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雾化仪
英文名:Fogging Tester
学术别名:雾化测试仪,雾化检测仪,雾度检测仪。
FT-F1雾化仪
雾化/可冷凝组分(fogging/condensate)是汽车内饰件和材料排出的挥发物质在玻璃上的冷凝。汽车内装饰材料如皮革、塑料、纺织物以及粘结材料的胶粘剂等,都含有一些挥发性物质,尤其是在阳光的照射下,车内温度升高,会加剧这种挥发。挥发气体在汽车窗户或挡风玻璃上凝结,造成视线不良,会影响驾驶者的视线和行车安全;还有些挥发物质会对人体有害,影响驾乘者的身体健康。为了合理控制挥发性物质的产生,对用于汽车内饰的材料进行雾化试验是十分必要的,成雾值超出标准指标的材料将不可以用于汽车内饰。
70年代欧洲一些大的汽车厂已开始对汽车内饰件的成雾特性进行研究,80年代初德国汽车标准起草委员会及合成材料标准起草委员会联合组成“成雾性”工作组,对成雾性的测试方法及方法的再现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于1992年发布了相应标准DIN75201《Determination of the windscreen fog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im materials in motor vehicles》。随后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协会及国际标准化组织在DIN75201 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也颁布了相关标准ISO 6452及SAE J1756。根据上述标准世界主要汽车制造企业都颁布了成雾性测定的企业标准,并对汽车内饰件的成雾特性提出了相关要求。
目前各企业管控现状
通过对汽车内装饰材料进行雾化试验,实现对这些材料中可挥发性物质的控制,来有效地降低车内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生产企业控制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汽车内饰材料的成雾试验标准国际国内有许多种,这些标准共涉及到了三种试验方法:即光泽度法、重量法、雾度法。
各种标准及所涉及试验方法情况见下表:
标准号 | 全称 | 测量方法 |
大众PV3015 | 《冷凝组份的测定》 | 重量法 |
大众PV3920 | 《非金属内饰材料雾度值测定》 | 雾度法 |
丰田TSM0503G | 《冷凝组份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德国DIN 75201 | 《汽车内部设备所用材料雾化性能的确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美国SAE J1756 | 《确定汽车内饰件雾度特性的测试方法》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国际ISO 6452 | 《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件雾度特性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中国QB/T 2728 |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雾化性能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日产NES M0161 | 《内装材料起雾性试验方法》 | 雾度法 |
三菱ES-X83231 | 《内饰材料的成雾性》 | 雾度法、重量法 |
…… | …… | …… |
标准号 | 全称 | 测量方法 |
大众PV3015 | 《冷凝组份的测定》 | 重量法 |
大众PV3920 | 《非金属内饰材料雾度值测定》 | 雾度法 |
丰田TSM0503G | 《冷凝组份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德国DIN 75201 | 《汽车内部设备所用材料雾化性能的确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美国SAE J1756 | 《确定汽车内饰件雾度特性的测试方法》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国际ISO 6452 | 《橡胶、塑料、人造革—汽车内饰件雾度特性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中国QB/T 2728 | 《皮革 物理和机械试验 雾化性能的测定》 | 光泽度法、重量法 |
日产NES M0161 | 《内装材料起雾性试验方法》 | 雾度法 |
三菱ES-X83231 | 《内饰材料的成雾性》 | 雾度法、重量法 |
…… | …… | …… |
汽车内饰检测雾化仪试样在起雾杯中被加热,并开始挥发,挥发气体在已经被冷却腔降温的玻璃板或铝箔上冷凝。冷凝过程结束后,取下玻璃板或铝箔,通过对玻璃板或铝箔的冷凝成分的雾化值或重量测量,并和未冷凝前的数据相对比,从而得出试样的雾化挥发特性。
光泽度法:试样在起雾杯中被加热所蒸发出的气体冷凝在低温玻璃板上,通过对玻璃板冷凝前后的光泽度值进行对比并计算,可得出试样的成雾值。(标配)
雾 度 法:试样在起雾杯中被加热所蒸发出的气体冷凝在低温玻璃板上,通过对玻璃板冷凝前后的雾度值进行对比并计算,可得出试样的成雾值。(另购)
重 量 法:试样在起雾杯中被加热所蒸发出的气体冷凝在低温铝箔上,通过称量铝箔冷凝前后的重量变化,可得出试样雾化-凝结物的重量。(标配,天平另购)
宽范围、高精度控温装置轻松实现非标测试
6个试验位设计,可同时进行试样试验和空白试验
设备运行稳定,为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雾化仪主要由高温恒温槽、低温恒温槽、冷却盘、起雾杯、起雾玻璃板、测量计、取样器及附件组成,可完成采样、加温、冷凝、测试等试验过程。
准备试样→开启高、低温浴槽并达到设定温度→清洗起雾杯及起雾玻璃板→放置试样→放置起雾玻璃板或铝箔→放置冷却腔→两槽保持设定温度、并正常运转至试验要求时间→取下玻璃板或铝箔,放至规定时间→测量玻璃板的光泽度、雾度或铝箔的重量→比对数据并得出最后结果
高温槽温度范围:室温~150℃ (室温~280℃另购)
高温槽控温精度:±0.1℃ (150℃)
低温槽温度范围:0~100℃
低温槽控温精度:±0.1℃
高温槽外形尺寸:670 mm(L) × 490 mm(B) × 540 mm(H)
低温槽外形尺寸:400 mm(L) × 220 mm(B) × 520 mm(H)
高温槽净重:32kg(不包括导热介质)
低温槽净重:15kg(不包括导热介质)
电源:AC 220V 50Hz
DIN 75201、ISO 6452、SAE J1756、QB/T 2728、BS EN 14288、 PV 3920、PV 3015、ES-X83231、NES M0161、D45 1727、GM 9305P、TSM 0503G 等多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