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氏鹪鹩

科氏鹪鹩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拉丁学名 Troglodytescobbi
动物界
雀形目
亚纲 今鸟亚纲
鹪鹩属
命名时间 Chubb,1909
目录导航

外形特征

  科氏鹪鹩是一种小型 鸣禽,身长13-14厘米。成鸟的头顶和 颈部灰棕色,到背部、肩膀和尾部颜色转向亮棕红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有12至15条的褐色横斑纹出现在暗灰色的底羽上。在棕色尾羽处有十几道清晰可见时黑色细斑纹。脸颊上的眼先和耳覆羽是均匀灰棕色,胸部及腹部为灰褐色,鸟喙黑色,虹膜棕色,腿黑褐色。该鸟类的羽毛相当暗淡,局部 白化病并不鲜见,可能是由于在岛屿中小范围的近亲繁殖导致。[1]

分布范围

  科氏鹪鹩仅分布于 福克兰群岛( 马尔维纳斯群岛)沿海岸约80公里的地区,仅有约600只左右。由于其栖息地的破坏和部分天敌(如黑鼠)的肆虐,它们现在只限于那些群岛中分散的小岛孤岛。包括位于主要岛屿以南约50公里小岛屿。[1]

生活习性

  科氏 鹪鹩栖息于小岛屿上的海岸裂隙里。是在海滩上潮带间的裂缝和石块里觅食的特殊鹪鹩。成鸟吃 无脊椎动物,也吃在岩石中腐烂的海藻,还在地面觅食昆虫和草种。[1]

科氏鹪鹩(图3)科氏鹪鹩(图3)

生长繁殖

  营建的巢穴隐藏在巨石间的草丛里。大多数巢位于陆地或高于地面达90厘米以上。鸟巢以 长草、苔藓、羽毛等物交织而成,呈椰子形。繁殖季节是9月至10月,雌鸟每窝下3至4枚卵,卵大红色、粉红色或褐色。[1]

保护等级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 鸟类红色名录——易危(VU)。[2]

科氏鹪鹩(图5)科氏鹪鹩(图5)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