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麦秆编

秦安麦秆编

批准时间 二○○八年六月十三日
非遗项目 秦安麦秆编技艺
级别批次 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导航

历史渊源

秦安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地,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其历史源远流长深广,人文地理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同时,秦安县也是传统的小麦和玉米种植区,有取之不尽的原料来源,因此秦安的草编工艺也源远流长。以尹家湾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土陶柳条壶和柳条杯考古证明,足可见其产它是最早的工艺编织品雏形生和发展时间之久远,几乎历代传承,代代不乏能工巧匠。

历史沿革

秦安麦秆编织加工主要流行分布在清水河流域的莲花镇、陇城镇和南小河流域的王尹乡等地的几十个村庄,散见于各个乡镇的农村住户人家,涉及面十分广泛。到了清代,草帽、竹席、篓筐、麦秆折做的蚂蚱笼、鸟笼等齐集上市,多为新疆、青海、宁夏等地的商贾收购转销,这一时期可谓是秦安工艺草编业生产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造型的美观大方,玲珑剔透的精工编制赢得了外地客商和当地客商们的一致好评,为后来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和宝贵的借鉴。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多元化结构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单一的草编生产在商品的大潮中受到冲击,处于低谷发展阶段,关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制作时费工费时;2、原材料供应不足;3、原有从业人员改行,如2002年县工艺草编厂由于改企转换,就停止了草编生产;4、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乡镇农村大多数联产承包大面积种植利润高、收效快的果园以及蔬菜大棚的产生,从而使麦秆编的原材料缺少。

但仍然有些乡下农户家庭对草编的生产并没有停止,许多的农家妇女利用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搞草编,给家庭经济增了效益。由王尹乡村民郭香莲主创的麦秆编手工艺品中有了十二生肖、绣球、小提篮、葫芦、鹦鹉伞等三十多个品种。接着县草编工艺厂生产的茶垫、 坐垫、 靠背、 提篮、草帽等一投向市场,行情就一路看好,不但在当地和相邻的各个县区畅销,且由国家外贸部门搭桥远销到东南亚和欧美各国,这种销售渠道的远辐射比过去清代鼎盛期跨越式发展了好几十倍,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

21世纪初,随着草编工艺品销售市场的逐渐扩大,秦安县在原工艺编织厂的基础上成立了草编工艺品联营公司,并成立了创新小组。新花样,新工艺、新编法、新产品不断涌现,产品畅销日本、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换取外汇40多万美元,是天水市出口的拳头商品之一。到2011年,王尹乡草编产业已经涉及全乡14个村、2620户、3800多人,草编人均年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年总收入570多万元,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制作技艺

秦安麦秆编图册秦安麦秆编图册(11)秦安草编,讲究选料精细,所用麦秸必须色泽清白光亮,粗细均匀挺直,外皮薄而坚韧,草 芯饱满又富有弹性,拉力大且不易发脆;玉米皮则必须是中间细嫩、清白的软皮,不许有半点霉点。经过选料、拔莛、分类、浸泡、掐辫、整理、绛制、碾压、磺熏、漂白和印染等一系列工序,才将原料制成。

特别是王尹乡的草编因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而颇受市场青睐。21世纪初,编织技术在原有的平板编织的传统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借鉴竹编的技法,采用网扣法和缠编法,编织成的成品有立体感。创造了六角提篮、桌垫、椅垫、座垫、茶垫、沙发垫、手提篮、食品盒、果盒、提桶、茶盘、套盒等上千种新产品,既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又是精美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顾客的喜爱。

秦安麦秆编图册秦安麦秆编图册(5) 秦安麦秆编图册秦安麦秆编图册(5)

非遗保护

秦安麦秆编图册秦安麦秆编图册(5) 秦安麦秆编图册秦安麦秆编图册(5)

非遗信息

2008年,秦安麦秆编技艺入选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传承人郭香莲个人也被甘肃省文化厅和甘肃省人事厅命名为“副高级麦秆编艺术师”。

2011年,秦安县王尹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麦秆编)之乡”,成为甘肃省7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1]

(秦安麦秆编技艺传承及作品[1] [2]

词条图册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
项目 内容
项目名称 秦安麦秆编技艺 
级别批次 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单位 天水市,秦安县
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项目编号 Ⅷ—17
审批序号 71 
批准文号 甘政发[2008]43号
批准时间 二○○八年六月十三日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