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线虫

小麦线虫

中文名 小麦线虫
线虫动物门
目录导航

学名

Anguina tritici

分类地位

线虫动物门尾感器纲(Phasmida)或胞管肾纲(Secernentea)垫刃线虫目(Tylenchida)

为害症状

苗期症状

受粒线虫侵害的小麦植株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增粗,分蘖增多,或轻或重地发生矮化;叶片卷曲,皱缩,生长呈畸形。卷曲的叶片通常将下一个长出的叶片或花包在里面,以至于后来的生长使茎弯曲,整个植株看上去粗矮扭曲。有些扭曲的叶片可在30~45天之后伸展开而恢复正常,只是叶脊细弱。与正常植株相比,病株分蘖多,生长快,抽穗提前30~45天,但病株的穗数并不一定多。苗期症状在幼苗上较明显,随着植株的生长症状可能逐渐减轻。如果轻度感染,即使后期穗子里有少量虫瘿,小麦苗期也可能无任何症状;如果严重感染,植株可能在抽穗前就死亡。病株叶片偶尔生有很小的圆形突起,即虫瘿。

穗粒症状

受害穗子比正常的小、短粗,颖片不正常开裂。颖片上的芒很小或者无芒。病穗的转黄通常比健穗需要更长时间,其部分或全部籽粒成为虫瘿,初期虫瘿为表绿色,比同期灌浆的麦粒要肥大而圆些,后来小麦上的虫瘿变成深棕色或黑色,而黑麦上的变成淡黄色,成熟的虫瘿略缩小,比麦粒短而圆,坚硬,不易掐碎。如将虫瘿切开置在玻璃片上,滴上少量水轻轻压挤便可观察到有白色丝状物流出,此即病原线虫。每个虫瘿可含雌虫和雄虫各40条或更多,这些成虫可产几万个卵。感染粒线虫病的小麦通常在脱下的麦粒中有棕褐色或黑色的圆形虫瘿,但比麦穗上的虫瘿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在收获时很多虫瘿已散落到土壤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