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兮

杨建兮

中文名 杨建兮
职业 美术教授,导师
代表作品 《三秦揽胜》《密云水库之晨》《渭北三月》
出生日期 1937年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杨建兮:原名建喜,1937年出生,陕西蓝田人。曾任西安美术学院教务处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国画院特邀画师、陕西山水画研究会顾问。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60年考入北京中国画院中国画研究班,从师吴镜汀、秦仲文先生,专攻中国山水画的传统技法理论。

杨建兮 原名建喜,1937年生,陕西兰田县人。

1960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62年毕业于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班,师从于吴镜汀、秦仲文先生。历任西安美术学院讲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画系负责人,《延安画刊》主编,院教务处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陕西分会会员,陕西中国画院画师,陕西山水画研究会顾问等。

1987年元月受邀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办展,受到吴作人、张仃、李可染等前辈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媒体报道、评论尚佳。本世纪初由国家邮政局出版明信片《华岳仙掌》《蓝美松泉》。旅游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建兮画集》。为陕西省人大会议室设计制作壁画《百花争艳》和《三秦揽胜》铜皮腐蚀大屏风。为北京陕西大厦设计制作大型拼幅磨漆壁画《华岳雄姿》。

2005年2月受命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绘制2.54米×8.58米大型壁画《华岳春晓》,气势恢弘,波澜壮观,展现了毕山雄伟的风姿,受到了画界及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陕西日报》、西安电视台、《西安晚报》及《华商报》等均作了报道。

2006年5月,在西部美术馆成功举办首届个人山水画展,受到省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并出版大型画册《杨建兮山水画集》。

艺术特点

从整个画面来看,《华岳春晓》与杨建兮教授过去以华山为主题的作品有所不同:此画以全景式构图,在突出华山标志性峰岳西峰的同时,把群峰收拢于一体,让五峰竞险地站立在近、中、远景上。近景突出苍松、庙宇、道观、白云等,苍松蓊郁,云气翻腾;中景突出了华山的擦耳岩、日月岩、苍龙岭、西岳仙掌等,险秀奇绝,斧劈感很强,结实耐看;远景群峰峥嵘,绰约多姿、气势雕浑、跌宕起伏。使画面在写实中容入浪漫的情感,富有诗意。

在绘画的技法上取南北二宗山水之精华,耽有北宗重形体、重技法、重气势的表现方法,又含南派重神韵、重情思、重感觉的表现方法。运用超拔的情调,强调用色如用笔,以笔画骨、骨中见气韵,从而达到神气、骨力、壮气的阳刚之美,在面中,或以虚为白,以白为虚:或以黑为虚,以黑为实,在明晦变灭的过程中达到均衡的目的,契合体现出中国传统的"阴阳之美"的人文精神。

色彩上巧妙地运用浅绛的表现手法,以水墨、青绿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画面在一片和颜悦色中达到完美统一。这样合理运用的色调使画面整个气氛与现代建筑相容,既不分歧,又卸掉了亮色的调子,达成了整个画面和整个厅内建筑装修风格的和谐统一。整幅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

当这幅展现秦地人文景观的巨作完成,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受到了画界及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他山有的说:"这幅画远看似油画,近看是国画,在灯光下色彩很漂亮。云烟变化流动感强,近观笔墨苍劲、墨色相彰,传统风味很浓,而且表现老到。"有的说:"这幅画气派很大,动势强烈,表现了华山的雄奇险秀,这和陕西人浑厚质朴的性格是分不开的。"有的说:"短短20天,就画完了这么大的画,真不敢想象这种陕西愣娃雷厉风行的精神,效率很高啊,具有西部的特色。"

《毕岳春晓》在短短20天内创作成功,是画家杨建兮教授深厚人文修养的充分体现。他以坚毅的韧性和耐力完成这幅画,足以说明他把绘画事业作为生命中的一部分,这也给当代多少有些浮躁的艺术创作氛围中吹进了一丝凉风。这幅画借助秦地的人文景观,绘出了秦人的精神情怀,彰显了艺术生命无穷的魁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在当代陕西画坛对于主题性山水画的创作,杨建兮教授无疑是十分突出的。(李俊秀/文)

文革后期陕西有一本杂志叫《延安画刊》,以反映革命历史题材和直接反映生活,特点鲜明的创作以及速写、组画、连环画为内容,在全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不但很多人至今记忆犹新,而且当初很多人以它为摹本学习绘画,继而争相发表作品,而逐步走向陕西乃至全国画坛。这本杂志的主编就是杨建兮教授。他那时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在当时画家中是以综合知识丰富,社会意识敏感,人缘关系广泛,教学创作实践和理论皆有能力的全面优势,领导着画刊这个不大的团队,为陕西画界开辟着面向全国的窗口,推介着陕西,影响至全国。

时间过的真快,在随后的几十年中杨老师主持过西安美院国画系文革后的教学恢复工作,后任学院教务处长等职,对建立新时期学院的教学秩序和系统,做了较长时期卓有成效的组织工作及研究生培养工作,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替代的印象。退休以后的杨老师潜心钻研画理画法,深入生活,领悟时代精神,除创作大量案上作品外,还设计、制作了不少磨漆画、铜皮、铝版腐蚀填彩等壁画,在创作实践中磨炼出丰厚的积淀。2005年他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绘制的大型壁画《华岳春晓》陈列后,受到省内外一致好评,是很自然的在意料之中的平常事。

杨老师的绘画属于典型的北派大山大水。他一贯坚持自家作派,咬定青山不放松,潜心研究,不受东西南北各种思潮影响,似乎有一股要造出陈年好酒的韧劲,闭门谢客,功夫日深。

杨老师山水画的构图取全景者居多,中景为主,远近景合理设置,搭配得当,主体突出。我以为他的思想深处是正统的国体观念在支持他的取景和构图,因此画面正大开张,毫无隐晦,这是北派作风也是个人作风。山川、地貌、历史、人文造就他与生俱来的雄壮气概。山石结构树林河流以实为主,勾皴点染基本写实,在结实的塑造中层层叠加,从无到有,逐步深厚,在不断深入中,越见整体。个别部分从有到无,实在见虚。以墨为主,同时也不同程度施以浅绛或少许青绿,一般小幅多见水墨、大幅长卷青绿为主。或深沉厚重,或富丽明朗、多有特色、气韵俱得。

杨老师用笔看似缓慢,胸有成竹,取凝重结实品质,而整体画幅推进快慢有序。落笔如高山坠石,运笔如农夫耕地,点线交错,皴染结合。青绿重彩则色墨交融,从重到淡,浓淡互衬,浑朴凝重。结实清晰之中又似有很多说不清,增加了耐人寻味之感。

杨老师长期从事教学和对一些社会画家的培训,直到退休后也一直坚持教学相长。他能因人施教,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特有素质,加以指导。多年来从蒙学起步,到专业教育;从社会业余画家到专业画家,与他交谈很顺畅,无障碍,总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很多画家由于与杨老师一次接触,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或加强了自信、或发现了缺点、或探见了前路、或找到了方法,总之都能从他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中得到启发。对这一点我体会最深,过段时间找杨老师聊聊是必不可少的。

杨老师的大型画册要出版了,我除了祝贺老师取得的成就外,更是觉得纵览杨老师的几十年成果,深深感到学无止境,真是:“这山更比那山高”。杨老师以他全面的学养不但多半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园,他的作品反映出的深厚、博大、朴茂雄健的美学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低调做人,潜心致学的态度更是在当前浮躁现状下千千万万个后学应该学习、借鉴的楷模。我衷心地再次祝贺这个有分量画册的出版,并祝老师身体健康,再创高峰。

主要作品

1987年,合创的120米长卷《三秦揽胜》应邀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媒体均作了报导及评价,影响较大。

五十年代后期,出版单幅年画《山村喇叭响》、《安电灯》、《新社员》等;作品《密云水库之晨》、《渭北三月》等先后在北京、陕西展出。

七十年代出版单幅画《华山揽胜》、《华山清晓》《金秋图》等。改革开放以来,作品《秦谷春暖》、《延安之春》、《山江青霁》、《公王岭春流图》等获省级优秀奖。

1987年,合创的120米长卷《三秦揽胜》应邀在北京中国画研究院展出,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首都新闻媒体均作了报导及评价,影响较大。五十年代后期,出版单幅年画《山村喇叭响》、《安电灯》、《新社员》等作品《密云水库之晨》、《渭北三月》等先后在北京、陕西展出。七十年代出版单幅画《华山揽胜》、《华山清晓》《金秋图》等。改革开放以来,作品《秦谷春暖》、《延安之春》、《山江青霁》、《公王岭春流图》等获省级优秀奖。

2005年,有两件足以震动陕西画坛的事情,一件是政协组织有影响的10位画家晋京作品展;另一件是杨建兮教授应陕西省政府邀请为人民人会堂陕西厅创作了一幅长8·58米,高2·54米的以华山为主题、展现秦地风貌的作品一一《华岳春晓》,这幅画是杨建兮教授结合多年生活感受,将自己对华山的理解经过整理提纯,仅用Z0大时间就完戍的巨幅山水画。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