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门科学,天文学有些困难之处,由于距离的遥远,要直接验证宇宙的特性是不可能的。然而,有为数众多的恒星可以被观察到,已经能够让天文学家获取一些事实的真相。这些观测到的资讯所绘制成的各种图表,与纪录足以显示一般的趋向。变星就是很贴切的具体例证,能借由变星的特性,测量出遥远天体的距离。这一种类的距离指标,足以测量邻近的距离,包括附近的星系,进而对其他现象进行测量。
在17世纪发明望远镜前,早期的观测天文学只能依赖肉眼以及各种用于测量时间和方向的仪器。第谷有系统的观测行星,他所蒐集的资料让开普勒得以建立行星运动的法则。
人类非常关心天空,因而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纪录。古老的巨石阵就是为了观察太阳的运动来测量时间而建立的,星座是由一些恒星在天空中组成的图样,并且与地球上的季节变化连结在一起,也流传下来许多的神话与传说。
不使用望远镜,单靠眼睛也能做许多不同的观测,古老的记录记载了一些突然出现在天空中的亮星,被称为超新星,甚至在白天也能看见。也记录了被视为灾难预兆的彗星,还有划过天际的流星。在现代,科学家透过在南极冰原上搜集到的大量陨石,可以研究和测量小行星,甚至火星的表面。
意大利的伽利略是首位使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并且记录下所见到的景象的天文学家,此后望远镜大量投入使用辅助肉眼的天文观测上,观测天文学因为望远镜制作技术的改进而飞跃的发展。
往后由于物理学与光学的急速发展,传统的观测天文学又产生了新的分支:各种电磁波频谱区域的观测。
光学天文学:使用光学元件(面镜、透镜和实体探测器)来观察从近红外线到近紫外线光的部份,可见光天文学(使用的是眼睛能看见的波长,从400 - 700 nm)就再这一段的中间。
红外天文学:分析和观察红外辐射,(比传统的实体硅检波器能侦测的波长还要长,约在1μm)。以反射望远镜作接收器,但焦点的探测器换成对红外波长敏感的设备。太空望远镜因脱离大气层,能观察被大气层遮蔽或阻挡(来自大气层的热辐射)的部分波长。
射电天文学:侦测波长在微米至米级的辐射,使用的接收器与无线电广播类似,但灵敏度更高。参考无线电望远镜。
高能天文学:包括X射线天文学、伽玛射线天文学和末端的紫外线天文学,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中微子和宇宙射线。
可见光和射电天文学可以由地面天文台观测,因为这些波段能穿透大气层并被侦测到。天文台通常都建在高处,以尽可能减少大气层的消光和畸变。有些红外波段会被大气层内的水蒸气强烈吸收,所以许多红外天文台都选择建在干燥的高地上,或在太空中进行观测。
大气层也会遮蔽掉X射线天文学、珈玛射线天文学和紫外线天文学使用的波段(只有少数波段能通过“窗口”)。远红外线天文学必须使用气球携带仪器升空,或在太空中观测。强力的珈玛射线能被云雾室侦测到,因此对宇宙射线的研究也很快的成为天文学的一个分支。
在天文观测漫长的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观测者都使用过光学望远镜在可见光的波段内观测。地球的大气层在可见光这一段是相当透明的,但许多的望远镜仍然要依赖视象的条件(宁静度和大气的透明度),并仅限于在夜间观测。视象条件取决于空气的对流湍流和热扰动,长期多云或遭受大气扰动都会影响到观测成象的解像能力和稳定度。因为大气有强烈的散射作用,出现在天空的月光加上灰尘也会照亮天空和散射光线,妨碍对暗弱天体的观测。
由于影响成象质素的绝大程度因为空气的扰动,脱离大气层的太空无疑是放置光学望远镜的最佳地点。但将望远镜放置在轨道中的费用太高,所以退而求其次的地点是拥有晴空和良好的大气条件,也就是视象良好的高山。在夏威夷群岛中的大岛上的毛纳基峰,和La Palma都具有这些条件。在内陆一点的地点,像智利安地斯高原的大型厘米波与毫米波阵列(Llano de Chajnantor)、帕瑞纳天文台、托洛洛山美洲际天文台与欧洲南方天文台下属的拉希拉天文台,这些观测地点都吸引了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建立了许多拥有大望远镜的天文台。
光学天文学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需要足够黑暗的夜空。当城市规模与人类活动的版图不断扩张时,晚上的人造灯光(光害)也越来越多。这些人造的灯光照亮夜晚的天空,加上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空气污染引起的灰尘散射灯光的双重效应,使得背景天空变得灰暗,对光度微弱的天体观测越加困难,必须要特别的滤光镜来隔绝背景光的干扰。在有些地区,如美国亚利桑那州、英国和日本与香港,都有民间团体在研究与发起以减少光污染。鼓励为街灯装上反射罩,不仅能使照向地面的灯光增加,也使直接射进天空的光量降低。但因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相违背,对于推广意识的淡薄与对科学的不重视之下,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状况蚕食一些古老的天文台至不再能作观测。如北京古观象台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等。
中国有悠久的天文学观测的传统。远在传说时代,就有世袭执掌天文的官吏,专门观测天象。以后历代沿续,设观星台、观象台、司天台、司天监、钦天监等机构,负责观测天象、推算历法。因此,中国文献中以日食、月食、恒星、彗星、太阳墨子等天象的观测与记录,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制造的天文观测仪器有许多优点,其关键部件和原理至今仍被应用于现代大型天文观测仪器中。并以显示天体运行为契机,最先发明了报时的机械钟。此外中国独立发明了自己的历法农历。[1]
日食发生的最早记录,在距今约4000年前的夏代。距今约3000年前的商代甲骨卜辞中,有日食、月食的确切记录。周代以及春秋战国以来的典籍中,更有日食、月食的诸多记录。
恒星的观测记录,也见于商代甲骨文中。《周礼》有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战国时甘德著《星占》八卷,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人合称为《甘石星经》,其中记载120颗恒星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古代天文学家把周天分三垣(太微、紫微、天市)二十八宿(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鸟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用这种区域划分来确定天体和天象发生的位置。先秦时期中国先民绘制星图,留存至今最早的实物有五代时期出土的二块28宿星图刻石,其它著名的有宋代苏州石刻天文图及敦煌唐代星图。
对于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从公元前613年到20世纪初,中文载籍中共有31次记录,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对于太阳黑子的观测,最早见于约公元前4世纪甘德的《星占》。正史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始于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见于正史中的太阳黑子记录约百余例,散见于其它汉文载籍的记载可能更多。这些珍贵的资料,至今仍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由于积累了历代天文观测的丰富知识,汉代天文学家明确提出宇宙结构理论“浑天说”。否定了先秦的“盖天说”。
为了准确地观测天体和天象的位置,汉代天文学家耿寿昌、贾逵等发明了以赤道为坐标系的天文观测仪器,汉文称为“浑仪”或“浑天仪”。
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创制的“浑象”(也叫“浑天仪”),是用来显示天象的仪器,类似现代的“天球仪”。它利用漏壶滴水发动齿轮,带动浑象绕轴旋转,可以将天象准确地显示出来。
机械钟的发明,始于显示天球旋转(即地球自转及公转)的天文仪器,为中国首先制作。公元725年,唐代天文学家一行高僧(张遂)与梁令瓒在“浑仪”和“浑象”的基础上,制成“浑天铜仪”。这是一架附有报时装置的天文仪器,注水激轮带运转,一方面显示日月运行情况,另一方面立二木人于地平之上,每一刻自然击鼓,每辰自然撞钟。其擒纵轮靠水力驱动。
公元1092年,宋代天文学家苏颂制造了更先进的“水运仪象台”,这实际是一座大型天文钟台,高35.65尺,宽21尺。台分三层,上层是浑仪,用来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中层是浑象,旋转并确显示天象;下层设木阁,木阁又分五层,每层有门,每到一定时刻,门中有木人出来报时。木阁后有漏壶和机械系统,驱动整个仪器。苏颂钟是人类在中世纪最卓越的机械制造,其原理于两个世纪后传入欧洲,导致机械钟在西方的发展。
此外,春秋以前被普遍用来测量日影长度的“圭表”,也是中国先民的一大发明。表为立竿,圭为卧尺,测日影长度,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以及回归年的长度。唐代一行等人最早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
中国先民最早发现天然磁石和磁铁指南,并制作了“司南”和指南针。
中国先民很早就发明了历法。相传先秦有黄帝历、瑞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古六历”。夏历又称“夏正”,以正月为岁首。殷历又称“殷正”以12月为首。周历又称“周正”,以11月为岁首。秦用瑞顼历,以10月为岁首。汉以来,有太初历、三统历、四分历、乾象历、太明历、戍寅元历、大衍历、12气历、统天历、授时历、时宪历、天历等。这些历法当中,除北宋沈括创制的“12气历”和太平天国颁行的“天历”是阳历外,其它历法都是阴阳合历。直到今天,中国仍然习惯使用传统的阴阳合历,同时使用世界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