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粒线虫

小麦粒线虫

检疫分类 三类检疫性线虫
垫刃目(Tylenchida)
中文学名 小麦粒线虫
粒线虫属(Anguina)
目录导航

基本信息

学名:Anguina tritici(Steinbuch,1799)Chitwood,1935;

异名:Vibrio tritici Steinhuch,1799 Rhabditis tritici (Steinbuch,1799)Dujardin,1845;

Anguillula tritici (Steinbuch,1799)Grube,1849 Anguillula tritici (Steinbuch,1799);

Gervais & Van Beneden,1859 Tylenchus tritici (Steinbuch,1799)Bastian,1865;

Tylenchus(Anguillulina)tritici (Steinbuch,1799)Bastian,1865,(Filipjev,1934);

Anguillula (Anguina)tritici (Steinbuch,1799)Gervais & VanBeneden,1859,(W.Schneider,1939);

Anguillula graminearum Diesing,1851 in part Anguillula scandens Schneider,1866;

Tylenchus scandens (Schneider,1866)Cobb,1890;

小麦粒线虫病株图片小麦粒线虫病株图片Anguillalina scandens (Schneider,1866) Goodey,1932;

Angullulina(Anguina)scandens(Schneider,1866)Goodey,1932,(W.Schneider,1939);

英文俗名:Anguina tritici Steinbuch,1799)Chitwood,1935。[1]

主要寄主

主要是普通小麦、除外还可以侵染:

小斯佩耳特小麦(T.monococcum L.);

小麦粒线虫病病原图片小麦粒线虫病病原图片斯佩耳特小麦(T.spelta L.);

二粒小麦(T.dicoccum Shrank);

硬粒小麦(T.durum Desf.)、T.ventricosum ces;

黑麦(Secale cereale L.);

燕麦(Avena sativa L.)(Avena sativa L.);

大麦(Hordeum vulgare L.)。[1]

分布情况

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前苏联的部分地区、英国、威尔士、印度、埃塞俄比亚、罗马尼亚、叙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1]

为害症状

苗期症状

受粒线虫侵害的小麦植株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增粗,分蘖增多,或轻或重地发生矮化;叶片卷曲,皱缩,生长呈畸形。卷曲的叶片通常将下一个长出的叶片或花包在里面,以至于后来的生长使茎弯曲,整个植株看上去粗矮扭曲。有些扭曲的叶片可在30~45天之后伸展开而恢复正常,只是叶脊细弱。与正常植株相比,病株分蘖多,生长快,抽穗提前30~45天,但病株的穗数并不一定多。苗期症状在幼苗上较明显,随着植株的生长症状可能逐渐减轻。如果轻度感染,即使后期穗子里有少量虫瘿,小麦苗期也可能无任何症状;如果严重感染,植株可能在抽穗前就死亡。病株叶片偶尔生有很小的圆形突起,即虫瘿。

穗粒症状

受害穗子比正常的小、短粗,颖片不正常开裂。颖片上的芒很小或者无芒。病穗的转黄通常比健穗需要更长时间,其部分或全部籽粒成为虫瘿,初期虫瘿为表绿色,比同期灌浆的麦粒要肥大而圆些,后来小麦上的虫瘿变成深棕色或黑色,而黑麦上的变成淡黄色,成熟的虫瘿略缩小,比麦粒短而圆,坚硬,不易掐碎。如将虫瘿切开置在玻璃片上,滴上少量水轻轻压挤便可观察到有白色丝状物流出,此即病原线虫。每个虫瘿可含雌虫和雄虫各40条或更多,这些成虫可产几万个卵。感染粒线虫病的小麦通常在脱下的麦粒中有棕褐色或黑色的圆形虫瘿,但比麦穗上的虫瘿要少得多,这是因为在收获时很多虫瘿已散落到土壤中。[1]

测量数据

据T.Goodey(1932)

雌虫:L= 3~5mm;a= 25~30;b= 20~25;c= 32~50;v= 90~94。

雄虫:L= 2~2.5mm;a= 25~29;b= 12~13;c= 25~38。

2龄幼虫:L= 0.8~0.95mm;W= 15~20μm

卵:85μm*38μm(平均)。

据Filipjev& Schuurmans Stekoven(1941)

雌虫:L= 4.1~5.2mm;a= 21;b= 19;c= 30;V= 88~97;sp= 9~11μm。

雄虫:L= 1.9~2.5mm;a= 30;b= 13;c= 14;sp= 9~11μm。

1龄幼虫:L= 0.5~0.6mm;a= 42;b= 45。

2龄幼虫:L= 0.8mm×1.0mm。

卵:85μm×39μm(73~140μm×33~63μm)。

据Swarup & Gupta(1971)

卵(n= 25):L= 75.6~102.3μm(87.1μm),W= 34.9~53.5μm(43.8μm)。

2龄幼虫(n= 20):L= 0.75~0.79mm(0.77mm);a= 47~59(54);b= 4.0~6.3(4.5);c= 23~28(26);sp= 10μm

3龄幼虫(n= 4):L= 1.11~1.55mm(1.26mm);a= 28~40(32);b= 9.3~10.2(9.8);c= 20.0~22.2(21.1)。

3龄幼虫(n= 6):L= 1.10~1.23(1.11mm);a= 26~42 (36);b= 6.4~8.2(7.6);c= 10.2~13.4。

4龄幼虫(n= 12):L= 1.45~1.92mm(1.86mm);a= 21.0~26.5(22.4);b= 9.6~18.4(13.2);c= 20.0~35.4 (32.3)。

4龄幼虫(n= 2):L= 1.76,1.82mm;a= 25.4,29.1;b= 7.5,9.4;c= 15,20。

雌成虫(n= 22):L= 2.64~4.36mm (3.24mm);a= 13.2~22.2 (17,98);b= 9.8~19.40 (13.98);c= 24~63 (36.4);V= 70.4~989.8(80.7)。

雄成虫(n= 18):L= 2.04~2.40mm(2.19mm);a= 21.2~30.0(26.58);b= 6.30~11.0 (9.29);c= 17.0~23.8(19.70);T= 66.70~81.40(75.40)。

(据Kirjanova & Krall,1971 和Southey,1972)

雌虫:L= 3.0~5.2mm;a= 13~30;b= 9.8~25.0;c= 24~63;V= 70~95;sp= 8~11μm。

雄虫:L= 1.9~2.5mm;a= 21~30;b= 6.3~13.0;c= 17~28;sp= 8~11μm;spicules= 35~40μm;gubernculun= 10μm。

2龄幼虫:L= 0.75~0.95μm。

卵:平均为85μm×38μm(有的可达130μm*63μm)。[1]

形态特征

虫人体的体环纹很细,通常只在食道区可以观察到。侧有4条或更多条很细的侧线,成虫的侧线只有在新鲜的标本上才可看到。唇区低平,稍有缢缩,唇片上有6个凸出的辐射状脊。食道前体膨大,在与中食道球交接处缢缩。食道腺球略成梨形,但形状有变化,有时为不规则的叶状,不覆盖肠。食道-肠瓣门小,尾呈锥形,渐渐变细,形成一个钝圆的末端。染色体数为2n= 38。

雌虫:虫体粗大,热杀死后向腹面呈螺旋状卷曲。食道狭部有时 在后部膨胀,Thorne(1949)称之为贮藏腺(storage gland),而与腺区交接处深深缢缩。前生殖管发达,卵巢通常至少有2个回折,有许多卵母细胞排列成轴状,轴末端为一杯状细胞(Triantaphyllou和Hirschmann )认为此杯状细胞是一个 晚期上皮细胞)。受精囊梨开,其宽端通过一括约肌与输卵管连接,其窄端陷入子宫。后生殖管为一个简单的后阴子宫囊。阴门唇突出。在某一时间子宫里可能有若干个卵。

雄虫:热杀死后虫体有时向背面弯曲,精巢有1~2个回折,精母细胞呈轴状排列,并终止于一个杯状细胞。输精管长约200μm,与精巢交接处缢缩。交合刺一对,圈套,呈弓形,每个交合刺有2个腹脊,腹脊从顶端延伸到最宽部,基端膨大总向腹面折,引带简单,槽状,交合伞起于交合刺的前方而终于尾尖的稍前方。[1]

生活史介绍

主要以2龄幼虫在虫瘿内越冬,2龄幼虫抗不良环境能力很强,在干燥情况下,虫瘿内的2龄幼虫可存活28年之久。整个生活史循环包括4个龄期,在虫瘿形成之后进入最后一个龄期。[1]

生物特征

小麦粒线虫是二倍体,两性生殖,其卵和精子的发生符合典型模式,生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管的生殖区,卵母细胞的精母细胞随后进行两次减数分裂。经细胞学研究发现,该种线虫大多数具有XX-XO型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但也有人发现该线虫可能具有XX-XY性别决定机制。小麦粒线虫的性染色体在形式和行为上与常染色体区别不明显。该种线虫受精后受精卵在子宫中开始发育。

在新鲜虫瘿里每个雌虫可产2000个卵。该种线虫的生活史十分简单,符合线虫典型的生活史。2龄幼虫侵染小麦实生苗后,随小麦的生长上移到分生组织或聚集在叶腋中,它们刺穿植物组织而使叶片卷曲;穗分化后它们侵染花序,在取代子粒的虫瘿中发育成雌雄成虫,在虫瘿里每个雌虫可产几百个到上千个卵,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亡;卵很快孵化成1龄幼虫,1龄幼虫到适合的气候条件,线虫开始活动,离开虫瘿而侵染新的小麦实生苗,重复其生活史。处于低湿休眠时期的小麦粒线虫非常抗干燥,可存活28年,而且可安全度过其他的不良环境。在休眠中,这种线虫具有显著的脱水能力,积累脂肪的能力以及可将呼吸频率降到可忽略程度的能力。

线虫虫瘿可能在小麦收获是落入土壤中,或者在播种时随带病种子植入土壤中,小麦播种发芽后,由于潮湿的土壤条件,土壤中的虫瘿变潮变软而将线虫释放带土壤中。[1]

发病条件

1、小麦粒线虫: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发病轻重与种子材料中混杂的虫瘿量和播后的土壤温度。土温12~16℃ ,适于线虫活动为害。沙土干旱条件发病重,粘土发病轻。瘿内幼虫在干燥条件下可存活几年。

2、小麦胞囊线虫病:一般与禾谷类作物连作发病重,轻沙质土比粘土发病重。

检疫方法

种子检疫

按规定取样后,肉眼检查有无虫瘿的存在。然后将检查出的虫瘿,称其重量,求出百分率,如在小麦种子内发现有比正常麦粒短而圆且比较坚硬的呈棕褐色或黑色的异常种子,便可初步定其为线虫虫瘿,然后将其放在培养皿中加水侵泡一段时间,取出置在载玻片上,滴上少许水,将其切开并压挤,如有白色丝状物游出,并在显微镜下鉴定为小麦粒线虫,即可断定有小麦粒线虫病。如经检查不含有虫瘿,可作种子使用;如含有虫瘿,不能作种子使用或汰选后方可作种子使用。

幼苗检验

可按症状描述对麦苗进行田间检查。如单凭症状不能确定时,可将怀疑的幼苗洗去泥土,然后将植株切碎,放入清水中侵泡2-3小时,将其上贝曼漏斗,进行分离,再用显微镜检查,如果确实分离并检查到了小麦粒线虫的存在,便可断定有小麦粒线虫病。小麦粒线虫的分离也可采用离心法或植物组织的直接解剖法。[1]

防治方法

严格种子检疫

小麦粒线虫在我国一基本不造成危害,但在少数地方仍然发生,应该提高警惕。因为线虫主要靠种子传播,应实行国内检疫。严格执行种子检疫措施,保证用来播种的小麦种子不带有虫瘿,这是消灭小麦粒线虫病的关键性措施。

从种子中汰除虫瘿

进行种子处理以获得无病种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a、汰除机选种:在线虫病区,可以用汰除机汰除虫瘿。利用麦粒和虫瘿两者形状的差异,把它们分开。一架铁制汰除机每小时可以处理上千斤麦种,汰除效果为99%。

b、盐水选种:虫瘿比重(0.8125)比种子的小,可以用20%盐水选种,漂去虫瘿,效果可达99%。硫铵水选种,效果也很好,剩下的硫铵液可用在麦田以外的田块,而种子则不用清洗即可使用。

c、泥水或清水选种:30%的胶泥水选种,可用鸡蛋测定,以鸡蛋浮出1/3为标准,加入种子搅拌后,将浮于水面的虫瘿捞出,否则,虫瘿吸水后就会沉而影响汰除效果。

对汰除出来的虫瘿要慎重处理:最好烧毁深埋;如作为饲料,要煮熟。经盐水、泥土水选出的麦种,都要用清水冲洗,晾干。如果贮藏需充分晒干,否则麦种含水大,会影响发芽力。

热处理

在清水中预浸有病种子,然后将其泡在50℃的水中处理30分钟,或在54℃的水中处理10分钟,或在56℃的水中处理5分钟。预浸的目的是使休眠的幼虫活动起来以利于热水杀死。预浸的时间可为4-6小时。

慎重处理面粉厂的下脚料

作饲料,要煮熟,作肥料,要充分腐熟。

田间检查

对在病区的留种田,应在苗期进行一次田间检查,抽穗后至成熟期,要再作1-2次田间检查,以便掌握病情,并及时拔除病株。

不要在被粒线虫侵染的田块上播种小麦和黑麦。

实行轮作

在潮湿条件下一年不中寄生植物足以使土壤中不带小麦粒线虫,但是小麦粒线虫可以在干燥的土壤中存活许多年。

在防治小麦粒线虫的同时,也要注意小麦蜜穗病(yellowear-rot)的防治。

在印度俗称“tundu”,由细菌Corynebacterium tritici引起的,这是由于该病病原细菌只有当线虫存在是才具有侵染力。选育抗病品种。[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