五彩施绘。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等年间修缮或扩建学院。明末再度毁于战火。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修。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及民国3年(1914年)、民国36年(1947年)和1983年,多次修葺,从棂星门至大门外已拆除。庙前面有学宫坪,亦名学坪,坪南端有大明壁。庙宇红墙黄瓦,气势宏伟。正门曰奎星门,前院左右各植桧树,常年翠绿,散发幽香。奎星门内有月形泮池,池周护以石栏。泮池附近有石坊三座,正南石坊匾额镌有“斯文在兹”四字,东西两坊贯通街衢。通过石坊便是大成门。进门左右是飞檐绿瓦的钟鼓亭。大成门通向大成殿,有石铺甬道直抵大殿台基。台高一米,全系石块叠成。台阶分左右两道,中有石雕盘龙,缀以云海波涛,栩栩如生,跃然石上。大成殿为歇山式重檐结构,周围有16根圆石柱,内外枋、檩、藻井、斗拱、扇梧均五彩施绘,黄瓦飞檐,蔚为壮观。殿后有亚圣殿,与大成门、奎星门前后衬应,更显出大成殿主体的雄伟。

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湘潭市大湖街侧,始建于元末明初,建筑面积4760平方米,盛时长驻僧众百余人。该寺共有大殿3个:前为弥勒殿,中为韦驮殿,后为大雄宝殿。右侧为斋堂,左侧为禅房,后厢房为方丈住地。

大殿正中,有主佛3尊,即释迦佛、阿弥陀佛、药师佛。主佛两帝,站着阿难尊者和迦叶尊者.大殿两厢,有二十四位诸天、十八罗汉.佛龛两侧,挂着黑漆镶金字对联:

鹿苑早传灯,信般若真如,华方妙谛,大千界恒河浊世,相期普证菩提,村化七家余,数桐叶为秋,几历罡风消浩动;龙池今雨会,溯南湘佛地,无代禅,五百年沧海桑,何幸一新莲社,堂开三个后,看绿阴无恙,好凭香火结良缘。主佛靠背,是千手观音,雕塑精美,全身耀金.相传塑这尊观音共花去白银8000余两,观音前有一副对联:

现三十二身而说法,遍洒醍醐,瓶里杨枝含净水;出五百双手以指迷,仰瞻缨络,空中莲蕊叶慈云。在千手观音像前,常有佛门信徒和游客顶礼膜拜。

杨梅洲

杨梅洲位于湘潭市区西部,是湘潭市区内唯一的江中洲屿,四面环水,距市中心约2公里,总面积100万m2,洲上绿树成荫,风景宜人,洲边沙滩连绵不断,天然旅游资源丰富,素来享有“都市村庄”之美誉,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洲上水、电、通讯俱全,交通便利。

杨梅洲水上公园位于湘潭市雨湖区杨梅洲,于1992年6月开园,是一座集园林、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公园。四面环水,水波碧澄,园内树木葱茏,鸟语花香,野趣盎然。每当秋冬落水,砂纹如绮,落雁颇多,登洲望远,点点鱼帆,浮现在远远的江面,呈现出一幅秀美的图画。园中宾馆,格调新颖,豪华高档,吃住玩一条龙服务。游泳综合服务楼等建筑,设计独特,自成一体。野炊烧烤、茶室、牌室是游客娱乐逍遣的理想境地。跑马、游船更让游客一抖美姿,别具情趣。

窑湾

窑湾得名于清代。此前至晋,为临湘县(今长沙)西锤村落。因晋时在今壶山建石头寺,便称石湾。

晋建兴元年,(313年)武昌太守、荆洲刺史陶侃为攻打反晋武装盘踞的长沙城,率五千兵马屯兵壶山等地,两年后,队伍扩大到二万余人,便移据长沙岳麓山。在石湾期间,为保证军需,他率部规模开发这里的商贸,使石湾初成江南小镇。相传他建有阅兵的望岳亭(现建为望衡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解决军粮而率先垂钓的钓鱼亭、沟通港汊的陶公桥(即后称通济桥,已拆),登壶山的八十三蹬(被水厂填埋)等。唐永徽六年(655年)唐代被贬宰相、潭洲都督褚遂良曾到石头寺疾书“大唐兴寺”,(其石额今被市博物馆收藏)隐喻匡扶大唐之意。后有名僧智俨在寺执教四十余年。期间,唐天宝八年(749年)后,新设湘潭县治于石湾上游的洛口。(今易俗河)时唐代大思想家、文学家刘禹锡为该寺智俨写了两块碑文(碑文于拆九层石塔后失),他来成立不久的湘潭时赞曰:“无土山,无浊水,民禀是气。”这时湘潭已是山清水秀、人口稠密的湖南巨镇。石湾小镇也便保住了陶侃驻军时的繁荣。此时,石头寺改称唐兴寺。唐代诗人杜荀鹤曾来唐兴寺赋诗,题《霁后登唐兴寺水阁》。

宋时,石咀垴有望岳亭一座,北宋诗人刘攽(1023-1089年)被贬监衡州盐仓时,曾到此赏景,写下了《次韵和望岳亭诗》。宗元符元年(1098年)湘潭县治从石湾上游的洛口移于石湾下游的大埠桥,并重筑陶侃衣冠冢(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壶山。随后,本地求子桥与大埠桥依水列肆为商贸区,绵延十余里。此时,唐兴寺虽废,但在其地建有湘江亭一座,宋右文殿修撰、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张拭曾题《唐兴寺湘江亭》诗。元御史燮理博化也曾在此题《杨梅洲》、《望岳亭》诗,生动地描述了石(锦)湾的景致。

元代,石湾改锦湾称谓。锦:取锦石,即彩色石之意。

明代,“杨梅洲至小东门岸,帆樯舣集几二十二里,廛市日增,蔚为都会。”锦湾有了新的发展,始为大镇。时湘潭县有了“总”的划发。锦湾的大码头至唐兴寺为正十八总,唐兴寺至唐兴桥(即通济桥,又称陶公桥)为上十八总。唐兴桥至金凤庙为正十九总。再往西至沟子口为上十九总,过沟子口直到香铺巷为锦湾上街。总市只是其中的一条街道,即正街,有它的两边各有一条街,靠江的叫河街,又叫前街,另一条为后街。明正统元年(1436年)唐兴寺也由僧宗洪等重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湘潭县志》还记载:“通济桥(即陶公桥,已拆)在县治西,锦(窑)湾右,旧名唐兴桥,成化年间知县马琛改今名。”在正街与后街中的居仁巷(今朝阳街)和由义巷,便是明吉王三世徐妃的故里。相传雨湖的命名,便是依吉王偕徐妃游春于该地,途中遇雨,见雨滴荷叶,千万珠跳,感景而定。

明末,湘潭百业兴旺,粮食交易日渐发展,锦湾又称唐兴湾,其沙湾成为谷米集散地。顺治六年(永历三年、1649年)正月,明末抗清名将,武英殿大学士、(曾授东阁大学士)太子大保、太师、定兴候何腾蛟在湘潭抗清兵败,其就义后,曾一度葬唐兴湾陶侃家冠冢右侧后。康熙十五年(1676年),其堂侄将之迁回故里后,湘潭人民设其衣冠冢(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于原墓地。清初,邑人肖俊义重修了通济桥,又捐修了唐兴桥(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还有任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的陈鹏年在壶山西北角置地约一万亩为陈家坟山,人称“金盆养鲤”之地。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中国籍传教士刘武阳在十八总后湖边的江南宾馆建天主教堂,时湘潭成为湖南天主教中心。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杨梅洲设船厂及水师营基地,并于咸丰四年在窑湾(时唐兴湾改称窑湾)等地与太平军激战,在此首次大胜太平军,军心大振,从而奠定了其后为两江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傅等职的基础。

近代窑湾,则主要成为诞生革命志士的基地。同治元年(1862年)三月,湘潭考生3000人在真道巷(今大力巷)焚毁了天主教堂,赶走了天主教西班牙籍主教方来远,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同治五年(1866年)五月二十七日,湘潭哥老会向萌知、彭四铁匠等千余人,因谋泄事急,在锦湾纵火发难,官方集兵勇团练围剿,向、彭战死。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创建共和流血献身的女革命家、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驱秋瑾,经媒人说合,嫁给十八总由义巷“义源当铺”(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板的次子,在此生活了八年,所生女儿王灿芝,后也求学于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飞行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已废唐兴寺,一贫居教师家出生了一个男婴,即是1928年为共产主义及新中国献身的革命烈士、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张同嗣。宣统二年(1910年)6月,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安排他到正十八总河街“宽裕枯粮行”(今与唐兴街65号后门相接的房屋)当学徒。但毛泽东通过与母亲巧设“洒筵”计策,没有当这个学徒,而是继续完成学业。民国三年(1914年)窑湾“李春和”出租房内出生了一个男婴,这就是1948年牺牲的中共党员、湘潭县武工队队长、原湘、粤、赣人民抗日自卫队队长张鹏飞。民国十三年(1924年),上十八总的唐兴寺煤栈来了一个十六岁的挑夫,在此他参加了码头工会,与老板斗争。在老板带警察的抓捕下,逃到湘军营当兵,参加了北伐,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牺牲时,为东北联军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卫戍司令,他的名字叫卢冬生。1925年春,毛泽东由广州回湘潭,落脚原“宽裕枯粮行”老板家。(时该行已倒闭,老板家搬至上十八总狮子口左侧,现原屋已拆,已另建一平房)。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在湘江区由义巷内的义源。秋瑾在这里度过了8个年头,生育了一男一女。秋瑾祖籍浙江绍兴。1894年,其父亲由常德调湘潭厘金局任职,她亦随父来到湘潭。1896年与湘潭王廷钧结婚,由义巷的“义源当铺”就是王家开设的。 秋瑾在湘潭居住期间,一边抚育儿女,一边练习击剑、拳术,同时还写过许多反映自己对封建包办婚姻不满,忧时愤世的诗篇。如《咏琴》:“手抱绿绮来,七弦发清响,但恐所好殊,不遇知音赏。”《谢道韫》“咏絮辞何敏,清才扫俗氛。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踏青记》:“曲经珊珊芳草茸、相携同过小桥东。一湾流水无情甚,不送愁情送落红。”

唐兴寺

雨湖区雨湖区(3)唐兴寺,晋称石头寺。因唐代名僧智俨在此圆寂,筑石塔葬骨殖于寺旁,故又名石塔寺。该寺位于陶公山上,原寺四周筑围墙,入山门即为钟鼓楼,门外有六角九层石塔即智俨所葬之处。该寺曾于元末被毁,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复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方始败落。现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藏于市博物馆,寺址已改为唐兴寺小学。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