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息肉

中文名 肛肠息肉
病因 遗传因素
目录导航

概念

息肉(polyp[1])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分布于结肠、直肠的某一段,也可以累及全结肠和直肠;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大便有脓血或粘液,排便后可见带蒂的紫色圆珠状物脱出肛门外,是常见的直肠息肉的表现。息肉是人体组织上多余的肿块,约占消化道良性肿瘤的50~70%。而直肠息肉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的肿物,可突入肠腔上下移动。其蒂的大部分是肠粘膜由于肠蠕动或粪便牵拉延长所致。而不应把肌肉、脂肪里的肌瘤引起粘膜表面隆起的也叫做息肉,避免误把肿瘤当作息肉。

主要症状

主要症状

肛肠息肉的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

(1) 便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肛肠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 ,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2) 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直肠脱垂。

(3) 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下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主要危害

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

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

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

基底:息肉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

脆性:在检查时,以窥器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

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

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

正确看待

如何正确看待肛肠息肉

得了肛肠息肉自我调养尤为重要,它不仅能改善局部不良环境的刺激,同时也为治疗及康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缓解期时,注意肛门部的清洁卫生,应经常用温盐水坐浴泡洗肛门,亦可选用明矾水外洗,或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局部,要想减轻肛肠息肉症状至少每晚清洗一次,既可清理局部卫生,又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病因分析

导致肛肠息肉的五大病因

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结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细菌和胆酸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

2、遗传因素:一般认为,结肠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研究情况表明,突变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

3、炎症刺激:肠粘膜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炎症充血水肿,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

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5、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不规律,也可导致体液酸化,引起肠道细胞突变,增生等。

分类

直肠息肉分类均按组织学表现和病理性质划分。

1、新生物:计有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绒毛腺瘤和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息肉是由肠上皮生长的新生物, 极易发生癌变。错构瘤 这类肿瘤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 一种或数种组织过度生长的肿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息肉一般不会恶变, 但息肉病则多会恶变。

2、炎性息肉:即假息肉, 由肠粘膜溃疡而引起。常见的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良性淋巴样息肉和良性淋巴样息肉病, 属正常淋巴组织, 与癌变无关。

3、增生性息肉:又叫化生性息肉。是在直肠和结肠粘膜上的无蒂小结节, 可单个孤立, 也可多发, 颜色与周围粘膜相同, 直径仅有几毫米, 一般无症状, 多并发腺瘤。

4、综合征类:该类病在肠胃内有息肉, 在胃肠道外有特殊表现。

5、错构瘤:这类肿瘤是正常组织的异常混合, 一种或数种组织过度生长的肿瘤。包括:幼年息肉、幼年息肉病、黑斑息肉和黑斑息肉综合征。息肉一般不会恶变,但息肉病则多会恶变。

区别

直肠息肉的典型症状

便血: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低,可发生较多量的出血。便血的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

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粘膜。

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结肠息肉的典型症状

便血:结肠息肉患者最容易出现便血,但不少人会把大便出血误以为是痔疮的症状,结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专家表示,痔疮引发的出血往往是大便后滴血,呈鲜红色,而且在平时并不会出血。但结肠息肉引起的出血常常混杂在便中间。

大便习惯改变:包括大便时间、次数的改变,以及便秘或不明原因的腹泻。特别是便秘与腹泻反复交替出现,或者引起腹痛的时候,更要引起警惕。

大便形状异常:正常的粪便应该呈圆柱形,但如果息肉在结肠腔内,压迫粪便,则排出时往往会变细,或呈扁形,有时还附着有血痕。

如何正确诊断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

对于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的诊断,深圳肛肠医院采用最先进的日本无痛肠镜进行检查。该设备集检查、诊断、治疗功能于一 身。检查的时间,仅需3-5分钟,镜头精巧景深大,能直接观察人的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直肠的肠道黏膜病变,对细小病变、肿瘤前病变和早期肠肿瘤的检查更精确,尤其可对结肠息肉进行镜下治疗。

在检查过程中可清晰地观察到放大数倍的病灶部位,对肛肠内部深层病灶部位的图像采集则有效帮助患者选择治疗方案,避免因传统人为检查带来不足而造成病情延误,该设备是国际上肛肠病检查诊断的尖端设备。

治疗

肛门息肉的治疗上可以采用抗生素、激素保留灌肠治疗。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