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Clonorchis sinensis Cobbold
分类地位: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又叫肝吸虫,是肝吸虫病的病原体、国内分布于南、北方各省;国外分布在朝鲜、越南、印度及菲律宾等。
中型个体,体长10-25毫米,宽3-5毫米。成虫呈树叶状,前端尖细,后端较钝,表皮无棘。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直径约为0.45-0.60毫米。睾丸分支,前后排列于体后1/3处。卵巢分叶位于睾丸之前,受精囊在睾丸与卵巢间,椭圆形。体色苍白或红褐色。
成虫主要寄生于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猫、犬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虫体产的卵随粪便进入水中,被纹沼螺、赤豆螺等螺类吞食后而孵化成毛蚴,螺体内的毛蚴经过无性繁殖而发育成大量的尾蚴,成熟的尾蚴自螺体内逸出,钻入各种淡水鱼或虾体,在其体内发育为囊蚴,人畜因食用鱼体中未被杀死的囊蚴而被感染。患者有软便、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黄疸、水肿、贫血、乏力、胆囊炎、肝肿等,主要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可引起死亡。
(一)形态结构
虫体柔软、扁平、菲薄、透明如叶片状,前端较窄,后端略宽,虫体长为10mm一25mm。体宽为3mm~smm。虫体的大小与寄主的大小、寄生胆管的大小和寄生的数目多少有关。具口吸盘和腹吸盘。口吸盘(oral sucker)大于腹吸盘,在虫体的前端,腹吸盘(aretabuluzn)位于虫体腹面前约1/5处。吸盘富有肌肉,是附着器官。生活的华枝睾吸虫是肉红色,固定后灰白色,体内器官隐约可见,在虫体后1/3处有2个前后排列的树技状睾丸,为该虫主要特征之一,故称枝睾吸虫。
1.体壁
吸虫体壁的最表层,电子显微镜研究证实,是由许多大细胞的细胞质延伸、融合形成的一层合胞体(syncytium),其中有线粒体、内质网以及胞饮小泡、结晶蛋白所形成的小刺等。这一层称为皮层(tegument)。皮层的基都为基膜(basement membrane),其下为环肌(circular muscle)、纵肌(longitudinal muscle),再其下为实质细胞。大细胞的本体(包括细胞核)下沉到实质中,由一些细胞质的突起(或称通道)穿过肌肉层与表面的细胞质层相连。皮层的这种特殊结构不仅对虫体有保护作用,而且虫体与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含氮废物的排除也通过扩散作用(diffusion)经体表进行的。一些营养物质,特别是氨基酸类也通过胞饮作用摄入虫体。
2.消化系统
口位于口吸盘中央,口下接一球形而富肌肉的咽(pharynx),咽下为短的食道(oesophagus),后接二肠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无肛门。华枝睾吸虫主要以寄主肝胆管的上皮细胞为食物,有时也吃一些白血细胞、红血细胞和胆管内的分泌物,还可以通过体表吸收一些养料,也可以分泌酶来软化宿主的组织,以便于消化,以细胞外消化为主。食物以糖原、脂肪的形式贮藏。
3.呼吸系统
没有特别的呼吸器官,行厌氧性(anaerobic)的呼吸,利用其体内的某些酶来分解已贮藏的养分(如糖原),产生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由此释放能。
4.排泄系统
为分支的原紧管系统,位于身体两侧,末端终止于焰细胞。两侧分支的小管收集代谢废物,经左右两排泄管送到身体后部,由两管汇合而成略是S形的排泄囊,最后由末端的排泄孔排出体外。
5.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不发达,基本与涡虫的神经系统相似,也是梯型,咽旁有一对神经节,由此向前后各发出6条纵行的神经,向后的6条神经有横神经联络。
6.生殖系统
(1)雄性生殖器官:有精巢一对,呈树技状分支,在虫体后1/3处前后排列,每个精巢发出一条输精小管(或称输出管)2条输精小管汇合成一条输精管,向前扩大成储精囊,储精囊前行并开口于腹吸盘前的雄性生殖孔通出体外。无阴茎、阴茎囊(cirrus sac)和前列腺。
(2)雌性生殖器官:
在精巢之前有一个略是分叶状的卵巢。受精囊长椭圆形,位于精巢和卵巢之间。劳氏管(Laurer's canal)一端与输卵管相接,另一端开口在身体背面,其功能有人认为具有排出多余卵黄或精子的作用,也有人认为它是退化的阴道。众多的卵黄腺分布于虫体的两侧,各侧的腺体相互汇合成一卵黄管(vitelline duct),在虫体中部合成总卵黄管(common vitelline duct),然后与输卵管相连接。输卵管上有一成卵腔(ootype)。它是由输卵管、受精囊、劳氏管及卵黄管汇合而成。成卵腔周围有一群单细胞腺体,称为梅氏腺(Mehlis' gland),其分泌物一部分与卵黄球的分泌物相结合而形成卵壳,另一部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成卵腔之前为子宫(uterus),其内常充满虫卵,子宫迂回前行于腹吸盘与卵巢之间,开口子腹吸盘前的雌性生殖孔。华枝睾吸虫无生殖腔,复殖亚纲的吸虫,除有上述结构外一般都有生殖腔,子宫与阴茎囊皆通入生殖腔内。
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self-fertilization),也能行异体受精(cross-fertilzation)。自体受精,精子从精巢出来,经输精管、储精囊、生殖孔,再到子宫,最后达受精囊。异体受精两虫体交配,虫体从雌性生殖孔接受另一个体的精子,到受精囊,也可由劳氏管接受精子到受精囊.精卵在输卵管或成卵腔中结合成受精卵,在成卵腔中,每个受精卵的外面,包围很多来自卵黄腺的卵黄细胞,卵黄细胞可作为受精卵发育的营养,同时又可分泌一些物质形成卵壳。梅氏腺的功能是对卵壳的形成起作用或刺激卵黄细胞释放卵黄物质以及活化精子,也有学者认为它的分泌物对卵有滑润作用。由成卵腔形成的卵向前移至子宫,最后从生殖孔排出。
(二)生活史
受精卵由虫体排出后。到人(或猫狗)的胆管或胆囊里,经总胆管进入小肠,然后随人(或猫狗)的粪便排出体外。虫卵产出后便已成熟,里面含有毛蚴。虫卵呈黄褐色,略似电灯泡形,顶端有盖,盖的两旁可见肩峰样小突起、底端有一个小突起称小疣。虫卵平均大小为29μmⅹ17μm。
虫卵只有当入水中,被第一中间奇主(first intermediate host)(纹沼螺、中华沼螺、长角沼螺等)吞食后,毛蚴(miracidium)即在螺的小肠或直肠内从卵中逸出,穿过肠壁变成胞蚴(sporocyst),大部分的胞蚴不久即移往直肠的淋巴间隙,并在该处继续发育。在胞蚴中的许多胚细胞团各形成一雷蚴(redia),它们大部分移往肝间隙,其余移往直肠、胃及鳃的淋巴间隙。在感染后的第23天,雷蚴体内的胚细胞团逐渐发育成尾蚴(cercaria)。尾蚴形似蝌蚪,分体部和尾部,体部有眼点、溶组织腺、成囊细胞和方形的排泄囊等;尾部长,有似鳍状的背膜及腹膜。尾购成熟后自螺体逸出,在水中可活1~2天,游动时如遇第二中间奇主(second intermediate host),某些淡水鱼或虾则侵入其体内。国内已报导可作本虫的第二中间寄主的主要是鲤科鱼类,如鲩、鳊、鲤、鲫、土鲮、麦穗鱼及米虾、沼虾等。在寄主体内脱去尾部形成囊蚴(metacercaria)。囊蚴椭圆形,排泄囊颇大,无眼点,大多数囊蚴寄生在鱼的肌肉中。也可在皮肤、鳍部及鳞片上。囊蚴是感染期,人或动物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囊蚴在十二指肠内,囊壁被胄液及胰蛋白酶消化,幼虫逸出、经寄主的总胆管移到肝胆管发育成长,一个月后成长为成虫、并开始产卵。因此人和描、狗是华枝睾吸虫的终未寄主(final host)。有人认为成虫寿命可达15~20年之久。囊蚴抵抗力虽不强,浸于70℃热水内经8秒钟即可死亡,但利用冰冻、盐腌或浸在着油内的方法,均不能在短刚内杀死囊蚴.
(三)治疗方法
临床上多采用吡喹酮治疗,其特点是副作用比较小,疗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