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钟是一种无动力单人潜水运载器,由于早期的 潜水器是由一个底部开口的容器,外形与钟相似,故得此名。现代潜水钟 大多数已改为 全封闭结构,外形也有很大改变,但仍沿用旧名。潜钟内的空间里都充满新鲜的空气,以保证潜水人员的生存。
据说,公元前4世纪时, 马其顿国王 亚历山大大帝曾乘坐一个玻璃制成的大桶潜入大海进行观察,看见过一只 大海怪,从那以后,人们开始以 科学方法观察海洋。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时期,曾有过观察海洋的记录。它记载了观察到的180种海洋生物。到了15─16世纪的所谓大探险时代,人们对海洋的 地理知识和海流的认识有了极大进步。在此期间,有了潜水钟最早的记录:1538年,西班牙 托利多两个 潜水员进行的一次实验。早期略具
规模的潜水钟开口在下,由管子从海面上将空气送进来。1663年─1664年,人们曾使用它找回 瑞典沉在海底的大型帆船 “ 巴塞号”上的53门大炮。
第一只可容纳一人以上且有实用坐标的潜水钟是1717年由英国天文学家艾德蒙·哈雷(即著名的 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发明了。他的设计是:在一个圆锥型空木桶的外面包铅,能垂直下沉,潜水钟上装有玻璃窗,空气是由挂在潜水钟下方的箍铅木桶补充。因贮气木桶内压力较大,空气可输入潜水钟内。哈雷说,他与同事在钟内潜至18米深的海水处停留了1.5小时。后来,英国工程师斯米顿又对此进行改良,用水面的 气泵供应空气。1778年,他使用这种潜水钟仍然用于港湾建设及 海滩救助。
现代潜水钟(又称潜水减压室)的设计较为复杂,外形近乎圆球状,用于水下 建筑工程和海上钻油台的维修工作,有时也潜入水呈援救遇难船只上的人员,使其脱险。利用现代潜水钟接送潜水员进出水下工作场所,像 升降机一样方便,里面备有一套输送氧和氦的装置供潜水员呼吸,可在水面下180米深处每天工作6小时,持续一周。
(图) (潜水钟与潜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