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水在法国、瑞士等一些欧洲国家,矿泉水通常指含有碳酸气体的饮料,如果不想要带气的,则一定要说“No Gas”。气泡水就是由“Gas Water”而来。气泡水,在日文中是“发泡水”,在英文中是Sparkling Water,是一种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矿物元素包括钾、钠、钙、镁等对人身体大有裨益的元素。气泡水的气泡是永冻层的冰块在外力挤压下天然形成的,它与苏打水不同,苏打水是靠人工在净水中加入碳酸氢钠,因此不是天然形成的,这就使得气泡水与苏打水有着本质的不同。
气泡水不含糖,清凉爽口,并且有柠檬、青柠、树莓等多种口味,价格也并不贵,因此成为40岁以下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的新宠。气泡水中含有碳酸,在人身体内能够形成二氧化碳,可以散发身体热量,并且清凉的感觉对恢复疲劳也很有好处,在日本又流传着气泡水能减肥的新说法。
气泡水
气泡水摒弃了苏打水对于身体的危害而保留了对身体的各种益处,因此受到许多追求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朋友关注,却因为市面上气泡水的价格较高而无法保持长期饮用。实际上,欧美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地区(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省)早已流行在家自制气泡水,以更低的价格取代市面上购买昂贵的气泡水。日本及台湾更有许多时尚达人通过长期饮用气泡水达到减肥效果,肠胃及三高人群也通过长期饮用气泡水来调节自身的健康状况。
中国大陆地区气泡水的普及较缓于其余国家,因此气泡水在国内也是最近两年才开始流行。而家庭自制气泡水机也与2012年3月可以在国内找到。
气泡水(3)气泡水与苏打水的口味上大致是相同的,而且通过肉眼都能观察到液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泡,但是二者制作原理却截然不同。苏打水是由小苏打粉泡制而成,小苏打即碳酸氢钠(NaHCO3),融入水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钠。而如果人体摄入大量钠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这也是为何不建议胃酸分泌过少和高血压患者大量饮用苏打水的原因。而气泡水是由气泡水机利用瞬间的强大压力,仅将食用级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入水中,相对于产生大量钠元素的苏打水,气泡水显得更加纯净。
气泡水(4)促进血液循环
碳酸气体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同时气泡水中含有的钙、镁以及微量元素都能够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帮助人们恢复疲劳。
阻断糖类与脂肪的吸收
在进餐时饮用气泡水,碳酸气体能够提高食物纤维的吸附能力,食物纤维就会吸附原本会被肠壁吸收的脂肪与糖类,这样就能够阻断人体吸收多余的脂肪和糖类,从而达到减肥瘦身的效果。
消除便秘
碳酸气体在胃部膨胀将胃撑大的同时,会对大脑发出“又有食物进入胃部”的信号,那么大脑就会反馈到肠道,对肠道发出蠕动的命令,使得肠道更加频繁地活动,从而就会改善便秘的情况。
控制食欲
气泡水一般建议在进餐时饮用,因为气泡水进入胃部以后,在体温的作用下释放出碳酸气体,而食物会堵住胃的出口,碳酸气体出不去就会膨胀将胃撑大,这样就会使胃提前产生饱足感,从而能够控制食欲。
中和酸性物质
气泡水是由二氧化碳经过高压进入水中形成,公式:H2O+CO2=H2CO3, 进入人体后H2CO3会分解成H+(酸性)和HCO3-(呈碱性), HCO3-就是碳酸氢根离子,同时碳酸氢根也会发生电离反应,产生H+(酸性) 和CO3-(呈碱性),所以在人体内部呈弱酸。
散热消暑
碳酸气体从身体中释放出的时候会带走体内的大量热量,因此在夏天的时候喝气泡水会有很好的防暑降温作用。
饮用方法
①适量饮用。喝气泡水要适量,一天喝1.5-2升为最佳,也就是一到两瓶。
②进餐时饮用。气泡水配餐饮用是最好的,因为气泡水有抑制食欲的作用,所以在进餐时饮用就会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
③工作疲劳时喝一杯。对于上班族来说,下午3-4点是工作最为疲惫的时候,这时候喝一杯气泡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恢复精神的作用。
④肠胃较弱或有食道炎的人适当饮用。肠胃较弱或有食道炎的人不要空腹饮用,尽量在进餐时饮用,而且最好常温饮用,冷冻后的气泡水气泡较强,会对胃有刺激性。
最重要的是选择无糖的,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牙齿,人们更换饮品最重要的是为了身体健康,过量的糖分摄入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无糖的气泡水“有劲”、麻酥酥的过瘾、还不易变胖,满足了所有的需求,是气泡水中的首选。[7]
别再被“酸碱体质”伪科学忽悠啦
喝气泡水并不会让你的身体变得更酸性。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表示:“健康人血液的pH值恒定保持在7.35-7.45的范围,一般不会受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除非在消化道、肾脏、肺等器官发生疾病造成人体代谢失常时,才有可能会受到影响。”
“酸碱体质”伪科学说法不仅让那些打着保健名义的保健品找到了商机,还与另一种大家日常饮用的产品“弱碱性水”有着微妙的关系,相关产品的企业也一直为“弱碱性水”营造出“有益健康”的形象。
“弱碱性水”是否“健康”无定论
气泡水能抑制食欲能减肥吗
“气泡水富含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胃部后会产生饱腹感,给大脑一个虚假的‘吃饱了’的信号。”卞华伟说,但这种饱腹感是非常短暂且不真实的,这就是大家喝完可乐“返气”的感受,一口气消失后,该饿还是会饿。故意用喝气体的方式来增加饱腹感,错过用餐时间,过后再进食,吃多的风险更大。对于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来说,经常“喝气”会造成胃肠胀气,弊大于利。[4]
气泡水与苏打水的口味上有些相似,而且通过肉眼都能观察到液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泡,但是二者制作原理却截然不同。
苏打水的成分
苏打水是由小苏打制成,小苏打即碳酸氢钠(NaHCO3),融入水中会产生大量的钠离子。而如果人体摄入大量钠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过高,因此不建议高血压患者大量饮用苏打水。
苏打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碳酸氢根既可发生电离生成碳酸根离子(CO32-)和氢离子(H+),也会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OH-)和碳酸(H2CO3),由于碳酸氢根的水解(产生OH-)程度大于电离(产生H+)程度,因此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因此不建议胃酸分泌过少者大量饮用苏打水。
气泡水的成分
气泡水是CO₂溶于水时形成。CO2溶于水生成碳酸
碳酸是二元弱酸,会分步电离,有微腐蚀性。气泡水呈酸性。
天然气泡水是二氧化碳天然溶入水中形成。
人工气泡水是由气泡水机利用瞬间的强大压力,仅将食用级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入水中。
相对于产生大量钠元素的苏打水,气泡水显得更加纯净。
2014-2020年,无糖碳酸饮料市场规模实现了从 6 亿元到 66.9 亿元的强势增长。占总体市场 56.8%。根据市场调研反馈,无糖气泡水在当下仍旧是市场热度最高品类,预计未来几年,在无糖赛道中无糖气泡水还将继续保持领跑势头。[8]
在所列举的“我国消费者较喜欢的气泡水饮料品牌”中,元气森林占据明显优势(73.9%);其次为农夫山泉苏打气泡水(46.3%),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屈臣氏苏打气泡水、喜茶喜小瓶和农夫山泉汽茶受喜爱程度较为接近。[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