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慢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1]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长时间的弯腰工作,或由于习惯性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肌肉、筋膜及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这样肌纤维在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如此反复,日久即可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慢性腰痛。
(二)急性损伤之后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或反复多次损伤,致使受伤的腰肌筋膜不能完全修复。局部存在慢性无菌性炎症,微循环障碍,乳酸等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症状;加之受损的肌纤维变性或疤痕化,也可刺激或压迫神经末梢而引起慢性腰痛。
(三)先天性畸形:如隐性骶椎裂使部分肌肉和韧带失去附着点,从而减弱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一侧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两侧腰椎间小关节不对称使两侧腰骶肌运动不一致,造成部分腰背肌代偿性劳损。
(四)风寒湿邪侵袭:可妨碍局部气血运行,促使和加速腰骶肌肉、筋膜和韧带紧张痉挛而变性,从而引起慢性腰痛。
(一)腰部疼痛: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疼痛,呈钝性胀痛或酸痛不适,时轻时重,迁延难愈。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改变体位姿势可使症状减轻。劳累、阴雨天气、受风寒湿影响则症状加重。
慢性腰肌劳损(二)腰部活动:腰部活动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有牵掣不适感。不耐久坐久站,不能胜任弯腰工作。弯腰稍久,便直腰困难。常喜双手捶击,以减轻疼痛。
(三)急性发作时,诸症明显加重,可有明显的肌痉挛,甚至出现腰脊柱侧弯,下肢牵掣作痛等症状。
(四)早晨起床时腰痛重,活动以后好转,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重,有的还影响睡眠。工作或训练时减轻或消失,休息时腰痛.对于此症应做到及时治疗,可以外用中医育善堂,膏药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
(一)压痛点:腰背部压痛范围较广泛,压痛点多在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横突等处。轻者压痛多不明显,重者伴随压痛可有一侧或双侧骶棘肌痉挛僵硬。
(二)X线检查,除少数可发现腰骶椎先天性畸形和老年患者椎体骨质增生外,多无异常发现。
1、病程长,无明显伤史,多发生于长期弯腰慢性积累的创伤,或因急性扭伤治疗有反复,不彻底而引起。
2、疼痛症状时轻时重,严重者须持拐行走,并产生腰椎畸形,甚至卧床不起。
3、肌痉挛[2]常表现在一侧骶棘肌,臀肌或两侧。
4、压痛点广泛,以棘突两侧,腰椎横突及髂后上嵴为最多见。
5、痛与单板机通常放射至膝部,很少到小腿与足部。
6、直腿高举试验阳性,也可以阴性,但踝反射阴性,亦无伸拇肌力障碍。
7、X线片,肌电图及脊髓造影响对本病无诊断意义。
8、个别患者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如腹痛等)。
(一)增生性脊柱炎:腰痛主要表现为休息痛,即夜间、清晨腰痛明显,而起床活动后腰痛减轻。脊柱可有叩击痛。X线检查可见腰椎骨钙质沉着和椎体边缘增生骨赘。
(二)陈旧性腰椎骨折[3]:有外伤史,不同程度的腰部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发现椎体压缩或附近骨折。
(三)腰椎结核:有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血沉加快,X线检查可发现腰椎骨质破坏或椎旁脓肿。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典型的腰腿痛伴下肢放射痛,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腱反射异常和皮肤感觉障碍等神经根受压表现。可做腰椎CT或MRI检查助诊。
慢性腰肌劳损是慢性腰部或腰骶部软组织疼痛的总称,既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作为独立的疾病,表现为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的疼痛,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久坐或天气变化后加重,日积月累可使肌纤维变性。有研究表明,坐着不动并不能使得腰部肌肉放松,反而造成腰部肌肉处于一定的紧张状态。长时间紧张状态不仅导致腰部肌肉易于疲劳,出现酸胀感和疼痛不适感,并且使得腰部的支撑力和稳定性降低,一旦腰部姿势不当、用力不均衡、动作不协调、腰肌无准备地骤然收缩等,超过腰部软组织的生理负荷量或由于各种原因使腰肌等软组织功能控制失调时,造成不同程度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而产生急性腰痛发作,且迁延而成慢性腰痛的可能较大。
腰肌劳损除了有慢性腰痛以外,并无其他的明显症状,休息、揉捏或热敷后疼痛可缓解,这种疼痛也可在卧床片刻后减轻,但不久又会复发,稍做活动可再次减轻,而一旦活动过久疼痛便会再次加剧,疼痛部位往往比较广泛,并不局限于一两点,有时不能完全明确地指出疼痛部位,天气变化时会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和疼痛的症状,且腰部活动明显受限。所以该病往往不会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致使该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控制,待到病情严重时经常会因为剧烈腰疼而影响正常的躯体活动。临床上治疗腰肌劳损的方法很多,例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牵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作用,但是腰肌劳损的治疗关键在于坚持。以上方法最常用也是最易坚持的当属物理疗法,常见的是金柱康腰带,属多功能治疗。它采用的是热疗、磁疗和牵引固定四大功效,达到行气活血、破瘀散结、温经通络,起到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 紧张及痉挛,有利于髓核还纳,恢复腰椎活动功能,使临床症状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全部解除。
膏药治疗由于膏药具有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备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长期持久、局部疗效切实,而且传统膏药腰痛复正贴具有无痛苦、无并发症、安全便捷、疗效肯定等一系列优点,早已成为众多患者所首选之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温经活血,解痉止痛。
(二)取穴及部位:肾俞、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秩边、委中、承山及腰臀部。
(三)主要手法:按揉、点压、弹拨、擦、拍击、扳法等。
(四)操作方法
1.准备手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先用柔和的掌根按揉法沿两侧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向下施术5~6遍。
2.治疗手法:接着,用掌根在痛点周围按揉1~2分钟;医者以双手拇指依次点揉两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志室、秩边等穴位,约4分钟,以酸胀为度;并用双手拇指弹拨痉挛的肌索10次;然后,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1次;休息一下后用生姜擦拭患处敷上腰肌镇痛膏,使腰肌劳损逐步得到康复,从而彻底袪除腰部酸痛。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
3.结束手法: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以透热为度;并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约2分钟,结束治疗。
手部按摩治疗:
手部按摩对腰背部的软组织劳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手部按摩既可以补益肝肾、疏利筋骨、通络止痛,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本病的康复。
按摩选穴
经穴和经外奇穴:腰痛点、后溪、合谷等。
反射区:肾、肝、输尿管、膀胱、肺、腰椎、骶骨、各淋巴结反射区、腹腔神经丛、髓关节、膝关节等。
反应点:腰腿痛点、坐骨神经点、腰脊点、脊柱点、踝点、痉挛刺激点等。
全息穴:腰腹穴、肾穴、生殖穴、腿穴、足穴等。
按摩方法
上述选穴,按揉或推按各100-200次。每天按摩1次,10次为1个疗程。经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如症状明显减轻,可减少操作次数至一半量,但仍须坚持下去,以巩固疗效,并防止复发。如遇腰痛急性发作,疼痛剧烈,可参照“急性腰扭伤”治疗。疼痛缓解后,再治以本法。
患者在劳动中要注意尽可能变换姿势,纠正习惯性姿势不良。晚上宜睡板床,白天可以宽皮带束腰。患者还应加强腰肌锻炼,以增强腰肌力量,减少腰肌损伤。常用的腰肌锻炼方法有仰卧挺腹、俯卧鱼跃等,可早晚各做5-10次。注意局部保暖,节制房事。 同时可采用牵引及其它治疗,如湿热敷腰肌镇痛膏、熏洗等。
慢性腰肌劳损慢性腰肌劳损往往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例如,长时间的体力劳动或运动,可因腰部负荷过重而造成腰肌的损伤。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胖子,站立时重心前移,也很容易引起腰部韧带、肌肉的劳损。腰部长时间遭受风寒,也可以引起慢性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损伤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彻底,也会发展成慢性腰肌劳损。劳累后加重是慢性腰肌劳损的特点,下面介绍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康复锻炼方法:
1.腰部前屈后伸运动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两手叉腰,作好预备姿势。然后做腰部充分前屈和后伸各四次,运动时要尽量使腰部肌肉放松。
2. 腰部回旋运动
姿势同前。腰部作顺时针及道时针方向旋转各一次,然后由慢到快,由大到小,顺、逆交替回旋各八次。
3.“拱桥式”
仰卧床上,双腿屈曲,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反复锻炼20~40次。
4. “飞燕式”
俯卧床上,双臂放干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不要使肘和膝关节屈曲,要始终保持伸直,如飞燕状。反复锻炼 20~40次。
5.仰卧保健法
患者取仰卧位 ,首先双脚、双肘和头部五点 ,支撑于床上 ,将腰、背、臀和下肢用力挺起稍离开床面 ,维持感到疲劳时 ,再恢复平静的仰卧位休息。按此法反复进行 10分钟左右 ,每天早晚各锻炼一次。
专家提示:坚持练习效果明显,但是时间较长的患者或是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外敷腰肌镇痛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从临床应用上看,如果是轻度患者,以上疗法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时间较长或较为严重的患者,建议结合以上疗法并服用药物治疗,如新加坡进口的中药马泰舒,可取得快速、显著的疗效。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患者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对于服用西药治疗的患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服用西药以免产生依赖性,让病情进一步恶化。
慢性腰肌劳损治疗困难,重在预防。
(1)保持良好的姿势并矫正各种畸形:正确的姿势应是抬头平视、收腹、挺胸、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弧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分前凸。在儿童和青年发育期,尤其是学龄儿童保持良好姿势最重要。对于姿势不良者应及时纠正。当下肢或骨盆出现畸形或活动障碍时应纠正。
(2)加强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能使肌肉、韧带、关节囊经常处于健康和发育良好的状态。肌力强、韧带弹性大者,发生劳损的机会少。
(3)劳动中注意体位:避免在不良的体位下劳动时间过长,改善体力劳动条件,对单一劳动姿势者应坚持工间锻炼,或采用围腰保护腰部。注意技术革新、改进操作方法。
(4)注意劳逸结合:慢性病、营养不良、肥胖者,要注意休息,加强治疗,病后初愈、妊娠期、分娩后、月经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劳。急性腰扭伤患者应彻底治疗。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 尺骨鹰嘴骨折 | 慢性腰肌劳损 | 腕舟状骨骨折 | 腓骨肌萎缩症 |
屈肌腱损伤 | 心脏神经官能症 | 阿米巴性肝脓肿 | 颧骨骨折 | 感染性关节炎 |
先天性主动脉瓣上狭窄 | 矫正型大动脉错位 | 房室管畸形 | 左心室双出口 | 先天性主动脉弓畸形 |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 | 心房间隔缺损 | 胸降主动脉动脉瘤 | 肺动脉口狭窄 | 慢性心包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