阉母鸡
别名: 骟母鸡、线母鸡、假公鸡。
一般母鸡当年阉割后,当羽毛换成阉鸡毛时即可上市。也有的鸡养到第二年换羽后再肥育。肥育的方法是用木条做成笼,限制其运动喂以煮熟的大米饭团或玉米面团。通过阉割后的母鸡,3至6个月就可长到2公斤以上,一般价格不低于每公斤30元。其特点是体形大、骨酥、肉嫩、可口,“阉母鸡”是历代王朝进京贡品,也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当春节、元旦、中秋节,产品供不应求。
原产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武定县,以及武定县旁的禄劝县。
母鸡一般在性成熟前长到800-900g时进行阉割。另一种情况是老母鸡因产蛋量下降、就巢频繁、利用价值降低时进行阉割。阉母鸡的外形与阉割不完全的公鸡相似,肥育后期能象公鸡一样啼呜,阉割后的羽毛也从雌性羽换成雄性羽(由圆变尖),色泽更加鲜艳。阉割后的鸡,肉质都比较肥嫩,味更鲜美。
从明末清初起,武定阉母鸡一直为历代君王的贡品,据史志年鉴——《新纂云南通志》载:“ 武定鸡为全省优著,明末即驰名全滇”。作为一个生产性能优良,遗传性能稳定,深得市场青睐的地方优良品种,早已被收录进入了《云南省畜禽品种志》。
当年云南武定县一个秀才因要上贡,无奈家中只有一只母鸡。他心中气愤,不愿家中的这只母鸡给地主老财带来利益,故而想出一下策,把母鸡阉割,让其无法再下蛋。
过了几个月,地主突然要见秀才,秀才心里惧怕,以为是母鸡事发,只好谎称有疾,赖在家中。可躲得了初一 躲不过十五,地主派人请自去请。秀才只好硬着头皮去见地主,地主大喜,忙问他进贡的鸡是如何饲养?味道为何如此之美,肉质细嫩,汤香韵长。
秀才道出缘由,地主遂命其年年进贡。之后,阉母鸡就成为皇宴之选。
《武定之骟母鸡》
——(民国)罗养儒 《云南掌故》(此书原名《纪我所知集》)
云南省治,北近川南,西下郡县,大都以金沙江为界。云南之元谋县、禄劝县、武定州、寻甸州俱在金沙江边。此四处之农产物却不多,惟鸡壮大,滇人俱名此四处之鸡为大种鸡,亦果然大倍于他处也。有一只骟鸡能重至十四五斤者,其肥大可知矣。武定骟鸡在滇中尤为驰名,又不特公鸡可骟,而母鸡亦可骟,且能使雌鸡化雄,顶冠而鸣。曰骟母鸡者,亦惟武定能有之也。究其所以然,此实关于地土之所出也。
在武定境内有斑鸠河一条,由城西而过城东,曲折而入禄劝县治,又曲折而流入金沙江。河流虽不甚长,然亦回旋至八九十里,河之两岸多居民,村寨自稠密,村人善于养鸡,而又长于骟鸡。在此一河两岸之鸡极易肥大,凡鸡子出窠后,只须四阅月,即能重至一斤,六个月后,即至二斤以上,此则取其什之七八而骟之。骟公鸡只取出腰子两枚,三日内绝其水饮,头上冠子自缩,尾上毛渐次抽长。此则易肥易壮,三年后无不重至七八斤乃至十斤上下。骟母鸡,是将母鸡肋胁划开,将公鸡之腰子纳入母鸡腹内,母鸡有此一对腰子后,头上冠子便能渐次长大,能作长声而鸣,是为骟母鸡,换言之,是使用雌鸡化雄也。
骟母鸡,要就斑鸠河一带取此河旁之鸡,而用此种手续骟之,鸡乃不死;若不在斑鸠河一带而作此播弄,鸡又无不死也。故骟母鸡一物,惟武定之斑鸠河一带始有此产,若元谋、禄劝、寻甸等处,虽有十斤以上之大骟鸡,究无一骟母鸡产于其间也,顾此实属水土之关系。
斑鸠河内尚产有一种特殊之生物,是为土海参,土海参之形状,与产于日本海内之小刺参无异,只不过较日本海参为小耳。其大者能长及二寸,粗及吾人之手指,取出水后,剖开其腹而视察,腹里肠杂亦与海洋上所产之一切大小刺参同,只身上钉刺稍为短小而且稀少也。生时全体黑色,划开其身体,体内则白而不乌,以刀凌之,有如玉片,以法烹治而食,惟不及海洋所产者之为?。此物恒游泳于河底,少见于水面。初时土人等不知其为何物,且认为是蚂蝗之属,后经外省人查及,始证明为刺参,但出产不多,寻取殊难也。
评价: 笔者搜其史料极累,至于所说骟母鸡是把公鸡之腰子纳入其内,我则没有见过,未知是否可行,但是,对于云南阉母鸡的历史文化却可见一斑。文中所提的土海参,笔者也未能有口福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