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中山公园董事会发起成立了来今雨轩,该轩是当时高层次文化场所之一。1920年,李大钊、王光祈等在来今雨轩发起创建了“少年中国学会”;1929年,张恨水在这里构思并写出了《啼笑因缘》。蔡元培、李大钊、周恩来、于右任、陈师曾、鲁迅、老舍、齐白石等人都曾在这里活动集会。
来今雨轩的轩名是朱启钤所定,学界关于其出处有不同观点,一说取自杜甫一首小诗《秋述》序中的“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还有一说,认为该典出自屈原《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之句。中山公园倾向采取前一种说法,后人把旧雨今雨比作旧友新朋,来今雨轩就有了新老朋友相聚一堂之意。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今雨轩是中央公园(今北京中山公园)里的一个茶座,建于民国四年(1915年)。1915年,中山公园里的茶座并不止来今雨轩一家,但来今雨轩无疑是当中最有名气的。它之所以出名,与茶客的身份及茶座的氛围大概不无关系。已故学者邓云乡甚至认为,发生在来今雨轩的重要文化活动,“足可以编一本很厚的书,足见一个时代的文化气氛”。
首先要提到的,是成立于1921年1月的文学研究会。这是中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新文学团体之一。当年1月2日,郑振铎致信周作人:“文学会开成立会,如先生可以,务请必至,时间为一月四日,地点在中央公园来今雨轩,——请注意,不在水榭。”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是以下十二人:周作人、朱希祖、耿济之、郑振铎、瞿世英、王统照、沈雁冰(茅盾)、蒋百里、叶绍钧(叶圣陶)、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
半年以后的6月30日中午,北京大学、男女两高师等五家单位在来今雨轩为美国学者杜威离华举行饯别宴会,包括学界名流在内的八十来人到席,胡适代表北京大学致辞,号召思想界把杜威的方法(“历史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养成一种思想上的习惯”。
1921年距来今雨轩建成不过五六年,这两次活动表明,那时的来今雨轩已经成了京城文化圈凡遇重要活动一个首选的去处,渐而成为习惯。后来的《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大公报》的作者圈都曾在这里进行经常性的喝茶、聚餐等活动,来今雨轩也成了一个令人神往的文化沙龙。
鲁迅尽管没有出席文学研究会的成立会,也没有参加过《语丝》的聚餐,但来今雨轩却是他在北京生活时不免经常光顾的地方。《鲁迅日记》1924年5月30日记道:“遇许钦文,邀之至中央公园饮茗。”半个多世纪以后,许钦文著万言长文,对这天两人的谈话,作了详细的忆述,标题就叫《来今雨轩》。鲁迅在这天的谈话中向作者回顾了自己在日本留学时,曾接二连三遭商务印书馆退稿,但仍不悔心的创作经历。文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一个服务员走过,鲁迅先生向他招手,轻声说了些话,不久那个服务员就送来一盘包子,热气腾腾的。鲁迅先生放下报纸,稍微静了一下,到那热气渐渐减少下去,不再烫手的样子了,就拿起一个包子,用另一只手把那装着包子的盘子推到我的面前,微笑着说:“这里的包子,可以吃;我一个就够了,钦文,这些就由你包办吃完罢!”他一个包子很快吃完,就又拿起报纸来翻阅。
鲁迅是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南下厦门的。这年七八月间,他还多次来过来今雨轩,并在这里和齐寿山一道翻译荷兰作家望·葛覃的长篇童话《小约翰》。8月21日,他离京前最后一次到来今雨轩,赴许寿裳的送别午餐。鲁迅定居上海后,1929年5月回北京省亲,住了不到20天,曾两次去来今雨轩,一次是赴李秉中的婚礼,另一次是赴沉钟社杨晦、冯至等人的宴请。
新中国成立后,来今雨轩依然被文化人视为消闲的上佳去处,直至“文革”中,仍有作家情系这里。如今,有过来令雨轩品茗经历并体验过那里的文化沙龙况味的前辈恐怕所剩无几了,来今雨轩餐厅的冬菜馅包子尽管还有,味道也恐怕是今非昔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