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份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包括150mg/12.5mg,300mg/12.5mg两种规格)。 化学名称: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厄贝沙坦:C 25H 28N 6O; 氢氯噻嗪:C 7H 8ClN 3O 4S 2 分子量:厄贝沙坦:428.5,氢氯噻嗪:297.2
150mg/12.5mg:浅粉红色双凸面椭圆型薄膜衣片,有刻痕。一面刻有心型图案,一面刻有2875。 300mg/12.5mg:浅粉红色双凸面椭圆型薄膜衣片,有刻痕。一面刻有心型图案,一面刻有2876。
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该固定剂量复方用于治疗单方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150/12.5mg:每片含厄贝沙坦150 mg,氢氯噻嗪12.5 mg。 300/12.5mg:每片含厄贝沙坦300 mg,氢氯噻嗪12.5 mg。
本品每日1次,空腹或进餐时使用,用于治疗单用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推荐患者可对单一成份(即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进行调整。 下列情况下可以考虑由单一成份直接转为固定复方治疗: · 本品150/12.5mg复方可以用于单独使用氢氯噻嗪或厄贝沙坦150mg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 本品300/12.5mg复方可以用于单独使用厄贝沙坦300mg或使用150mg/12.5mg复方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 · 本品300/25mg复方可以用于使用安博诺300mg/12.5mg不能控制血压的患者。 不推荐使用每日一次剂量大于厄贝沙坦300mg/氢氯噻嗪25mg。必要时,本品可以合用其它降血压药物(见【药物相互作用】)。
以下列出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采用如下定议约定: 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偶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非常罕见([1/10000)。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 在高血压患者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与安慰剂组间无差异。由于临床或实验室不良事件而终止治疗的发生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组要低于安慰剂处理组。不良事件发生与剂量(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性别、年龄、种族或治疗周期无关。安慰剂对照的试验中,有898名高血压患者接受各种剂量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范围在:37.5mg/6.25mg到300mg/25mg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以下是不良反应的报告: 神经系统异常常见:眩晕;不常见:体位性眩晕 心脏异常:偶见-高血压、水肿、晕厥、心动过速 血管异常:偶见-脸红 胃肠道异常:常见-恶心/呕吐;偶见-腹泻,口干 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异常:不常见;四肢远端水肿,肌肉/骨骼疼痛 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偶见-皮疹 肾和尿道异常:常见-排尿异常 生殖系统和乳房异常:偶见-性欲改变、性功能障碍 全身异常及给药点情形:常见-疲劳:偶见-虚弱 检查: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组的患者在实验室参数上的改变很少有临床意义。常见:BUN(尿素氯)、肌酐和肌酸激酶增加;偶见:血清钾、钠水平降低。 此外,自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上市以来,有下列不良反应的报道: 免疫系统异常:罕见-象其它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一样,少数病例会出现诸如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高敏感性反应 代谢和营养异常:非常罕见-高血钾 神经系统异常:非常罕见-头痛 耳和迷路异常:非常罕见-耳鸣 呼吸、胸、膈异常:偶见-咳嗽 胃肠道异常:非常罕见-味觉缺失、消化不良 肝胆异常:非常罕见-异常肝功能,肝炎 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异常:非常罕见 - 关节痛、肌痛; 肾和尿道异常:非常罕见 - 肾功能损伤,包括个别高危患者中发生肾衰。 有关单一成份的附加信息:除了以上所列出的组合产品的不良反应外,先前已经报道的应用其中一个单一成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是需要注意潜在的不良反应。 厄贝沙坦 心脏异常:偶见-心电图异常 胃肠道异常:偶见-腹痛 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偶见-瘙痒 全身性疾病及给药点情形:不常见 - 胸痛,极度虚弱 单一成份的上市后经验如下所列: 厄贝沙坦: 与其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相似,自厄贝沙坦单药治疗上市以来,报道乐非常罕见的超敏发应(血管性水肿、荨麻疹)。在上市后监察中,报道了以下非常罕见的不良反应,然而,与厄贝沙坦之间不一定存在因果关系:眩晕、虚弱、高钾血症、黄疸、肌痛、肝功能试验水平升高、肝炎和肾功能受损,包括危险人群中偶发的肾功能衰竭。 氢氯噻嗪 已报告单用氢氯噻嗪(无论是否与服用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 血液和淋巴系统:发育不全性贫血、骨髓抑制、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 精神病学异常:抑郁、睡眠障碍 神经系统异常:头晕目眩、感觉异常、不安、头昏 眼的异常:暂时性视力模糊、黄视症 心脏异常:心律失常 血管异常:体位性低血压 呼吸、胸、膈异常:呼吸困难(包括肺炎、肺水肿) 胃肠道异常:胰腺炎、厌食症、便秘、腹泻、胃激惹、食欲减退、唾液腺炎 肝胆异常:黄疸(肝内胆汗性黄疸) 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过敏反应、中毒性皮下坏死溶离、皮肤红斑狼疮样反应、坏死性血管为(静脉炎、皮肤静脉炎)、光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 骨骼肌、结缔组织和骨异常:肌肉痉挛、无力 肾和尿道异常:间质性肾炎、肾功能障碍 全身异常及给药点情形:发热 检查: 电解质紊乱(包括低血钾和低血钠)、糖尿、高血糖、血尿酸升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怀孕的第4至第9个月(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哺乳期(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已知对本品活性成份或其中的任何赋形剂成份过敏或对其它磺胺衍生物过敏者(氢氯噻嗪是一种磺胺衍生物)。 下列禁忌症和氢氯噻嗪有关: —严重的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min) —顽固性低钾血症,高钙血症 —严重肝功能损害,胆汁性肝硬化和胆汁郁积。
低血压—容量不足患者:本复方在没有其它诱发低血压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使用,很少和症状性低血压相关。对由于使用强效利尿剂而使血容量和钠不足、饮食中严格限制盐,以及腹泻呕吐的患者可能会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在用本复方治疗之前应纠正这些情况。 肾动脉狭窄—肾血管性高血压:当存在双侧肾动脉狭窄单个功能肾的动脉发生狭窄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时,可能有发生严重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尽管本品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情况,但使用时应考虑到该效应。 肾功能损害和肾脏移植:当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品时,推荐对血清钾、肌酐和尿酸应定期监测。没有关于近期行肾移植患者使用本品的经验。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见【禁忌】)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可能发生与噻嗪类利尿剂有关的氮质血症。对那些肌酐清除率≥30ml/min 肾功能不全患者不需要调整药物剂量。然而,对那些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min但[60ml/min),应该谨慎使用本复方。 肝功能损害:在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由于较小的体液和电解质平衡改变可能促发肝昏迷,因此这类患者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应慎重。没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使用本复方的经验。 主动脉和二尖瓣狭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就如使用其它的血管扩张剂,主动脉和二尖瓣狭窄及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使用本品时应慎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通常对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抗高血压药物没有反应,因此不推荐这些患者使用本品。 代谢和内分泌效应: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可能降低葡萄糖耐量。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时,隐性糖尿病可能出现症状。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与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有关。然而在复方中所含的剂量12.5mg,该作用很小或不存在。在某些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患者中可能发生高尿酸血症,甚至促发痛风。 电解质紊乱:如任何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那样,应定期进行血清电解质的测定。噻嗪类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能引起体液或电解质的紊乱(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和低氯性碱中毒)。体液或电解质的紊乱的体征为口干、渴感、虚弱、昏睡、嗜睡、烦躁、肌肉痉挛和疼痛、肌肉疲乏、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 和胃肠功能紊乱如恶心或呕吐。 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诱发低钾血症,但和厄贝沙坦合用可减少利尿剂诱导的低钾血症。低钾血症最易发生于以下患者:肝硬化患者,利尿作用明显的患者,口服摄入电解质不适当的患者,同时使用皮质激素成ACTH的患者。相反地,本品中厄贝沙坦可能诱发高钾血症,特别是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和/或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建议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血清钾浓度监测。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或含钾盐替代物和本品合用时应谨慎使用(见【药物相反作用】)。 没有证据显示厄贝沙坦将减少或阻止利尿剂诱导的低钠血症。血氯降低通常是轻度的,且不需要治疗。 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减少肾脏对钙的排泄,在那些没有已知钙代谢异常的患者中引起间歇性轻度升高。显著的高钙血症提示可能有潜在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进行甲状旁腺功能测定时,应停用噻嗪类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已被证实具有增加镁排泄的作用而可能导致低镁血症。 抗兴奋剂检测:本品中所含的氢氯噻嗪可能使抗兴奋剂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一般注意事项:对于那些血管张力和肾功能主要领带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患者(如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或者肾脏疾病患者包括肾动脉狭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治疗时,可出现急性低血压、氮质血症、少尿、或少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正如使用任何抗高血压药物,对缺血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过度降血压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或中风。 有或无过敏史或支气管哮喘病史的患者均可能发生对氢氯噻嗪的过敏反应,但有以上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有报道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加重或激活系统性红班狼疮。 在怀孕的开始三个月,不推荐使用本复方。 对驾驶器操作的影响。 本品对驾驶和机器操作的影响没有相应研究。但基于它的药效学特性,本品影响以上的能力的可能性不大。当驾驶或者操作机器时,应该考虑到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头晕和疲乏。
妊娠:见【禁忌】和【注意事项】部分。噻嗪类利尿剂能通过胎盘屏障和出现于脐带血液中,引起胎盘灌注降低,胎儿电解质紊乱和其它可能发生于成年人的作用。母亲使用噻嗪类药物治疗有引起新生儿血小板减少、胎儿或新生儿黄疽的报道。由于本复方含氢氧噻嗪,在妊娠开始三个月时不推荐使用。在计划怀孕时应转为合适的替代治疗。 在怀孕的第4月至第9月,直接作用于肾素一血管紧张系统的物质能引起胎儿和新生儿的肾功能衰竭,胎儿头颅发育不良和胎儿死亡,因此,本复方禁用于怀孕4月至9月的孕妇。如果被诊断为怀孕,尽早停用本品,如果由于疏忽治疗了较长时间,应超声检查头颅和肾功能。 哺乳:由于对婴儿的潜在的不良反应,本品禁用于哺乳期(见【禁忌】)。厄贝沙坦是否分泌入入乳汁中尚不清楚。厄贝沙坦能分泌入鼠的乳汁中。噻嗪类药可出现于人的乳汁中,可能抑制泌乳。
本品在年龄小于18岁的患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研究。
老年患者不需要调节用量。
其它抗高血压药物:当本品和其它降血压药物合用时,其降血压效应可能增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 的剂量直到300mg/25mg)可和其它降血压药物和钙通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安全地合用。厄贝沙坦合用或不合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如果事先已用大剂量利尿剂,可能导致血容量降低,这时服用有致低血压的危险,除非容量不足首先得到纠正(见【注意事项】)。 锂剂:有报道当锂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合用时,可使血清锂可逆性升高和出现毒性作用。而且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肾脏对锂的清除,因此和本品合用时有增加锂剂中毒的风除。锂剂和本品合用时应谨慎,推荐对血清锂浓度进行仔细监测。 影响血钾的药品:氢氯噻嗪的排钾效应可被厄贝沙坦的保钾效应所减弱。然而氢氯噻嗪对血清钾的效应可被其它有关钾丢失和引起低钾血症的药物的增强(例如其它排钾利尿剂,轻泻药,两性毒素,carbenoxolone,青霉素G钠盐,水杨酸衍生物)。相反,基于其它能减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的临床使用经验,合用保钾利尿剂、补充钾、含钾的盐替代物或者其它能增加血清钾水平的药物可以导致血清钾的增高。 受血清钾紊乱影响药品:当本复方和其它受血钾紊乱影响药品(例如洋地黄苷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合用时,推荐对血清钾进行定期监测。 有关厄贝沙坦相互作用的其它信息: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地高辛与厄贝沙坦150mg合用时,药代动力学没有改变。当和氢氯噻唪合用时,厄贝沙坦药代动力学没有受影响。厄贝沙坦主要由CYP2C9代谢,较少部分通过葡萄糖醋酸酶代谢。抑制葡萄糖醛酸转称酶途径不会导致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在体外试验中,可观察到厄贝沙坦和华法林、甲苯磺丁腺(CYP2C9底物)和尼非地平(CYP2C9抑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中,当厄贝沙坦和华法林合用时没有观察到有意义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的相互影响。当和尼非地平合用时,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不受影响。CYP2C9诱导剂如利福平对厄贝沙坦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没有相关研究。基于体外试验资料,和那些代谢依靠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1,CYPIA2,CYP2A6,CYP2B6,CYP2D6,CYP2E1或CYP3A4的药物不会发生相互作用。 有关氢氯噻嗪相互作用的其它信息:当下列药物和噻嗪类利尿剂合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 洒精,巴比妥类或尼古丁:可能加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抗糖尿病药物(口服药和胰岛素):合用时可能需要调整抗糖尿病药物的剂量(见【注意事项】); 消胆胺和Coleslipol树脂:当和阴离子树脂合用时,影响氢氯噻嗪的吸收; 皮质激素,ACTH:电解质丢失可能增加,尤其是低钾血症; 洋地黄糖苷:噻嗪类诱发的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有利于洋地黄诱发的心律失常的发生(见【注意事项】)。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合用在某些患者可减少噻嗪类利尿剂的利尿作用、利钠作用和降血压作用; 血管活性胺炎(如去甲肾上腺繁):血管活性胺炎效应可能降低,但不足以停止使用; 非去极性骨骼骨松弛药(如简箭毒碱):非去极性骨骼肌松弛药的作用可能被氢氯噻嗪增强; 抗痛风药物:由于氢氯噻嗪能增加血清尿酸的水平,合用时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可能需要增加丙磺舒和苯磺唑酮的用量。合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增加别嘌呤醇发生过敏反应; 钙盐:噻嗪类利尿剂能降低钙的分泌而可能增加血清钙水平。如果必须使用钙补充剂或保钙药(如维生素D治疗),应监测血清钙水平并调整相应的钙剂量; 其它药物相互作用: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增加β受体阴断剂和二唑嗪的致高血糖效应。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Beperiden)可能通过降低胃肠动力和胃排空率而增加噻嗪类利尿剂的生物利用度。噻嗪类利尿剂可增加金刚按引起不良反应的风险。噻嗪类利尿剂可减少肾脏对细胞毒药物的排泄(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并增强它们的骨髓抑制作用。 配伍禁忌 目前尚无资料。
尚无本品过量的治疗相关的特殊资料。应对患者严密监测,治疗应该是总体和支持性的。处理取决于药品摄入时间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建议的措施包括催吐和/或洗胃。活性碳对药物过量治疗有用。对血清电解质和肌酐水平应定时监测。如果发生低血压,患者应取卧位,快速补充盐和血液容量。 厄贝沙坦过量最可能的表现为低血压和心动过速;也会发生心动过缓。 氢氯噻嗪过量时,由于过度利尿出现由解质损耗(低钾血症,低氯血症,低钠血症)和脱水。过量时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恶心和昏睡。低血钾会导致肌肉痉挛和/或加重和合用的洋地黄苷或某些抗心律失常有关的心律失常。 血液透析不能清除厄贝沙坦。血液透析清除氢氯噻嗪的程度也没有相关的研究。
本品是一种血管紧张—II受体拮抗剂即厄贝沙坦和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组成的复方药。该复方具有降血压协同作用,比其中任何单一药物成分的降压作用都更有效。 厄贝沙坦是一种强力的、口服有效的选择性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亚型)拮抗剂。不管血管紧张素—II的来源或 合成途径如何,它能阻断所有由AT1受体介导的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其对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选择性拮抗作用导致了血浆肾素和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升高和血浆醛固酮水平的降低。给予无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单独使用推荐剂量的厄贝沙坦时,血清钾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见【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厄贝沙坦不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激肽酶II)在该酶的作用下能生成血管紧张素—II,也能将缓激肽降解为无活性代谢物。厄贝沙坦的活性不需要代谢激活。氢氯噻嗪是一种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降压机制还没有完全明确。它能影响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机制,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大致等量)。氢氯噻嗪减少血液容量,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的分泌从而增加尿液中钾和碳酸氢盐的排泄和减低血清中钾的水平。联合使用厄贝沙坦能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逆转与利尿剂有关的钾的丢失。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在服药后2小时开始,峰效应出现在大约4小时,并能持续大约6-12小时。 氢氯噻嗪和厄贝沙坦复方在其推荐治疗剂量范围内能产生与剂量相关的协同降压作用。对那些单独使用厄贝沙坦300mg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加用氢氯噻嗪12.5mg每日一次,能使经安慰剂校正后的舒张压谷值(服药24小时后)再降低6.1mmHg。厄贝沙坦300mg和氢氯噻嗪12.5mg的联合能使扣除安慰剂效应后总的收缩压/舒张压再降低达13.6/11.5mmHg。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一次服用厄贝沙坦150mg和氢氯噻嗪12.5mg能使经安慰剂校正的收缩压/舒张压谷值(服药24小时后)平均降低12.9/6.9mmHg。峰效应出在3-6小时。使用动态监测进行评价,每日一次服用厄贝沙坦150mg和氢氯噻嗪12.5mg复方能产生持续24小时的降血压作用,经安慰剂校正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15.8/10.0mmHg。通过动态血压监测测定,该复方(150/12.5mg)降压谷/身比值为100%在诊所就诊时用袖带式血压计算测定安博诺(150/12.5mg)和安博诺(300/12.5mg)的降压谷/峰比值分别为68%和76%。每日服用一次,血压不过度降低产生降压峰值,因此降血压作用安全有效持续24小时。 对那些单独使用氢氯噻嗪25mg不能有效控制血压的患者,加用厄贝沙坦能使扣除安慰剂效应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再平均降低11.1/7.2mmHg。 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合用的降压效应在首剂量后就出现,1-2周内效应显著。最大效应在6-8周,在长期的随访研究中,厄贝沙坦/氢氯噻嗪降压效应持续一年以上。尽管没有对安博诺进行特异的研究,但在厄贝沙坦或氢氯噻嗪治疗中均未观察到反跳性血压升高。 有关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复方对心血管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尚无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氢氯噻嗪长期治疗可减少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对安博诺的反应没有差异。当厄贝沙坦和小剂量氢氯噻嗪(如每日12.5mg)合用时,其在黑人和非黑人中的抗高血压作用接近。
合并使用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对其中任何一种药品的药代动力学特性没有影响。 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是口服有效的药物,它们发挥活性不需要生物转化。口服本品后,其绝对生物利用度在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分别为60-80%和50-80%。进食不影响本品的生物利用度。口服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后血浆峰浓度分别为1.5-2小时和1-2.5小时。 厄贝沙坦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大约为96%,几乎不和血细胞结合,其分布容积为53-93升。氢氯噻嗪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8%,表观分布容积为0.83-1.141/kg。 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在10-600mg范围内呈线性和剂量相关性。当口服剂量大于600mg时,其吸收与剂量不成比例;其机理尚不明确。机体总清除率和肾清除率分别为157-176ml/min和3.0—3.5ml/min,厄贝沙坦的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1-15小时。按每日一次的服药方法,三天内达到稳态血浆浓度。重复每日一次给药后血浆内积极蓄有限(<20%)。在一项研究中观察到女性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的浓度较高。然而,其半衰期和积蓄没有差异。女性患者不需药物剂量调整。厄贝沙坦的峰浓度(C max)和曲线下面积(AUC)值在老年人(≥65岁)比年轻人(18-40岁)稍高,然而终末半衰期没有明显改变。老年患者也不需要调整剂量。 氢氯噻嗪的平均血浆半衰期为5-15小时。 口服或静脉给予[sup]14[/sup]C标记的厄贝沙坦后,血液循环内80-82%的放射性来自原型的厄贝沙坦。厄贝沙坦在肝脏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和氧化而被代谢。口服主要的代谢物为葡萄糖醛酸结合型厄贝沙坦(大约为6%)。体外实验显示厄贝沙坦主要由细胞色素P 450酶CYP2C9氧化代谢,CYP3A4几乎没有作用。厄贝沙坦及其代谢产物由胆道和肾脏排泄。口服或静脉给予[sup]14[/sup]C厄贝沙坦后大约20%的放射性可在尿液中回收,其余排泄在粪便中。不足2%的剂量以原型在尿液中排泄。氢氯噻嗪不被代谢,但很快经肾脏排泄。至少口服剂量的61%在24小时内以原型排泄。氢氯噻嗪可通过胎盘,但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可被分泌人乳汁。 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或那些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改变。厄贝沙坦不能经血液透析清除。肌酐清除率M[20ml/min的患者,氢氯噻嗪的清除半衰期据报道可增加到21小时。 肝功能损害:对轻度至中度肝硬化的患者,厄贝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改变。对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没有进行研究。
不要贮存在30℃以上的地方,以原包装贮存。
铝塑泡罩包装。 150mg/12.5mg/片:7片/盒;28片/盒 300mg/12.5mg/片:7片/盒;28片/盒
36个月
进口药品注册标准:JX20050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