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州面花
面花又称“花花馍”,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一种传统风俗,它贯穿于岁时节日和风俗礼仪中,其造型格外精美,遗存的中华民族传统十分纯正。
目录
基本简介 艺术特征 主要价值 相关工具 代表作品 历史渊源 分布区域
华州面花的代表作品有“谷卷”和“高馍盘”,其都是大型的组合体。 华州面花(4张)“谷卷”的形体是虎头,龙身,鱼尾,远观似虎,近看则变化无穷,花鸟草虫各显其异。虎头是飞鸟作身,双鱼作眉,菊花作眼,卧雀作鼻,龙身上缀满各种小面花,如“二龙戏珠”、“喜鹊闹梅”、“对鱼戏莲”、“龙凤呈祥”、“石榴牡丹”等不下二十种,鱼尾造型有曲有直,有弯有卷,使整个谷卷稳重雀跃,或静或动,栩栩如生。“高馍盘”礼仪较多,多用于喜庆,它用七层或九层不同的小面花捆扎在箔子上而成,一层“水担勾搭”馍,形似云纹,两端卷起,健壮有力,意为百年良缘,坚若磐石,二层蝙蝠,三层桃果,喻多福多寿;四层游鱼,五层莲花,鱼戏莲,喻夫妻恩爱,六层凤凰,七层牡丹,喻意吉祥如意,顶端多为“莲生贵子” 馍或“龙凤呈祥”馍。高达丈余,重约百斤,其形若雕柱,酷似华碑,气势雄伟状观。
华州面花图册(3)
华县面花以黄土高塬盛产的优质小麦为原料,选用上等精粉制作而成。麦面柔软而劲韧,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采用“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讲究“文胸、武肚、老人背、美女腰”等特点。用发好的白面及剪刀、梳子、红枣、花椒、玉米等辅助材料,精心捏制而成,不仅具有黄河流域古朴、精犷、豪放、深厚的特点,也包涵了长江流域的细致、优美、精巧的独特韵味。华县面花一般不着色,洁白如 玉,保持了面食自然的白香。其种类繁多,花、鸟、鱼、虫,各式各样约120余种,造型质朴厚重,简洁明析,内涵丰富,大胆夸张,变化无穷,妙趣横生,寓意丰富。不以形似而以神似,无不寄托着人们心中美好的祝愿,不仅供人们观赏,亦可食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着色面花也应运而生,这种面花具有极强的观赏价值,是人们用来作为民间艺术品相互馈赠的佳品,从而,也使得华县面花广为流传,并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 面花是华县民间艺术的瑰宝,农村每逢婚事嫁娶,老人过寿,孩子满月等,都少不了使用这种寓意祝福的礼品,面花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类的习俗风情一起丰富和发展,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仍然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华州面花”和别的地方的面花比起来,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它一般不着色,洁白如玉,保持了面食那种自然的白、香、甜,造型质朴厚重,简洁明析,内涵丰富,富有变化,大胆夸张,不以形似,而以神似为满足,面花捏制的形象种类繁多,有单独的、复合的、组合的各种样式。单独的花鸟虫鱼,十二生肖等形象简炼而大气,复合的有金鸡斗蛇,五福鹤寿等玲珑而精巧,而组合的大个卧虎、立虎、双虎等形象最具有代表性,尤其充分显示出当地艺人们的高超技艺。
华州面花是广泛流传在民间的—种传统风俗礼馍,它贯穿于岁时节日、风俗礼仪中 。华州面花不仅以制作精巧、造型丰富而著称,还是严肃庄重的礼仪面食,同时具有适用性及观赏价值,是艺术性颇高的民间艺术品。 华州礼馍—向是华县人们联结亲友关系的食物和纽带,“民以食为天”,礼馍的运用贯穿于了一年四季的四时八节和人生礼仪的全过程,是当地使用最广泛的民俗礼品。 1989年华州面花荣获省文化厅传统特色奖,1990年,荣获省首届面花电视大赛二等奖。1994年,国家文化部授予“高馍盘”民间艺术一绝并获得铜奖。2009年2月,华州面花赴咸阳市参加中国第一届面花艺术节,荣获铜牌奖。
制作面花的工具十分简单:白面、剪刀、菜刀、镊子、梳子、红枣、花椒等。
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汉代早已有面塑的记载。宋代《梦梁录》中曾记载着把面塑作为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喜庆的一种礼品。也有把面花称作“礼馍”、“年馍”的。在古代的华州,农历腊月三十日至正月十五,乡村中到处可见互赠礼馍的欢快场面。农村妇女们几乎人人都是制作礼馍的高手,尤其是年长的妇女技艺更是高超。它被引入餐饮殿堂之后,担当起点缀和美化菜肴、烘托宴席气氛的作用。同时,也是联结亲朋好友的信物和纽带,是流传在华州大地上最广泛的民俗礼品,这种礼品贯穿于一年四季四时八节和人生礼仪的全过程。 面花技艺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科,就捏制风格来说,黄河流域古朴、粗扩、豪放、深厚:长江流域却是细致、优美、精巧。只要掌握好发面技术,按照式样进行捏制,那么一个鲜活的面馍形象就会脱颖而出。
华州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