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湫坡头镇

人口 2.6万人
中文名 旬邑县湫坡头镇
年平均气温 9℃
目录导航

地理位置、气温

湫坡头镇地处旬邑县西北部,西与彬县新民镇接壤,北和甘肃省正宁县相望。全镇辖15个行政村,92个村民小组,6323户25715口人,属全县第二人口大镇。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383亩,果园面积25000亩。

   2010年底,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增长73%,农民人均纯收入5445元,净增1656元,增长率43%。镇政府位于全镇中心位置,镇区面积4.8平方公里,居民815 户,6500口人。先后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被市政府命名为“烤烟生产”先进乡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示范乡镇党委、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信访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新农村建设一等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等。     

   211国道和彬湫路穿境而过,13个村毗邻主干公路四通八达的通村路网已全面形成,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明显。辖区内沟坡、川道、高原相结合,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9 ℃,最高气温36.3 ℃,最低气温-24.3 ℃,年平均降水为550mm。     

     

历史

湫坡头镇属文化古镇。著名的陕北公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于1937年在该镇看花宫村创建,当年遗迹至今犹存。群众文化积淀浓厚,声名远扬,民间剪纸、刺绣、民间唢呐具有特色,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市大型文艺演出活动。          

   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使主导产业更加突出,农业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一是粮食生产稳步发展。认真落实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面积稳定在2.8万亩左右,粮食总产2.3万吨,西甜瓜、油料等特色经济发展良好,为群众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果业生产强势推进。通过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精细管理,累计更新改造老果园1100亩,完成苹果套袋3亿只,建成芝村、椒村、北崖头等村高标准示范园11个。“四项技术推广”大改型8000亩,强拉枝1.1万亩,巧施肥2.1万亩,无公害2.5万亩,全镇果园面积2.85万亩,2010年苹果总产量4.28万吨,实现产值1.14亿元。同时,积极落实苗木全价补贴政策,鼓励群众新栽植果树2169亩。三是烤烟生产持续增强。在确保原有烤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形成了看花宫、太堡村、甘家店、椒村、八王庄、刘家庄6个烤烟生产大村,全镇烤烟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2010年完成收购任务25万公斤,实现产值260万元。四是蔬菜生产势头强劲。通过政策激励、干部带动、资金扶持和行政推动等途径,在散集、芝村、椒村共建冬暖式蔬菜大棚30个,占地面积90亩。五是畜牧产业日趋壮大。以“抓大村、扶大户、建小区”为目标,重点抓了规范化生猪养殖场建设。新建湫坡头街生猪养殖示范村1个,涌现出了杨虎民、王军怀、师爱军等一大批养殖专业户。同时,建成苟家养羊,湫坡街獭兔,罗家、芝村养鸡三个养殖小区。全镇畜牧业大家畜存栏1688头,生猪存栏2.4万头,羊存栏10635只,家禽存栏12.3万只。六是劳务输出成效明显。劳务输出稳定在8376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24人,转移前培训3400人,新增就业岗位440个。

 

    

近年来发展状况

   按照“经济发展、群众富裕、环境优美、思想良好,设施配套”的原则,整合各方资源,争取多方支持,创设条件,克艰攻难,加快镇村建设。先后已建成太堡村、看花宫、坪坊、芝村、椒村等5个重点示范新农村,高标准完成甘家店、风火台、西洼、散集、车门等7个旧村改造任务。通村公路四通八达。全镇累计修筑水泥或柏油路52公里,1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油路目标。全镇已实施危房改造13户42人,实施移民搬迁43户156人,异地搬迁29户104人,实施土窑洞搬迁413户1764人。继2009年八王庄23户群众搬迁至镇区后,2010年川道刘家庄20户群众也整体搬迁至塬面西洼村,彻底解决了人老几辈生产生活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活品位和幸福指数稳步提升。全镇累计新建休闲娱乐广场8个,安装健身器材30多套,栽植乡土大树530棵、冬青、黄洋、红叶李等绿化苗木2.3万株,安装太阳能206个、垃圾箱150个,搭建吊炕310铺,新建沼气池280口。镇区建设按照“科学规划,精心建设,适度超前,量力而行”的原则,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07万元,新修北崖头—镇政府段双侧排水渠2000米,维修镇政府至粮站老街排水渠1900米,安装街道路灯106盏,栽植绿化树木87棵,绿化带2500平方米,安装垃圾箱62个,修筑垃圾集中处理点1个。镇区农贸市场及基础设施投资一期投资780万元,修建两层商业门店46户174间,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镇区商贸日益繁荣活跃。     

   211国道和彬湫公路穿境而过。15个行政村全部完成了通村公路建设任务,交通极为方便。镇区街道宽畅,环境优美。畜牧交易区、建材区、蔬菜区、餐饮娱乐区、服饰专卖区等相对独立的专业性贸易区各具特色。职田、湫坡头塬区看花宫村机井联网贯通全镇;湫坡头变电站为旬邑第一大变电站;镇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广电网络等网站健全;全镇水、电、路设施完备,信息畅通。     

   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倾力打造最佳投资“洼地”。近年来,我们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商业化、市场化形势下的招商引资新思路,大力实施“以诚招商”、“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把招商工作的全过程力争做细、做好、做实,做到了以人气招财气,以老商招新商,实现了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连锁反应和滚动发展。先后签约引进圣果套袋厂、车门兴盛专业标准化养猪场、湫坡街标准化獭兔养殖厂、陕西弘辉商贸公司投资的看花宫乡村旅游度假项目、镇区农贸市场、风火台免烧砖厂、西洼空心砖场、国电旬兴煤矿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广,经济拉动和辐射效应好的实力企业落户我镇,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总量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文、国策实施状况

    始终把保障民生、解决民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全身心为群众谋福祉。教育事业着眼不断改善办学条件,2008年完成了镇中学第二教学楼建设,2009年完成了中学学生公寓楼建设。2010年完成车门、罗家等村撤点并校,完成椒村小学新建任务,完成职教招生140人,顺利通过创建市级教育强镇验收。农村低压线路改造先后完成14个村改造任务,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群众用电难的问题。文化体育事业完成镇文化站建设及配套设备调试安装,建成椒村、西洼、门家文化室3个,建成看花宫村、太堡村、芝村、坪坊村、八王庄、椒村、西洼村、甘家店村等8个农民健身广场。科普工作完成了太堡村、散集、芝村、看花宫、坪坊、西洼、椒村等7个村科普“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任务,群众科技教育培训开展经常,群众科技知识普及率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突出抓建“三查两清一服务”,质量指标稳步提升。建成标准化计生服务站1个。全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三查率和两清率达到99以上,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保持了低生育水平。母亲健康工程服务率达到90%以上,治疗率90%以上,治愈率77%以上。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成功防治了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疫病防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完成筹资74.69万元,参保率达到98%,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先后完成省级卫生镇,看花宫村、太堡村、坪坊村省级卫生村,芝村、椒村、西洼村市级卫生村创建任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一创四评”为载体,不断丰富形式,灵活方法,近年来共涌现出“十星级文明户”1410户,“好媳妇”256名,“好公婆”215名,模范家庭460户。社会保障工作核定农村低保802户,2180人,发放低保资金120多万元。2010年发放救灾救济面190户575人,衣物、棉被等40余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其他班子成员齐心协力抓的制度,累计接受信访案件27起,处理27起,办结率达到100%。治安案件查处查结率为100%,调查处理上级部门领导批示件3起,查结率100%,无赴市上省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同时,狠抓了平安创建工作,通过实行党委成员分片包抓、制作宣传带、印发宣传资料、广播宣传、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制作以平安创建为主题的挂历等方法,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社会治安状况满意率达100%。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常抓不懈,全镇总体社会大局稳定,无特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发生。 

  

 

   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的总体思路,狠抓党的建设。通过建好一个阵地,配强一个班子,选好一个带头人,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先后建成看花宫、太堡村等13个村村级活动场所。每年纳新党员30人以上,培训党员4次以上,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对村级干部坚持实行重点工作负责制和季考核、半年讲评机制,机关干部坚持实行聘任制和季考核讲评制度、末尾淘汰制度,严格考核,奖优罚劣,在全镇上下形成创业创绩,争创一流,齐头并进的良好工作格局,推动了全镇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通讯

     通讯地址:旬邑县湫坡头镇人民政府  

      邮    编: 711306  

      党政办公室电话: 029-34512222      

      传    真:029-34512222

      电子邮箱:qiupotouzheng2009@163.com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